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儒林外史》热”及所牵涉的文学史话题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y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热,与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儒林外史》的入史过程,见证了从“白话”到“国语”的语言变革轨迹,亦隐含着五四学人在确立国语文学史的内涵与边界时所面临的困境.同时因其结构在近代报刊上所引发的故事蝉联现象,也被诸多文学史家质疑,这也预示着“起止自在,无首尾呼应之式”的中国文章学之衰落.它的“讽刺”也触发了五四学人关于文学史研究方法的论争,涉及“文学与历史的界限”等问题,呈现出五四阵营中新文学观之分歧.随着论争的展开,《儒林外史》的文学史地位趋向稳定,展示了五四文学理念以及文学史观念所起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20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四个服务”的定位决定其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所有专业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中国大学的必然选择.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少学者强调要利用新技术应对信息时代的文件与档案管理挑战,尤其是开展智能化的保管期限划分.澳大利亚档案学家弗兰克·阿普沃德(Frank Upward)等在《网络化时代的文件信息学》(Recordkeeping Informatics for a Networked Age)中明确指出必须对技术辅助鉴定给予足够的关注,否则人们将淹没在信息中.在业界,部分国外档案管理机构已经开始了调查和初步实验,英国国家档案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对机器学习辅助保管期限划分展开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