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10月25日,《谈风》在上海创刊。编辑者为浑介、海戈和黎庵,发行人为周黎庵。后有所变动,主编海戈、周黎庵,发行为谈风社。
周黎庵(1916—2003),原名周劭,字黎庵,笔名有西华、公西华、笠堪等,浙江镇海(今宁波)人,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曾编辑《宇宙风》《古今》等杂志。
《谈风》封面刊名下方“幽默半月刊”五字,标明了刊物主旨。1932年至1934年,林语堂先后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谈风》正是对这一流派的承袭。编者说:因为“殊感幽运不振,而默道颓唐”,办刊意在“重新提倡幽默”(创刊号《缘起》)。“本刊所提倡的幽默,并不想大家舞文弄墨,乃是要从社会生活下找到幽默”(第二期《编后赘语》)。《谈风》的刊名和栏目名都是周作人题写,创刊号首页是一张宇宙风社、西风社、谈风社欢送林语堂去美国的大幅照片,由此可以看出编者对周、林二人的推崇。《谈风》的作者大多为《论语》的旧人,知堂、老舍、何若、老向、俞平伯、姚颖、许钦文、林憾庐、方令孺、陈子展、谢冰莹、卢冀野、施蛰存、高伯雨、赵景深、丰子恺、钱仁康等以及编者黎庵、海戈、浑介。
时代在变化。《谈风》出版时,“九一八”事变已发生了五个年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入侵日甚一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一发之秋。这样的时候,再去刻意的追求幽默闲适显然不合时宜。从第六期起,杂志去掉了“幽默半月刊”中的“幽默”二字,开始摆脱单纯的幽默追求,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老向的《宛西闻见记》即是一例。
老向(1898—1968),原名王焕斗,字向宸。河北束鹿县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北京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参加游行集会和火烧赵家楼,被当局通缉,逃出北京。师范毕业后,时而教书自学,时而在家务农。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大革命中南下从军,参加了北伐。1929年重返北大继续求学。北大毕业后以教书著述为业。长篇小说《庶务日记》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幽默、通俗、有乡土味,是老向创作的特色。
老向是《谈风》的重要作者之一。第一期即有他的《难产记愚》。第二期开始连载的长篇小说《寻心》,黎庵称之谓老向的扛鼎之作,“为本刊特唱的连台好戏”,一直连载到第十五期方告结束。紧接着,第十六期又有《宛西闻见记》的连载。
《宛西闻见记》是老向1937年春宛西之行的见闻实录。宛,河南南阳古称。宛西,南阳西部。文中的“宛西三县”,指内乡、镇平、淅川。
《无裤之妇》写内乡县山区的裸人。有一位督学到内乡县北部伏牛山里去考察教育。日已黄昏,偏又遇上风雪。他看到山崖间一间茅屋,走到屋前,听见里面有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他掀开草帘钻进去,似乎看见一个人影急遽地一闪,屋中燃着一堆木炭火,火边一个赤条条的婴儿在哭。他抱起婴儿,再去搜索那一闪的黑影儿,发现在屋角一团茅草里有一个女人。那位督学正要责备那女人为什么不好好地招抚孩子,那女人却先说话了,说她不能见人,她没有衣服穿。她原有一条裤子,前两天被她丈夫穿出去觅食。她和她的孩子只能裸体呆在家里挨饿。是的,饿着等待。督学初以为是在做梦,但看到地上熊熊的火光,草中蓬头的女人,哭个不止的孩子,知道这是现实。老少共有一条裤子的人家,山区并不罕见。
《无发之妪》写山区无发的老妇。山区妇女有的因为买不起木梳之类,干脆把头发剃光。一位老妇住在山中四无邻居的茅屋里,相依为命的伴侣只有两个:一是丈夫,聋而且哑的瘫痪的老翁;一是两年前买回的一只鸡雏儿,这时已长成一只黑母鸡,朝夕相随,仿佛是她的女儿。老妇垦田、打柴、采药,以至挑了重担到山下去赶集。三条生命逼迫她不停地做工。老妇的头发全都弄光了,因为她理不起发,也没有工夫理发。穷得穿不起裤子已经够惊人的了,穷到连头发都养不起,未免令人有一言难尽之感。
