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部类招生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招生方式,这种按大类的招生办法具有减少了学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符合学生的专业意愿,平衡了高校的冷、热门专业等优点,但是,同时它也给高校带来了班级管理上的一些困难,面对专业分流后班级出现的一系列例如学生住宿相对分散、信息不畅,班级凝聚力不强等问题,本文正对专业分流后班级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 专业分流 班级管理
大类招生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的招生办法具有减少了学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符合学生的专业意愿,平衡了高校的冷、热门专业等优点,但是,专业分流却给每一位学生辅导员在来了班级管理的思考。作为一个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辅导员,经历了几次专业分流的班级,逐渐总结和摸索出了一套有效地班级管理的模式,现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每一个专业分流组成的班级,都是由原来大部类班级组成的,新的专业班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班级,经过两年的学习,也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活和学习圈子,同时,新组成的专业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性格差异大,相互之间没有一起生活和学习的感情,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性较差。最主要的是,虽然他们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班集体,但学生宿舍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原来班级的宿舍,学生住宿比较分散。面对这样的班集体,如何进行班级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做好高年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又能更好的服务同学,做出自己的特色,是每一位辅导员老师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这样的班级,经过几年辅导员的摸索和经验的累积,我总结了一些做法,那就是抓好几条线,全方面打造优秀班集体。
一、“学生干部—小组长—学生”线
在专业分流后的第一学期,在进行了班级学生干部竞选组成班委会成员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分流后的班级特点,按照学生的原来班级,增设了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从原班级推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原来班级学生的各项事务性工作。同时协助辅导员了解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干部负责联系1-2位小组长,所有的学生干部和小组长全部对辅导员负责,从而使新组成的专业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纳入了这张由“学生干部—小组长—学生”线组成的班级网,使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没有死角。这条线的管理,一方面使学院和班级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到每一个学生的手里。另一方面,可以准确的掌握班级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克服了学生分散,信息不畅的弊端。
二、“辅导员—楼层长”线
专业分流后的班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宿舍,住宿地点出现“比较集中而又相对分散”的特点。比较集中体现在,一个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住在一个宿舍楼里,相对分散体现在学生宿舍分散在不同的楼层。根据这个特点,要将班级同一个楼层的学生合编在了一个“大宿舍”,选出几个“楼层长”,同时将班级组在其他楼的学生以楼为单位合编在一起,也制定专门的负责人,这些人都直接对班级辅导员负责,从而使我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园区,特别是宿舍的生活。在建设宿舍文化,开展宿舍文明月、卫生检查等工作和活动时,有了抓手。
三、“辅导员—专业老师—学生”线
大三专业分流后的班级,他们正式进入专业学习的阶段,同时,很多学生已经有了考研的想法。在专业学习和考研的专业辅导方面,作为班级管理的辅导员,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作为班级的辅导员,应该主动联系了相关专业的几名专业课老师,让他们和自己专业班级的同学结成对子,邀请专业课老师每月来班里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讲座一次,同时在平时,学生也可以私下和老师联系,解决在专业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另外专业老师还带领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就填补了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是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空白,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班级亮点。
四、充分利用好“无形网络”线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网络作为班级管理的一个工具,在辅导员的班级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业分流的学生所组成的专业班级的特点,使得“无形网络”这条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明显的突出出来。班级辅导员应该结合专业分流班级住宿分散,通知、交流难的特点,充分建立以网络为媒介的平台,例如建立了QQ群、飞信群、以及微信平台。邀请班级的学生都加入了班级的网络交流平台,一方面有利于班级辅导员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向大家传达相关的文件和精神以及重要的通知,里一方面,也可以为班级的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在群内谈心、聊天,进行学习的交流,好不热闹!另外,为了更好的体现班级的风采,增强班级学生对班级体的了解和热爱,还可以建立班级的微博空间,定期向大家展示班级学生的风采、班级活动、学院的重要通知以及其他班级的各方面的信息,让大家时刻能关注到班级的动向,使虚拟的空间拉进大家在现实空间上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然,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辅导员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核心,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是每一个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一个班级能否做强的根本保证。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不忘学习,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管理,要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范叶青,冯祖琴.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05).
[2]武惠营.高等院校班级管理模式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陆丽.班级管理之我见[J].科教导刊(上月刊),2011(01).
[4]高学德.大类招生下班主任工作初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9).
