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作者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随着科技发展对职业院校发展的要求,提出职业院校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可以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使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模式;特点;建议
21世纪,科技和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于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职业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创新教学,宽进严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学院在改革探索中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这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和整合专业教学计划,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这里所指的“能力”,是指劳动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能胜任某领域工作任务的综合条件。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注重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不相同的。前者偏重技能和实践教学,而后者偏重学术和理论教学;前者所培养的是兼具高技能与一定理论修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后者培养的是理论功底深厚、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即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以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以“双师型”(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习指导教师)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在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1.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行动;
2.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财政投入,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
3.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鼓励、资助并考核各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和摇篮;
4.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5.解放思想,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争取最大限度强化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课程结构;
6.有计划的引进具有较高级职称、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工作战线的优秀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强化对在职在岗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培养;
7.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鼓励创新、鼓励改革,同时落实岗位职责,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朱正伟,等.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
[3]冯晓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4]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郭鹏(1978—),滨州市技术学院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职业指导。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模式;特点;建议
21世纪,科技和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于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职业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创新教学,宽进严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学院在改革探索中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这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和整合专业教学计划,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这里所指的“能力”,是指劳动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能胜任某领域工作任务的综合条件。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注重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不相同的。前者偏重技能和实践教学,而后者偏重学术和理论教学;前者所培养的是兼具高技能与一定理论修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后者培养的是理论功底深厚、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即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以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以“双师型”(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习指导教师)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在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1.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行动;
2.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财政投入,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
3.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鼓励、资助并考核各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和摇篮;
4.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5.解放思想,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争取最大限度强化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课程结构;
6.有计划的引进具有较高级职称、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工作战线的优秀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强化对在职在岗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培养;
7.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鼓励创新、鼓励改革,同时落实岗位职责,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朱正伟,等.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
[3]冯晓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4]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郭鹏(1978—),滨州市技术学院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