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是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和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将图式理论引用到篇章写作中去,有助于激活和调动学生已具备的语言和语篇知识,建构和丰富新的图式,以提高学生的篇章写作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 图式理论英语篇章写作能力提高
1.前言
英语写作是一种输出性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Swain(1985)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生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通过写作,语言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在化,有利于带动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关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大学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英语写作教学的专家们针对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法作了许多探讨,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容乐观。学生习作中除了用词和句法方面的问题外,在篇章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颇为严重。有研究者认为,学生作文中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粘着性,文章的结构松散,布局凌乱,主题不清,重点不突出,学生的语篇布局能力较弱,文章的跳跃性较大,文章的主题之间没有明显的照应等。不难得出,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涉及多种因素,如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有能够将句型词汇组织起来的语法知识;还包括英语的篇章结构知识和建构篇章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容忽视。
近年来,语言教学广泛地采用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教学法。实践表明,将这一方法贯穿到英语听力教学和阅读教学,通过利用文字图片及多媒体等手段激活学生的现存图式,能大大改善教学效果。针对当今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我们可以将这一方法引用到写作领域,充分发挥图式的作用,引导学生创建大量与写作题材相符合的英语语言习惯及思维模式的图形知识,学生篇章写作能力将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从而将探索更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途径。
2.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用来解释和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代表特定的概念的有组织的知识。在人们的心理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容模(molar)现象,如角色、事件、场景、话语结构等,图式便是用以表征这种容模式知识的心理结构。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pre-existent knowledge)或“背景知识”(Cook,1994)。比如,我们见到某种动物的图片,就能很快想起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很多有关该动物的知识。这说明该动物的外观特征是与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是联系在一起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
20世纪70、80年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又引发了人们对图式理论的兴趣,并促成了现代图式理论的发展。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以“先验图式”(schemata),即背景知识储存在大脑中的。“先验图式”可以看作是一个庞大的储存系统,它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到一个新信息后,便会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即先验图式)存储新信息,或把它放入已有的同类先验图式中。这样一来,随着知识的增加,形成了不同门类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图式群,它们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
图式是对现实的分级组织自下而上或者概念驱动的方式的积极建构;在对与特定主题有关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形成,形成后可运用于新情景。具有坚持性(perseverance),不轻易发生改变;图式发展是在增加经验的基础上发生,增加经验是其成熟的动力;其发展是更加趋于抽象、复杂,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特征更集中保守,极端性则降低,结果是认知能力增强。
基于图式的这些不同性质和特点,传统心理语言学家一般将图式作二分处理: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ta: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rhetorical structure)。前者把直感判断作为基础,把感知到的物质世界中的事实按照特定方式进行排列,从而指定这些事物在特定经验语境中的各种关系。后者是一种指示性推断方法,主要作用在于将具有某种特征的而各有不同的现态进行分类,在这些现态间建立各种归纳性联系。
3.图式理论对提高学生英语篇章写作的启示
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就是在充分利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对相关图式进行成功激活和运用的过程。
3.1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美国学者Robert Kaplan (1966) 认为:母语所固有的语篇结构模式在通常的情况下会影响二语写作。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的,外语则是相对于母语而言的。中国学生在外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图式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3.1.1 从思维方式对语篇的影响分析(王苹:2001)
(1)受中西方各自重综合和重分析的思维习惯影响,英汉语篇分别呈现出直线式和螺旋式的逻辑特征。
(2)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的悟性和意合与理性和形合的不同,也就是语篇的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的不同。
(3)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差别。汉语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理性,以“人”为主语或以事物为主语抱客观审视的态度,视需要而定。
3.1.2 从语篇的组织结构分析
(1)由于西方的个体思维特点,习惯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通过逻辑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英语段落往往先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点题,态度明确。而汉语语篇的开始往往是从很远的相关外围问题入手,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习惯从整体类推出个体,语言往往惯于由面到点、由整体到个人的倾向。
(2)英语写作要求观点鲜明,符合逻辑,首尾统一,推理遵循完整的逻辑三段式,对形式要求严格。语篇的发展是直线式向后发展的。而中式语篇的发展呈“S”字形发展的趋势,往往以隐含或残缺的形式出现,其论证过程遵循“转”的模式,或者是缺乏大前提,或者是缺乏小前提,难以令人信服。
(3)英语民族强调“物我分立”,强调客观、公正,写作追求最大限度的客观性,使读者确信作者并未搀杂个人观点为目标,其文章往往呈现无结论化倾向。汉民族思维主观性强烈,往往对读者的判断力持怀疑的态度,表现在写作上是作者结尾结论化倾向,即由作者出面给出结论,符合汉语“合”的模式。
英文语篇一般按照一条直线进行展开,往往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接着分点说明,而后收尾。主题句(topic sentence)前或后面的每个句子都必须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而且细节的发展都用上不同的标记语保持段落的连贯性,如:
London’s weather is very strange.It can rain several times a day; each time the rain may come suddenly after the sun is shining brightly. The air is damp and chill right through July.On one March afternoon on Hampton Heath last year it rained three times,there was one hail storm,and the sun shone brilliantly——all this within two hours’time.It is not unusual to see men and women rushing down the street on a sunny morning with umbrellas on their arms. No one knows what the next few moments will bring.
