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微课直观,加深理解
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有些利用文字描述的现象学生难以用肉眼观察,也有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一时间难以掌握和理解,即使我们给学生讲述了,学生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科学过程或现象制作成微课,课堂上,让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察,直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如此,便能达到使教学内容清晰化、直观化,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微课导入,吸引学生
好的课课堂导入,能够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整节课教学效率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它由于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形兼备的教学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小学科学课的导入环节,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来代替传统枯燥古板的书面语,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新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食物链》时,一上课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微课视频,视频呈现了各种动物的食物方向镜头,如狼、兔子、草;鹰、蛇、鼠、粮食等,同时配有一段简短的介绍这些动物食物的影像片段,看着眼前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都显得十分兴奋,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投影屏幕,于是我趁机说道:“同学们,自然界的生物就是这样,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那么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其他什么动物?每一种动物身上又有哪些奥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深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会全神贯注地学习接下来的科学内容。
三、微课短小,灵活方便
“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微课”因其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微课内容更加精简,时间也较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特征,将它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符合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达到预期的科学教学效果。
四、微课实验,促进发展
一是教师要精选课题,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計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二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
三是教师要提高能力,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
四是教师要开拓视野,教师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是教师要反思评判,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五、微课指导,拓展时空
“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是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家庭小实验、小制作中需要什么器材,怎样实施实验等,都没有像课堂上有具体说明。本人利用微课介绍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的一些方法指引,启发学生用科学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新颖的小制作。比如,利用塑料筒制作造型美观的笔筒;利用泡沫塑料、纸盒、铁丝制作月相演示盒等。带领学生动手动脑,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比赛活动。在家长微信群中以微课形式播放网上小实验家、制作之星、发明童星的制作视频。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真正做到把课堂融入生活。这既巩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微课在教育领域已崭露头角,以其主题明确、短小精悍、占用资源容量小等特点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推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展。如何使微课与传统教学更有效地融合,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还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来对科学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化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有些利用文字描述的现象学生难以用肉眼观察,也有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一时间难以掌握和理解,即使我们给学生讲述了,学生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科学过程或现象制作成微课,课堂上,让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察,直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如此,便能达到使教学内容清晰化、直观化,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微课导入,吸引学生
好的课课堂导入,能够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整节课教学效率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它由于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形兼备的教学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小学科学课的导入环节,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来代替传统枯燥古板的书面语,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新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食物链》时,一上课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微课视频,视频呈现了各种动物的食物方向镜头,如狼、兔子、草;鹰、蛇、鼠、粮食等,同时配有一段简短的介绍这些动物食物的影像片段,看着眼前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都显得十分兴奋,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投影屏幕,于是我趁机说道:“同学们,自然界的生物就是这样,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那么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其他什么动物?每一种动物身上又有哪些奥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深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会全神贯注地学习接下来的科学内容。
三、微课短小,灵活方便
“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微课”因其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微课内容更加精简,时间也较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特征,将它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符合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达到预期的科学教学效果。
四、微课实验,促进发展
一是教师要精选课题,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計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二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
三是教师要提高能力,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
四是教师要开拓视野,教师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是教师要反思评判,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五、微课指导,拓展时空
“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是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家庭小实验、小制作中需要什么器材,怎样实施实验等,都没有像课堂上有具体说明。本人利用微课介绍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的一些方法指引,启发学生用科学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新颖的小制作。比如,利用塑料筒制作造型美观的笔筒;利用泡沫塑料、纸盒、铁丝制作月相演示盒等。带领学生动手动脑,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比赛活动。在家长微信群中以微课形式播放网上小实验家、制作之星、发明童星的制作视频。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真正做到把课堂融入生活。这既巩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微课在教育领域已崭露头角,以其主题明确、短小精悍、占用资源容量小等特点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推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展。如何使微课与传统教学更有效地融合,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还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来对科学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