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生物系和植物遗传工程实验室V.P.Gutschick编著、英国Mackays出版公司出版的“作物功能生物学”(A Functional Biology of Crop Plank)是美国谢菲尔德大学动物系Peter Calow主编的功能生物学丛书(Functional Biology Series)之一。其核心内容是阐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方式,具体地说,是指在代谢、运动、生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生物系和植物遗传工程实验室V.P.Gutschick编著、英国Mackays出版公司出版的“作物功能生物学”(A Functional Biology of Crop Plank)是美国谢菲尔德大学动物系Peter Calow主编的功能生物学丛书(Functional Biology Series)之一。其核心内容是阐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方式,具体地说,是指在代谢、运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植物如何获取和利用资源。该书将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及植物进化生物学知识融为一体,从能量
其他文献
加入亚油酸和X-XO,促进豌豆叶片组织的氧吸收。AP则抑制氧的吸收、水稻叶片插入含XO的缓冲液和叶片浸泡X后,叶绿素含量降低和LOX活性增高。激动素抑制外源X-XO作用,以致LOX活性降低。
1.植物生理学的历史及发展趋势“应用植物生理学”是植物生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是通向植物生产的“桥梁”,在讨论《应用植物生理学》前,回顾植物生理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是有必要的。一切知识都来自实践,远在科学的植物生理学诞生之前,人们通过农业生产实践,总结出有关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其控制的朴素经验,悠久农业历史的我国在这方面有其贡献。古籍中记载有用各种汁液和粪水处理种子“溲种法”和“粪种法”等,起到
脂氧合酶(LOX,EC1.13.11.12)是植物组织中唯一催化不饱和脂肪酸氢过氧化作用的酶,植物衰老时,其活性增高。Leshem等(1982)认为别嘌呤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产生自由基和抑制脂氧合酶活性。以黄瓜(Cucuis sativus)刺春品种的黄化幼苗子叶分别浸入5ppm ABA,5ppm ABA+5ppm α-生育酚和5ppm α-生育酚溶液及水中,24小时后切取子叶,经预冷后加入50
有些植物生理学教科书和参考书中常将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写成:C_6H_(12)O_6+6O_2→6CO_2+6H_2O+能量(686千卡),或写成:C_6H_(12)O_6+6O_2→6CO_2+6H_2O △G~0=-686千卡。这两条写法都不够确切,因为式中前面指的都是1分子葡萄糖参加反应,而后面产生的自由能为686千卡,前后不相符。因为每摩尔葡萄糖(1摩尔葡萄糖分子含有6.023×10~(2
马萨诸塞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发现生活在池塘底泥和森林土壤中的细菌能完成两种复杂的生理功能:固氮作用和分解纤维素作用。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坚硬的骨架,是植物中极丰富的成分,全球每年生成约1000亿吨纤维素。这类细菌在没有纤维素作能源时仍能生存,能从空气中固氮。表明细菌在全球氮循环中起很大的作用,能全部固定氮素中的60%,每年约1亿吨。至今未经分类的这类细菌分布很广,在有着丰富纤维素
以2%海藻酸钙包埋鱼腥藻细胞进行固定化培养,鱼腥藻的固氮、放氢和吸氢活性均明显提高。固定化培养的鱼腥藻生长速度减缓,较高固氮活性维持的时间增长,对氧和铵的敏感度降低。以2%GaCl_2固化5min制成的胶珠较为理想。
苏联科学院土壤与光合作用研究所副所长V.Klima教授和该所能量转换实验室主任A.N.Malyan教授于1990年10月16~20日来沪访问讲学。期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分别作了《光系统Ⅱ和光合作用水氧化》及《叶绿体ATP合成酶复合体的能量转换》的学术报告,并参观了该所有关实验室。
鉴定农作物抗旱及抗热性的根冠淀粉水解法是苏联学者金杰里于1970年提出的,已在数十种作物以及百余个大麦、小麦、玉米、黍类和多年生牧草品种中得到过验证,并且在大豆和南瓜等双子叶植物中也得到成功。此法简捷可靠。其原理是在植物根冠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平衡石,此种淀粉很稳定,即使植株处于饥饿状态时也不水解,但在高温和脱水条件下却会消失,并且植物抗旱抗热能力越强,淀粉水解速度越慢。因此根据胁迫后幼苗根冠细胞
近年来,我们在抓好正常的室内实验和课外实验的同时,逐步改革了一些植物生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这对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上实验课时,除在实验室内摆好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外,还布置一些教师的科研成果图片以及学生所做的效果较好的实验材料照片,或者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非常明显的材料做
《植物生理学通讯》工986年第工期刊载的“生物膜渗透特性的理论分析”j一文(以下简称“生”文),较详细地论述和推导了溶质对理想与非理想半透膜的渗透问题。但“生”文中所讨论的只是不带电的中性物质的运动,由于作为非理想半透膜的生物膜是荷电膜,存在大量带电离子的越膜运动,因此,需要考虑膜电位对电解质的作用,而根据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观点,还需要考虑各种“力”与通量之间的耦联作用。根据热力学理论,化学势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