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
一、在游戏中让学生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二、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在语文各种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渠道。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实体,教育质量在这里体现,办学效益在这里显现,未来的人才在这里养育。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是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外因,外因只是学生主体变化的条件,而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学习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则必须作用于内因而得以外显。也就是说,教学只有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积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三、教给识字方法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四、写一写,在笔尖下识字
1、注重书写的指导。字是阅读写作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是知识的内化,即在写中识,又以写固识。在指导书写时,让学生心中有格,提醒学生熟悉对照田字格中的字,培养书写的独立性,使学生形成较为规范的写字技能,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结构特点,在书写中提高写字的质量,在书写中快乐识字。
2、注重积累。引导积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识字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学习汉字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制作“识字本”,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认识到的汉字进行剪剪、画画、贴贴,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识字本”,进行展示,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建立“识字储蓄罐”,让学生将自己收集认识的汉字,放入自己制作的“识字储蓄罐”内,互相交流,使学生尝到识字的乐趣,产生主动识字的动力和愿望。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如果光凭一节语文课,学生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以课文为起点,以课文为凭借,培养学生处方探究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注理应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正缘于此,我们好多的教师上完课总要给学生介绍一些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提高。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認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一、在游戏中让学生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二、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在语文各种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渠道。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实体,教育质量在这里体现,办学效益在这里显现,未来的人才在这里养育。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是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外因,外因只是学生主体变化的条件,而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学习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则必须作用于内因而得以外显。也就是说,教学只有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积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三、教给识字方法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四、写一写,在笔尖下识字
1、注重书写的指导。字是阅读写作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是知识的内化,即在写中识,又以写固识。在指导书写时,让学生心中有格,提醒学生熟悉对照田字格中的字,培养书写的独立性,使学生形成较为规范的写字技能,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结构特点,在书写中提高写字的质量,在书写中快乐识字。
2、注重积累。引导积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识字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学习汉字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制作“识字本”,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认识到的汉字进行剪剪、画画、贴贴,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识字本”,进行展示,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建立“识字储蓄罐”,让学生将自己收集认识的汉字,放入自己制作的“识字储蓄罐”内,互相交流,使学生尝到识字的乐趣,产生主动识字的动力和愿望。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如果光凭一节语文课,学生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以课文为起点,以课文为凭借,培养学生处方探究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注理应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正缘于此,我们好多的教师上完课总要给学生介绍一些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提高。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認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