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确保建筑工程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非常大的帮助,建筑结构的安全防护能力对于确保社会大众经济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本文就通过地震破坏的原理的分析,针对如何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做了详细论述,旨在为我国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能力
引言
随着地震的频发,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倒塌成为了人们担忧的地震二次伤害,而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逐渐开始受到关注。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讲,如果想要减少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就必须针对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严密的设计,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以此来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险,降低地震的二次灾害。下文就地震对房屋破坏的原理进行分析就影响房屋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1、地震破坏的原理
众所周知,地震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作用的时间也很短,但其造成的危害则非常大,短时间内会对房屋造成严重的损坏,因房屋倒塌带来的二次灾害相当严重。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建筑逐渐趋于高层化,而伴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抗地震能力逐渐受到关注。据相关调查显示,地震对于建筑结构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自身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力,从而从底层开始发生振动,随后这种作用力会转移到建筑结构本身,使得建筑逐渐失去平衡,严重的直接倒塌。因此,其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影响非常大,显然,这就充分证明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目前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我们总体上是基于实用、经济和安全的理念。建筑结构的设计是整个房屋建筑建成的基础,也是总体建筑方向的一个基本蓝图。虽然这是一个对于房屋建筑结构的概念,但是其能够体现房屋整体的建筑风格,一些小的细节的提前规划也有利于在实际建筑过程中保障房屋的质量。抗震的设计在整个建筑中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地震灾害是自然界中破坏能力最大的灾难之一,地震存在着难以预见和突发性强的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极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屋建筑会出现损坏甚至是倒塌的现象,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提高房屋建筑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决定地震灾害的关键因素,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屋没有出现严重的损坏,那么对人类的威胁就会相应的减少,因此,优化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成为了铸造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的重要防线。
3、影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因素分析
3.1 建造结构所用的材料影响
材料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在建筑结构的抗地震设计中,应选择质量较高、抗震能力较好、延性好的材料,最好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带来的破坏。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尤为重要,是决定建筑物抗地震倒塌能力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墙体及建筑围护结构所涉及到的材料必须选择抗地震能力强的,安全性和稳定度高的材料,充分确保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性。
3.2建筑场地位置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项目建筑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场地对建筑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的场地和结构对于房屋建筑有不同的影响。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因没能在施工之前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情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勘查,导致建筑并不适应;缺少对建筑场地的合理确定,不仅可能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严重的可能导致原地形变化,反而导致地质灾害。尤其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讲,这也大大增加了地震二次灾害的可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3.3确保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质量是任何建筑结构施工的最终目标,尤其是房屋施工质量会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至关重要,如施工所造成的截面几何特征、材料性能、砂浆强度的变动,都可能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下降。
4、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4.1优化结构构件
根据前面指出的地震破坏原理可以看出,地震产生的横波和混合波对建筑结构会造成较强的破坏力,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重视起建筑结构的局部和构建设计,以确保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有效、稳定。只有不断对建筑结构的结构构件进行优化,提升其结构性能,才能有效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性,才能确保更高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4.2注重建筑场地的选择
建筑场地一直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其对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设计师们必须加大对建筑场地的重视程度,以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考量为基础,对建筑场地予以科学选择。在选择建筑场地的过程中,应选择如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稳定岩石地基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形。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避开如易液化土、半挖半填的地基土等地段,以免因场地因素而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坏。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建筑场地无法避开不利地段时,必须要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例如,可以采用地基、桩基加固以及上部结构的强化处理等措施,来处理建筑地基受力区域内土壤中存在半挖半填地基土、软弱粘性土层和明显不均匀土层的现象。地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地裂或滑移的场地,需要采用相应的地基稳定措施。
4.3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延性与规则性
建筑结构在地震的压力下会出现变形的状况,变形程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延性,结构延性能够将地震的能量分散,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延性设计的时候,设置塑性铰区域,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时候注意结合建筑的整体特点,对配筋和柱节点位置进行合理的优化,强化柱、梁的结构延性。尽可能的避免不规则形状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物的房干具有良好的规则性和对称性,并保障建筑物的刚度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偏心的现象。从以往地震的破坏程度分析中可以看出,使用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力以及冲击力较大,主要是因为这类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在质量分布和变化均匀方面都不能满足建筑物抗震能力和抗倒塌能力的要求,不能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有效的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力和冲击力。
4.4合理的进行抗震防线的设计
建筑物的结构在地震过程中被破坏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建筑物的地基在强烈的震感中下沉,进而导致整体的结构出现地基不稳的状况,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应当将防线设计放入其中,在设计前期做好地质勘查,对于地震多发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的选择土质较为坚硬的地区,减小日后发生地震时的损坏程度。同时还应当对建筑结构的地基深度进行合理设计,保障建筑物在水平受力的时候能够预防倾覆或者是滑移的现象,不如此,为了进一步的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增设建筑物的地震防线,避免地震时度建筑物的局部造成较大的压力。
5、结束语
地震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现象,房屋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在了解地震的相关特征后我们才能对结构抗震做出分析与设计,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地震破坏。近十年中,我国遭受了多次强烈地震,同时强烈的地震灾害也暴露出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存在的弊端与不足,在此期间,不能否定的是我国在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通过对国内外地震的经验教训分析,结合我国自身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使得抗震理念和技术在不断的研究中完善。由此可见,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熟练的掌握工程抗震的要求、设计方法、影响因素、提高抗震性能的措施等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设计人员不能只顾及建筑物的外观和造价就忽略抗震设计,只有全面的考虑所有因素,最后才能为人们呈现安全可靠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施炜,叶列平,陆新征,唐代远不同抗震设防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研究[J].工程力学,2011(03).
[2]陆新征,叶列平.基于IDA分析的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01).
