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生命”主题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及评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查资料、作调查、创情境、谈感受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感受生命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和顽强,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了解四川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组合成系列文字。
  2.学生搜集古今中外特大灾难的资料,选取最受震撼的汇集成材料。
  3.学生搜集人类面对巨大灾难时的感人故事。阅读推荐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船长》《最后的姿势》等,组织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号》。
  4.做一次社会调查。(调查主要内容:①人们对災难的认识。②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态度。③人们对受灾人民的态度。)
  第二阶段:课堂展示
  一、灾难篇——灾难让生命瞬间消逝
  1.灾难回放
  音乐声起,屏幕出示相关灾情组图(地震所造成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照片)。
  师: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让我们每个人潸然泪下。看着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生谈感受)
  2.灾难点击
  师:一次强震就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让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其实,古今中外,人类遭受了无数的灾难,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灾难资料。
  师:大家在介绍搜集的材料时要注意合理筛选,重复的不必介绍,介绍时语言要简练,要能吸引人。下面先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材料,然后选出最有说服力的、最震撼人心的材料集体交流。
  (学生介绍筛选后的材料:①大约2000年前,一场天花在罗马肆虐了15年之久,它使城市废弃,田园荒芜,数百万人丧命。②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共造成全球8456人发病,809人死亡。③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夺去了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区30~50万人的性命。④2005年8月美国遭到了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造成1200多人丧生。⑤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数万人死亡。)
  (播放日本海啸录像,再次感受灾难。)
  3.直面灾难
  师:疾病、地震、海啸、台风……这些灾难随时都会降临人间。灾难的突然降临使无数的家园一夕梦碎,无数的家庭生离死别,无数的孩子成为孤儿。看着这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看着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谈感受)
  生:突如其来的灾难真让人措手不及。
  生:人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真是太脆弱了,一场天花居然夺走了70%的罗马人的生命。
  ……
  二、生命篇——生命因灾难而如此绚丽
  过渡:灾难面前,生命原来如此脆弱;面对灾难,生命却又如此绚丽。
  1.一个事例
  (1)师: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房屋轰然倒塌,许多人被埋在废墟之下,然而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一次次出现了……
  (2)这是一位地震获救者的内心独白(出示文字材料,师深情讲述。):“夜幕渐渐降临了,我不敢睡去,害怕一睡不醒丧失求救的机会。每次我都大喊救命,但外面的人没有听见。在这种希望和失望的交织中,我深受煎熬,感觉生不如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生的希望正一点点地磨掉。我当时想,要是天明之后再没有人来救我,我就一了百了,免得再遭罪。但我又想就这么离开不行,我要坚强地活下去,后来终于有人发现了我……”
  (3)走进获救者的内心。面对灾难,面对死亡,他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他活下来依靠的是什么?
  (4)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强,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来讲一讲你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5)(生交流)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父亲用双手扒开废墟救出孩子。
  生:背压三块预制板的陈坚用自己的坚强与执着和死神抗争。
  生:38岁妇女崔昌惠被困在大山一个引水洞里216个小时,被成功救出后她的嘴里嗫嚅着 “我要活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
  过渡: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我们感受着生命的坚强。是的,能够活着真好。然而面对灾难,也有许多人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这不禁让我们又一次去审视生命。
  2.一种姿势
  (1)出示语段一: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沉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船长》)
  (2)出示语段二
  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最后的姿势》)
  (3)师:默默地读这两段文字,画出令你震撼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4)师:这就是他们生命的最后姿势,灾难来临时,他们用生命挽救另一个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彰显生命的价值!
