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鲁迅思想的书序体自传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健《(呐喊)自序》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日。但该序不仅是一篇导读《呐喊》的书序,也是一幅描绘鲁迅早期人生生活的画卷,更是一个解读鲁迅思想轨迹的最直接、最原味、最可靠的文本注解,从中可透视鲁迅人生的选择和思想的抉择。
  
  人生的第一次苦难:奔走在“小康”和“困顿”之间
  
  孩提时代本应是幸福的,回忆童年亦是美好的。但在鲁迅的记忆中,他的童年却遭遇到了人生的最初的磨难,并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鲁迅童年心中的一个心结,就是那比他高一倍的质铺“柜台”与和他一样高的药店“柜台”。这横亘着的“柜台”烙下了鲁迅充满悲哀和怨恨的伤痕,并伴随终生。就在质铺和药店之间的奔走中,鲁迅父亲的病“日重一日”而终至亡故,其家庭也由“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其实,鲁迅家不只是“小康”,更应该是“大户”。一是有不少土地和房产,每年收入相当可观,再是祖父周福清在京城做官,官虽不大,但在绍兴城里也应该算得上是有影响的“地方名流”。鲁迅晚年给萧军的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家境中落是鲁迅人生遭遇到的第一次苦难,使得尚在幼年时期的鲁迅过早地感受到世态的炎凉与侮蔑,这也为鲁迅未来的成长奠定一块厚实的生活基石。
  
  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行走在“应科举”和“学洋务”之间
  
  从七岁开蒙,至十八岁离开绍兴,这段时间是鲁迅的“读书应试”准备期。鲁迅曾说:“孔盂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坟·写在(坟)后面》)为什么与他不相干?是因为家境中落,封建大家庭子弟代代相传的“读书应试”的古老的“梦”从此破灭。
  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作为败落了的读书人家的子弟,依绍兴人的惯例,一般是走“学做幕友或商人”这两条路,但鲁迅不愿意走这路。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不可回避地进行人生的第一次“无奈”的选择,于是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南京求学之路,开阔了鲁迅的视野:“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并且竟“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这些新学科、新知识,对鲁迅来说尽管是“幼稚”的,却改变了鲁迅原由的思想认识,一种全新的认知点从此出现,也是鲁迅东渡日本学医这一新航程的新起点。
  
  人生的第一次自主:困走在“行医”和“从文”之间
  
  在日本的复兴起于医学这一“幼稚”的认识背景下,鲁迅放弃了国内所学的矿务专业,依然选择了医学。鲁迅学医的目的很明确:“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日本医学课堂上的“幻灯片事件”再次改变了鲁迅人生的航向。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麻木地鉴赏同胞被杀的痛苦的场面,震撼了鲁迅的心灵,“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做,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也使鲁迅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主动放弃医学转而从事文艺。最直接的行动是办《新生》,但结局是无果而终。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的破灭,鲁迅最初感到的是悲哀,反省之后,鲁迅也认清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至此,鲁迅的思想进入一个蛰伏期。
  
  人生的第一次苦痛:游走在“悲哀”和“寂寞”之间
  
  留日回国之后,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不得不背负起家庭生计的重任,成了家乡学校的一名教员。于是有了寂寞,而“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为驱除寂寞,他开始搜集金石、整理国故,先后整理了《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后在友人的引荐下,鲁迅离开家乡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部任佥事,不久随政府迁至北京。教育部的佥事,实乃是一个闲职,但迫于生计,尚处于思想蛰伏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此时的鲁迅感到寂寞。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应该说,感到寂寞的鲁迅,面对当时社会怪事迭起,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悲哀的社会现实,其原有的摩罗式的激情和尼采式的声音,在寂寞的抄写古书的劳作中,渐渐地弱小了,以至青春的流逝亦变得麻木了。在自序中,鲁迅对处于思想苦痛时的自我进行了深刻的心灵解剖:“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鲁迅的锐气被“寂寞”包裹住了,鲁迅的好梦被现实的“悲哀”粉碎,鲁迅成了游走在“悲哀的现实”和“寂寞的心灵”之间的“活物”。
  
