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多元象征意义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2781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樱花在日本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日本人民来说,樱花有着多重的象征意义。这些意义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日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中逐渐形成的。因此,研究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研究日本文化。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对日本文化下樱花的象征意义进行了研究和分类。
  关键词:樱花;日本文化;多元象征
  日本人民将樱花看做是春天降临的象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樱花也反映出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念。日本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曾多次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浸淫,并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人民也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点。有日本文化研究专家就指出,日本的民族性格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源于日本农耕文化的民族核心性格。另一层次是受到多元文化影响的性格。樱花文化就是在这两种性格特点的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在当代日本人民的生活中,樱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物,甚至成为了一种精神文化,深深影响着日本的文学、艺术、风俗、政治等各个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樱花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变迁。
  一、樱花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文化符号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的,日本民族文化符号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且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借鉴和模仿的国家,能够很好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将其转化为自己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日本樱花文化的产生则标志着日本独立文化体系的形成。在平安中期前,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是最大的。中国人崇尚赏花,因此日本人也很注重赏花的风俗,但当时主要是赏梅。平安后期,日本人开始由赏梅转变为赏樱花。一开始,这种风俗还仅限于贵族当中,之后就逐渐平民化。发展到后来,樱花成为了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日本的诗歌、短剧中樱花都是重要的主题和内容。
  樱花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日本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它既表现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还反映出了日本人对社会、国家、道德、审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本文对樱花象征意义的研究就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并分析了由此反映出的日本人文化心理的变化过程。
  二、樱花与日本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日本人对四季景物的变化有着极高的敏感性,这得益于他们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日本古代社会中较低的劳动力水平和艰难的自然生活条件也使得日本人对自然形成了一种天生的畏惧感。日本民间很盛行用占卜来预测庄稼收成的好坏,并且还要定期祭拜农神。樱花的开放时节是农历三月,这个时间也恰好是插秧的时节。因此,樱花开放时的天气状况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庄稼一年收成的好坏。日本人也就很自然的将樱花与农业耕作联系到了一起。在日本很盛行用樱花来进行占卜,预测农耕时节天气的状况。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樱花是农神喜欢的植物,因此每年樱花盛开的时节,日本人都会聚集在樱花下祭拜农神,并占卜收成的好坏。
  在日本文化中,樱花还象征着春天,因此樱花也体现出了日本人的自然观。日本有很多与樱花和樱花季节有关的专有词汇,例如樱田、樱月、樱汤等。这些词汇都是日本文化中所特有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樱花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日本人的自然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本人将人类看成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将自然景物的四季变化与人的生老病死、世事无常联系起来。日语中有一句谚语“花有期,人有时”就是感慨樱花和人生命的短暂。
  三、樱花与日本人的对人意识和社会意识
  日本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是双方和谐共存,不存在谁征服谁的问题。日本人经常将自己比喻成樱花,用樱花的开败来比喻自己的一生。樱花的凋谢象征着落榜或死亡,樱花的盛开则象征着成功或辉煌。这种自然观念也对日本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人在与人交往时不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放在首位,强调尊重他人,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日本人认为沉默是一种美德,是谦虚的表现。日本习语中有一句“沉默如花”就是强调为人处世时,要像樱花那样默默无闻,体恤他人。日本人强调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方式来生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日本人会对恬淡的樱花有这么深的感情寄托。
  日本社会的另一个特点是等级关系森严。日本社会是一种纵向人际网的社会,十分强调长幼有序、尊老爱幼。这在樱花文化中也有所体现。“樱花自山下开,秋叶自山顶红”就体现了日本社会中万物有序的这一特点。既然日本人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那么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自然法则当然也是和谐统一的。
