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中国1984—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考察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外商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持续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与产业结构水平高级化都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建议进一步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并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与素质,重视农村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可以从事信息咨询、商贸物流等相对高收入的工作;制定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留在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乡收入;状态空间模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9)01-0055-08;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呈现中高速增长态势,国民收入的年度增长率一度达到两位数,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伴随经济增长的同时是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化与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的迅速增长。产值结构上,反映工业化水平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呈现倒“M”型变化,中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后期阶段进而向“服务经济”迈进。自2012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5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是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1.22倍,产业结构持续转化的同时,我国敞开国门积极有效地吸引外资,经过 30多年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行业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投资地域也在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有力工具。截至2015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62.67万亿美元,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投资青睐。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进外商投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也呈现中高速增长。然而,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84年的1.83∶1飙升到2009年的3.33∶1,接下来虽有所下降,但2015年成像收入差距依然为2.95∶1,收入不平等程度虽有微小的下降但差距仍然较大。国际上人均GDP为800至1000美元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1.7,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指數依然远高于此值,同时中国2013年、2014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3与0.469,远超国际警戒线0.4,都足以说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依然很大。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可为中国在引进外商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避免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
  中国的外商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也伴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剧的现实,如何从产业结构或外商投资的视角来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和收敛机制, 越来越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有关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关关系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剧还是缩小了城乡居民差距这一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激烈地争论。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促使城乡收入差距加剧,李亮(2014)、高霞(2011)和程莉(2014)[1][2][3][4][5]等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也有部分学者提出相反的意见,卢冲认(2014)、李小玉(2011)和常远(2016)等[6][7] [8][9][10][11]认为产业结构结合理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部分学者研究指出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王亚飞等(2015)[12]指出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先扩大而后趋于收敛的变动趋势;穆怀中等(2016)[13]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王亚飞等(2015)[12]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效应而由正变为负;徐春华等(2015)[14]认为市场潜力与产业结构升级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U型的作用特征。
  关于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国外研究学者存在较多的争议。Atkinson(2003)、Bornali Bhandari(2004)、Kecin Sylwster(2005)[15][16][17]支持FDI不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认为充分利用过剩的非熟练劳动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要素报酬均等化,Liu Teng(2010)[18]实证发现外商投资对农村经济的改善作用明显大于对其城市经济的改善作用,指出FDI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Atkinso & Brandolini(2004)[19]指出FDI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一直以来也倍受国内学者们的关注。周春应(2010)、钟晓君(2013)、王冬冬(2012)、李晓璇(2018)、郑磊(2018)[20][21][22][23][24]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正相关关系;赵晓霞(2010)、褚敏(2016)、徐晓慧(2014)和李贵茜(2014)等[25][26][27][28]却指出FDI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沈桂龙等(2011)[29]指出产业结构不是城乡收入总差距变化的原因,对其间接的传导影响较小,且具较大不确定性;阚大学和罗良文(2013)[30]指出人力资本较低时,FDI 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较高时,FDI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何枫和徐桂林(2010)[31]建立计量模型证明外商投资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张安驰和刘渝琳(2015)[32][33]也认为外商投资与城乡收入间形成倒“U”形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学者关于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现有文献中涉及的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参数多为固定不变的,反映的是各种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平均影响。而现实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往往是动态复杂变化的,外商投资和产业结构等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利用固定参数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探讨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①引入协整分析,分析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②考虑状态空间模型的状态变量纳入可观测模型进行估计的优点及强有力的迭代算法,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探讨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和变量选取
  (一)样本数据和标量选取
  本文研究过程采用1984—2015年的中国有关数据为样本,选取城乡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外商投资和产业结构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中国对外贸易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城乡收入差距(GAP),本文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GAP)度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指标,本文借鉴已有文献的做法,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SIP)、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比(TIP)两个变量作为产业结构指标,第二产业的增加可以有效反映我国的工业化进展情况,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指标,tip值越大,经济服务化的程度越高,这样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结构的服务化倾向。外商投资(FDI)选用我国各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单位为万美元。
  (二)研究方法设计
  通常的回归模型可用下式表示,即:
  (1)式中yt是因变量, xt 是 1×m的解释变量向量,β是待估计的未知参数向量,εt是随机扰动项。这种回归模型常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法等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进行估计。但是不管用其中的哪一种方法,所估计的参数在样本期间内都是固定的。而对一个较长周期里的时间序列而言,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多种环境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模型变量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用以往的OLS等固定参数模型无法体现这种结构关系的变化,因此,需要考虑采用可变参数模型(Time-Varying Parameter Model),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本文在具体的模型构建和因素选择方面,借鉴 Dietz [34]等提出的人口、富裕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考察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建立如下形式模型:
  四、实证研究
