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乎只有在冬季才适合讲述芬兰的故事。这个在冬季只有两个小时白昼的国家,充满了童话的味道。
似乎只有在冬季才适合讲述芬兰的故事。这个在冬季只有两个小时白昼的国家,充满了童话的味道。背着礼物袋的圣诞老人、欢快奔跑的驯鹿、烟囱冒白烟的雪房子…每年冬天父母都会和孩子们讲述这个如篝火一般温暖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抵御整个冬天的寒气。
芬兰可能是离中国最近的欧盟国家了,从北京飞去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只需要8个小时。这个看似遥远的北极圈国家跟温暖的南欧国家比起来竟然更触手可及。曾经有芬兰朋友跟我开玩笑,“在芬兰和中国之间只相隔了一个国家。”我一查地图还真的是,两国之间的国家就是俄罗斯。不过这件事确实有趣,从飞机上一觉醒来,就来到一个全是金发碧眼美女的国度。另一个值得惊讶的是这里的建筑,让人觉得自己来到了俄罗斯!建筑依旧保留着被俄罗斯殖民过的痕迹,估计芬兰是唯一一个在城市建设中带着“社会主义意味”的欧盟国家。
从赫尔辛基码头出发向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赫尔辛基大教堂(Helsingin Tuomiokirkko),也叫白教堂。如果说这座教堂跟其他欧洲教堂有什么不同,那肯定是它的路德派风格。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基督教传入芬兰较晚,人们更多的是信仰新教路德教,这座教堂顺应而生。教堂由德国建筑师恩格尔(CLEngel)于1852年建造,我猜测用德国建筑师是因为北欧的路德教派是从德国传入的,不过德国境内甚少路德宗风格的教堂,所以白教堂没有受到德国建筑风格的影响而自成一派。乳白色的教堂主体和淡绿色的圆顶仿佛吸收了芬兰的所有日光,像是童话中冰雪世界里的教堂。教堂外的百级台阶使得整座建筑高出海平面80多米,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使其成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成为赫尔辛基市的地标建筑。同时,也是芬兰最受欢迎的结婚场所。
在教堂前坐落的是参议院广场,广场上树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自治。广场两侧分别为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说到赫尔辛基大学,先得说下芬兰的小贴士,在芬兰,公厕往往需要收费,即使是在火车站或百货公司内的公厕,也要收取一欧元的使用费。这使得赫尔辛基大学成为为数不多的免费公厕之一。
除了赫尔辛基大教堂,另一座声名远扬的教堂要属乌斯佩斯基大教堂(Orthodox Uspensky Cathedral)了,从赫尔辛基大教堂向西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坐落于卡达亚诺伽半岛的山坡上的乌斯佩斯基大教堂,它于1862年由俄罗斯建筑师建造,设计风格也是在东欧国家中较常见的东正教堂,红色的墙面加上绿色的洋葱顶,顶部的十字架金光闪闪,有一股浓浓的俄罗斯风情,教堂背面也有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石碑,可见俄国殖民对于芬兰的影响之深。
海水包围着芬兰陆地,陆地又被森林大面积覆盖,平地在芬兰土地上就显得特别珍贵,这也使芬兰成为最容易接近大自然的国家之一。大部分芬兰人都在森林里建造了私人夏季小木屋(Summer Cottage),虽然建好后主人每年夏天大约只在这里度过2周,但是屋子里五脏俱全,不但有应有配套家具,还有各种厨具,每天都可以在屋子里烹调从森林里捕获来的猎物及采到的蘑菇。即使屋子里没有自来水和洗澡房,也一定会有间桑拿房,据说桑拿是芬兰的“灵魂”,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桑拿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芬兰人,且桑拿房一定要是烧木头供热,这样热度才会刚刚好。
