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作为一门学科,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祖国语言。语言不但是一个符号,更是一门有声的艺术,学语文就必须开口诵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诵读传统方法现实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传统文化沉淀深厚的国家之一,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优良传统,诵读就是其中之一。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见解:“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语的学习固然必须动口,书面语的学习是否可以不动口而凭视觉默读呢?换而言之,只有出声诵读才能掌握书面语符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厚文化底蕴,同时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一、诵读是我国传统教育经验
传统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对经典语言材料的积累。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一味地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忘我诵读,就是朗读、背诵,从各种启蒙读物,一直背到四书五经。一开始老师并不讲解,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识其字,解其意,而且久而久之,也能融会贯通。等学生朗诵、背诵到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之后,老师才开讲,这时,学生头脑中那些“死”的语言材料很快就活起来。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一语道破了诵读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竺可桢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这个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诵读和他们的文学成就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20世纪30年代初,夏丏尊、叶圣陶曾撰文指出:“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国学启蒙的方法以“熟读成诵”为主,充分挖掘孩子的记忆潜能。然而,现在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正在被人们冷落淡忘,语文课堂上已经很少听到琅琅的书声。许多语文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那些知识点的落实上,将文章本体弃之一边,取而代之烦琐枯燥的分析;逐字逐句地讲解把好端端的一篇课文剖析得支离破碎,经此一役,学生早已意趣消殆、滋味全无。
于漪老师曾深刻地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近些年来,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只是寻章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言的例子,学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与《大纲》的要求相距甚远。”如果任由现代语文课堂的形式发展下去,那么学生学习语言的灵气、悟性将逐渐消磨殆尽。由此可见,没有平时诵读的训练,就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就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自然就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二、诵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既要给学生安排诵读的时间,又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诵读技巧,叶圣陶说:“要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此外,还要强调“口诵心惟”的重要性,将学生对语言的实践、感觉和理解与教师的点拨指导糅合起来,让学生能在文章里走个来回。
1.以理解文意为前提。
朱自清说:“诵读这种写出来的话,得从意义里去揣摩,得从字里行间去揣摩。而写的人虽然想着包含那些,却未必能包罗一切的;揣摩的人也未必真能尽致。”我们今天提倡的诵读教学应注意理性地分析,强调在对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诵读。可以说今天的诵读既仿古道而又反古道而行之,去其弊端,取其精华。也就是说诵读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的,所以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体验,选取相应的表达技巧,揣摩作者的语气。反复默读固然也能加深理解和体验,但效果不如诵读,这种无声的读更多的是“能知道它们的意义”,不如有声的读“能体会它们的口气”。
此外,还要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帮助学生理解疏通文义。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诵读时,指导学生抓住“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等外形的特点,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意,还能教会他们学会找出重点词、中心句和关键段,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印象,便于成诵。
2.“口诵”与“心惟”相结合。
诵读的传统经验是“口诵心惟”,黎锦熙在讲述“三段六步法”时也反复强调“声入心通”。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要达到“口诵心惟”的水平,必须将自己沉浸在读物,从而进入到阅读情境之中。所谓的“口诵心惟”就是一个眼耳口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长期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参与其中,将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和读物联系起来,从而自觉地凭借语感进入到“口诵心惟”的理想境界。
“讽诵之际,务会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演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诵读要特别注意过程中“口诵”与“心惟”的结合,朱熹强调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强调讲读要“耳治”“目治”“口治”都是这个意思。学生能够“口诵心惟”的境界,表明他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意境并能沉浸其中了。
3.正确运用诵读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就一句来说,如意以为完成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沈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叶先生就这三类语调的使用举了许多例子有力佐证了诵读的语调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判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却上文所述的关于语调的技巧外,诵读能力还表现为重音、停顿和速度等方面。然而,重音、停顿、速度等声音技巧同语调的运用一样不是超然于文章读物之外的,它的运用受制于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因此,训练诵读,应首先指导学生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特别要注意那些于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再据此确定有关诵读的重音、停顿、速度和语调,进行更加恰当的诵读。这样,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诵读技巧的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实谓一举两得。 三、诵读训练的意义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长期的诵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大量的诵读训练还可以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因此,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积累、运用语言的前提,是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1.诵读有利于积累知识,积淀文化底蕴。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其是否会主动积累知识,并将之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当语文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就有了,而积累知识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多背。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概念意义上的死记硬背,还需要学生“心到、眼到、口到”。通过背诵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语言运用的机制,从而将所背诵的理性材料转化为感性的语言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这不只是记住一些东西这么简单。
