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健《(呐喊)自序》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日。但该序不仅是一篇导读《呐喊》的书序,也是一幅描绘鲁迅早期人生生活的画卷,更是一个解读鲁迅思想轨迹的最直接、最原味、最可靠的文本注解,从中可透视鲁迅人生的选择和思想的抉择。
人生的第一次苦难:奔走在“小康”和“困顿”之间
孩提时代本应是幸福的,回忆童年亦是美好的。但在鲁迅的记忆中,他的童年却遭遇到了人生的最初的磨难,并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鲁迅童年心中的一个心结,就是那比他高一倍的质铺“柜台”与和他一样高的药店“柜台”。这横亘着的“柜台”烙下了鲁迅充满悲哀和怨恨的伤痕,并伴随终生。就在质铺和药店之间的奔走中,鲁迅父亲的病“日重一日”而终至亡故,其家庭也由“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其实,鲁迅家不只是“小康”,更应该是“大户”。一是有不少土地和房产,每年收入相当可观,再是祖父周福清在京城做官,官虽不大,但在绍兴城里也应该算得上是有影响的“地方名流”。鲁迅晚年给萧军的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家境中落是鲁迅人生遭遇到的第一次苦难,使得尚在幼年时期的鲁迅过早地感受到世态的炎凉与侮蔑,这也为鲁迅未来的成长奠定一块厚实的生活基石。
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行走在“应科举”和“学洋务”之间
从七岁开蒙,至十八岁离开绍兴,这段时间是鲁迅的“读书应试”准备期。鲁迅曾说:“孔盂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坟·写在(坟)后面》)为什么与他不相干?是因为家境中落,封建大家庭子弟代代相传的“读书应试”的古老的“梦”从此破灭。
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作为败落了的读书人家的子弟,依绍兴人的惯例,一般是走“学做幕友或商人”这两条路,但鲁迅不愿意走这路。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不可回避地进行人生的第一次“无奈”的选择,于是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南京求学之路,开阔了鲁迅的视野:“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并且竟“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这些新学科、新知识,对鲁迅来说尽管是“幼稚”的,却改变了鲁迅原由的思想认识,一种全新的认知点从此出现,也是鲁迅东渡日本学医这一新航程的新起点。
人生的第一次自主:困走在“行医”和“从文”之间
在日本的复兴起于医学这一“幼稚”的认识背景下,鲁迅放弃了国内所学的矿务专业,依然选择了医学。鲁迅学医的目的很明确:“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日本医学课堂上的“幻灯片事件”再次改变了鲁迅人生的航向。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麻木地鉴赏同胞被杀的痛苦的场面,震撼了鲁迅的心灵,“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做,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也使鲁迅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主动放弃医学转而从事文艺。最直接的行动是办《新生》,但结局是无果而终。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的破灭,鲁迅最初感到的是悲哀,反省之后,鲁迅也认清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至此,鲁迅的思想进入一个蛰伏期。
人生的第一次苦痛:游走在“悲哀”和“寂寞”之间
留日回国之后,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不得不背负起家庭生计的重任,成了家乡学校的一名教员。于是有了寂寞,而“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为驱除寂寞,他开始搜集金石、整理国故,先后整理了《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后在友人的引荐下,鲁迅离开家乡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部任佥事,不久随政府迁至北京。教育部的佥事,实乃是一个闲职,但迫于生计,尚处于思想蛰伏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此时的鲁迅感到寂寞。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应该说,感到寂寞的鲁迅,面对当时社会怪事迭起,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悲哀的社会现实,其原有的摩罗式的激情和尼采式的声音,在寂寞的抄写古书的劳作中,渐渐地弱小了,以至青春的流逝亦变得麻木了。在自序中,鲁迅对处于思想苦痛时的自我进行了深刻的心灵解剖:“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鲁迅的锐气被“寂寞”包裹住了,鲁迅的好梦被现实的“悲哀”粉碎,鲁迅成了游走在“悲哀的现实”和“寂寞的心灵”之间的“活物”。
人生的第一次思想涅槃:号走在“绝望”和“希望”之间
悲观情绪的滋生,使得鲁迅原本躁动的思想沉寂下来,因此,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鲁迅最初态度并不积极。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毫无疑问,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绝望”是属于鲁迅自己的,因为这是鲁迅由经验而产生的“确信”即对“启蒙梦”的“绝望”和对“希望”的否定,所以鲁迅称之为“确信”。但在1918年前后,应该说,鲁迅已经具备了从自己灵魂深处的“绝望”中挣扎出来的内在条件:第一,是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第二,“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如果说还缺什么的话,那就是外在的诱因,即一根导火线和可以熊熊燃烧的环境。自序中提到的“偶或来谈的二个老朋友金心异的你可以做点文章”的力劝,无疑是一根导火线;而《新青年》的创办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使得国人已有了新文化的渐趋认同,也无疑是使鲁迅思想得以再次熊熊燃烧的环境。“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暂时抛开“绝望”,带着对“希望”的憧憬,鲁迅开始了“为希望”的忙碌,尽管这希望“在于将来”。可以说,在鲁迅的思想中“希望”与“绝望”是并存、并行的,有时为了使读者能透过“绝望”看到“希望”,“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综上所述,与其说《(呐喊)自序》是鲁迅说明写作《呐喊》缘由和本书主题的书序,不如说它是鲁迅早期生活的传记,更不如说它是鲁迅伟大思想的诞生记。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解读鲁迅许多小说作品奥秘的一把钥匙、开启鲁迅生活背景的一户窗和打开鲁迅思想内涵的一扇门,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呐喊)自序》是鲁迅的第一部书序体的自传和思想史。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