《野兔袭人》写农村的凋敝荒凉。兵抢匪劫,烧屋杀人,逼得宛西三县老百姓奋力自卫。燕子寨是内乡境内靠近县边界的一个村庄,环绕村子是用土或砖石筑起的寨墙。为提防邻县的土匪,村里的壮丁们每天夜里都要拿起枪到寨墙上去守卫。白天,燕子寨的村民要去寨外耕田,在田间操作时需要壮丁们站在最外的边线上防备。万一有匪袭来,壮丁们一鸣枪,那些操作的人们立刻向寨里撤退。幸而无事,太阳降落时,大家也就鸣金收兵。燕子寨的村民们就这样挣扎着过活,尚略有安全。但从燕子寨向邓县望过去,本来可以看到的一个寨子,因为土匪不断烧杀,老百姓不断逃亡,早已破败不堪,如今倒塌的房屋只剩下柱基石,耕种千年的沃野满生着茂草。茂草里成为野兔横行的世界。
《安于淡食》写宛西食盐之难。这一节的内容,今日南阳人读来,如同海外奇谈。宛西没有咸湖,也没有盐井,食盐都是从许昌拖去。盐由海滨运到许昌,已经是千折万转,然而毕竟还有火车可用。而从许昌运到宛西,当时还是以人做马,胶皮双轮的排子车,一车车地拉。宛西人的安于淡食,是因为盐在那里似乎比中药铺的冰片还珍贵,不安于也无可奈何。山里的居民,终年淡食。中秋节他们能够秤二斤盐便感到满足。文中写道:过节的时候,“他们要过一过盐瘾,做的菜会咸得使我们不能入口”。
《烟茶糊涂》写宛西纸烟之禁。宛西三县,曾有一段实行由别廷芳担任“行政长官”的“自治”。禁止纸烟入境(县境),是“自治”的一个经济原则。宛西并不禁止吸烟,水烟和旱烟可以尽量的吸,但禁吸纸烟。理由简单得很,因为纸烟本地不能制造,又不是必需品。凡奢侈品一律拒绝入境;凡本地有的,也一律不准入境,并不论是中货外货。宛西买不到纸烟,也买不到茶叶。茶不是本地出品,因为没销场,自然也没人贩运。一般人普通的食品是喝糊涂。“所谓糊涂,是用麦粉搅在水中熬熟,和糨糊一样而没有糨糊那么稠。有时不用麦粉而用玉米糁儿,有时也加上一些晒干的白薯曼子。”
《宛西闻见记》重在记叙现实生活,很少写古迹和民俗。老向说,他不大喜欢考证古迹,但对附在古迹上的传闻却颇有兴趣。《古迹传闻》从宛西田间地头常见的土地庙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的传说说起,记述了与由内乡到西峡路上经过的“屈原岗”、从南阳到镇平路边的“三狼坟”和内乡的大镇“赤眉城”等处古迹有关的故事。如,“屈原岗”是一道土岗,传说是秦国囚禁楚怀王的地方。楚怀王受刑时想起当初规劝他不可赴秦的屈原,便大声喊叫“屈原——”。后人起名“屈原岗”纪念屈大夫,可谓“公道自在人心”。《饕餮社肉》说的“饕餮社”即“饕餮猪肉社”,宛西乡下的一种结社。社中人们的吃肉法,不同寻常。假定这个社由十人组成,集资买个猪娃,钱由九人分担,余下的一人不出钱,负责饲养。到了年节,猪娃变成肉猪,宰了。大家便开始聚餐,天天三餐只吃猪肉,一直吃到这头猪只剩一把骨头为止。谁要是拿起筷子皱一皱眉头,说是“有些吃腻了”,也许会被取消下次社员的资格。他们的理论是:“不吃则已,要吃就彻底的吃,痛快的吃。”
《宛西闻见记》每期刊四至五页,约四千字,至第十九期载完。这时是1937年7月下旬,卢沟桥枪声已经响起。
1937年8月10日第二十期《谈风》出版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国难当头,时局危急。这一期老向的《弱者哀音》,则是在故都炮火声中写下的血性文字。同期有《谈风社紧要启事》,宣告《谈风》废刊(停刊):“经议决于二十期起废刊”。
1937年岁末,老向到武汉主编通俗文艺半月刊《抗到底》,从事抗战文化宣传。1938年2月,老向与老舍、胡风等人为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积极奔走。协会成立后,老向被选为理事,并任出版部主任。抗战期间,老向是坚定的爱国者。他创作了大量通俗文化作品,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推动了战时通俗文化的发展。他的《抗日三字经》在全国广为传诵,受到大后方百姓的喜爱。老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兼具京派文学、幽默派文学、通俗文学又自成一家的人物。“在现代中国作家中,作品能竭力摆脱西洋文学的影响的,老向是极少数中间的一个。他的作品,民族风格显明,不大有洋葱味。”(刘以鬯:《评〈村儿辍学记〉》)1949年以后,老向一直受到漠视而长期湮没无闻,先在重庆文化局工作,1958年被划为“右派”,在“文革”中去世。
