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玲在《以女性风情阉割女性主题性——对王安忆<长恨歌>叙事立场的反思》一文中认为作者在塑造王琦瑶这一人物形象时,以美丑观念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认同王琦瑶式的缺乏主体意识的女奴意识,对中心人物王琦瑶过度同情而没有精神反思。对于论者这些观点,笔者不甚赞同,以为论者的很多观点只停留在对《长恨歌》的表面解读。
关键词:王安忆;《长恨歌》;女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2
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细腻而哀婉的笔调叙说了上海女人王琦瑶历尽沧桑的一生。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玲发表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以女性风情阉割女性主题性——对王安忆<长恨歌>叙事立场的反思》一文中充分肯定作者把握地域文化特征、洞悉世态人情的能力之后,认为作者在塑造王琦瑶这一人物形象时,以美丑观念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认同王琦瑶式的缺乏主体意识的女奴意识,对中心人物王琦瑶过度同情而没有精神反思。对于论者这些观点,笔者不甚赞同,以为论者的很多观点只停留在对《长恨歌》的表面解读。
一
《长恨歌》中女主人公王琦瑶的故事多设置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交往中,论者认为作者在设置王琦瑶与众多女性的关系时认定以丑美观念、世俗精明来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笔者以为不然。
首先,作者在故事开篇以大量绵绵絮语式的笔调介绍了上海的弄堂、弄堂中的流言、弄堂中的闺阁和鸽子,为人物生长环境做了铺垫。而王琦瑶本身就生活在上海、弄堂、流言之中,耳濡目染,必定是世俗的,作者描绘的王琦瑶的性格和生长环境是相吻合的。作者要书写的王琦瑶就是世俗生活中的,跟着留声机唱《四季歌》、结伴而行看《乱世佳人》、到照相馆拍小照的王琦瑶,在这样一群王琦瑶们身上可以看见日子的情态,可以看见小儿女们的情趣意志,作者要塑造的正是这么一位不够大方、不够高尚的王琦瑶。世俗的王 琦瑶含有女儿心独有的玲珑别致,因而她精明,细致,有心机,懂矜持,会耍手腕,这些和人物的性格设定是相吻合的,并不等同于作者对世俗价值观的认同。
其次,论者认为作者在设置王琦瑶与吴佩珍、蒋丽莉之间的人物关系时,认同以丑美观念、世俗精明来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笔者仍不以为然。作者在设定这样一组人物关系时,是站在对等的距离看待王琦瑶与她的伙伴们,是以微笑的赞许的心态欣赏她们之间的小儿女情长,这儿女情长之间有世俗心,有心机,有小手腕,然正是十六七岁小儿女们之间友谊的真实写照,作者只是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之间这种简单而又复杂的友谊。吴佩珍家境较王琦瑶要宽裕许多,然正是王琦瑶的细致与吴佩珍的粗疏、王琦瑶的美与吴佩珍的丑、王琦瑶的慷慨与吴佩珍的感恩之心对前者作了弥补,才使这二人之间的友谊得以平衡,若是两个美丽相当、心思缜密相当的女性在一起,必定是处处暗地里较劲,是万不能够成为真正贴心的朋友的,这二人之间的互补,才使得对彼此不心存嫉妒,才有彼此成为贴心朋友的机缘。作者并没有偏袒于一方,而把王琦瑶设置为人物关系中的主体,并不是认同以美丑观念、世俗精明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只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小女生的心思作了一次细致而真实地把握。
二
论者认为作者在设定王琦瑶与男性之间的关系时,认定男女之间的情色交易和女性女奴身份的文化立场。王琦瑶一生先后经历了四位男性,最终只有程先生陪伴了王琦瑶一生,这样的命运安排并非是王琦瑶的个人选作所致,动荡的时代在左右着她的命运,在那个年代选择一人终老的机会被大大地限制了。