这段文章中的主题句是“London’s weather is very strange.”。接下来所有的句子都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
语篇是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或交际事件。英语和汉语的语篇及其语篇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图式理论应用到篇章写作部分,形式图示是指文本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即语篇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等;内容图式是指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语篇知识和语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英语写作的成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对英汉语篇知识的讲授必须形成系统,预防和纠正汉语语篇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增强和完善学生的语篇知识,培养起学生的语篇意识。
3.2 丰富图式知识
图式知识的多少往往与学生的写作成功率成正比。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及时激活学生已有的写作图式外,还要善于有意识地帮学生创建新的图式。
图式理论强调写作离不开阅读,因为要学会某一体裁的特定规则并运用于写作,学习者必须阅读才能熟悉该体裁的模式,培养对体裁的敏感性,形成知识网络储存于大脑。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模仿是一个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摄取信息、建构图式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及写作素材,并补充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在课内外接触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图式理论描述的是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文章写作能力来构思文章的过程。在英语写作中,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并不等于“语音 词汇 语法”,它还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缺乏对该民族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造成写作困难的一大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措施指导学生多读多看,通过不断地刺激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把握遣词造句的分寸与谋篇布局的技巧,获得足够的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以便在写作中提取,保证写作的准确性与流畅性。而且,学生在写作中碰到的障碍,例如不知如何表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通过下次的阅读得以解决和纠正,使英语水平再次得到提升。读过以后在文章中形成一定的沉淀,当面对写作任务遇到同类的话题时很容易构建起内容图式。
4.结语
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定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般英语文章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主体应该引导他们如何选择、利用、整理和组织各种有关信息。图式写作理论是传统阅读观念,心理学观念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继语言学的有机结合。它克服了传统写作的无目的性,弥补了传统写作教学中许多不足,减少了学生习作错误,而且强调建立丰富图式的重要性,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写出真正符合英语习惯、逻辑通顺的英语文章。
参考文献:
[1]Carrell,P.L.and Eisterhold,J.C.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in Carrell,P.L.Devine,J.and Eskey,D.E.(eds).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A].Cambridge:CUP,1988.
[2]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Cook,G.Key concepts in ELT:Schemas[J].ELT Journal,1997,(1).
[4]Kaplan,R.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Language Leaning,1996,(2).
[5]何煦之.试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写作[A].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58-64.
[7]田育英.提高篇章写作能力的认知图式研究[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6,(2):33-37.
[8]吴群,吴慧华.英文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9]王苹.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
关键词: 图式理论英语篇章写作能力提高
1.前言
英语写作是一种输出性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Swain(1985)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生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通过写作,语言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在化,有利于带动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关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大学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英语写作教学的专家们针对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法作了许多探讨,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容乐观。学生习作中除了用词和句法方面的问题外,在篇章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颇为严重。有研究者认为,学生作文中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粘着性,文章的结构松散,布局凌乱,主题不清,重点不突出,学生的语篇布局能力较弱,文章的跳跃性较大,文章的主题之间没有明显的照应等。不难得出,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涉及多种因素,如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有能够将句型词汇组织起来的语法知识;还包括英语的篇章结构知识和建构篇章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容忽视。
近年来,语言教学广泛地采用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教学法。实践表明,将这一方法贯穿到英语听力教学和阅读教学,通过利用文字图片及多媒体等手段激活学生的现存图式,能大大改善教学效果。针对当今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我们可以将这一方法引用到写作领域,充分发挥图式的作用,引导学生创建大量与写作题材相符合的英语语言习惯及思维模式的图形知识,学生篇章写作能力将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从而将探索更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途径。
2.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用来解释和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代表特定的概念的有组织的知识。在人们的心理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容模(molar)现象,如角色、事件、场景、话语结构等,图式便是用以表征这种容模式知识的心理结构。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pre-existent knowledge)或“背景知识”(Cook,1994)。比如,我们见到某种动物的图片,就能很快想起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很多有关该动物的知识。这说明该动物的外观特征是与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是联系在一起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
20世纪70、80年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又引发了人们对图式理论的兴趣,并促成了现代图式理论的发展。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以“先验图式”(schemata),即背景知识储存在大脑中的。“先验图式”可以看作是一个庞大的储存系统,它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到一个新信息后,便会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即先验图式)存储新信息,或把它放入已有的同类先验图式中。这样一来,随着知识的增加,形成了不同门类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图式群,它们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