责编:思 源
周黎庵(1916—2003),原名周劭,字黎庵,笔名有西华、公西华、笠堪等,浙江镇海(今宁波)人,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曾编辑《宇宙风》《古今》等杂志。
《谈风》封面刊名下方“幽默半月刊”五字,标明了刊物主旨。1932年至1934年,林语堂先后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谈风》正是对这一流派的承袭。编者说:因为“殊感幽运不振,而默道颓唐”,办刊意在“重新提倡幽默”(创刊号《缘起》)。“本刊所提倡的幽默,并不想大家舞文弄墨,乃是要从社会生活下找到幽默”(第二期《编后赘语》)。《谈风》的刊名和栏目名都是周作人题写,创刊号首页是一张宇宙风社、西风社、谈风社欢送林语堂去美国的大幅照片,由此可以看出编者对周、林二人的推崇。《谈风》的作者大多为《论语》的旧人,知堂、老舍、何若、老向、俞平伯、姚颖、许钦文、林憾庐、方令孺、陈子展、谢冰莹、卢冀野、施蛰存、高伯雨、赵景深、丰子恺、钱仁康等以及编者黎庵、海戈、浑介。
时代在变化。《谈风》出版时,“九一八”事变已发生了五个年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入侵日甚一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一发之秋。这样的时候,再去刻意的追求幽默闲适显然不合时宜。从第六期起,杂志去掉了“幽默半月刊”中的“幽默”二字,开始摆脱单纯的幽默追求,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老向的《宛西闻见记》即是一例。
老向(1898—1968),原名王焕斗,字向宸。河北束鹿县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北京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参加游行集会和火烧赵家楼,被当局通缉,逃出北京。师范毕业后,时而教书自学,时而在家务农。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大革命中南下从军,参加了北伐。1929年重返北大继续求学。北大毕业后以教书著述为业。长篇小说《庶务日记》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幽默、通俗、有乡土味,是老向创作的特色。
老向是《谈风》的重要作者之一。第一期即有他的《难产记愚》。第二期开始连载的长篇小说《寻心》,黎庵称之谓老向的扛鼎之作,“为本刊特唱的连台好戏”,一直连载到第十五期方告结束。紧接着,第十六期又有《宛西闻见记》的连载。
《宛西闻见记》是老向1937年春宛西之行的见闻实录。宛,河南南阳古称。宛西,南阳西部。文中的“宛西三县”,指内乡、镇平、淅川。
《无裤之妇》写内乡县山区的裸人。有一位督学到内乡县北部伏牛山里去考察教育。日已黄昏,偏又遇上风雪。他看到山崖间一间茅屋,走到屋前,听见里面有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他掀开草帘钻进去,似乎看见一个人影急遽地一闪,屋中燃着一堆木炭火,火边一个赤条条的婴儿在哭。他抱起婴儿,再去搜索那一闪的黑影儿,发现在屋角一团茅草里有一个女人。那位督学正要责备那女人为什么不好好地招抚孩子,那女人却先说话了,说她不能见人,她没有衣服穿。她原有一条裤子,前两天被她丈夫穿出去觅食。她和她的孩子只能裸体呆在家里挨饿。是的,饿着等待。督学初以为是在做梦,但看到地上熊熊的火光,草中蓬头的女人,哭个不止的孩子,知道这是现实。老少共有一条裤子的人家,山区并不罕见。
《无发之妪》写山区无发的老妇。山区妇女有的因为买不起木梳之类,干脆把头发剃光。一位老妇住在山中四无邻居的茅屋里,相依为命的伴侣只有两个:一是丈夫,聋而且哑的瘫痪的老翁;一是两年前买回的一只鸡雏儿,这时已长成一只黑母鸡,朝夕相随,仿佛是她的女儿。老妇垦田、打柴、采药,以至挑了重担到山下去赶集。三条生命逼迫她不停地做工。老妇的头发全都弄光了,因为她理不起发,也没有工夫理发。穷得穿不起裤子已经够惊人的了,穷到连头发都养不起,未免令人有一言难尽之感。