【摘 要】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确保建筑工程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非常大的帮助,建筑结构的安全防护能力对于确保社会大众经济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本文就通过地震破坏的原理的分析,针对如何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做了详细论述,旨在为我国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能力
引言
随着地震的频发,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倒塌成为了人们担忧的地震二次伤害,而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逐渐开始受到关注。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讲,如果想要减少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就必须针对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严密的设计,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以此来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险,降低地震的二次灾害。下文就地震对房屋破坏的原理进行分析就影响房屋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1、地震破坏的原理
众所周知,地震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作用的时间也很短,但其造成的危害则非常大,短时间内会对房屋造成严重的损坏,因房屋倒塌带来的二次灾害相当严重。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建筑逐渐趋于高层化,而伴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抗地震能力逐渐受到关注。据相关调查显示,地震对于建筑结构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自身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力,从而从底层开始发生振动,随后这种作用力会转移到建筑结构本身,使得建筑逐渐失去平衡,严重的直接倒塌。因此,其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影响非常大,显然,这就充分证明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目前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我们总体上是基于实用、经济和安全的理念。建筑结构的设计是整个房屋建筑建成的基础,也是总体建筑方向的一个基本蓝图。虽然这是一个对于房屋建筑结构的概念,但是其能够体现房屋整体的建筑风格,一些小的细节的提前规划也有利于在实际建筑过程中保障房屋的质量。抗震的设计在整个建筑中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地震灾害是自然界中破坏能力最大的灾难之一,地震存在着难以预见和突发性强的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极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屋建筑会出现损坏甚至是倒塌的现象,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提高房屋建筑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决定地震灾害的关键因素,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屋没有出现严重的损坏,那么对人类的威胁就会相应的减少,因此,优化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成为了铸造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的重要防线。
3、影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因素分析
3.1 建造结构所用的材料影响
材料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在建筑结构的抗地震设计中,应选择质量较高、抗震能力较好、延性好的材料,最好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带来的破坏。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尤为重要,是决定建筑物抗地震倒塌能力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墙体及建筑围护结构所涉及到的材料必须选择抗地震能力强的,安全性和稳定度高的材料,充分确保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性。
3.2建筑场地位置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项目建筑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场地对建筑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的场地和结构对于房屋建筑有不同的影响。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因没能在施工之前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情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勘查,导致建筑并不适应;缺少对建筑场地的合理确定,不仅可能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严重的可能导致原地形变化,反而导致地质灾害。尤其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讲,这也大大增加了地震二次灾害的可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3.3确保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质量是任何建筑结构施工的最终目标,尤其是房屋施工质量会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至关重要,如施工所造成的截面几何特征、材料性能、砂浆强度的变动,都可能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下降。
4、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4.1优化结构构件
根据前面指出的地震破坏原理可以看出,地震产生的横波和混合波对建筑结构会造成较强的破坏力,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重视起建筑结构的局部和构建设计,以确保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有效、稳定。只有不断对建筑结构的结构构件进行优化,提升其结构性能,才能有效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性,才能确保更高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4.2注重建筑场地的选择
建筑场地一直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其对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设计师们必须加大对建筑场地的重视程度,以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考量为基础,对建筑场地予以科学选择。在选择建筑场地的过程中,应选择如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稳定岩石地基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形。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避开如易液化土、半挖半填的地基土等地段,以免因场地因素而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坏。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建筑场地无法避开不利地段时,必须要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例如,可以采用地基、桩基加固以及上部结构的强化处理等措施,来处理建筑地基受力区域内土壤中存在半挖半填地基土、软弱粘性土层和明显不均匀土层的现象。地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地裂或滑移的场地,需要采用相应的地基稳定措施。
4.3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延性与规则性
建筑结构在地震的压力下会出现变形的状况,变形程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延性,结构延性能够将地震的能量分散,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延性设计的时候,设置塑性铰区域,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时候注意结合建筑的整体特点,对配筋和柱节点位置进行合理的优化,强化柱、梁的结构延性。尽可能的避免不规则形状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物的房干具有良好的规则性和对称性,并保障建筑物的刚度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偏心的现象。从以往地震的破坏程度分析中可以看出,使用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力以及冲击力较大,主要是因为这类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在质量分布和变化均匀方面都不能满足建筑物抗震能力和抗倒塌能力的要求,不能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有效的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力和冲击力。
4.4合理的进行抗震防线的设计
建筑物的结构在地震过程中被破坏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建筑物的地基在强烈的震感中下沉,进而导致整体的结构出现地基不稳的状况,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应当将防线设计放入其中,在设计前期做好地质勘查,对于地震多发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的选择土质较为坚硬的地区,减小日后发生地震时的损坏程度。同时还应当对建筑结构的地基深度进行合理设计,保障建筑物在水平受力的时候能够预防倾覆或者是滑移的现象,不如此,为了进一步的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增设建筑物的地震防线,避免地震时度建筑物的局部造成较大的压力。
5、结束语
地震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现象,房屋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在了解地震的相关特征后我们才能对结构抗震做出分析与设计,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地震破坏。近十年中,我国遭受了多次强烈地震,同时强烈的地震灾害也暴露出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存在的弊端与不足,在此期间,不能否定的是我国在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通过对国内外地震的经验教训分析,结合我国自身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使得抗震理念和技术在不断的研究中完善。由此可见,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熟练的掌握工程抗震的要求、设计方法、影响因素、提高抗震性能的措施等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设计人员不能只顾及建筑物的外观和造价就忽略抗震设计,只有全面的考虑所有因素,最后才能为人们呈现安全可靠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施炜,叶列平,陆新征,唐代远不同抗震设防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研究[J].工程力学,2011(03).
[2]陆新征,叶列平.基于IDA分析的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