[5]葛建东.班级管理方式创新的“四招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
[6]李兴萍.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10).
[7]刘智斌.学分制下构件虚拟班级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
关键词 专业分流 班级管理
大类招生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的招生办法具有减少了学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符合学生的专业意愿,平衡了高校的冷、热门专业等优点,但是,专业分流却给每一位学生辅导员在来了班级管理的思考。作为一个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辅导员,经历了几次专业分流的班级,逐渐总结和摸索出了一套有效地班级管理的模式,现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每一个专业分流组成的班级,都是由原来大部类班级组成的,新的专业班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班级,经过两年的学习,也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活和学习圈子,同时,新组成的专业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性格差异大,相互之间没有一起生活和学习的感情,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性较差。最主要的是,虽然他们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班集体,但学生宿舍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原来班级的宿舍,学生住宿比较分散。面对这样的班集体,如何进行班级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做好高年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又能更好的服务同学,做出自己的特色,是每一位辅导员老师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这样的班级,经过几年辅导员的摸索和经验的累积,我总结了一些做法,那就是抓好几条线,全方面打造优秀班集体。
一、“学生干部—小组长—学生”线
在专业分流后的第一学期,在进行了班级学生干部竞选组成班委会成员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分流后的班级特点,按照学生的原来班级,增设了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从原班级推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原来班级学生的各项事务性工作。同时协助辅导员了解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干部负责联系1-2位小组长,所有的学生干部和小组长全部对辅导员负责,从而使新组成的专业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纳入了这张由“学生干部—小组长—学生”线组成的班级网,使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没有死角。这条线的管理,一方面使学院和班级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到每一个学生的手里。另一方面,可以准确的掌握班级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克服了学生分散,信息不畅的弊端。
二、“辅导员—楼层长”线
专业分流后的班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宿舍,住宿地点出现“比较集中而又相对分散”的特点。比较集中体现在,一个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住在一个宿舍楼里,相对分散体现在学生宿舍分散在不同的楼层。根据这个特点,要将班级同一个楼层的学生合编在了一个“大宿舍”,选出几个“楼层长”,同时将班级组在其他楼的学生以楼为单位合编在一起,也制定专门的负责人,这些人都直接对班级辅导员负责,从而使我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园区,特别是宿舍的生活。在建设宿舍文化,开展宿舍文明月、卫生检查等工作和活动时,有了抓手。
三、“辅导员—专业老师—学生”线
大三专业分流后的班级,他们正式进入专业学习的阶段,同时,很多学生已经有了考研的想法。在专业学习和考研的专业辅导方面,作为班级管理的辅导员,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作为班级的辅导员,应该主动联系了相关专业的几名专业课老师,让他们和自己专业班级的同学结成对子,邀请专业课老师每月来班里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讲座一次,同时在平时,学生也可以私下和老师联系,解决在专业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另外专业老师还带领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就填补了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是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空白,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班级亮点。
四、充分利用好“无形网络”线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网络作为班级管理的一个工具,在辅导员的班级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业分流的学生所组成的专业班级的特点,使得“无形网络”这条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明显的突出出来。班级辅导员应该结合专业分流班级住宿分散,通知、交流难的特点,充分建立以网络为媒介的平台,例如建立了QQ群、飞信群、以及微信平台。邀请班级的学生都加入了班级的网络交流平台,一方面有利于班级辅导员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向大家传达相关的文件和精神以及重要的通知,里一方面,也可以为班级的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在群内谈心、聊天,进行学习的交流,好不热闹!另外,为了更好的体现班级的风采,增强班级学生对班级体的了解和热爱,还可以建立班级的微博空间,定期向大家展示班级学生的风采、班级活动、学院的重要通知以及其他班级的各方面的信息,让大家时刻能关注到班级的动向,使虚拟的空间拉进大家在现实空间上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然,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辅导员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核心,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是每一个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一个班级能否做强的根本保证。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不忘学习,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管理,要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范叶青,冯祖琴.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05).
[2]武惠营.高等院校班级管理模式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陆丽.班级管理之我见[J].科教导刊(上月刊),2011(01).
[4]高学德.大类招生下班主任工作初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9).
[5]葛建东.班级管理方式创新的“四招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
[6]李兴萍.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10).
[7]刘智斌.学分制下构件虚拟班级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