王琦瑶最初选择李主任,存有从李主任那里取得终身受益的私心,但是不能排除王琦瑶后来对李主任的爱慕之心,虽有同李主任为“结发夫妻”的愿望,但是没有这个命。在得知李主任的死讯后,她表现出了撕心裂肺的痛苦,王琦瑶的种种表现,并非表示她与李主任之间只存有金钱关系。作者在写王琦瑶的“乖觉”、“依赖”、“孩子似的不争气”的性格时都是以李主任的视角来写,这些感受是李主任的个人感受,包含着李主任对王琦瑶的恋爱,并不等同于作者的感受。
经历李主任的事情之后,王琦瑶开始回归于平凡的生活,但是她变得比以前坚定起来,开始自食其力地谋生活。王琦瑶与康明逊恋爱,并非为追求浮华生活。而是二人都能在对方身上找到旧时代里自己的影子,两个人都是犄角里求生活的人,彼此心中都心生怜惜。然而面对康明逊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迫去香港,王琦瑶并没有抱怨,而是给与了体恤与理解,若没有足够无奈的人生体验,这样的大度是做不到的,而这一点被论者视为懦弱。与康明逊之间的恋爱也只是为了眼前现世欢愉,并不想去追求什么夫妻名分,王琦瑶自认为像她那样的女人,太平就是福,作者认为这是王琦瑶对自己主体性地位的再一次丧失,王琦瑶的这些诸多感叹,何尝不是她历尽沧桑之后对人生的淡漠?后来又独自抚养二人的私生子,在上海的弄堂中,可想王琦瑶的此番举措要受到多少非议与舆论,一个女子要有怎样的勇气才能独自一人去承受这份责任,而在论者眼里,这似乎是王琦瑶应有的报应,缺少对波澜人生中一个不幸女子的同情。
王琦瑶在垂暮之年与老克腊相恋,更是要克服周遭的世俗观念,这场年龄悬殊很大的爱恋在他人眼里只是彼此寻求对“性”的满足,在世俗人的眼中,王琦瑶这样不正经的女子,垂暮之年,是再也不应该享受爱情的,但正是王琦瑶对世俗观念的无视,才使得她的这场恋爱又一次脱俗,在这样一个年纪还有去追寻爱情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敬佩的。王琦瑶与程先生之间终生保持着纯洁的友谊,王琦瑶并没有在危难时刻把友情与爱情混淆,并没有为了一己之私,利用女色,与程先生之间产生暧昧不清的男女关系。
所以,我认为从王琦瑶选择李主任开始到与康明逊、老克腊相恋,一直以来都是对世俗的对抗。
三
最后,论者始终在批判作者是以同情的心情对待王琦瑶,是对世俗的物质与美貌的认同,以色情诱因他人而获取物质上的生活,我认为论者只是读到了《长恨歌》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到“芯子”里,没有领悟到作者在王琦瑶身上体现的人文情怀。
《长恨歌》中作者选取的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有俯瞰终生的意味,怀有慈悲之心。作者对小说里的人物也倾注了悲悯的情怀,“智慧的冷静的内面是一副大慈大悲的心肠。与慈悲心态为表里,产生深广的同情”。这种深广的同情心作者并不是仅仅给与了王琦瑶,而是受时代、命运左右的每一个人。
作者处处在写上海的物质生活,物质是生活的根源,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曾多处对服饰、家具进行精描细写,在《红楼梦》中,作者更是以大量的笔墨来宣泄贾府的奢靡生活,然而这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物质生活的向往。王安忆看似在写物质生活,实质则有更深的精神维度包含于其中,她“把自己的智慧深深地藏在具象的物质的叙述中,其智性的安排中更多的是韬晦而不是外砾,是有力的清晰而不是心理的纠缠”;对于《长恨歌》中的物质生活描写,表面上看是在写表象的物质,实则是蕴涵更深刻的精神底蕴,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儿女情长中注入上海的意趣。
参考文献:
[1]徐德明.《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文学评论》,2001(1).
[2]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文学评论》,2002(3).
[3]郑文辉.《王琦瑶身后的文化说明了什么?》,《文艺争鸣》,2004(6).