古代教育家都十分看重记诵,强调学生要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现在的学生语文水平明显底气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积累。巴金在书中曾对“记诵”发表过这样的见解:“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味到它们的好处……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诵读是训练语感的最直接的手段。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把培养语文能力确立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语感的培养遂成了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熟读成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际的语感积累过程。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徐疾,就构成了独特的语音美感。在课堂教学中,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敏锐的语感。要达到这一目的,诵读当然是最有用的方法。但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如果只停留在对语言表层的感受上,不教会他们细细体悟感受语言的气势和韵味,就算不上真正的语感训练,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苏东坡说:“文章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倘若反复诵读精美的文章,学生自然会进入语境,培养语感,领悟语言文章的情韵美感。
3.诵读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诵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能够表情达意有声的口头语言,即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开口“读”单方面能力的运用,听、说、写三种能力也在被潜移默化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经常反复诵读课文,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课文中的词汇、句式、语段和表达方式等逐渐成为学生语言材料储库中的一部分。
黎锦熙认为文言文做不好,白话文也做得一塌糊涂,是因为“作文和说话失去了联系,文字和语言脱了节”。多诵读可以促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转换,所以朱自清说:“诵读不但可以帮助写,还可以帮助说,而说话也可以帮助写。”鲁迅先生曾指出:“孩子学说话,没有老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了每个词的意义。……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书,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94-95.
[2]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J].语文学习.1995,(6):3.
[3][4][12]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114,99,112.
[5][6][7][8][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0,10,10,10,9-10.
[10]巴金.谈我的散文[A].巴金选集[C].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64.
[11]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02.
[13]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诵读传统方法现实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传统文化沉淀深厚的国家之一,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优良传统,诵读就是其中之一。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见解:“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语的学习固然必须动口,书面语的学习是否可以不动口而凭视觉默读呢?换而言之,只有出声诵读才能掌握书面语符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厚文化底蕴,同时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一、诵读是我国传统教育经验
传统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对经典语言材料的积累。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一味地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忘我诵读,就是朗读、背诵,从各种启蒙读物,一直背到四书五经。一开始老师并不讲解,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识其字,解其意,而且久而久之,也能融会贯通。等学生朗诵、背诵到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之后,老师才开讲,这时,学生头脑中那些“死”的语言材料很快就活起来。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一语道破了诵读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竺可桢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这个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诵读和他们的文学成就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20世纪30年代初,夏丏尊、叶圣陶曾撰文指出:“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国学启蒙的方法以“熟读成诵”为主,充分挖掘孩子的记忆潜能。然而,现在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正在被人们冷落淡忘,语文课堂上已经很少听到琅琅的书声。许多语文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那些知识点的落实上,将文章本体弃之一边,取而代之烦琐枯燥的分析;逐字逐句地讲解把好端端的一篇课文剖析得支离破碎,经此一役,学生早已意趣消殆、滋味全无。
于漪老师曾深刻地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近些年来,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只是寻章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言的例子,学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与《大纲》的要求相距甚远。”如果任由现代语文课堂的形式发展下去,那么学生学习语言的灵气、悟性将逐渐消磨殆尽。由此可见,没有平时诵读的训练,就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就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自然就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二、诵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既要给学生安排诵读的时间,又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诵读技巧,叶圣陶说:“要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此外,还要强调“口诵心惟”的重要性,将学生对语言的实践、感觉和理解与教师的点拨指导糅合起来,让学生能在文章里走个来回。
1.以理解文意为前提。
