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千年小康之梦

来源 :共产党员·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343243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小康就是按照这样一条清晰的路线,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的描述,就是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生动的描绘。
  众所周知,小康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概念,在《辞海》中小康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指经济比较宽裕;二是指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社会再低一些的社会。“小康”一词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词汇,小康是中国普通百姓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
  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是人民的千年期盼。小康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诗·大雅·民劳》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思是说,人民过着贫困劳累的生活,内心中十分渴望能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此时,小康只是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赋予小康新思想的是对我国思想文化影响最深的儒家文化。西汉时期,在《礼记·礼运》中小康被描述成一种比“大同”低一些的理想社会。
  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大同”是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主要体现一种公正、平等的理想社会。在《礼记·礼运》中就有以下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小康社会则是指“天下为家”的现实社会,在《礼记·礼运》中是这样描写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由此可见,先哲们虽然认同“大同”这种理想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毕竟发生在尧舜时期,类似于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财产共有,没有私有制,人们可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此时的人类毕竟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等都处于低级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贫富分化,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形态也由原始社会进入到了奴隶社会,从而人们的想法、观念发生了改变。原始的民主制度被废除,变为世袭制,人们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人们开始制定法律,约束道德,但是还是会有战争爆发,所以“大同”只能是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是小康。因此,孔子认为大同虽好却难以企及,所以作为现实可行的目标,人们应该争取的是小康。
  作为儒家的传承者,孟子更加完善了小康的内涵,在思考变革时期什么样的秩序才更合理时,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小康思想,“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小康社会的描绘除了保留社会相对安定的含义之外,开始更多涉及经济方面的内涵,特别是小农经济。小康成为从贫穷到温饱,虽然不是富裕,但相对来说已经不算困难,可以安逸地过生活的状态。
  战国后期的荀子提出“隆礼至法”的小康社会理想模式,其主要表达的是社会需要礼和法相结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小康的理解开始不同。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由于儒学地位的上升,被儒家所推崇的小康思想也成为对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社会模式。但道家的老子却描述了一种“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景象,这主要是当时春秋战乱带来的悲观情绪所造成的,这就成为一部分人对小康社会产生贬义的原因。
  到了近代,儒家的“小康社会”被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康有为重新提倡,他推行的维新变法是以儒家今文经学为依据,希望争取君主立宪,但是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周游世界,受到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在他1902 年写作的《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升平者,小康也”的社会构想。康有为认为应该结束2000 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现代资本主义,他认为未来必然是由小康进入“大同”的社会。
  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关于小康社会的很多想法都过于理想化,缺乏必要的社会根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在漫长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社会,小康社会这一期盼只能是一种梦想和奢望。
  然而,不论什么时代,广大百姓追求的愿望都是很朴素的,他们需要的是衣食无忧、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更替,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等词语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历史的沉积带给小康理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根基,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这种梦想从未改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大同社会生活景象
  康有为根据儒家的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及天赋人权思想,在他的皇皇著作《大同书》中描绘出了一幅美好、完满和谐的社会图景。
  一是居处之乐。大同之世,人人皆居于公所,不须建室,其工室外则有大旅舍焉。当时旅舍之大,有百千万之室,备作数等,以待客之有贫富者。其下室亦复珠玑金碧,光彩陆离,花草虫鱼,点缀幽雅;若其上室,则腾天架空,吞云吸气,五色晶璃,云窗雾槛,贝阙珠宫,玉楼瑶殿,诡形殊式,不可形容;而行室、飞室、海舶、飞船四者为上矣。
  二是饮食之乐。大同之世,只有公所、旅舍,更无私室,故其饮食列座万千,日日皆如无遮大会;亦有机器递入私室,听人取乐。其食品听人择取而给其费。大同之世无奴仆,一切皆以机器代之,以机器为鸟兽之形而传递饮食之器。私室则各有电话,传之公厨,即可飞递。或于食桌下为机,自厨输运至于桌中,穹窿忽上;安于桌面,则机复合;抚桌之机,即能开合运送去来。食堂四壁,皆置突画,人物如生,音乐交作则人物交舞、用以侑食。
  三是衣服之乐。大同之世,衣服无别,不异贵贱,不殊男女,但为人也无不从同;惟仁智异景,以励进化耳。
  这些未来社会的天才构想,表达了中国人一贯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正如梁启超所说:“其理想与今世所谓世界主义、社会主义者多合符契。”但如何实现大同,康有为通过推动戊戌变法进行了尝试,后却极力反对民主共和,堕落为保皇派首领,由历史的推动者变成了历史的阻碍者。
其他文献
一题多解主要指的是在课堂上针对同一道题目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长期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过去一年,我们仿佛经历了起死回生。”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总裁陈黎明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叹说。$$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导致亏损的BP,在2011年实现扭亏为盈,全年
报纸
肌腱韧带损伤占运动损伤的50%,但其自我修复能力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骨科和运动医学治疗中公认的难题。目前,临床上对肌腱损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理疗、手术缝合以
【正】有关专家预测,今后一段时间,新型养殖机械 前景颇为看好。 1、颗粒饲料机 现在,许多水产养殖户大都靠 购买颗粒饲料(配合饲料)来喂养鱼虾。但随着养 殖品种的增多,养殖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收治的1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
生物医学成像方法主要包括X线投影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荧光成像、红外成像、
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的生活用品也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种类从无到有、品质从低端到高端的变化,折射出时代发展中人民生活品质的历史变迁。  计划经济时代的记忆   新中国的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由于长期的战乱,加之旧中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我国轻工业极不发达。1949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只有48亿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不到9元钱。在当时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完善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线上的平台经济形势,其中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主的一系列新经济业态占据了主要的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