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你得当个不停学习的蚂蚱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907194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写字也能当网红。真的。
  当新华社记者王晓磊变身自媒体人六神磊磊,50万的粉丝量,爆款文章100万+的阅读量,年收入上百万并非遥不可及。
  最难得的是,在万众簇拥下,六神磊磊保持着一份清醒,他坚持写作,最近又跻身视频脱口秀行业,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他用乐观与勤奋面对。
  自从红了以后,六神磊磊身上多了许多标签,骨灰级金庸迷、花露水、磊神、嗜书狂、网红、专栏作家……与这众多名号相对应的是,王晓磊这个本名反而不为人所知。
  这个1984年出生的江西小伙子独辟蹊径,以“读金庸”创出一条自媒体创业的新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庸风靡大江南北,中华内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还在童年期,王晓磊便通过连环画和电视剧接触到金庸的武侠世界。初中的一个寒假,正在英语老师家补课的他,看见同学手里拿着一本盗版的《神雕侠侣》在看,本想借过来瞅两眼,结果一发不可收。
  那一阵子,他读金庸读得痴迷。“最疯狂的时候,是偷偷摸摸地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但很快就被我妈发现了,没有持续下去。我看金庸的武侠比较快,比如《连城诀》,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不知被他啃了多少遍,几个长篇的甚至读了二十几次。当时的他一定没想到,几十年后,武侠小说为他的人生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2007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王晓磊进入新华社重庆分社,成为一名记者。直到2015年末离职,他的记者生涯足足有8年。
  “既然学了新闻、做了新闻,总希望能够发出自己的能量和声音。”离职后再回忆这段职业生涯,他这样说。当记者就像打仗,要随时待命。“洗澡时候手机都搁在旁边,担心电话打过来,怕听到哪里有安全生产出问题了,哪里有群众事件了。最累的那段时间,有一种要死的感觉。”
  24小时的待命状态,没耗尽他的才华。2013年,他在北京参加封闭式培训,突然没了工作可忙,业余时间找不到事情打发,他想要做点事情。开始准备“读新闻联播”,可新闻联播得天天“读”,很可能把自己“套牢”,于是改“读金庸”。与解读时事相比,解读金庸小说他更擅长,而且题材不那么敏感。
  于是,现实生活中的王晓磊依旧默默无人识,而网上多了一位读金庸评时事的网红——六神磊磊,
  “六神磊磊”这个网名的来历说来好笑:“我这人特招蚊子,夏天不得不浑身涂满花露水,结果家人就用花露水牌子给我起了这个外号。”
  公号初运营时,六神磊磊尚在职,发文章完全基于兴趣,定位、角度、用户等运营相关因素他一概没有考虑过,“瞧这名字,几乎就是作死的题材,一切不喜欢金庸的人都不会添加关注,更没有商业转化的希望。大家都关心自媒体电商,我一个读金庸的能卖什么呢?”他自嘲似的说,“但幸运的是,我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今天。”
  让他一炮而红的,是这样一段文字:“这一生,我终于没什么成就。一直到死,我的粉丝也就三五十个人。我做到了坚持更新,我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我做了一个小号该做的事……在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杜甫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逆袭。当时连文坛最大的大V韩愈都改了自己的微信签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六神磊磊的成名作,未尝不是他的自白。坚持更新,做一个公众号该做的事。
  在网上,他的爆款不止一篇,大部分与金庸有关,《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金庸江湖里的三个宣传部长》《请捂脸,坚持直播的勇气!》等文章,让他的公号从一个小号逆袭成大V,据说,他的文章每篇阅读量都能上10万+,甚至高达100万+。
  或许是8年记者生涯的缘故,在运作公号时,他总能在尺度拿捏上做到游刃有余。文章看似风花雪月,谈金庸、谈唐诗、谈三国,然而每一篇怀古之作,似乎又能与当下的热点新闻形成共振。
  当郭美美被抓后,六神磊磊推出《大人物战斗过的地方》,剖析一个出身平常也算不上国色天香的女子为何那么“贵”。“北洋军阀张宗昌先生以爱娶姨太太闻名,据说他看中了哪个窑姐,往往就带出去租间房子安置,挂个牌子‘张公馆’,再派上个卫兵,就算是又娶了房姨太太。时间一长,张先生往往就把姑娘给忘了,钱米断绝,卫兵开溜,姑娘便又开门重操旧业。四方的浪子闲汉纷纷登门,踏破‘張公馆’门槛,个个兴奋不已:‘走,睡张宗昌的老婆去!’”……
  急剧增长的粉丝量带来了广告商。刚开始,他不敢接广告,怕掉粉,怕读者说:“你变了!”