图式是对现实的分级组织自下而上或者概念驱动的方式的积极建构;在对与特定主题有关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形成,形成后可运用于新情景。具有坚持性(perseverance),不轻易发生改变;图式发展是在增加经验的基础上发生,增加经验是其成熟的动力;其发展是更加趋于抽象、复杂,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特征更集中保守,极端性则降低,结果是认知能力增强。
基于图式的这些不同性质和特点,传统心理语言学家一般将图式作二分处理: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ta: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rhetorical structure)。前者把直感判断作为基础,把感知到的物质世界中的事实按照特定方式进行排列,从而指定这些事物在特定经验语境中的各种关系。后者是一种指示性推断方法,主要作用在于将具有某种特征的而各有不同的现态进行分类,在这些现态间建立各种归纳性联系。
3.图式理论对提高学生英语篇章写作的启示
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就是在充分利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对相关图式进行成功激活和运用的过程。
3.1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美国学者Robert Kaplan (1966) 认为:母语所固有的语篇结构模式在通常的情况下会影响二语写作。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的,外语则是相对于母语而言的。中国学生在外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图式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3.1.1 从思维方式对语篇的影响分析(王苹:2001)
(1)受中西方各自重综合和重分析的思维习惯影响,英汉语篇分别呈现出直线式和螺旋式的逻辑特征。
(2)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的悟性和意合与理性和形合的不同,也就是语篇的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的不同。
(3)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差别。汉语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理性,以“人”为主语或以事物为主语抱客观审视的态度,视需要而定。
3.1.2 从语篇的组织结构分析
(1)由于西方的个体思维特点,习惯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通过逻辑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英语段落往往先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点题,态度明确。而汉语语篇的开始往往是从很远的相关外围问题入手,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习惯从整体类推出个体,语言往往惯于由面到点、由整体到个人的倾向。
(2)英语写作要求观点鲜明,符合逻辑,首尾统一,推理遵循完整的逻辑三段式,对形式要求严格。语篇的发展是直线式向后发展的。而中式语篇的发展呈“S”字形发展的趋势,往往以隐含或残缺的形式出现,其论证过程遵循“转”的模式,或者是缺乏大前提,或者是缺乏小前提,难以令人信服。
(3)英语民族强调“物我分立”,强调客观、公正,写作追求最大限度的客观性,使读者确信作者并未搀杂个人观点为目标,其文章往往呈现无结论化倾向。汉民族思维主观性强烈,往往对读者的判断力持怀疑的态度,表现在写作上是作者结尾结论化倾向,即由作者出面给出结论,符合汉语“合”的模式。
英文语篇一般按照一条直线进行展开,往往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接着分点说明,而后收尾。主题句(topic sentence)前或后面的每个句子都必须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而且细节的发展都用上不同的标记语保持段落的连贯性,如:
London’s weather is very strange.It can rain several times a day; each time the rain may come suddenly after the sun is shining brightly. The air is damp and chill right through July.On one March afternoon on Hampton Heath last year it rained three times,there was one hail storm,and the sun shone brilliantly——all this within two hours’time.It is not unusual to see men and women rushing down the street on a sunny morning with umbrellas on their arms. No one knows what the next few moments will bring.
这段文章中的主题句是“London’s weather is very strange.”。接下来所有的句子都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
语篇是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或交际事件。英语和汉语的语篇及其语篇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图式理论应用到篇章写作部分,形式图示是指文本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即语篇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等;内容图式是指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语篇知识和语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英语写作的成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对英汉语篇知识的讲授必须形成系统,预防和纠正汉语语篇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增强和完善学生的语篇知识,培养起学生的语篇意识。
3.2 丰富图式知识
图式知识的多少往往与学生的写作成功率成正比。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及时激活学生已有的写作图式外,还要善于有意识地帮学生创建新的图式。
图式理论强调写作离不开阅读,因为要学会某一体裁的特定规则并运用于写作,学习者必须阅读才能熟悉该体裁的模式,培养对体裁的敏感性,形成知识网络储存于大脑。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模仿是一个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摄取信息、建构图式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及写作素材,并补充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在课内外接触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图式理论描述的是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文章写作能力来构思文章的过程。在英语写作中,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并不等于“语音 词汇 语法”,它还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缺乏对该民族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造成写作困难的一大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措施指导学生多读多看,通过不断地刺激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把握遣词造句的分寸与谋篇布局的技巧,获得足够的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以便在写作中提取,保证写作的准确性与流畅性。而且,学生在写作中碰到的障碍,例如不知如何表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通过下次的阅读得以解决和纠正,使英语水平再次得到提升。读过以后在文章中形成一定的沉淀,当面对写作任务遇到同类的话题时很容易构建起内容图式。
4.结语
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定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般英语文章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主体应该引导他们如何选择、利用、整理和组织各种有关信息。图式写作理论是传统阅读观念,心理学观念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继语言学的有机结合。它克服了传统写作的无目的性,弥补了传统写作教学中许多不足,减少了学生习作错误,而且强调建立丰富图式的重要性,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写出真正符合英语习惯、逻辑通顺的英语文章。
参考文献:
[1]Carrell,P.L.and Eisterhold,J.C.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in Carrell,P.L.Devine,J.and Eskey,D.E.(eds).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A].Cambridge:CUP,1988.
[2]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Cook,G.Key concepts in ELT:Schemas[J].ELT Journal,1997,(1).
[4]Kaplan,R.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Language Leaning,1996,(2).
[5]何煦之.试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写作[A].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58-64.
[7]田育英.提高篇章写作能力的认知图式研究[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6,(2):33-37.
[8]吴群,吴慧华.英文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9]王苹.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