朱自清说:“诵读这种写出来的话,得从意义里去揣摩,得从字里行间去揣摩。而写的人虽然想着包含那些,却未必能包罗一切的;揣摩的人也未必真能尽致。”我们今天提倡的诵读教学应注意理性地分析,强调在对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诵读。可以说今天的诵读既仿古道而又反古道而行之,去其弊端,取其精华。也就是说诵读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的,所以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体验,选取相应的表达技巧,揣摩作者的语气。反复默读固然也能加深理解和体验,但效果不如诵读,这种无声的读更多的是“能知道它们的意义”,不如有声的读“能体会它们的口气”。
此外,还要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帮助学生理解疏通文义。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诵读时,指导学生抓住“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等外形的特点,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意,还能教会他们学会找出重点词、中心句和关键段,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印象,便于成诵。
2.“口诵”与“心惟”相结合。
诵读的传统经验是“口诵心惟”,黎锦熙在讲述“三段六步法”时也反复强调“声入心通”。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要达到“口诵心惟”的水平,必须将自己沉浸在读物,从而进入到阅读情境之中。所谓的“口诵心惟”就是一个眼耳口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长期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参与其中,将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和读物联系起来,从而自觉地凭借语感进入到“口诵心惟”的理想境界。
“讽诵之际,务会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演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诵读要特别注意过程中“口诵”与“心惟”的结合,朱熹强调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强调讲读要“耳治”“目治”“口治”都是这个意思。学生能够“口诵心惟”的境界,表明他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意境并能沉浸其中了。
3.正确运用诵读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就一句来说,如意以为完成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沈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叶先生就这三类语调的使用举了许多例子有力佐证了诵读的语调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判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却上文所述的关于语调的技巧外,诵读能力还表现为重音、停顿和速度等方面。然而,重音、停顿、速度等声音技巧同语调的运用一样不是超然于文章读物之外的,它的运用受制于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因此,训练诵读,应首先指导学生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特别要注意那些于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再据此确定有关诵读的重音、停顿、速度和语调,进行更加恰当的诵读。这样,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诵读技巧的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实谓一举两得。 三、诵读训练的意义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长期的诵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大量的诵读训练还可以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因此,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积累、运用语言的前提,是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1.诵读有利于积累知识,积淀文化底蕴。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其是否会主动积累知识,并将之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当语文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就有了,而积累知识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多背。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概念意义上的死记硬背,还需要学生“心到、眼到、口到”。通过背诵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语言运用的机制,从而将所背诵的理性材料转化为感性的语言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这不只是记住一些东西这么简单。
古代教育家都十分看重记诵,强调学生要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现在的学生语文水平明显底气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积累。巴金在书中曾对“记诵”发表过这样的见解:“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味到它们的好处……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诵读是训练语感的最直接的手段。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把培养语文能力确立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语感的培养遂成了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熟读成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际的语感积累过程。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徐疾,就构成了独特的语音美感。在课堂教学中,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敏锐的语感。要达到这一目的,诵读当然是最有用的方法。但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如果只停留在对语言表层的感受上,不教会他们细细体悟感受语言的气势和韵味,就算不上真正的语感训练,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苏东坡说:“文章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倘若反复诵读精美的文章,学生自然会进入语境,培养语感,领悟语言文章的情韵美感。
3.诵读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诵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能够表情达意有声的口头语言,即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开口“读”单方面能力的运用,听、说、写三种能力也在被潜移默化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经常反复诵读课文,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课文中的词汇、句式、语段和表达方式等逐渐成为学生语言材料储库中的一部分。
黎锦熙认为文言文做不好,白话文也做得一塌糊涂,是因为“作文和说话失去了联系,文字和语言脱了节”。多诵读可以促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转换,所以朱自清说:“诵读不但可以帮助写,还可以帮助说,而说话也可以帮助写。”鲁迅先生曾指出:“孩子学说话,没有老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了每个词的意义。……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书,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94-95.
[2]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J].语文学习.1995,(6):3.
[3][4][12]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114,99,112.
[5][6][7][8][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0,10,10,10,9-10.
[10]巴金.谈我的散文[A].巴金选集[C].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64.
[11]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02.
[13]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