  公号的头两笔业务,六神磊磊做得小心翼翼,因此记得清楚:帮朋友推广篆刻业务,自己得了一枚章;推介一家研究金庸的机构,对方给了几百元感谢费。
  如今可不是这个价了。据说,“六神磊磊读金庸”的广告价值已翻了几十倍,“年收入数百万”。
  2015年,六神磊磊获得国家网信办颁发的“正能量公号”证书,他以此为荣,“像抱着丹书铁券一样把它抱回了家”。早前他接受媒体采访,也有一句话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我的特点是党性强,我是一个老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一切创作的出发点。”
  可是,在眼球经济占据屏幕的互联网平台上,任你小心翼翼,也会阴沟翻船。今年5月,疑似因一篇名为《星宿派的公关为什么搞不好》的文章,“六神磊磊读金庸”被微信官方封号一个月,而这篇文章也在之后被删除。一个月后,六神磊磊更新了解封后的第一篇文章,标题意味深长,叫《坐月子》。让他欣慰的是,粉丝量似乎没有受到封号的影响,
  “关小黑屋”期间,除了不能在公号上发文,他似乎也没受到什么影响。他回答了上百个问题,入账万元,解决了这个月的吃饭问题;他写完了拖欠已久的书稿,敲罢最后一个字时,感到由衷的舒畅。9月,网络视频脱口秀栏目《六神磊磊讲金庸》上线,第一期点击量已达千万。
  从文字到视频,六神磊磊用一支笔,闯过了许多互联网人需要手脚眼嘴并用才能闯出的路。他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乐观地坚持,正如当初参加《鲁豫有约》节目时说的那样:“我觉得一个写字的人,随时要做好被人忘记的准备,你会有干气象的时候,也会有苦低垂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是一只蚂蚱,但是必须是一个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充实自己的蚂蚱。我们要努力地蹦[[达
  距] [达
  距]]着,然后静静地等待秋后的到来。”
其他文献
编缉:本期案例中,群主没有发淫秽视频仍然被判了刑,您能谈谈相关的法律规定吗?  律师: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通过微信朋友圈晒照片、转文章,上传或下载视频、图片,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经历、观点,微信群成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社交方式。但是,有些人出于有意或无意的目的,将一些淫秽的视频或图片等传播到网上,这种行为污染了网络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有些行为甚至触犯
期刊
辞职打工旁听  在北京大学,有一群学生,有人称他们是“旁听生”,也有人称他们是“北大边缘人”,他们则自称“精神流浪汉”。他们去教室听课,或在教室自习,或在未名湖边散步,或去图书馆看书,也经常参加学生社团组织的登山、骑车等活动。  我便是其中一员。  到今年3月14日,我在北大旁听整整20年。20年前,在浙江浦江图书馆曹聚仁资料馆任职的我,放弃了这一工作,揣着家里仅有的3000元积蓄,奔向北大,开始
期刊
同事老隋不幸患上癌症。千辛万苦逃离了魔爪,他的生活也跟着变了样:每天骑行二三十公里,还参加各种徒步活动,有一次一天一夜不睡走了100公里。他工作上也更拼命了,业绩比生病前还高,而且经常熬到后半夜才休息。一般来讲,生过大病的人都把自己藏在“保鲜盒”里做各种保养,为啥老隋变成了拼命三郎呢? 范范  韦学亮 心理咨询师:  范范,生命是立体的。它不仅有长度,也有宽度和厚度。生命的长度有限,谁都无法抵御衰