  (一)变量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由于本研究基于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在进行参数估计之前,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所以下面首先对各个变量采用ADF单位根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的原假设为原序列存在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变量本身都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从而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同阶单整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协整分析。下面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包括Johansen协整迹检验和协整的最大特征值检验,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和表3所示。
  表2是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用于判断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个数,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原假设None表示没有协整关系,该假设下计算的迹统计量值为57.98793,大于临界值40.17493,且概率P值为0.0003,可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At most1原假设下计算的迹统量值25.84186,大于临界值24.27596,且概率P值为0.0315,可以拒绝原假设,At most 2原假设下计算的迹统量值8.617790,小于临界值12.32090,且概率P值为0.1926,可以接受原假设,认为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关系。
  表3是最大特征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同样,最大特征值的检验结果认为四个变量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不论是使用Johansen协整的迹检验还是Johansen协整的最大特征值检验四个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接受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fdi、sip、 tip与gap四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可以判定构建的量测方程不存在“伪回归“问题。
  (二)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利用 KALMAN 滤波算法得到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所估计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系数对应的P值均小于0.01,即它们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系数显著性的t检验,说明方程的各个系数都是显著的。模型的 AIC 值和 SC 值均非常小,说明所构建的模型拟合效果也很好。但為了直观地看出模型的拟合情况和残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我们绘制了估计模型的一步向前预测情况和残差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模型的实际值与预测值拟合得相对较好,从图2可以看出,模型的残差是完全服从正态分布的。利用KALMAN滤波算法得到城乡收入差距时变参数的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为了便于观察弹性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动趋势,将表5变参数估计结果的数据绘制成图3—5,分别表示样本研究期内外商投资、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
  通过表5与图3—5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我国1984—2015年外商投资、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总体上来看,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弹性系数在1990年以前波动幅度较大,1990年以后对城乡收入差距弹性系数均比较平稳。从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弹性系数数值上来看,第二产业比重对城乡差距影响弹性系数最大,表明第二产业比重仍然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第三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弹性系数略大于外商投资,二者相比而言都不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   1.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图3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弹性系数曲线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然后保持平稳的态势,反映了城乡收入差距受外商投资的影响情况。从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弹性系数值看,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弹性系数最小,表明外商投资并非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从弹性系数时间序列变化来看,1984—1989年,只有1985年外商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其他 5年时间,外商投资均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1990—2015年的25年时间里,外商投资均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多数年份弹性系数在0.0109左右,在比较微小的程度上对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由图4第二产业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弹性系数曲线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比重即工业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正相关,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并且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1984—1989年,城乡收入差距受工业化水平的影响急剧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由1984年的1.8352上升到1989年的2.2841,上升了24.46%,弹性系数在1988年达到最高值0.2445,即第二产业比重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增加0.2445%。1990年以后,第二产业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相对平稳,弹性系数保持在0.18—0.20之间。
  第三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代表经济服务化的程度,反映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倾向,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略小于工业化水平的影响,从图5弹性系数曲线可以发现,产业服务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然后保持平稳正相关的影响态势。1984年和1985年弹性系数值较大,1985年弹性系数最高,值为0.1125,第三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增加0.1125%,由此看来工业化水平越高、工业化服务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五、结论和启示
  外商投资和产业结构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反映,同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着长期影响,本文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定量分析了我国1984—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得到如下结论:
  1.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近25年来,外商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有着持续的积极影响,建议进一步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外商投资和技术合作弥补国内资金不足,加快农业发展进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并且第二产业比重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略小于工业化水平的影响,产业高级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人力资源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机会,导致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而高新技术等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对资本和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较高,集中到城镇的农村务工人员较少能从事高技术工作,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工资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剧,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劳动力素质,重视农村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可以从事信息咨询、商贸物流等相对高收入的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盘活土地资源,制定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留在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生产,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切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李亮.产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8):103-106.
  [2]郑小三,李小克.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2(7):71-79.
  [3]郑兴无.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9):52-54.
  [4]高霞.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协整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6):120-128.
  [5]程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会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198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现代财经,2014(11):82-92.
  [6]卢冲,刘媛,江培元.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147-150.
  [7]李小玉,郭文.基于面板數据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1(2):136-141.
  [8]黄可人,韦廷柒.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工业技术经济,2016(4):145-152.
  [9]常远,吴鹏.财政分权、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J].广东财政大学学报,2016(5):27-36.
  [10]刘叔申,吕凯波.财政支出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7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1(11):42-45.
  [11]徐敏,张小林.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金融论坛,2014(12):26-32.
  [12]王亚飞,黄勇,唐爽.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及动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3):56-62.
