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各展区召集人心声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an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小杰:中部地区召集人
  在喧嚣热闹之后,静下心来仔细盘点“和而不同·中部当代雕塑邀请展”颇有一些感慨,作为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展览,从发起、筹集经费、征集湖南、湖北、山西、河南四省区同行们的作品、印刷出版画册,到展览成功举办,在短短不足20天的时间内完成,共展出60余位雕塑家80余件力作,无论怎样,无疑都是令人欣慰的。
  雕塑展较其他展览,举办一次大展实属不易。就全国而言,雕塑界的展览这几年看着不少,但对中部省份而言,则无疑是太少了。正如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方照华主席所言,这是中部省份几十年来雕塑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联展,又是全国“和而不同”雕塑序列展的一个分展,因而展览的意义自不待言,且具有里程碑的意味。
  综观此展本身,亦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与《雕塑》杂志社的信任与委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的肯定与支持,郑州大学校领导在资金上的倾斜,以及众多艺术家的积极响应与热情支持,使得展览有了较好的学术保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的渊源和现实状况,作为策展人,我个人认为:总体上“和而不同·中部当代雕塑邀请展”,相较西南、华东、华北、西北其他分区展览而言,作品略显保守,中部几省区文化积淀深厚,可汲取利用资源较多,因而也比较不易走出传统。无论在观念上、艺术题材上、物质材料上、表现形式上、包括心态的开放上都稍显滞后,这一点从展出的作品中是能够感受到的。相对而言,湖北的作品整体上观念先行,他们的追求与当代雕塑的发展趋势较为一致,有一种积极开放的学术心态。当然,无论是湖南、湖北,还是山西、河南,这四省之间区域性、地域性的文化特征还是非常鲜明的。本来展览的初衷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展览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一区域艺术家的存在状态及各自不同的精神追求。
  在郑大新校区美术系楼展厅,展览期间人潮涌动,相关媒体竞相报道,像节日一般热闹,有这么多热心人的参与,艺术家们也异常兴奋,这真是中部省区雕塑家们自己的节日,也是雕塑家带给公众的节日。也许,这就是雕塑作品意义的延伸。
  
  
  ⊙蒋铁骊:华中地区召集人
  华东地区当代雕塑的创作在近些年来是有着极大变化的。
  这些变化当然可以从本次“和而不同·华东当代雕塑邀请展”中看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艺术创作群体的情况也有了变化。单就现在工作并生活于华东地区的雕塑家来说,也已是来自全国所有重要艺术院校,更何况还有大批“海归”。从他们的身上能够找到全国甚至海外“地域文化”的影子,这些雕塑家的成长经历与创作状态已无法用单一地域气质加以划分。而且即便是本区域内曾经左右创作风气的传统院校,其教学也绝不同于以往,所毕业的学生也极少再带有强烈的具体区域的性格。
  这是雕塑家群体的变化。因为创作群体的变化,必然导致创作状态的变化。想来“和而不同”其他分区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再说雕塑家创作状态的变化。华东地区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一定典型性,这是由华东地区在当今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由政治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文化,影响艺术直至影响当代雕塑创作,这一生物链式的递进关系已有专人研究,不需在此赘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雕塑艺术成为这一生物链的受益者。