期刊
小赵 27岁 公司职员  【诉说】小郭是我的同事,一年前来的。他长相憨厚,讲话笨笨的,第一天上班就抢着打水扫地,从此天天如此,让保洁大姐都不乐意了,当众说:“你老这样,我不得下岗呀!”他这才罢手,但眼里有活儿的勤快劲儿一点没减,见谁都主动问需要帮忙吗,被人当跑腿的支来支去,也毫无怨言。有人背后说他傻,净做吃亏事,但我觉得未必。  办公室的碎纸机在小郭来之前就出毛病了,他不知道,那天拿着一摞废文件来
期刊
不怕你“月光”,关键是你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张晓鹏是一位85后小伙儿,月收入税后8000元,妻子月收入税后5000元左右,以沈阳的生活水平计算,应算得上是白领家庭,但偏偏,张晓鹏夫妻俩都是标准的月光族。  翻开这个小家庭一个月的账簿,张晓鹏请朋友吃饭唱歌两次,花销2300元,妻子请朋友吃饭,花销1700元。日常夫妻俩基本不做饭,早餐和晚餐在外面吃花销2100元(午饭单位有食堂),张晓鹏的女儿今年
期刊
小黄 25岁 小微企业主  【诉说】10岁时父母就离婚了,我跟母亲生活。母亲脾气越来越差,父亲虽然常来电话,但很少来看我,哪怕坐下来吃顿饭,都没有。上初中后,我特别贪玩,经常跟同学去K歌,还学会了抽烟喝酒,一副问题少女的样子,那时真的很荒唐。  课外花销太大,父母每周给的钱根本不够用。记得那是2007年,闺密小素跟我说,她谈了个校外男友,是个富二代,家里很有钱,跟他有了第一次后,挥手就给小素一万。
期刊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宣布: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高铁时速可跑350公里;构建“八纵八横”主通道;资金来源多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工
期刊
又到了别旧迎新的时节。  回首2016,我们会想到什么?股市浮沉;纸媒凋零;创新创业潮;供给侧改革;东北衰老;神州和天宫;国足再折戟;美国大选;打击ISIS……或者,大時代下被裹挟的芸芸众生的经历。他们的诉求与担忧,欢聚与别离,选择与坚守;病时惊心的医费单,散时喝下的一杯酒,喜时舒心的一场笑,悲时忿忿的一声吼……  大时代真大,巨身碾过,车轮滚滚;大时代也小,小到具化成这一年我们采访过的每位人物:
期刊
马先生 34岁 商人  【诉说】我是通过相亲认识她的,有过一段热恋,但非常短暂。两个月时,她怀孕了,当然,错都在我,我必须担责,便跟她说,有两项可选,一是做掉,二是结婚生下来。她不表态,只是哭,让我又烦又觉得不可理喻。  折腾了一个多月,胚胎竟然停止发育,不堕胎都不行了。入院后,女友妈妈一见我就不停地唠叨,“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都是你干的好事”,还恶狠狠地说:“我女儿康复后,不许你再碰她,就算结婚
期刊
11月一到,办公室里的姐妹们就开始讨论“双十一”了,似乎一年到头了,不买点什么真是有点说不过去。入冬以来,连续几场大风降温,每天上班都觉得脖子后边灌风,姚馨老早就想买件貂皮大衣了,可家里刚换了房子,小孩正上学,哪里都用钱,所以她心里长草了好久,却一直没出手。网络购物节来了,姚馨忍不住搜了下“貂皮大衣”,一下子弹出来一大堆,一个一个地看过去,款式都不错,但一看价格,姚馨就泄气了,虽然价格有些折扣,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