在夏末秋初的时候,我们开车从赫尔辛基往东南方向约350公里可以到达南芬兰省(Southern Finland)的帕里卡拉(Parikkala),因为已经靠近俄罗斯边界,所以这里还树立着用俄语写的禁止继续前进的牌子,我们的度假小屋就在这里。屋后有一条水沟,乘小船从水沟穿越层层水草之后,一大片湖泊出现在眼前,即使知道这只是“千湖之国”的其中一片湖泊,但还是被这里的风景震惊得哑口无言,冰蓝色的水色映衬着紫色的天空,只有在梦境中才能遇见这样的场景。空气中没有任何杂质,只能听到自己的船桨声和岸边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芬兰的森林与湖泊不属于国家而属于人民,不像是国内的热门景点,在这里我们是附近仅有的居民,这一片湖泊和周围的森林也只有我们踏进。在靠近岸边的地方,事前已经放入了渔网,把渔网中的鱼倒入船中的木桶里,便可回家准备晚饭。鱼去掉头和内脏,烧烤之后放入面包里,就做成了芬兰独有的鱼鸡面包(Kalakukko),配上一瓶芬兰伏特加和沙拉,听一曲芬兰传统民谣《甩葱歌》(Ievan Polkka),再去桑拿房里泡一会儿,这就是最完美的芬兰森林夜晚。
清晨可以去周边的观鸟塔走走,森林爱好者们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了很多鸟类栖息所,每逢早晚都能看到鸟群出归巢,朋友之间还可以比赛看看谁找到的鸟种类最多。观鸟塔附近的帕里卡拉雕塑公园(The Parikkala Sculpture Park)实在是不好找,经当地人带领才找到。这里像是芬兰雕刻家Veijo Ronkkonen最诡异的梦境,他在园中创作了约450尊雕像,无不渗透了黑暗与神秘的气息。其中有200座雕刻的是他做瑜伽时的各个动作,为了表现真实感还用了假牙和假眼珠子。园内装有很多喇叭,不停播放着恐怖的暗黑音效。据说Veijo Ronkkonen用了大概50年的时间建造了这些雕塑,即使在他死后,他和他的这些雕塑作品也没有受到市场认可,网上也很难找到相关信息,连公园门票都是免费的,不禁让人唏嘘。
大部分芬兰人是内向的,不知是否源于芬兰寒冷的天气。有一个笑话是说怎样鉴别一个芬兰人是否内向的:如果是一个内向的芬兰人,他在跟你说话时会看着自己的鞋;如果是一个外向的芬兰人,他在跟你说话时会看着你的脚。不过当嗜酒成性的芬兰人喝完酒后,体内的语言功能才终于被打开,搂着你一边喝酒一边聊家常聊你家的猫绝育了没等等不着调的话。据说他们喝酒之后的工作效率也确实比较高,如果要跟他们交朋友一直要适应他们喝酒前的闷骚和酒后的跳跃。除了桑拿、金属乐以及酒精,糖果也是芬兰人的爱好之一。如果一定要我用一种味道来形容芬兰,估计只能是甘草味了。我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人喜欢这种又苦又咸又带着药味的糖果,吃起来就像是小时候奶奶强行灌进你嘴里的从赤脚医生那里抓来的中药。
芬兰的冬日又要到了,这个关于冰雪世界的故事估计又要重讲一遍。夏至时的午夜阳光虽然听起来遥远,但何尝不是一种期盼呢?
似乎只有在冬季才适合讲述芬兰的故事。这个在冬季只有两个小时白昼的国家,充满了童话的味道。背着礼物袋的圣诞老人、欢快奔跑的驯鹿、烟囱冒白烟的雪房子…每年冬天父母都会和孩子们讲述这个如篝火一般温暖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抵御整个冬天的寒气。
芬兰可能是离中国最近的欧盟国家了,从北京飞去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只需要8个小时。这个看似遥远的北极圈国家跟温暖的南欧国家比起来竟然更触手可及。曾经有芬兰朋友跟我开玩笑,“在芬兰和中国之间只相隔了一个国家。”我一查地图还真的是,两国之间的国家就是俄罗斯。不过这件事确实有趣,从飞机上一觉醒来,就来到一个全是金发碧眼美女的国度。另一个值得惊讶的是这里的建筑,让人觉得自己来到了俄罗斯!建筑依旧保留着被俄罗斯殖民过的痕迹,估计芬兰是唯一一个在城市建设中带着“社会主义意味”的欧盟国家。
从赫尔辛基码头出发向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赫尔辛基大教堂(Helsingin Tuomiokirkko),也叫白教堂。如果说这座教堂跟其他欧洲教堂有什么不同,那肯定是它的路德派风格。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基督教传入芬兰较晚,人们更多的是信仰新教路德教,这座教堂顺应而生。教堂由德国建筑师恩格尔(CLEngel)于1852年建造,我猜测用德国建筑师是因为北欧的路德教派是从德国传入的,不过德国境内甚少路德宗风格的教堂,所以白教堂没有受到德国建筑风格的影响而自成一派。乳白色的教堂主体和淡绿色的圆顶仿佛吸收了芬兰的所有日光,像是童话中冰雪世界里的教堂。教堂外的百级台阶使得整座建筑高出海平面80多米,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使其成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成为赫尔辛基市的地标建筑。同时,也是芬兰最受欢迎的结婚场所。
