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柴静美国产子,被讽刺说一套做一套,媒体取标题“央视名嘴柴静美国产女引热议”。时间倒回一年前,柴静出版了《看见》,在新书发布会上被十几个男闺蜜簇拥。某种微妙的情绪被点燃,从挖她的情史到争议她的工作方式,在最讨喜的人和最讨厌的人之间,柴静完成了身份转换。而围绕在她周围的“看见”与“看不见”,依旧在发酵。
看见:“小清新”的代价无处不在
喜欢她的人觉得她知性、克制、善解人意,讨厌她的人觉得她做作、爱背语录、爱自我感动。她说自己从2006年开博客时起就学着承受所有评价:“你能承受得起代价,你才配得上说我想要言论上的自由,没有一尘不染的自由。”
10年,柴静有了越来越多的侧面像:从温婉轻暖的电台深夜节目主持人,到最刚性的《新闻调查》栏目里最爱做硬调查的出镜记者;从有意识地把博客作为工作传播平台,在兴起的互联网上赢得大名,到拒绝开设公开微博。她在博客里写下采访相关的手记,也写下其他人物小传,关于她的朋友或她热爱的历史故人,每一篇都传播甚广,她甚至因此开始获得文学奖项。人们渐渐知道她作为少数女性常出现在京城文化人的“老男局”上,比照林徽因传开了“柴徽因”的称呼,这并不算个好词。
2003年柴静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2012年底出版新作《看见》,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荧幕前的克制、平静背后,柴静有一套正在实践中的逻辑。《看见》制片人李伦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她清晰地“看见”,自己是老男人们的“小清新”。每年,她帮张立宪做《读库》读者年终活动,崔永元《我的抗战》现场,她主持;休息时,和周云蓬对谈诗歌和音乐……
张立宪说:“男人们坐在一起,出现一个女孩,女孩肯定希望被哄着夸她,但柴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老男人吹牛,喝多了,吐得一片狼藉,她在一旁拿着扫把墩布默默收场。
一次饭局,张立宪念诗: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柴静马上对出下句。她极爱读书,饭局上谈书,老男人只得装作记忆衰退的样子,支支吾吾应和。张立宪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完全吃老本。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看不见:脱贫的记者,“不爱国”的“鸡汤女”?
柴静赴美产子后,诗人潘婷在微博上开炮:“我根本不会相信一个长期在体制内享受名分的央视女人,会言行一致。何谓虚伪?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当然,我不否定她的观点,我只否定她的人格。有种挺直腰板不依附体制捞钱啊!”
此种言论在网上甚嚣尘上,当然不值得批驳。理性的观点是:选择去哪里生孩子,多少能反映一些群体的心态,但终归是个人自由。怎样对孩子最好,每个妈妈会有自己判断。动不动拿“不爱国”的帽子扣人,是一种狭隘。
最新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柴静以1150万的超高版税,排名第十,这全赖《看见》。很多人“震惊”了,这个自称央视最穷的主持人,终于不再和“我们”一样,而成为权贵了。
《看见》固然是一本不错的记者工作记录,但是其超高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内容本身所能承载的影响力。真正带动销售的品牌是“柴静”。
去年1月,柴静被曝出婚讯后,一场“砍柴”运动轰轰烈烈。先是木子美大曝柴静与其丈夫前情旧爱,挖八卦、探隐私的意味深厚。随后争议焦点因为闾丘露薇的一篇争议博文,从私生活转向对其“新闻素养”的讨论。双方争议的焦点就是,节目中的柴静究竟是在采访还是表演?在生活中,柴静的情史能不能曝光?
在柴静身上,复杂地寄托了三类人群的理想和情感:“公知”、“网络爱国者”和鸡汤女性。央视记者身份、新闻调查的内容和气质,柴静的行文处事甚至是着装风格,所能引起的联想恰恰戳中了当下舆论的G点,完全可以画一张“他们眼中的柴静”的图来。
鸡汤女性心中的柴静是安妮宝贝、陈绮贞和杨澜的综合体,她是“清冽女子”的活体注解,招牌微笑配上万年不变的围巾和棉布长裙,能够如此知性就获得了事业成功,更不用说她的行文风格,“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不就是校内体最喜欢的那一型?“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柴静的女粉丝不在少数,她们喜欢柴静却不喜欢公众议题,一边赞叹柴静冲到采访第一线,一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星座性格学和甄嬛办公室政治。
也恰恰是这类人群对传统的女性道德有相当的顺从,逢小三必打,听说了柴静的情史之后会毫不留情地站到攻击面去。
大众的“看不见”:
从全民女神到“全民公敌”
柴静产子,有粉丝感伤:心中的偶像都结婚生子了,真的沦为少妇了。
