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妹和表妹夫,一个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一个是大型私企的高级白领。说起他们俩,那真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每一次我见到他们,总能听到两人异口同声地在抱怨:“工作太辛苦”、“我太累了”。我对此十分不解,终于忍不住发问:“现如今劳动法中规定的带薪休假正在落实,你们如果觉得工作太累了,完全可以中请带薪休假,然后出去旅行放松一下啊。”
“我不敢休息啊,我们科室的副主任这两年眼看就要退休了,现在正是领导考察提拔人选的关键时期。如果我这时候请假去旅游,肯定会给领导留下工作不积极的印象。”表妹一脸无辜地说。“是啊。虽说是带薪休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可缋效工资收入却会大打折扣,年终奖评级也可能受到影响,最后还是得不偿失啊。”表妹夫附和道。瞧瞧,这小两口的口风又出奇地一致!
至此,我算看明白了,表妹夫妻俩根本就不敢休息或者说不愿意休假,生怕休假影响了自己的职场口碑和经济收入。像他俩一样,许多人对休假怀有复杂而纠结的情绪,一方面囿于制度落实与权益保障的不足而不敢休息,一方面担心落后于人的不安感使休假制度遭遇尴尬。无论出于何种考量,许多人不敢休息的本质都是害怕自己落后,害怕在事业前途和经济收入等层面,被时代的急速车轮所抛弃。因此,不敢休息不是太过爱岗敬业,也不是真的忙到无法脱身一一归根结底,不敢休息是一种带有急促情绪的竞争时代病。在这个节奏明快的时代,我们生怕自己稍一松懈,便已经在各项竞争中被他人远远甩开,所以我们总是焦急地仓促前行,深陷于各种莫名其妙的你追我赶中不能自拔。
我们害怕休息被视为“偷懒”、“事业心不强”,从而影响前途,却忽视了自身以及家庭的需要;我们担心休息影响经济收入,却忽视了调整与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不敢休息无非是怕工作成绩被超越了,家庭收入少于人了,担忧一旦自己休息了,别人就会比我们跑得更远了。其实,一个聪明的人应当学会凭借自身工作能力赢得收获与认可,而不是依靠不休假来维持自己的职场形象。我们不妨将自己事业或收入的提升,通过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一味地去做比拼工作时间的工作狂。
由此,我又不由地想起当前的一股早教风潮:我们对自身事业、收入的焦虑,与对孩子们的成长焦虑如出一辙。表妹的儿子球球,不到2岁已经开始天天背负着小书包,去各种亲子班、特长班、学前班报到了,孩子本应无忧无虑的童年,过早地被繁重的课程占据了。问及表妹夫妻,他俩总是振振有词,说什么“深知孩子的辛苦,非常心疼”,但又格外一致地表示:孩子再不上课就晚了,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显然,他们习惯性地把对孩子的成长期望,也置于焦急的竞争思维之下,使这种焦虑的时代病渗透于孩子们本该轻松快乐的童年生活。
正如列宁所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们每一人都应该明白,并不是休息一下就注定永远落后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才是我们对待工作与人生应有的态度。适当休息,适量放松,既给了自己重新注入精力的时间,又给了自己冷静思考总结的机会。也许,休息过后当我们再次出发时,反而会因此走得更快更远,取得人生更精彩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人生其实无需与任何人攀比竞争,只要健康、快乐、满足,便已是最大的成功。
“我不敢休息啊,我们科室的副主任这两年眼看就要退休了,现在正是领导考察提拔人选的关键时期。如果我这时候请假去旅游,肯定会给领导留下工作不积极的印象。”表妹一脸无辜地说。“是啊。虽说是带薪休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可缋效工资收入却会大打折扣,年终奖评级也可能受到影响,最后还是得不偿失啊。”表妹夫附和道。瞧瞧,这小两口的口风又出奇地一致!
至此,我算看明白了,表妹夫妻俩根本就不敢休息或者说不愿意休假,生怕休假影响了自己的职场口碑和经济收入。像他俩一样,许多人对休假怀有复杂而纠结的情绪,一方面囿于制度落实与权益保障的不足而不敢休息,一方面担心落后于人的不安感使休假制度遭遇尴尬。无论出于何种考量,许多人不敢休息的本质都是害怕自己落后,害怕在事业前途和经济收入等层面,被时代的急速车轮所抛弃。因此,不敢休息不是太过爱岗敬业,也不是真的忙到无法脱身一一归根结底,不敢休息是一种带有急促情绪的竞争时代病。在这个节奏明快的时代,我们生怕自己稍一松懈,便已经在各项竞争中被他人远远甩开,所以我们总是焦急地仓促前行,深陷于各种莫名其妙的你追我赶中不能自拔。
我们害怕休息被视为“偷懒”、“事业心不强”,从而影响前途,却忽视了自身以及家庭的需要;我们担心休息影响经济收入,却忽视了调整与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不敢休息无非是怕工作成绩被超越了,家庭收入少于人了,担忧一旦自己休息了,别人就会比我们跑得更远了。其实,一个聪明的人应当学会凭借自身工作能力赢得收获与认可,而不是依靠不休假来维持自己的职场形象。我们不妨将自己事业或收入的提升,通过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一味地去做比拼工作时间的工作狂。
由此,我又不由地想起当前的一股早教风潮:我们对自身事业、收入的焦虑,与对孩子们的成长焦虑如出一辙。表妹的儿子球球,不到2岁已经开始天天背负着小书包,去各种亲子班、特长班、学前班报到了,孩子本应无忧无虑的童年,过早地被繁重的课程占据了。问及表妹夫妻,他俩总是振振有词,说什么“深知孩子的辛苦,非常心疼”,但又格外一致地表示:孩子再不上课就晚了,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显然,他们习惯性地把对孩子的成长期望,也置于焦急的竞争思维之下,使这种焦虑的时代病渗透于孩子们本该轻松快乐的童年生活。
正如列宁所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们每一人都应该明白,并不是休息一下就注定永远落后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才是我们对待工作与人生应有的态度。适当休息,适量放松,既给了自己重新注入精力的时间,又给了自己冷静思考总结的机会。也许,休息过后当我们再次出发时,反而会因此走得更快更远,取得人生更精彩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人生其实无需与任何人攀比竞争,只要健康、快乐、满足,便已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