  日本人还十分推崇集体意识。他们习惯于将自己隐藏在集体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否定个人的才华。日语中有一句话“无处不生花”就相当于中文中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它充分肯定了个人才华的重要性,但不崇尚急于表现出这种才能。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只有在集体中,人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集体的荣誉也应当高于个人的荣誉。樱花又很好的承托了日本人的这一种社会观念,因为樱花总是同一时间开放,同一时间凋谢。
  四、樱花与日本人的道德意识
  日本谚语中还有一句非常受人推崇的就是“花数樱花,人数武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花当中要数樱花最美,人当中要数武士最值得人们崇尚。众所周知,武士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将樱花与武士类比,足以见得人们对樱花的喜爱。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樱花是稍纵即逝的,它开花时开得绚烂,凋落时决绝凌然,就像高尚、果敢的日本武士一般。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从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樱花这种性格的推崇。樱花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开放时,它生机勃勃、绚丽多姿,使人感到生命的蓬勃多彩;凋零时,它晦暗虚无,使人感到死亡的绝望。樱花的这种双重性格也是日本人性格的一种投射。日本人自身的性格就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樱花性格的双重性体现在它生时的蓬勃生机和死时的晦暗虚无,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则体现在他们的“耻感文化”上。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不同于西方社会中由于内心道德约束而产生的“罪感文化”,而是由于过于在意外界对自己看法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日本不像西方的一些国家是一神论者,他们对自身价值和行为准则的判断主要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够获得社会对自己的认同,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认为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日本人的这一思想观念造成了他们在社会内部对自己有着极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但是一旦突破了内部社会的制约,他们就有可能变得暴躁和歇斯底里。   日本近代的一位思想家新渡户稻就在他的书中明确的指出樱花就是武士的象征。武士道事实上是源于中国的儒教。武士精神崇尚对自然的崇拜,而樱花作为自然的象征自然受到武士道的推崇。在近代日本对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中,樱花的这种生而绚烂,死而壮烈的特点曾经被扭曲和滥用,从而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托词和借口。日本的许多军歌就是以樱花为题材的,日本的原陆军和海军都曾使用过樱花作为军徽。这些都是对樱花文化的滥用。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应当承认,武士道精神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日本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的快速增长也极大的得益于这种坚韧不屈的武士道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日本人民锐意进取、勇敢创新,在科技、文化等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人始终相信,脚踏实地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获得回报的,因此他们从不刻意去追逐名利,或是夸夸其谈,而是默默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日本人民就像在山野中默默开放的樱花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五、樱花与日本人的审美观
  日本属于一个岛国,它特有的岛国风光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促成了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日本人的审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喜欢小巧精致的东西,崇尚简洁,注重线条与阴影,爱好残缺美。樱花作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日本人的审美情趣也有深刻的影响。樱花的种类繁多,色彩斑斓,还有着淡雅的芳香。因此,赏樱花成为了日本每年的盛事。日本的樱花一共有300多种类型,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花色和花形。每年到了樱花盛开的时节,不仅仅是日本人会聚集在一起观赏樱花,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会纷纷来到樱花之都日本进行一番观赏。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樱花,日本人也在加深着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赏樱花也带动了一系列产业和文化的发展,例如茶道、花道、绘画、庆典等。可以说,樱花与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就拿花道来说,许多插花艺术都是樱花为主题的,将樱花放在美观的容器中,再在水面上撒上几片花瓣,来模仿自然中的景象。
  日本人崇尚简洁、残缺美的审美特点也在樱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樱花的美不仅体现在开放的时候,即使是在含苞待放或是落花满地的时候,也同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而对于日本人而言,凋落的花瓣似乎更有一种残缺的美,更能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日本人还喜欢在夜景中赏花,日语中的“夜樱”就是专指夜色下的樱花。日本人会边赏着樱花,边畅谈人生理想或家庭琐事。
  六、樱花与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与实利主义
  日本人推崇实用主义和实利主义,在当代的日本,这两种观念表现的更加突出。在历史上,日本的这两种观念在宗教上也有过体现。公元6世纪,日本为了引进先进的技术对东渡而来的手工艺者采取了宽容温和的态度,并且包容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但实用主义和实利主义并不意味着不懂得欣赏美。恰恰相反,日本的商人很善于利用人们的审美情趣。例如,日本的商场就看中了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在每年的樱花季节都制定了有效的销售策略,推出各种樱花主题的商品,如樱花花色的服装、饰品等,食品柜台也会推出一系列由樱花制成的食品,如樱花饼、樱花酒等。这种将美好的食物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做法也体现了日本人强大的创新能力。