有人总结文艺女青年的结局:孤寡,拉拉,出家,后妈。这话很毒,不过倒也的确有些道理,每一个仿佛都有案例可证。
出家,台湾美女加才女胡因梦,和李敖离婚后,渐渐开始身心灵的修行,算是半个出家。
后妈,安妮宝贝,在写了数十本悲伤绝望的书之后,终于结束自己大龄剩女的头衔嫁人了,虽然是当后妈,但是她却表示“得夫如此万事足”。
孤寡,最富盛名的当属张爱玲,和胡兰成离婚之后,她远赴美国,和美国左派作家赖雅结婚,可不幸赖雅先她去世,于是张爱玲从此过着离群索居的孤寡生活。
拉拉,大才女刘若英就自爆自己曾经喜欢同性,又或者是她曾经演过一个LES的角色,便留给人了拉拉的印象了。
而柴静嫁人、产子之外,还有诸多人们不曾看见的元素。
重新回顾一下柴静引发过的口水战:男闺蜜大合照被指责是现代版“太太的客厅”、“绿茶婊”;情史被质疑“当小三”;业务上被怀疑“没有实际能力”、“太爱现”;美国生子是“不爱国”、“说一套做一套”。除了闾丘露薇关于记者工作方式的探讨之外,其他的批评意见都有一定程度的情绪成分。
不管是不是“绿茶婊”,混饭局、男性朋友多、过往情史……都是私事。记者的采访方式可以讨论,但阴谋论地断言她是“制片人的发声器”则太没有真凭实据。至于美国生子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更奇怪,柴静曾经说过哪一套呢?中产们去美国生子早已是普遍现象,杂志出专题、网上有教程、电影里也拍过,值得讨论的是为什么有此一景,而不是指责某人的个人选择。
柴静本人似乎不是一个受记者欢迎的采访对象。在某杂志的一篇人物采访稿中,记者“高级黑”式地记录道:她在4个小时的采访里说了将近十个名人的名言,经常说出桎梏、湍急、遇合这样的词汇。当下的新闻报道喜欢的是细节的趣味、背后的故事,更直接一点说是隐私和生猛语录。而柴静却执着于用“高大上”的语汇展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
有一种逻辑是,“公众人物既然从名声中获得了好处,就需要牺牲部分隐私作为代价”。这种逻辑进化一下,就成为对柴静不分享隐私的忿忿:柴静的书卖得这么好,粉丝这么多,她怎么可以置身于八卦法则之外?用最通俗的网络句式来说就是:你这是在装×你知道吗?
柴静不是第一个被舆论反转的公众人物。在她之前,韩寒一夜之间就遭遇了“倒韩运动”。现在,曾经被同样视作“业界良心”的崔永元因为转基因话题被转基因支持者们嘲笑为“村通网”(意为刚刚上网而对陈旧网络谣言深信不疑)。理想的舆论环境应该不造神,同时能用人性的角度理解每个人;但现实是树立偶像和驱逐偶像在不断交替上演。
其实,把柴静还给柴静,把她的隐私和个人选择还给她,也把强加给她的解读和光环除下,理想不应由造神完成,祛魅也不应由泼粪完成。“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很可惜,很多人没有做到。
看见:“小清新”的代价无处不在
喜欢她的人觉得她知性、克制、善解人意,讨厌她的人觉得她做作、爱背语录、爱自我感动。她说自己从2006年开博客时起就学着承受所有评价:“你能承受得起代价,你才配得上说我想要言论上的自由,没有一尘不染的自由。”
10年,柴静有了越来越多的侧面像:从温婉轻暖的电台深夜节目主持人,到最刚性的《新闻调查》栏目里最爱做硬调查的出镜记者;从有意识地把博客作为工作传播平台,在兴起的互联网上赢得大名,到拒绝开设公开微博。她在博客里写下采访相关的手记,也写下其他人物小传,关于她的朋友或她热爱的历史故人,每一篇都传播甚广,她甚至因此开始获得文学奖项。人们渐渐知道她作为少数女性常出现在京城文化人的“老男局”上,比照林徽因传开了“柴徽因”的称呼,这并不算个好词。
2003年柴静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2012年底出版新作《看见》,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荧幕前的克制、平静背后,柴静有一套正在实践中的逻辑。《看见》制片人李伦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她清晰地“看见”,自己是老男人们的“小清新”。每年,她帮张立宪做《读库》读者年终活动,崔永元《我的抗战》现场,她主持;休息时,和周云蓬对谈诗歌和音乐……
张立宪说:“男人们坐在一起,出现一个女孩,女孩肯定希望被哄着夸她,但柴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老男人吹牛,喝多了,吐得一片狼藉,她在一旁拿着扫把墩布默默收场。
一次饭局,张立宪念诗: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柴静马上对出下句。她极爱读书,饭局上谈书,老男人只得装作记忆衰退的样子,支支吾吾应和。张立宪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完全吃老本。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看不见:脱贫的记者,“不爱国”的“鸡汤女”?
柴静赴美产子后,诗人潘婷在微博上开炮:“我根本不会相信一个长期在体制内享受名分的央视女人,会言行一致。何谓虚伪?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当然,我不否定她的观点,我只否定她的人格。有种挺直腰板不依附体制捞钱啊!”