华东当代雕塑创作面貌的变化除了雕塑家群体的扩大而导致的必然变化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之处在于:曾经耽误了许多雕塑家艺术感觉的城雕项目——现在称公共艺术,随着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在思想认识及管理能力上的提高,也开始与严肃的雕塑艺术创作搭上了关系。
  这是一个好消息,所谓“受益”一说便出自于此。当官方提供的机会能将公共艺术与架上创作融合对待的时候,公共艺术便能够给雕塑的架上创作带来巨大的触动与促进。这是有益的,也是有趣的。
  就像华东展的策展书中提到的那样,“和而不同·华东当代雕塑邀请展”是华东地区雕塑艺术中坚力量的一次集体亮相。它将使我们重新阅览那些具有成熟品格的雕塑家的新近状态,也使我们正视那些具有潜力的新人所蕴含的积极冲击。我们相信“和而不同·华东当代雕塑邀请展”一定将成为华东地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展览之一,并且为梳理华东地区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状况起到积极作用。
  需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华东展”的策划之初,蒙陈小丹与刘建华二位艺术家的推荐,几位活跃于绘画及当代艺术领域的著名艺术家以“票友”的身份携雕塑作品客串参加了本次展览。他们原本在自己行内的成绩就令人佩服,当他们将自己的雕塑亮出来之后也极大地启发了我们。我们发现他们对雕塑的理解更有不同于我们的角度,雕塑家会做雕塑、做好雕塑本无希奇,但这几位画家在轻松愉悦对待雕塑的过程中透露出的智慧,却很好地注解了大美术框架下的艺术共性。他们的客串成为本次华东展可资谈论的一个亮点。
  不知是否应当感到遗憾,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繁荣,雕塑领域似乎较为温和。总感觉在华东展或是其他展区缺少重量级的作品,缺少能引起雕塑圈震动的作品。虽然当代艺术发展与以往不同,观念与手段的多元导致了标准的转变,而且过于发达的资迅与媒体已经提前消耗了我们对新鲜感的冲动,但毕竟我们在精神层面一直期盼着能有某种推动整体雕塑创作进程的兴奋。然而我们清楚地知道,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盼望越来越像是一种奢望。
  雕塑展览的举办,原本就因为运输及空间的问题而远较其他展览繁琐。所以雕塑展览的举办除了考验主办者的学术能力、策展能力之外,更是考验主办者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中国当代雕塑的责任心,中国《雕塑》杂志社给我们带了个好头。
  “和而不同”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具体创作水道渠成自然实现的。从这点来说,“和而不同”也好“和而相同”也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展览给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以实实在在的推动,这才是参与其中的诸位雕塑家最感欣慰之处。
  
  ⊙唐尧:华北地区召集人
  “和而不同”系列展览从2006年开始运作,到2007年初,已先后完成了西南、西北、华中、东北和华东5个分区的展览。考虑到华北区如果再办分展,会与北京总展产生重复,我们决定不再单独举办华北分区展,而是一次性并入在北京举办的“和而不同”总展。
  为了保证展览的整体质量,主办方《雕塑》杂志社特别邀请了殷双喜博士担任学术主持,从全国七个展区数量巨大的作品中,遴选了128件作品参加北京的总展。
  华北区由于受到总展名额的限制,共提名46人,最终参展作品42件。尽管有几位艺术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参展,但参展艺术家的成就和风格依然全面地反映了这一地区雕塑创作的当前状态和整体成就。