  七、樱花与日本文学
  日本一直以来就有赏樱花的习俗,日语中的“花见”就是专指赏樱花的一种活动。这一习俗最早开始于平安时代。当时的皇宫贵族在宫中举办赏樱花的盛宴。一开始,这种盛宴只在贵族当中流行,但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民间也开始流行这种观赏樱花的活动了。日本有一首民歌就叫《樱花》,讲述的就是日本民间赏樱花的风俗。
  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樱花也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尤其是日本的古典文学中,关于樱花的描写比比皆是。樱花那生而绚烂,死而绝美的生命特征极大的激发了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也影响了日本文学家们的创作风格。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作家们借由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感物到感人,无不借助于樱花这一具有日本标志色彩的景物。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就在他的作品中描绘过赏樱花的景象,更是让人们了解了日本的赏樱胜地,伊豆半岛。
  本文要重点探讨一下樱花在日本古典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日本平安时期吟诵樱花的诗歌数量很多。但这些诗歌并不是单纯的描写景物这么简单,诗歌中的樱花也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自然景物,很多时候樱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日本著名的歌人素性法师曾经写过一首关于樱花的诗,诗的大致内容是:街道两旁布满了樱花树,红绿相织,交相辉映,都城犹如一幅锦绣画卷。这反映了当时日本京城的景象。当时的日本街道盛行种樱树和柳树,从而就形成了诗中红绿交织的画面。《万叶集》中也有一首关于樱花的和歌。歌的内容是:为了今天,我将樱花留待多日都未曾摘取。如今,山上的樱花早已开放的如此绚丽多彩。那么,日本人为什么惟独对樱花情有独钟呢?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而在中国,诗人们大多喜欢吟咏桃花在作诗。但是在当时的日本是没有桃花的,日本的诗人们只能以樱花代替桃花来吟诗作对。《凌云集》中收录了平城天皇的一首樱诗《赋樱花》。这首诗是用来赞美皇女的,诗中将皇女比作了樱花。这一表现手法与中国古代诗人将女子比喻成桃花的手法如出一辙。由此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日本的樱花一开始是中国桃花的替代品。在古代,中国一直是日本模仿和借鉴的对象,尽管后来日本的法令制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沿袭了中国思路和思想。在文学方面,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尤其深刻,因此日本诗人也会有意无意的仿照中国诗人将桃李樱柳等配对再写进自己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脑海中似乎有一种美好的想象,那就是仿照中国的诗人描写出桃红柳绿的画面就能使日本的街头也出现相似的景象。这种景致上的追求从根本上来讲是对古代中国制度的一种向往。在那些看似描写景物的诗歌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对繁荣、昌盛社会的追求,因此诗里的樱花不再是自然景物,而是心境之花、想象之花。
  八、结语
  综上所述,樱花体现了日本人民的自然观、社会观、处世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内涵。作为一种多元文化的符号特征,樱花不仅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其内涵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本的内涵可能会被新的内涵所替代,也可能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闫志章.樱花和日本国民性[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06):66-68.
  [2]李晓艳.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5(11):15-17.
其他文献
拟从几个典型的带电导体的电荷分布的实际情况,得出电荷面密度和表面曲率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作家,其作品中的“犹太性”极其鲜明.本文从成长的烦恼、成长的转机以及成长的顿悟三方面来分析马拉默德经典短篇小说《最后一个莫西干
本文从文字学、语言学角度梳理“侠”字的起源和演变,从历时角度分析“侠”字的语义变化和组配规则.即探究“侠”字从本字本义到历史之“侠”、文化之“侠”到“XX侠”之“侠
那一年,青涩的樱花开遍了整个城市.rn那是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每天晚上10点50分,我都会准时从学校出来,一边背单词一边漠然地在站牌下等11点钟的520路末班车.
以城堡闻名的卢瓦河谷同样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城堡逛累了不妨饮一杯清爽的白葡萄酒解乏。  卢瓦河谷这个名字似乎也有种让人眼睛放光的能力。提起它的大名,虽然还是没法跟外省人略有怨念的巴黎相比,但还是让无数人发出“啊,城堡,城堡!”的感叹声。卢瓦河谷散落着大大小小不同时期的城堡,有的是当地的权贵之家,有的是名人的栖身之地,有的则作为帝王金屋藏娇之用。  但除了城堡,卢瓦河谷还有一样美物:葡萄酒。  卢瓦
摘要:岭南遗民僧是明末清初岭南地区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清代岭南社会以及区域文化有着极之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本文尝试以成鹫和尚的生平为例子来分析南遗民僧特点,探求其背后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关键词:岭南;遗民僧;特点研究;成鹫  明清鼎革之际,岭南地区作为南明政权与清王朝对抗的要地区,也是三藩之乱的主要地之一,社会动荡不安,社各阶层面临着生存与死亡、隐逸与出仕、抵抗与投降、旧主与主的抉择;或成
“风马牛”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但究其内在的涵义,尤其是“风”的意义却一直有着常见的三种说法:一、走失;二、牝牡相诱;三、风向(自然界中的风)。对三种理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的66例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等量电脑随机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
1949年后,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军事对峙和人为隔离的状态,使本来就是一个国家的两岸人民不能往来和交流.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30~40岁妇女为高危人群。其特点为滑膜增生和外周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但也可导致全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