  (5)出示图片——温家宝在灾区挥手的姿势、女警哺乳的姿势等。
  (6)师:这一种种姿势让我们为之震撼,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之一为其命名,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自由命名)
  《飞翔》(他在地震来临之时,张开双臂保护自己的学生,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但他却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飞翔。)
  《最甘甜的乳汁》(一位女警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她将自己的乳汁给了一个个灾区的孩子,让孩子们延续了生命……)   《妈妈不哭》(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仰望着妈妈。)
  《烛光——照亮天堂的路》(5月19日14时28分,在天津抗震纪念碑前,市民摆放蜡烛,向汶川地震死难者致哀。)
  《家园虽毁,我梦犹在》(一个灾民回望一片废墟的家园。)
  《祈祷天堂里没有哭声》(一位老人双手合十真诚哀悼。)
  《温暖和鼓励》(5月25日,绵阳九州体育馆,两个不相识的小朋友拥抱一起。)
  《身在天堂,心在学堂》(汉旺镇一位遇难女学生的手依然紧紧握笔。)
  《向灵魂低头》(日本搜救队在掘出被埋100多个小时的一对不离不弃的母女遗体时,全体队员列队默哀、致敬。)
  《为生命致哀》(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降半旗,向死难者致哀。)
  ……
  3.一段话语
  (1)出示经典语录: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温家宝。(感动中国的总理对人民的承诺)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一位母亲身躯成拱形,护住四个月大的孩子,这是她留给孩子最后的短信。(穿越生死的亲情)
  “没有路,肩膀就是通道。”—— 一位年轻的战士背着一位受伤的老人,一边走一边对记者说。(血浓于水的军民之情)
  “今晚的月亮真圆。”—— 这是女孩被救后说出的第一句话。一个被困120小时的女孩终于被救起,她的男友,从她被发现时就一直陪着她。(爱情,让灾难和死神望而却步)
  “叔叔,谢谢您!”——被救少年郎铮向救援战士敬礼致谢,嘴里断断续续地说。(让所有人敬佩的懂事和坚强)
  “里边还有人,让我再救一个吧!”——因为强烈余震,一个正在施救的战士被强行拉了出来。他泣不成声,跪下请求。(以生命的名义呼唤生命)
  “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很小,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汇成爱的海洋。”——赈灾晚会上某企业领导握拳发表感言。(迅速在网络流传的一句贴心话)
  ……
  (2)深情地读一读这些话,选择其中一个人的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生死不离》。
  (4)师:透过这些话语我们看到了灾难发生后,人们最关注的是生命,最敬畏的依然是生命。透过这些话语我们感受到了灾难面前那浓浓的亲情、爱情、军民之情。
  4.一种表情
  (1)诗朗诵《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2)出示相关表情图片,学生为图片配解说词。
  生:这是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这位年轻的护士用自己天使般的笑容给伤者以最大的鼓励和安慰。这微笑让他们暂时忘记了灾难,让他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让他们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生:勇敢、坚毅!尽管被压在预制板下,但他透出的那一张坚毅的脸告诉我们,他会坚强,他要顽强地活下去。
  生:听啊,听啊,废墟下的读书声,驱赶恐惧,与死神抗争,召唤这生的希望。
  ……
  5.一则日记
  (1)指名读北川中学高(7)班邓桂花同学的日记《生命之花永不会凋谢》。
  ……是的, 我们曾经绝望,曾经放弃……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希望。……我们听到的是所有人的呼唤, 呼唤我们要坚强,要坚强! 我们并没有被打倒! 我们并没有被抛弃! 我们是强者,是命运的主人!……
  2.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可以夺去我们亲人的生命,但摧毁不了我们直面生活的勇气。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不会因任何困难、挫折而停止!
