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小学生只有通过语文学习才能获得基础知识,才能获得听、说、讀、写的语文能力,并进一步进行交流、解释和记忆。教师只有通过科学而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给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提升,给学生语文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兴趣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小学生只有通过语文学习才能获得基础知识,才能获得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并进一步进行交流、解释和记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下面就针对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算再精彩的课堂,如果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失败的课堂。兴趣也是保证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应想办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同时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大胆发言。即使孩子回答错了,也不要让自尊心受到伤害,要让孩子得到鼓励,使其精神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
现在的学生较多不愿意开口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明知答案他也不愿意举手说。教师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和谐的平等关系下学生才能放大胆子,同学才有可能大胆地说。如:一次教学中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先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亡羊补牢》这一寓言,让学生合作交流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各小组在纷纷地讨论,看学生交流得很投入。当第一小组发言时说“比喻做错了事,只要肯改正,就不算晚”。大多数的小组结果都差不多。课后,我问同学,你们小组讨论了那么久,怎么会只有这样一个答案。大家为什么这么一致呢?他说小组里只有成绩优秀的同学发言,成绩一般的同学就不愿意思考,或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只能跟着成绩好的同学走,好同学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这一现象在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很常见,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常见而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合理分配小组,让同学明确个体上是有差异的,让大部分同学要敢于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小组长带好头给同学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避免孩子讨论时不吭声,成绩一般的不愿意开口的孩子,也要鼓励他开口说,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形成良好平等小组学习气氛,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所收获。
二、注意小组合作的灵活性,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互帮互学、学习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不同性。每小组合作人数不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有组织能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爱因斯坦说,往往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有人说,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这足以说明小组学习,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在阅读教学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悟得透。如在教学《荷花》一课的教学片断时,教师先让孩子做好课前预习,各自搜集荷花图片。一开始,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准备的资料,让四人小组讨论后,问:同学们,你们读完书发现了什么呢?有的说,我发现荷塘里的荷花长得实在太美啦!有的说,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也有些同学说,这些荷花把我们的祖国装点得如诗如画。同学们说得太好啦!那么课文里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经过小组再次讨论后,同学们在汇报时,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作者观察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后,重点抓住荷花不同的姿态及开放的不同程度来进行描写,并且作者用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在写荷花不同的开放程度时,用了“全开的”“刚开的”“花骨朵儿”等。特别是“冒”和“挨挨挤挤”用了拟人色彩的手法,把荷花写生动了,写活了。发现问题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通过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不认真读书,没有通过讨论,就发现不了作者把荷花写得这么生动的用意。
三、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习成绩优异的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结成对,采用一帮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鼓励与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乐意,主动学习,使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课堂中得到相应的锻炼,让孩子获得成功感,在课堂上,有所获,有所得。例如,我们班学习语文兴趣浓厚,但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孩子较好动,上课爱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我发现要让孩子学会喜欢学语文,要学好语文,首先从读说开始,因为你翻开书连读都读不下来,兴趣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这些学生应该从读说上下功夫,人人合作、人人都要通过口头能力训练,要鼓励他敢于张口,每天给他们一点内容去背,开始背几句,然后再增加几句,最后背全篇课文,给学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背诵,增强学习信心。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或多或少每天都背上一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比,选出好的在班上朗读,举办一次小组合作朗读,让学生展现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们一次比一次好,参与和自我展示的积极性就强了,通过背诵可以提高识字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积累,达到脱口而出,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速度。所以背诵是合作学习和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能不断加深学生的自身素质。 四、教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记得上学期有一次,我有事上课晚了一点进教室。刚一进门,一条红领巾冲着我飞过来,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气得我火冒三丈。肯肯地把学生训斥了一顿。有几个男生还在下面偷笑。这更等于火上浇油,我让她们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刚才说的话重复一遍。这几个男孩子很倔强,硬是不说。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是不是我的语言偏激了,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我应该在下课以后跟他们好好谈谈,以理示人,明辨是非,然后进行正确的引导。”于是,再一次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课题:“语文课上老师该严厉些,还是宽松些。”针对这个课题,让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我也加入到学生中间跟学生一起进行了公开的辩论,整一堂课,同学们畅所欲言,师生关系非常和谐。下课后,我又听见了那句让人开心的“老师辛苦啦,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并有学生问我:“老师下节课还辩论吗?”我的心被触动了,我的心在暗暗欢喜,难道学生需要的真是辩论吗?经过研究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老师与他们一起研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那种氛围。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怕事的同学愿意与老师、同学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主动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让孩子主动开口,积极动手,发挥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不是一种形式,达到真正开展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科学而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给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提升,给学生语文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學杂志,1997,12
[2]小学语文教学网