《野兔袭人》写农村的凋敝荒凉。兵抢匪劫,烧屋杀人,逼得宛西三县老百姓奋力自卫。燕子寨是内乡境内靠近县边界的一个村庄,环绕村子是用土或砖石筑起的寨墙。为提防邻县的土匪,村里的壮丁们每天夜里都要拿起枪到寨墙上去守卫。白天,燕子寨的村民要去寨外耕田,在田间操作时需要壮丁们站在最外的边线上防备。万一有匪袭来,壮丁们一鸣枪,那些操作的人们立刻向寨里撤退。幸而无事,太阳降落时,大家也就鸣金收兵。燕子寨的村民们就这样挣扎着过活,尚略有安全。但从燕子寨向邓县望过去,本来可以看到的一个寨子,因为土匪不断烧杀,老百姓不断逃亡,早已破败不堪,如今倒塌的房屋只剩下柱基石,耕种千年的沃野满生着茂草。茂草里成为野兔横行的世界。
《安于淡食》写宛西食盐之难。这一节的内容,今日南阳人读来,如同海外奇谈。宛西没有咸湖,也没有盐井,食盐都是从许昌拖去。盐由海滨运到许昌,已经是千折万转,然而毕竟还有火车可用。而从许昌运到宛西,当时还是以人做马,胶皮双轮的排子车,一车车地拉。宛西人的安于淡食,是因为盐在那里似乎比中药铺的冰片还珍贵,不安于也无可奈何。山里的居民,终年淡食。中秋节他们能够秤二斤盐便感到满足。文中写道:过节的时候,“他们要过一过盐瘾,做的菜会咸得使我们不能入口”。
《烟茶糊涂》写宛西纸烟之禁。宛西三县,曾有一段实行由别廷芳担任“行政长官”的“自治”。禁止纸烟入境(县境),是“自治”的一个经济原则。宛西并不禁止吸烟,水烟和旱烟可以尽量的吸,但禁吸纸烟。理由简单得很,因为纸烟本地不能制造,又不是必需品。凡奢侈品一律拒绝入境;凡本地有的,也一律不准入境,并不论是中货外货。宛西买不到纸烟,也买不到茶叶。茶不是本地出品,因为没销场,自然也没人贩运。一般人普通的食品是喝糊涂。“所谓糊涂,是用麦粉搅在水中熬熟,和糨糊一样而没有糨糊那么稠。有时不用麦粉而用玉米糁儿,有时也加上一些晒干的白薯曼子。”
《宛西闻见记》重在记叙现实生活,很少写古迹和民俗。老向说,他不大喜欢考证古迹,但对附在古迹上的传闻却颇有兴趣。《古迹传闻》从宛西田间地头常见的土地庙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的传说说起,记述了与由内乡到西峡路上经过的“屈原岗”、从南阳到镇平路边的“三狼坟”和内乡的大镇“赤眉城”等处古迹有关的故事。如,“屈原岗”是一道土岗,传说是秦国囚禁楚怀王的地方。楚怀王受刑时想起当初规劝他不可赴秦的屈原,便大声喊叫“屈原——”。后人起名“屈原岗”纪念屈大夫,可谓“公道自在人心”。《饕餮社肉》说的“饕餮社”即“饕餮猪肉社”,宛西乡下的一种结社。社中人们的吃肉法,不同寻常。假定这个社由十人组成,集资买个猪娃,钱由九人分担,余下的一人不出钱,负责饲养。到了年节,猪娃变成肉猪,宰了。大家便开始聚餐,天天三餐只吃猪肉,一直吃到这头猪只剩一把骨头为止。谁要是拿起筷子皱一皱眉头,说是“有些吃腻了”,也许会被取消下次社员的资格。他们的理论是:“不吃则已,要吃就彻底的吃,痛快的吃。”
《宛西闻见记》每期刊四至五页,约四千字,至第十九期载完。这时是1937年7月下旬,卢沟桥枪声已经响起。
1937年8月10日第二十期《谈风》出版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国难当头,时局危急。这一期老向的《弱者哀音》,则是在故都炮火声中写下的血性文字。同期有《谈风社紧要启事》,宣告《谈风》废刊(停刊):“经议决于二十期起废刊”。
1937年岁末,老向到武汉主编通俗文艺半月刊《抗到底》,从事抗战文化宣传。1938年2月,老向与老舍、胡风等人为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积极奔走。协会成立后,老向被选为理事,并任出版部主任。抗战期间,老向是坚定的爱国者。他创作了大量通俗文化作品,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推动了战时通俗文化的发展。他的《抗日三字经》在全国广为传诵,受到大后方百姓的喜爱。老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兼具京派文学、幽默派文学、通俗文学又自成一家的人物。“在现代中国作家中,作品能竭力摆脱西洋文学的影响的,老向是极少数中间的一个。他的作品,民族风格显明,不大有洋葱味。”(刘以鬯:《评〈村儿辍学记〉》)1949年以后,老向一直受到漠视而长期湮没无闻,先在重庆文化局工作,1958年被划为“右派”,在“文革”中去世。
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