  三、思索篇——面对灾难,生命如何抉择
  1.刚才,我们感受着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也感受着灾难面前生命的坚强。然而,在灾难面前,许多人有着不同的态度。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那一天,五个伙伴在一块巨岩下避雨,突然一块石头落下来,瞬間砸死了一个孩子。目睹活生生的同伴惨死在自己面前,四个小伙伴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一位同伴常常感到悲观失望,觉得生命是如此短暂,不久他得了抑郁症;另一位则整天战战兢兢,眼前常浮现出灾难发生时的那一幕,不久精神失常;还有一个同伴觉得人的生命随时都会消逝,要享受好每一天,于是及时行乐,不久却成了罪犯;最后一个同伴则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他创造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2.在刚才的故事中,这四种人有什么不同的态度?请大家自由交流。
  3.调查情况的反馈。课前请大家做了一次社会调查,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情况。
  4.面对灾难,我们该如何审视自己短暂的生命,请大家结合社会调查和刚才的材料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对“灾难—生命”的感悟。
  5.书写生命感言。
  生:人有时真的很脆弱,一次意外,一次灾难,就可能会让我们失去生命。我们必须珍爱生命。
  生:灾难不息,生命不止。
  生:对每一个人来说,上帝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都是只有一次的生命,但是,同样的生命却各有不同的精彩,不变的是生命的价值。在生活的大海里,时时会有海浪侵袭,不管你怎么改变,贫穷还是富有,快乐还是悲惨,你还是你,你的价值永远不会丧失。
  生:有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想把这句话送给自己。
  生:如果灾难不能避免,那么让我们勇敢面对,一起努力,让有限的生命像鲜花一样绽放。
  生:灾难剥夺生命,泪水漫过大地。我们擦干泪水,擦干血迹,继续前行!
  ……
  第三阶段:课后实践
  1.写一篇有关“灾难—生命”体会的作文。
  2.出一期相关的手抄报。
  【评析】
  一个直抵心灵的主题
  “灾难”对于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儿童来说是那么的遥远,然而,生命的教育又是那么的迫切。“灾难—生命”这是一个多么适时的话题,眭如军老师通过发起这次特殊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认识灾难、感受爱心、宣泄情感、思考生命的平台。这一活动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心灵。活动中,学生搜集、整合资料是那么认真,阅读体验是那么投入。
  一次深入浅出的整合
  1.搜集。眭老师这次活动对处理信息提出了具体要求——“组合相关资料文字”“选取最受震撼的中外特大灾难资料”。“组合”“选取”就是处理信息的具体要求。因为在上课之前,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过程,就是进行一次“综合”的过程。
  2.展示。“灾难篇”里,在播放地震的画面后,教师适时把话题引向古今中外人类无数的灾难,此时学生搜集整合过的资料又汇集在一起,分组进行交流、比较、组合,进行了一次小组间的“综合”。
  “生命篇”中,教师通过“一种姿势、一段话语、一个表情、一篇独白”等板块,让学生着眼于广阔的事件背景中,抓住细节去品味感悟。而这,正是深入阅读体验后“综合”的结果。
  课堂的最后一次综合出现在“思索篇”——学生结合自己社会调查的结果和课上材料的交流,审视短暂的生命,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一段真情迸射的情感
  我们撷取几则来赏析:
  命名——眭老师请学生为图片命名,学生的取名渗透着真情崇敬、感动和思索……
  “飞翔”“最甘甜的乳汁”——这是对英雄的礼赞!有一种姿势叫飞翔,有一种生命叫绽放,有一种勇敢叫力量!我相信,对英雄的崇敬已经在学生心里扎根,烈士的英魂也会在天国飞翔!
  “妈妈不哭”“烛光——照亮天堂的路”——多么温柔的心。闪烁的烛光寄托着哀思,这是对逝去生命的最后呵护。在孩子心里,已经有一块柔软的地方,为别人甚至一个陌生的生命。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背景事件】  常言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有爱,就有真正的免费午餐”。请看下面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情:  1.免费午餐  “免费午餐”是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倡议每天捐赠3元钱,为贫困地区的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它致力于帮助因家庭贫困没有钱享受营养午餐的学生,已经有很多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到此活动中
摘要:作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随着近几年南昌工学院的发展,民族教育学院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同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也越发的明显。数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分层教学,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授方法从而达到教与学的良性“匹配”。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分层教学;数学;因材施教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