[3]耿向红.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4]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
[5]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兴趣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小学生只有通过语文学习才能获得基础知识,才能获得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并进一步进行交流、解释和记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下面就针对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算再精彩的课堂,如果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失败的课堂。兴趣也是保证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应想办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同时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大胆发言。即使孩子回答错了,也不要让自尊心受到伤害,要让孩子得到鼓励,使其精神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
现在的学生较多不愿意开口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明知答案他也不愿意举手说。教师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和谐的平等关系下学生才能放大胆子,同学才有可能大胆地说。如:一次教学中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先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亡羊补牢》这一寓言,让学生合作交流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各小组在纷纷地讨论,看学生交流得很投入。当第一小组发言时说“比喻做错了事,只要肯改正,就不算晚”。大多数的小组结果都差不多。课后,我问同学,你们小组讨论了那么久,怎么会只有这样一个答案。大家为什么这么一致呢?他说小组里只有成绩优秀的同学发言,成绩一般的同学就不愿意思考,或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只能跟着成绩好的同学走,好同学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这一现象在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很常见,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常见而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合理分配小组,让同学明确个体上是有差异的,让大部分同学要敢于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小组长带好头给同学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避免孩子讨论时不吭声,成绩一般的不愿意开口的孩子,也要鼓励他开口说,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形成良好平等小组学习气氛,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所收获。
二、注意小组合作的灵活性,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互帮互学、学习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不同性。每小组合作人数不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有组织能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爱因斯坦说,往往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有人说,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这足以说明小组学习,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在阅读教学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悟得透。如在教学《荷花》一课的教学片断时,教师先让孩子做好课前预习,各自搜集荷花图片。一开始,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准备的资料,让四人小组讨论后,问:同学们,你们读完书发现了什么呢?有的说,我发现荷塘里的荷花长得实在太美啦!有的说,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也有些同学说,这些荷花把我们的祖国装点得如诗如画。同学们说得太好啦!那么课文里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经过小组再次讨论后,同学们在汇报时,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作者观察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后,重点抓住荷花不同的姿态及开放的不同程度来进行描写,并且作者用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在写荷花不同的开放程度时,用了“全开的”“刚开的”“花骨朵儿”等。特别是“冒”和“挨挨挤挤”用了拟人色彩的手法,把荷花写生动了,写活了。发现问题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通过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不认真读书,没有通过讨论,就发现不了作者把荷花写得这么生动的用意。
三、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习成绩优异的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结成对,采用一帮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鼓励与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乐意,主动学习,使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课堂中得到相应的锻炼,让孩子获得成功感,在课堂上,有所获,有所得。例如,我们班学习语文兴趣浓厚,但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孩子较好动,上课爱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我发现要让孩子学会喜欢学语文,要学好语文,首先从读说开始,因为你翻开书连读都读不下来,兴趣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这些学生应该从读说上下功夫,人人合作、人人都要通过口头能力训练,要鼓励他敢于张口,每天给他们一点内容去背,开始背几句,然后再增加几句,最后背全篇课文,给学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背诵,增强学习信心。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或多或少每天都背上一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比,选出好的在班上朗读,举办一次小组合作朗读,让学生展现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们一次比一次好,参与和自我展示的积极性就强了,通过背诵可以提高识字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积累,达到脱口而出,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速度。所以背诵是合作学习和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能不断加深学生的自身素质。 四、教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记得上学期有一次,我有事上课晚了一点进教室。刚一进门,一条红领巾冲着我飞过来,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气得我火冒三丈。肯肯地把学生训斥了一顿。有几个男生还在下面偷笑。这更等于火上浇油,我让她们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刚才说的话重复一遍。这几个男孩子很倔强,硬是不说。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是不是我的语言偏激了,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我应该在下课以后跟他们好好谈谈,以理示人,明辨是非,然后进行正确的引导。”于是,再一次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课题:“语文课上老师该严厉些,还是宽松些。”针对这个课题,让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我也加入到学生中间跟学生一起进行了公开的辩论,整一堂课,同学们畅所欲言,师生关系非常和谐。下课后,我又听见了那句让人开心的“老师辛苦啦,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并有学生问我:“老师下节课还辩论吗?”我的心被触动了,我的心在暗暗欢喜,难道学生需要的真是辩论吗?经过研究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老师与他们一起研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那种氛围。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怕事的同学愿意与老师、同学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主动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让孩子主动开口,积极动手,发挥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不是一种形式,达到真正开展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科学而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给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提升,给学生语文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學杂志,1997,12
[2]小学语文教学网
[3]耿向红.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4]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
[5]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