[4]甘晓燕.《历史沧桑中的海上繁华梦——张爱玲与王安忆的上海都市民间书写比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7(7).
[5]宋晓平.《女性书写和欲望的场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6]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新星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7]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关键词:王安忆;《长恨歌》;女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2
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细腻而哀婉的笔调叙说了上海女人王琦瑶历尽沧桑的一生。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玲发表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以女性风情阉割女性主题性——对王安忆<长恨歌>叙事立场的反思》一文中充分肯定作者把握地域文化特征、洞悉世态人情的能力之后,认为作者在塑造王琦瑶这一人物形象时,以美丑观念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认同王琦瑶式的缺乏主体意识的女奴意识,对中心人物王琦瑶过度同情而没有精神反思。对于论者这些观点,笔者不甚赞同,以为论者的很多观点只停留在对《长恨歌》的表面解读。
一
《长恨歌》中女主人公王琦瑶的故事多设置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交往中,论者认为作者在设置王琦瑶与众多女性的关系时认定以丑美观念、世俗精明来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笔者以为不然。
首先,作者在故事开篇以大量绵绵絮语式的笔调介绍了上海的弄堂、弄堂中的流言、弄堂中的闺阁和鸽子,为人物生长环境做了铺垫。而王琦瑶本身就生活在上海、弄堂、流言之中,耳濡目染,必定是世俗的,作者描绘的王琦瑶的性格和生长环境是相吻合的。作者要书写的王琦瑶就是世俗生活中的,跟着留声机唱《四季歌》、结伴而行看《乱世佳人》、到照相馆拍小照的王琦瑶,在这样一群王琦瑶们身上可以看见日子的情态,可以看见小儿女们的情趣意志,作者要塑造的正是这么一位不够大方、不够高尚的王琦瑶。世俗的王 琦瑶含有女儿心独有的玲珑别致,因而她精明,细致,有心机,懂矜持,会耍手腕,这些和人物的性格设定是相吻合的,并不等同于作者对世俗价值观的认同。
其次,论者认为作者在设置王琦瑶与吴佩珍、蒋丽莉之间的人物关系时,认同以丑美观念、世俗精明来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笔者仍不以为然。作者在设定这样一组人物关系时,是站在对等的距离看待王琦瑶与她的伙伴们,是以微笑的赞许的心态欣赏她们之间的小儿女情长,这儿女情长之间有世俗心,有心机,有小手腕,然正是十六七岁小儿女们之间友谊的真实写照,作者只是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之间这种简单而又复杂的友谊。吴佩珍家境较王琦瑶要宽裕许多,然正是王琦瑶的细致与吴佩珍的粗疏、王琦瑶的美与吴佩珍的丑、王琦瑶的慷慨与吴佩珍的感恩之心对前者作了弥补,才使这二人之间的友谊得以平衡,若是两个美丽相当、心思缜密相当的女性在一起,必定是处处暗地里较劲,是万不能够成为真正贴心的朋友的,这二人之间的互补,才使得对彼此不心存嫉妒,才有彼此成为贴心朋友的机缘。作者并没有偏袒于一方,而把王琦瑶设置为人物关系中的主体,并不是认同以美丑观念、世俗精明划分女性的生命价值,只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小女生的心思作了一次细致而真实地把握。
二
论者认为作者在设定王琦瑶与男性之间的关系时,认定男女之间的情色交易和女性女奴身份的文化立场。王琦瑶一生先后经历了四位男性,最终只有程先生陪伴了王琦瑶一生,这样的命运安排并非是王琦瑶的个人选作所致,动荡的时代在左右着她的命运,在那个年代选择一人终老的机会被大大地限制了。
王琦瑶最初选择李主任,存有从李主任那里取得终身受益的私心,但是不能排除王琦瑶后来对李主任的爱慕之心,虽有同李主任为“结发夫妻”的愿望,但是没有这个命。在得知李主任的死讯后,她表现出了撕心裂肺的痛苦,王琦瑶的种种表现,并非表示她与李主任之间只存有金钱关系。作者在写王琦瑶的“乖觉”、“依赖”、“孩子似的不争气”的性格时都是以李主任的视角来写,这些感受是李主任的个人感受,包含着李主任对王琦瑶的恋爱,并不等同于作者的感受。