在教堂前坐落的是参议院广场,广场上树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自治。广场两侧分别为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说到赫尔辛基大学,先得说下芬兰的小贴士,在芬兰,公厕往往需要收费,即使是在火车站或百货公司内的公厕,也要收取一欧元的使用费。这使得赫尔辛基大学成为为数不多的免费公厕之一。
除了赫尔辛基大教堂,另一座声名远扬的教堂要属乌斯佩斯基大教堂(Orthodox Uspensky Cathedral)了,从赫尔辛基大教堂向西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坐落于卡达亚诺伽半岛的山坡上的乌斯佩斯基大教堂,它于1862年由俄罗斯建筑师建造,设计风格也是在东欧国家中较常见的东正教堂,红色的墙面加上绿色的洋葱顶,顶部的十字架金光闪闪,有一股浓浓的俄罗斯风情,教堂背面也有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石碑,可见俄国殖民对于芬兰的影响之深。
海水包围着芬兰陆地,陆地又被森林大面积覆盖,平地在芬兰土地上就显得特别珍贵,这也使芬兰成为最容易接近大自然的国家之一。大部分芬兰人都在森林里建造了私人夏季小木屋(Summer Cottage),虽然建好后主人每年夏天大约只在这里度过2周,但是屋子里五脏俱全,不但有应有配套家具,还有各种厨具,每天都可以在屋子里烹调从森林里捕获来的猎物及采到的蘑菇。即使屋子里没有自来水和洗澡房,也一定会有间桑拿房,据说桑拿是芬兰的“灵魂”,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桑拿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芬兰人,且桑拿房一定要是烧木头供热,这样热度才会刚刚好。
在夏末秋初的时候,我们开车从赫尔辛基往东南方向约350公里可以到达南芬兰省(Southern Finland)的帕里卡拉(Parikkala),因为已经靠近俄罗斯边界,所以这里还树立着用俄语写的禁止继续前进的牌子,我们的度假小屋就在这里。屋后有一条水沟,乘小船从水沟穿越层层水草之后,一大片湖泊出现在眼前,即使知道这只是“千湖之国”的其中一片湖泊,但还是被这里的风景震惊得哑口无言,冰蓝色的水色映衬着紫色的天空,只有在梦境中才能遇见这样的场景。空气中没有任何杂质,只能听到自己的船桨声和岸边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芬兰的森林与湖泊不属于国家而属于人民,不像是国内的热门景点,在这里我们是附近仅有的居民,这一片湖泊和周围的森林也只有我们踏进。在靠近岸边的地方,事前已经放入了渔网,把渔网中的鱼倒入船中的木桶里,便可回家准备晚饭。鱼去掉头和内脏,烧烤之后放入面包里,就做成了芬兰独有的鱼鸡面包(Kalakukko),配上一瓶芬兰伏特加和沙拉,听一曲芬兰传统民谣《甩葱歌》(Ievan Polkka),再去桑拿房里泡一会儿,这就是最完美的芬兰森林夜晚。
清晨可以去周边的观鸟塔走走,森林爱好者们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了很多鸟类栖息所,每逢早晚都能看到鸟群出归巢,朋友之间还可以比赛看看谁找到的鸟种类最多。观鸟塔附近的帕里卡拉雕塑公园(The Parikkala Sculpture Park)实在是不好找,经当地人带领才找到。这里像是芬兰雕刻家Veijo Ronkkonen最诡异的梦境,他在园中创作了约450尊雕像,无不渗透了黑暗与神秘的气息。其中有200座雕刻的是他做瑜伽时的各个动作,为了表现真实感还用了假牙和假眼珠子。园内装有很多喇叭,不停播放着恐怖的暗黑音效。据说Veijo Ronkkonen用了大概50年的时间建造了这些雕塑,即使在他死后,他和他的这些雕塑作品也没有受到市场认可,网上也很难找到相关信息,连公园门票都是免费的,不禁让人唏嘘。
大部分芬兰人是内向的,不知是否源于芬兰寒冷的天气。有一个笑话是说怎样鉴别一个芬兰人是否内向的:如果是一个内向的芬兰人,他在跟你说话时会看着自己的鞋;如果是一个外向的芬兰人,他在跟你说话时会看着你的脚。不过当嗜酒成性的芬兰人喝完酒后,体内的语言功能才终于被打开,搂着你一边喝酒一边聊家常聊你家的猫绝育了没等等不着调的话。据说他们喝酒之后的工作效率也确实比较高,如果要跟他们交朋友一直要适应他们喝酒前的闷骚和酒后的跳跃。除了桑拿、金属乐以及酒精,糖果也是芬兰人的爱好之一。如果一定要我用一种味道来形容芬兰,估计只能是甘草味了。我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人喜欢这种又苦又咸又带着药味的糖果,吃起来就像是小时候奶奶强行灌进你嘴里的从赤脚医生那里抓来的中药。
芬兰的冬日又要到了,这个关于冰雪世界的故事估计又要重讲一遍。夏至时的午夜阳光虽然听起来遥远,但何尝不是一种期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