  [13]穆怀中,吴鹏.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16(5):37-44.   [14]徐春华,刘力.省域市场潜力、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的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5(5):34-46.
  [15]Atkinson A.B.,A.Brandolini.2003.Promise and Pitfalls in the Use of Secondary Data-Sets:Income Inequality in OECD Countries as a Case Stud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9):771-799.
  [16]Bornali Bhadari.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US Income Inequality?[J].Applied Economics,2004:1045-1049.
  [17]Kecin Sylwste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Taylor&Francis Journals,2005,19(3):289-300.
  [18]Liu,Teng.China’s Purpost of Importing Technology-Innovation or Substitution[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3),2010:1032-1039.
  [19]Atkinson,A.b.,and A.Brandolini.Global World Income Inequality:Absolut,Relative or Intermediate?[C].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come and Wealth,2004:22-28.
  [20]周春应.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与管理,2010(4):773-775.
  [21]钟晓君,刘德学.服务业FDI、职工工资与行业收入差距——以广东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13(3):46-49.
  [22]王冬冬.FDI对江苏省收入差距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技术经济,2012(8):116-120.
  [23]李晓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
  [24]郑磊,汪旭辉.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加大了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空间视角下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8(3):62-80.
  [25]赵晓霞.对外贸易、FDI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对比研究——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9):22-27.
  [26]褚敏,靳涛.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J].经济与管理,2016(4):54-60.
  [27]徐晓慧.FDI与城乡收入差距[J].国际经贸探索,2014(1):17-31.
  [28]李贵茜.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4(4):144-148.
  [29]沈桂龙,宋方钊.FDI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多维变量基础上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0):69-74.
  [30]阚大学,罗良文.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資本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3(2):110-116.
  [31]何枫,徐桂林.FDI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22-27.
  [32]张安驰,姜德波.FDI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吗[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3):89-96.
  [33]刘渝琳,滕洋洋,李后建.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3(3):119-124.
  [34]Dietz T,Rosa E A.Rethinking the Environmental Inpacts of Population,Affluence,an Technology[J].Human Ecology Reciew,1994(1):277-300.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选择相关指标测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值为0.539,说明移民生计具有不可持续特征,需要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培养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累积能力。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生计框架;搬迁移民  文章编号:2095-5960
期刊
摘 要:我国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压力问题,决策者进行了多种手段的尝试,譬如通过发展地铁缓解交通压力,或是出台限制私家车出行的政策,这两种手段可以视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对两类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类政策的协同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解决交通环境问题的疏通类政策(地铁)更为有利,但作用效果会逐步减弱,限行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有限,但对一些城市而言,两类手段共同实施的效果会更为突出,决
期刊
摘 要: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提出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中国28个省域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双向直接投资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通过比较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将各省域分为同步型、双向直接投资驱动型与企業创新驱动型。同时,分析中国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
期刊
摘 要:将Web of Science收录的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利用CiteSpace Ⅲ软件绘制出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地反映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学科主题、研究路径、研究热点等。研究认为,现阶段国外农业现代化研究处于高峰期,欧洲在此领域具备领先实力。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与城镇化是当今农业现代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具体研究侧重于农业现代化与具体学科、具体问题的结合。  关键词:风
期刊
摘要:以201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金融关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股权、债权和控制权三类代理成本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金融关联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股权代理成本及债权代理成本在金融关联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控制权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三类代理成本在金融关联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理论分析经济金融化影响城镇化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的方法来探寻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特征。研究发现,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着倒“U”型的非线性转换特征。当经济金融化水平未达到倒“U”型曲线的顶点以前,对该区域城镇化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而其跨越“U”型曲线的顶点后,对该区域城镇化发展的负面效应
期刊
摘要:对贫困风险成因的分析有助于更具前瞻性地推进精准扶贫。采用CLDS数据测度了表征贫困风险的贫困脆弱性,采用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分析了引致因素及贡献度,并运用Order Probit模型考察了贫困脆弱的转换动因。研究发现,个体具备更高教育水平和社会资本、从事非农工作、迁移,以及家庭获得融资都有助于降低贫困脆弱性,但父辈劣势的代际传递会提升贫困脆弱性;个体在教育、非农就业以及健康方面的差异对贫
期刊
摘 要:技术标准作为“统一”的市场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贡献,在同一个市场内被认为是一致的。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技术标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同层次的市场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国层面,技术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区域层面,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越高,标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
期刊
摘 要: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
期刊
摘要:基于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单位劳动力成本、汇率风险与我国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存在双向抑制作用,即工资上涨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张,出口也无法促进工资增长率的上升,但出口显著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汇率变动对出口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交替,呈现出不确定性,出口对汇率变动产生了超调现象;我国存在“进口引致出口”机制,且出口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