经历李主任的事情之后,王琦瑶开始回归于平凡的生活,但是她变得比以前坚定起来,开始自食其力地谋生活。王琦瑶与康明逊恋爱,并非为追求浮华生活。而是二人都能在对方身上找到旧时代里自己的影子,两个人都是犄角里求生活的人,彼此心中都心生怜惜。然而面对康明逊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迫去香港,王琦瑶并没有抱怨,而是给与了体恤与理解,若没有足够无奈的人生体验,这样的大度是做不到的,而这一点被论者视为懦弱。与康明逊之间的恋爱也只是为了眼前现世欢愉,并不想去追求什么夫妻名分,王琦瑶自认为像她那样的女人,太平就是福,作者认为这是王琦瑶对自己主体性地位的再一次丧失,王琦瑶的这些诸多感叹,何尝不是她历尽沧桑之后对人生的淡漠?后来又独自抚养二人的私生子,在上海的弄堂中,可想王琦瑶的此番举措要受到多少非议与舆论,一个女子要有怎样的勇气才能独自一人去承受这份责任,而在论者眼里,这似乎是王琦瑶应有的报应,缺少对波澜人生中一个不幸女子的同情。
王琦瑶在垂暮之年与老克腊相恋,更是要克服周遭的世俗观念,这场年龄悬殊很大的爱恋在他人眼里只是彼此寻求对“性”的满足,在世俗人的眼中,王琦瑶这样不正经的女子,垂暮之年,是再也不应该享受爱情的,但正是王琦瑶对世俗观念的无视,才使得她的这场恋爱又一次脱俗,在这样一个年纪还有去追寻爱情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敬佩的。王琦瑶与程先生之间终生保持着纯洁的友谊,王琦瑶并没有在危难时刻把友情与爱情混淆,并没有为了一己之私,利用女色,与程先生之间产生暧昧不清的男女关系。
所以,我认为从王琦瑶选择李主任开始到与康明逊、老克腊相恋,一直以来都是对世俗的对抗。
三
最后,论者始终在批判作者是以同情的心情对待王琦瑶,是对世俗的物质与美貌的认同,以色情诱因他人而获取物质上的生活,我认为论者只是读到了《长恨歌》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到“芯子”里,没有领悟到作者在王琦瑶身上体现的人文情怀。
《长恨歌》中作者选取的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有俯瞰终生的意味,怀有慈悲之心。作者对小说里的人物也倾注了悲悯的情怀,“智慧的冷静的内面是一副大慈大悲的心肠。与慈悲心态为表里,产生深广的同情”。这种深广的同情心作者并不是仅仅给与了王琦瑶,而是受时代、命运左右的每一个人。
作者处处在写上海的物质生活,物质是生活的根源,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曾多处对服饰、家具进行精描细写,在《红楼梦》中,作者更是以大量的笔墨来宣泄贾府的奢靡生活,然而这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物质生活的向往。王安忆看似在写物质生活,实质则有更深的精神维度包含于其中,她“把自己的智慧深深地藏在具象的物质的叙述中,其智性的安排中更多的是韬晦而不是外砾,是有力的清晰而不是心理的纠缠”;对于《长恨歌》中的物质生活描写,表面上看是在写表象的物质,实则是蕴涵更深刻的精神底蕴,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儿女情长中注入上海的意趣。
参考文献:
[1]徐德明.《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文学评论》,2001(1).
[2]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文学评论》,2002(3).
[3]郑文辉.《王琦瑶身后的文化说明了什么?》,《文艺争鸣》,2004(6).
[4]甘晓燕.《历史沧桑中的海上繁华梦——张爱玲与王安忆的上海都市民间书写比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7(7).
[5]宋晓平.《女性书写和欲望的场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6]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新星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7]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