  其中架上泥塑作品显得功力深厚,学脉清晰。老一辈有钱绍武先生的《杜甫》和田世信先生的《猎》,可以视为法苏学统加中式写意的经典之作;中年一代王少军的《都市言情》泥性娴熟,颇耐研读,是中央美院架上泥塑传统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链接点。吕品昌的《罗汉》则从地道的中国陶瓷和民间文化传统出发,把中国天王、力士、罗汉、甚至年画上的胖娃娃与阿尔普那种果实、种子、根茎的有机形态混合出一种颇为夸张搞笑的形体造型;中央美院在这条脉络上更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张伟,他用泥塑“皴染”出来的“山”和“原”系列,透露出深远的自然与宗教气息。
  清华美院在架上泥塑方面由曾成钢、李象群和魏小明构成的阵容堪称实力雄厚。其中魏小明的《双鱼》依然持守欧洲象征主义的唯美梦幻,曾成钢的《远山的呼唤》则代表和标识了现代泥塑语言的本体论和本土化倾向,而李象群滑向后现代揶揄和调侃的作品此次没有送展。
  在布展中,我们把这一部分放在了整个展厅的中间,其他展区属于这一类型的作品还有黎明的《记者》、蒋铁骊的《无题》等。
  在中央大厅的左侧通道中我们集中了四件木雕作品。其中属于华北区的有天津美院陈刚的《舞娘》和清华美院王小蕙的《永远美丽》。前者以直朴的刀法雕刻出“立体主义”的古典侍女,而后者则把埃及文化对永恒的迷恋与现代女性对美丽的渴望轻轻折叠在一起。
  参加本次展览的材质-哲理观念类作品布置在右侧的展厅里。其中金属作品占据了大半壁江山。隋建国的《无常》是空明的有机玻璃罩里一个铅铸的骷髅,带有他一贯的冷峻思辨风格;无独有偶,潘毅群的《生与死》也是一个用不锈钢制作的骷髅,上面腐蚀和镶嵌了各种文化和生命符号,似乎是想传达一种向死而生的庄周式豁达;王中的《景观——平衡》用钢筋和钢板的虚实和倒立形态表达了对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忧虑;其它金属作品还有徐国华的《远古系列——孤独》和黄剑用一种特殊的工艺制作出来的令人目眩的《七彩玫瑰》。
  《大地叙事》是唯一一件使用综合材料和视频媒介的作品。它以大地的名义将包括冰、草、棉花、煤、粮食、生活垃圾等四十六种材料组合成三十三层诗性的呈现,然后覆盖重叠在一起。这是关于历史与家园的文化地质学表述。在右侧的角厅中,它与隋建国的《无常》、温朝勃的《坐观山水》、张伟的《原》共同构成了一道东方哲语的视觉风景。
  来自天津的景育民和谭勋不约而同地送来了陶瓷作品。《山水行云系列——时速180》保持了前者特有的天津质感的诙谐:一对面目脱贫体态小康的城市男女,以陶瓷这样一种易碎的方式奔驰在青花山水中。而谭勋的《收藏制造——异相之二》,看起来像是泡在福尔马林里的肉类组织标本,令人联想到达明安·赫斯特。
  属于对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转换的作品还有张德峰的《艳妆维纳斯》和范伟民的《易》。其中《艳妆维纳斯》将西方古典理性的静穆与中国工艺景泰蓝的艳俗重叠在一起,它们是相得益彰,还是不伦不类彼此消解?这是对当代中国精神与文化处境的反省性质询。《易》也是景泰蓝作品,但它的旨趣不是把景泰蓝作为一种观念符号来使用,而是试图正面地将这一传统工艺提升到现代形式的表达之中。
  在我们结束对右侧展厅华北区作品的浏览之前,最后的注视应该给予赵萌的《生命方舟》。这是他一贯的主题:方舟的“船体”曾经由一大堆写实的犀牛、大象、鳄鱼、海豚和人构成,曾经由东西方人类文化的圣贤和智者构成,而这件参展的作品则是用有机形面以一种具有青铜意味的镂空纹样构成。《圣经》说今天所有的生命来自诺亚的方舟;人类学认为整个的地球人类是从非洲丛林里走出来的;动物化石研究则表明陆地上的一切脊椎动物都是远古海洋中一种幸存的小鱼进化的结果,正所谓“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
  按照我们的布展思路,中央大厅以学院传统的架上泥塑为主,右侧边厅以现代材质和哲理性作品为主,而左侧边厅则以后现代波普、艳俗、卡通等风格为主。
  最后一件必须提到的作品是展望的《电子神殿》。这件作品以图版的方式出现在雕塑展上,以至于被许多观众忽略了。继把太湖石敲成不锈钢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这次他把“三世佛”制作成了当代新偶像财神的电子多媒体虚拟文本。
  感谢《雕塑》杂志主办这个展览!
  感谢这么多艺术家参加这个展览!