  人生的第一次思想涅槃:号走在“绝望”和“希望”之间
  
  悲观情绪的滋生,使得鲁迅原本躁动的思想沉寂下来,因此,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鲁迅最初态度并不积极。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毫无疑问,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绝望”是属于鲁迅自己的,因为这是鲁迅由经验而产生的“确信”即对“启蒙梦”的“绝望”和对“希望”的否定,所以鲁迅称之为“确信”。但在1918年前后,应该说,鲁迅已经具备了从自己灵魂深处的“绝望”中挣扎出来的内在条件:第一,是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第二,“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如果说还缺什么的话,那就是外在的诱因,即一根导火线和可以熊熊燃烧的环境。自序中提到的“偶或来谈的二个老朋友金心异的你可以做点文章”的力劝,无疑是一根导火线;而《新青年》的创办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使得国人已有了新文化的渐趋认同,也无疑是使鲁迅思想得以再次熊熊燃烧的环境。“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暂时抛开“绝望”,带着对“希望”的憧憬,鲁迅开始了“为希望”的忙碌,尽管这希望“在于将来”。可以说,在鲁迅的思想中“希望”与“绝望”是并存、并行的,有时为了使读者能透过“绝望”看到“希望”,“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综上所述,与其说《(呐喊)自序》是鲁迅说明写作《呐喊》缘由和本书主题的书序,不如说它是鲁迅早期生活的传记,更不如说它是鲁迅伟大思想的诞生记。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解读鲁迅许多小说作品奥秘的一把钥匙、开启鲁迅生活背景的一户窗和打开鲁迅思想内涵的一扇门,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呐喊)自序》是鲁迅的第一部书序体的自传和思想史。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
其他文献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由南郑调回成都,骑驴途经剑门山,身与境遇,勾起了一系列诗的联想,写下这首诗情荡漾的小诗。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诗人在那常常“寝饭鞍马间”。而成都则是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都市。诗人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然而,诗人是怎样想的呢
期刊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优良传统。现实主交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生活固有的样子。遵循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偏重于描写实际的社会生活,如实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目。契科夫曾说过: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直率的真实”。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忠实甚至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即为了如实地反映生活的真实和发展逻辑,不惜违背自己的主
期刊
鲁迅和卡夫卡生活在中西方的同一个时期,两位作家的生命经历和创作作品都体现着两位伟大孤独者的孤独情怀,笔者试图通过比较《阿Q正传》和《骑桶者》,从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形象塑造、个性抗争三个方面,透析鲁迅和卡夫卡的孤独情怀异同。  鲁迅和卡夫卡是中西方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鲁迅出生比卡夫卡早两年,去世时间比卡夫卡晚十二年。两位大师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异曲同工性,其作品反映出来的思想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两位
期刊
(一)  瘦竹藤斜挂。幽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二)  树合秋声满,村荒暮景闲。  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  (三)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  疏烟沉去鸟,落日照归牛。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元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史学家。以元灭金(1234年)为界,元好问生活主要分两个阶段。前期,诗人长期过着逃避战乱的流亡生活
期刊
《那树》(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是一篇笔法细腻朴实。感情沉滞凝重,主题含蓄蕴藉的散文,文章通过一棵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伐倒的故事,提出了一个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怎样保护自然环境?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重大的社会问题巧妙地融入简单的事件之中,别具匠心,发人深省。初读觉得有些朦胧,仔细品味却觉得很有意义。由于采用了象征、暗示和某些超现实的写法,有些内容需要进行
期刊
一、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类型    关于提问的分类,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尺度,这里我们简单地将课堂有效提问分为三种类型:    1 知识水平的提问  知识水平的提问考查的是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是否达到了有效保持,即对学生识记的考查,具体表现为提问学生能否记忆具体的事实、过程、方法、理论等,它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最低水平。例如在上《嫦娥奔月》一文时,很多学生都听说过这个神话故事,对于课文的主角都略知一
期刊
徐葆耕先生曾这样评价韩军的课堂艺术:“韩军最早吸引了我的是他的几篇讲课实录。在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实现教学目的,是一种很高的教学艺术。我设想自己是他的一名学生,我不仅会在课堂上感到兴味盎然,而且会在课堂下浮想联翩,我会在老师的引发下产生探索和追求文学之美的激情。”[1]韩军是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也导引学生实现了表达的自主与精神的自由,让我们感觉这个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这是语
期刊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又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史记》中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敢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史记》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苏教版《〈史记〉选读》节选了《史记》中很多名篇,虽然苏教版《〈史记〉选读》是节选,但滴水可见整个太阳的光辉。学习、阅读《〈史记〉选读》要把握以下三个价值:   一、 把握《〈史记〉
期刊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祥林的嫂子吗?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这一问,乍一听,似乎觉得可笑,毫无道理,但细究,却觉得问出了名堂,颇有缘由。   首先,笔者以为,祥林嫂并非是指祥林的嫂子,而是指“祥林家的”,即“祥林家的那个人”。这是一种很省劲的说法,顶多算是一种封建时代称男人“内人”(或妻子)的别样说法。说白了,就是封建妇女地位低下,连真实姓名也无从可考的体现。因为,在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只能是
期刊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开头,主要取决于文体与主旨表达两个方面。因此,作为考场“命题作文”,我们以为采用“开宗明义,篇首破题”的方法最为合适,因为这种方法能充分保证文章主题切合命题要求。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怎样运用“开宗明义,篇首破题”的方法。   一、个性理解,释义破题   标题是单独的词语、短语的,每个考生都可以根据标题的基本意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其进行个性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