此种言论在网上甚嚣尘上,当然不值得批驳。理性的观点是:选择去哪里生孩子,多少能反映一些群体的心态,但终归是个人自由。怎样对孩子最好,每个妈妈会有自己判断。动不动拿“不爱国”的帽子扣人,是一种狭隘。
最新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柴静以1150万的超高版税,排名第十,这全赖《看见》。很多人“震惊”了,这个自称央视最穷的主持人,终于不再和“我们”一样,而成为权贵了。
《看见》固然是一本不错的记者工作记录,但是其超高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内容本身所能承载的影响力。真正带动销售的品牌是“柴静”。
去年1月,柴静被曝出婚讯后,一场“砍柴”运动轰轰烈烈。先是木子美大曝柴静与其丈夫前情旧爱,挖八卦、探隐私的意味深厚。随后争议焦点因为闾丘露薇的一篇争议博文,从私生活转向对其“新闻素养”的讨论。双方争议的焦点就是,节目中的柴静究竟是在采访还是表演?在生活中,柴静的情史能不能曝光?
在柴静身上,复杂地寄托了三类人群的理想和情感:“公知”、“网络爱国者”和鸡汤女性。央视记者身份、新闻调查的内容和气质,柴静的行文处事甚至是着装风格,所能引起的联想恰恰戳中了当下舆论的G点,完全可以画一张“他们眼中的柴静”的图来。
鸡汤女性心中的柴静是安妮宝贝、陈绮贞和杨澜的综合体,她是“清冽女子”的活体注解,招牌微笑配上万年不变的围巾和棉布长裙,能够如此知性就获得了事业成功,更不用说她的行文风格,“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不就是校内体最喜欢的那一型?“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柴静的女粉丝不在少数,她们喜欢柴静却不喜欢公众议题,一边赞叹柴静冲到采访第一线,一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星座性格学和甄嬛办公室政治。
也恰恰是这类人群对传统的女性道德有相当的顺从,逢小三必打,听说了柴静的情史之后会毫不留情地站到攻击面去。
大众的“看不见”:
从全民女神到“全民公敌”
柴静产子,有粉丝感伤:心中的偶像都结婚生子了,真的沦为少妇了。
有人总结文艺女青年的结局:孤寡,拉拉,出家,后妈。这话很毒,不过倒也的确有些道理,每一个仿佛都有案例可证。
出家,台湾美女加才女胡因梦,和李敖离婚后,渐渐开始身心灵的修行,算是半个出家。
后妈,安妮宝贝,在写了数十本悲伤绝望的书之后,终于结束自己大龄剩女的头衔嫁人了,虽然是当后妈,但是她却表示“得夫如此万事足”。
孤寡,最富盛名的当属张爱玲,和胡兰成离婚之后,她远赴美国,和美国左派作家赖雅结婚,可不幸赖雅先她去世,于是张爱玲从此过着离群索居的孤寡生活。
拉拉,大才女刘若英就自爆自己曾经喜欢同性,又或者是她曾经演过一个LES的角色,便留给人了拉拉的印象了。
而柴静嫁人、产子之外,还有诸多人们不曾看见的元素。
重新回顾一下柴静引发过的口水战:男闺蜜大合照被指责是现代版“太太的客厅”、“绿茶婊”;情史被质疑“当小三”;业务上被怀疑“没有实际能力”、“太爱现”;美国生子是“不爱国”、“说一套做一套”。除了闾丘露薇关于记者工作方式的探讨之外,其他的批评意见都有一定程度的情绪成分。
不管是不是“绿茶婊”,混饭局、男性朋友多、过往情史……都是私事。记者的采访方式可以讨论,但阴谋论地断言她是“制片人的发声器”则太没有真凭实据。至于美国生子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更奇怪,柴静曾经说过哪一套呢?中产们去美国生子早已是普遍现象,杂志出专题、网上有教程、电影里也拍过,值得讨论的是为什么有此一景,而不是指责某人的个人选择。
柴静本人似乎不是一个受记者欢迎的采访对象。在某杂志的一篇人物采访稿中,记者“高级黑”式地记录道:她在4个小时的采访里说了将近十个名人的名言,经常说出桎梏、湍急、遇合这样的词汇。当下的新闻报道喜欢的是细节的趣味、背后的故事,更直接一点说是隐私和生猛语录。而柴静却执着于用“高大上”的语汇展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
有一种逻辑是,“公众人物既然从名声中获得了好处,就需要牺牲部分隐私作为代价”。这种逻辑进化一下,就成为对柴静不分享隐私的忿忿:柴静的书卖得这么好,粉丝这么多,她怎么可以置身于八卦法则之外?用最通俗的网络句式来说就是:你这是在装×你知道吗?
柴静不是第一个被舆论反转的公众人物。在她之前,韩寒一夜之间就遭遇了“倒韩运动”。现在,曾经被同样视作“业界良心”的崔永元因为转基因话题被转基因支持者们嘲笑为“村通网”(意为刚刚上网而对陈旧网络谣言深信不疑)。理想的舆论环境应该不造神,同时能用人性的角度理解每个人;但现实是树立偶像和驱逐偶像在不断交替上演。
其实,把柴静还给柴静,把她的隐私和个人选择还给她,也把强加给她的解读和光环除下,理想不应由造神完成,祛魅也不应由泼粪完成。“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很可惜,很多人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