其他文献
梅多斯右手握住F-18战斗机的操纵杆,左手掀开了导弹发射按钮的保险盖,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按了下去。  一枚AM-63X凤凰导弹从飞机的吊架上落下,它尾部喷出一串橘红色的火焰。几秒钟后,导弹已加速到飞机速度的两倍,向远离200公里的靶标疾驶而去。梅多斯看了一下雷达屏上的脉冲波,这是靶标的信号,它清晰可见,一切正常。  美国通联航空公司52次航班“空中巴士”在1.2万米的高空,以每小时1200公里的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东方美神观音和西方美神维娜斯的对比研究及观音形象的来由和变化、生动地阐述民族化和世俗化进程及东方审美和心境取向。  关键词:东方美神与西方美神:观音形象:民族化:世俗化    观音是东方的美神。她不仅是美神,还是善神,表里俱美,是“大慈大悲”的化身。维娜斯,是西方的美神,但她是喜欢偷情的风流女神,还惹出不少事端以致引起战争,谈不上心灵美,人们喜欢她,但不敬仰和崇拜,观音是受人崇
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常有一些植物会神秘的自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生长得很茁壮的植物突然化为一堆灰烬呢?   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有一种名叫“看林人”的杜鹃树,花色金黄,枝干挺直。这种植物的花朵和茎叶里,饱含着具有挥发性的芳香油脂,当森林炎热干燥时,这种芳香油脂极易引火燃烧,酿成森林火灾,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纵火花”。   非洲赤道地区和欧洲的西班牙有一种自焚树。它材质优良,很受当地人喜爱。
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至2004年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习,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职教于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石窟文化繁荣发达,石窟寺数量众多,很多石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些石窟能够保存至今,和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保护措施密不可分,本文以龙门石窟为例,说明古代石窟保护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这些方法在现代石窟保护中的借鉴和使用。  关键词:龙门石窟 保护方法    古人开凿石窟、雕凿佛像,不仅是要做功德和祈福,更重要的是要弘扬佛法、广传佛教,使石窟造像能传之后世、万代永存。基于此,睿智
长鼻子“胖蚯蚓”   1958年夏天,化石收藏家塔利前往美国芝加哥南部的马荣溪寻找化石标本。塔利的本职工作是水管工,化石收藏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多年的化石收藏活动让他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塔利之所以选择马荣溪附近的几处煤矿作为化石发掘地,是因为:一方面,那里是著名的化石矿床,保存了大量古生物化石结核;另一方面,为了让煤层暴露出来,矿厂剥离了大量含有化石结核的页岩并堆砌起来,选择煤矿作为发掘地就
彭小佳是很早就出去了,而且在外面出了名的一个雕塑家;近年来,彭小佳也经常回来,走访亲友,展出作品。但是,从他的作品中,我读到的却是一个确确实实既出不去,也回不来的彭小佳。  于是。彭小佳只能边走边摇,在去和来之间飘摇。  如果把这看作是彭小佳的无奈,当然是不错的;只是在这无奈之外,还有的那份有为——这便是他的作品。不仅几乎每年都有作品拿出来,而且,都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感。正是因为这份渊源
内容摘要:装裱艺术自唐传入日本后,直到江户时代为止,无论是从技术手段和形制上都处于模仿、改进阶段。日本民族是善于不断吸收和改变外来文化的,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日本现代装裱的理念、形制、材质的选择以及新技术的运用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和表具”,值得我们装裱艺术行业分析、借鉴。  关键词:形制;装裱艺术;视觉空间  Abstract: Since the Tang Dynasty
2009年12月5日至12月19日,中国雕刻艺术节暨石雕大赛第五次落户惠安!  初冬的寒意阻挡不住人类创造的热情,37块硕大石头在15天飞扬的粉尘中,在叮咚的雕凿声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蜕变为造型各异、风情万种的雕塑艺术作品。  由原陕西雕塑院院长王天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尚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任世民、意大利雕塑家迪奥尼西奥一契马莱利(Dioniso
福建罗源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福州市政协特聘委员,曾为福州大学兼职副教授等。作品及文章发表于国内外几十种刊物。雕刻作品在澳大利亚、巴西、美国、马来西亚等地及国内展出。曾应邀赴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举办雕刻作品展。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出版有《缘石开物·何马雕刻》,另有多种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