人生的第一次苦难:奔走在“小康”和“困顿”之间
孩提时代本应是幸福的,回忆童年亦是美好的。但在鲁迅的记忆中,他的童年却遭遇到了人生的最初的磨难,并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鲁迅童年心中的一个心结,就是那比他高一倍的质铺“柜台”与和他一样高的药店“柜台”。这横亘着的“柜台”烙下了鲁迅充满悲哀和怨恨的伤痕,并伴随终生。就在质铺和药店之间的奔走中,鲁迅父亲的病“日重一日”而终至亡故,其家庭也由“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其实,鲁迅家不只是“小康”,更应该是“大户”。一是有不少土地和房产,每年收入相当可观,再是祖父周福清在京城做官,官虽不大,但在绍兴城里也应该算得上是有影响的“地方名流”。鲁迅晚年给萧军的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家境中落是鲁迅人生遭遇到的第一次苦难,使得尚在幼年时期的鲁迅过早地感受到世态的炎凉与侮蔑,这也为鲁迅未来的成长奠定一块厚实的生活基石。
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行走在“应科举”和“学洋务”之间
从七岁开蒙,至十八岁离开绍兴,这段时间是鲁迅的“读书应试”准备期。鲁迅曾说:“孔盂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坟·写在(坟)后面》)为什么与他不相干?是因为家境中落,封建大家庭子弟代代相传的“读书应试”的古老的“梦”从此破灭。
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作为败落了的读书人家的子弟,依绍兴人的惯例,一般是走“学做幕友或商人”这两条路,但鲁迅不愿意走这路。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不可回避地进行人生的第一次“无奈”的选择,于是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南京求学之路,开阔了鲁迅的视野:“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并且竟“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这些新学科、新知识,对鲁迅来说尽管是“幼稚”的,却改变了鲁迅原由的思想认识,一种全新的认知点从此出现,也是鲁迅东渡日本学医这一新航程的新起点。
人生的第一次自主:困走在“行医”和“从文”之间
在日本的复兴起于医学这一“幼稚”的认识背景下,鲁迅放弃了国内所学的矿务专业,依然选择了医学。鲁迅学医的目的很明确:“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日本医学课堂上的“幻灯片事件”再次改变了鲁迅人生的航向。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麻木地鉴赏同胞被杀的痛苦的场面,震撼了鲁迅的心灵,“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做,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也使鲁迅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主动放弃医学转而从事文艺。最直接的行动是办《新生》,但结局是无果而终。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的破灭,鲁迅最初感到的是悲哀,反省之后,鲁迅也认清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至此,鲁迅的思想进入一个蛰伏期。
人生的第一次苦痛:游走在“悲哀”和“寂寞”之间
留日回国之后,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不得不背负起家庭生计的重任,成了家乡学校的一名教员。于是有了寂寞,而“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为驱除寂寞,他开始搜集金石、整理国故,先后整理了《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后在友人的引荐下,鲁迅离开家乡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部任佥事,不久随政府迁至北京。教育部的佥事,实乃是一个闲职,但迫于生计,尚处于思想蛰伏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此时的鲁迅感到寂寞。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应该说,感到寂寞的鲁迅,面对当时社会怪事迭起,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悲哀的社会现实,其原有的摩罗式的激情和尼采式的声音,在寂寞的抄写古书的劳作中,渐渐地弱小了,以至青春的流逝亦变得麻木了。在自序中,鲁迅对处于思想苦痛时的自我进行了深刻的心灵解剖:“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鲁迅的锐气被“寂寞”包裹住了,鲁迅的好梦被现实的“悲哀”粉碎,鲁迅成了游走在“悲哀的现实”和“寂寞的心灵”之间的“活物”。
人生的第一次思想涅槃:号走在“绝望”和“希望”之间
悲观情绪的滋生,使得鲁迅原本躁动的思想沉寂下来,因此,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鲁迅最初态度并不积极。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毫无疑问,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绝望”是属于鲁迅自己的,因为这是鲁迅由经验而产生的“确信”即对“启蒙梦”的“绝望”和对“希望”的否定,所以鲁迅称之为“确信”。但在1918年前后,应该说,鲁迅已经具备了从自己灵魂深处的“绝望”中挣扎出来的内在条件:第一,是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第二,“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如果说还缺什么的话,那就是外在的诱因,即一根导火线和可以熊熊燃烧的环境。自序中提到的“偶或来谈的二个老朋友金心异的你可以做点文章”的力劝,无疑是一根导火线;而《新青年》的创办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使得国人已有了新文化的渐趋认同,也无疑是使鲁迅思想得以再次熊熊燃烧的环境。“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暂时抛开“绝望”,带着对“希望”的憧憬,鲁迅开始了“为希望”的忙碌,尽管这希望“在于将来”。可以说,在鲁迅的思想中“希望”与“绝望”是并存、并行的,有时为了使读者能透过“绝望”看到“希望”,“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综上所述,与其说《(呐喊)自序》是鲁迅说明写作《呐喊》缘由和本书主题的书序,不如说它是鲁迅早期生活的传记,更不如说它是鲁迅伟大思想的诞生记。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解读鲁迅许多小说作品奥秘的一把钥匙、开启鲁迅生活背景的一户窗和打开鲁迅思想内涵的一扇门,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呐喊)自序》是鲁迅的第一部书序体的自传和思想史。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