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常读常新的经典,入选教材的篇目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社戏》我当年也学过,可惜记忆已经有些飘渺了。为了教学,重新再读。先生对那方“乐土”、那淳朴人风的刻画,却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往事鲜活的回忆,发现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在先生的笔下,平桥村就是“世外桃源”。其实,我以为农村人除去先生所深刻揭露的“劣根性”——比如杨二嫂之流的贪小便宜外,他们是应该被赞扬的。他们平等、热情、好客,没有尔虞我诈。孩子的童年、少年时期总是无忧无虑的,何况农村是如此广阔的天地。迅哥儿和小伙伴们用铜丝做的小钩穿上蚯蚓就可以钓虾了。我和我的伙伴们更简单,只要拔一根芦苇心,把它的尖子打个小圈系住蚯蚓就可以钓鱼了。清凉的芦苇岸边蹲着一排神情肃穆、惟恐一开口说话就惊跑了大鱼的垂钓者。当然往往也就只能钓到傻傻的小鱼,但重要的是垂钓的过程嘛。
迅哥儿“第一盼望的”是“看戏”,我们最大的乐趣是看露天电影。那时我们乡下还几乎没有电视,小孩子又特别多。只要听说方圆几里以内的哪个村放电影,那消息会比现在的现代化通讯工具传播得还快。马上全村的小孩就会群情激奋,相互邀约晚上一起去看电影。大人们也会很配合地早早烧了晚饭。我们那水路少,所以享受不到迅哥儿他们划船的轻快、诗意和潇洒。我们往往三五成群地步行去目的地。路上同方向的还有很多男女老少。乡村宁静的夜一下子就被喧嚣的人声打破了。大家从来不会嫌路远。记得有一次是浓密的大雾的晚上,我的一位患白内障的男同学,就是走了五六里路到我们村看电影的。现在想来,真不知道那晚的电影他看到了什么。迅哥儿看戏先是似乎看不成的闷闷不乐,然后到小伙伴们陪同夜航去的高兴。可惜在戏场上,他们无聊得几乎打瞌睡,连喝一碗豆浆的愿望也没有实现。我们那时是不可能在电影场上睡着的。电影场里到处是提着篮子或推着小车子卖零食的小贩子。小孩子们就在这一次次的转悠中,心疼地把好不容易从父母那要来的一点钱花光了。至于放的到底是什么电影,那是其次的。有的人家孩子多又年幼,往往会都坐在匾子里,用独轮车推了去。那壮观场面现在是再也看不到了。一是因为计划生育的严格实施,二是因为电视和其它娱乐活动的普及。“电影放映XX村XXX”,广告定格在斑驳的墙上,已是字迹模糊,不久也将彻底消失。关于露天电影的这一切也只能存在我记忆深处了。
我以为《社戏》最精彩的描写是迅哥儿他们归途中偷豆子煮了吃。阿发主动叫偷自家的豆子,因为“我们的大得多呢”。在农村人的观念中,摘别人家的一点庄稼尝尝是不为偷的。六一公公不是还夸“我”有见识的嘛。可惜我的往事中没有这样精彩的回忆,我们是另一种吃豆子的方法。等豆子成熟的时候,大人休息的午间,有人悄悄从家偷了锅子、调料到野地里去煮豆子吃。或者更简单,直接把豆子埋在杂草里,点燃就可以了。一会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烧豆了。回家只要小心不在大人面前放响屁,就不会露马脚。现在回忆起来,借用先生的话,“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先生的经历永远地保留在文字中了。我记忆中的一切也都远去了。露天电影即使偶尔再放一场,即使在家门口,也几乎没有人捧场了。现在的小孩也几乎不会去田里烧豆子吃了。
所幸,还有触发点使我想起这一切。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刘艾清,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在先生的笔下,平桥村就是“世外桃源”。其实,我以为农村人除去先生所深刻揭露的“劣根性”——比如杨二嫂之流的贪小便宜外,他们是应该被赞扬的。他们平等、热情、好客,没有尔虞我诈。孩子的童年、少年时期总是无忧无虑的,何况农村是如此广阔的天地。迅哥儿和小伙伴们用铜丝做的小钩穿上蚯蚓就可以钓虾了。我和我的伙伴们更简单,只要拔一根芦苇心,把它的尖子打个小圈系住蚯蚓就可以钓鱼了。清凉的芦苇岸边蹲着一排神情肃穆、惟恐一开口说话就惊跑了大鱼的垂钓者。当然往往也就只能钓到傻傻的小鱼,但重要的是垂钓的过程嘛。
迅哥儿“第一盼望的”是“看戏”,我们最大的乐趣是看露天电影。那时我们乡下还几乎没有电视,小孩子又特别多。只要听说方圆几里以内的哪个村放电影,那消息会比现在的现代化通讯工具传播得还快。马上全村的小孩就会群情激奋,相互邀约晚上一起去看电影。大人们也会很配合地早早烧了晚饭。我们那水路少,所以享受不到迅哥儿他们划船的轻快、诗意和潇洒。我们往往三五成群地步行去目的地。路上同方向的还有很多男女老少。乡村宁静的夜一下子就被喧嚣的人声打破了。大家从来不会嫌路远。记得有一次是浓密的大雾的晚上,我的一位患白内障的男同学,就是走了五六里路到我们村看电影的。现在想来,真不知道那晚的电影他看到了什么。迅哥儿看戏先是似乎看不成的闷闷不乐,然后到小伙伴们陪同夜航去的高兴。可惜在戏场上,他们无聊得几乎打瞌睡,连喝一碗豆浆的愿望也没有实现。我们那时是不可能在电影场上睡着的。电影场里到处是提着篮子或推着小车子卖零食的小贩子。小孩子们就在这一次次的转悠中,心疼地把好不容易从父母那要来的一点钱花光了。至于放的到底是什么电影,那是其次的。有的人家孩子多又年幼,往往会都坐在匾子里,用独轮车推了去。那壮观场面现在是再也看不到了。一是因为计划生育的严格实施,二是因为电视和其它娱乐活动的普及。“电影放映XX村XXX”,广告定格在斑驳的墙上,已是字迹模糊,不久也将彻底消失。关于露天电影的这一切也只能存在我记忆深处了。
我以为《社戏》最精彩的描写是迅哥儿他们归途中偷豆子煮了吃。阿发主动叫偷自家的豆子,因为“我们的大得多呢”。在农村人的观念中,摘别人家的一点庄稼尝尝是不为偷的。六一公公不是还夸“我”有见识的嘛。可惜我的往事中没有这样精彩的回忆,我们是另一种吃豆子的方法。等豆子成熟的时候,大人休息的午间,有人悄悄从家偷了锅子、调料到野地里去煮豆子吃。或者更简单,直接把豆子埋在杂草里,点燃就可以了。一会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烧豆了。回家只要小心不在大人面前放响屁,就不会露马脚。现在回忆起来,借用先生的话,“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先生的经历永远地保留在文字中了。我记忆中的一切也都远去了。露天电影即使偶尔再放一场,即使在家门口,也几乎没有人捧场了。现在的小孩也几乎不会去田里烧豆子吃了。
所幸,还有触发点使我想起这一切。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刘艾清,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