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性格各异且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想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善于给批评穿上“糖衣”。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对学生的批评变成对学生的表扬和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
关键词 宽容 关爱 赏识 尊重 自我教育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孩子的能力可以在表扬中提升。但是,我们在提倡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的作用,因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一些,班主任不能用简单的批评教育学生,否则会增加今后转变的难度。只有穿上“糖衣”的批评,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一、穿上关爱的糖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果批评是一剂苦口的良药,那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就是学生愉快接受批评的糖衣。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当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就算学生犯了错,也会把教师对自己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从而乐于接受。反之,学生就会把教师的批评当成是作对,不但拒绝接受,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教育过程是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孩子的心是敏感而柔软的,我们用心关爱他们,他们也同样喜爱老师,愿意自觉做好,不好意思让老师失望、生气。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亲近教师,就会在师生间形成一种依恋性的亲切,这层“糖衣”越早制作,效果越好。
二、穿上鼓励的糖衣,触动学生的心灵
由于每个学生受家庭、社会、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善于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即使学生表现出不当的言行时,教师也应竭力淡化学生的问题,甚至通过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来缓释他们精神上的压力。鼓励学生的好处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会适时鼓励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透彻地了解学生,然后才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鼓励;其次,鼓励学生学习时应着重于学生行动后的自我满足感,这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一次恰当的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多的是对他个人价值的肯定,使他增强勇气和力量。
我班有一个课堂上不爱发言,爱做小动作的学生,一次全班交流汇报时,我微笑着叫他朗读课文,他慢慢站起来,小声地读着。我慢慢走近他,倾听着他的朗读。他的声音停下了,我立即为他声情并茂地朗读鼓起了掌。随着一个掌声,响起了一片掌声,全体同学边鼓掌,边笑容满面地望着他。他笑了……这是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获得尊重的喜悦。从此以后,每堂语文课上,都能看到他举起的小手,渐渐地,他的声音大了,更有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了。
三、穿上幽默的糖衣,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认识到可怕的后果。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奋斗史,使那些遇到挫折的学生热爱生活,重新振作起来;通过讲述“浪子回头”的故事,使那些犯了错误而破罐破摔的学生勒马回头、改过自新……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教师如果善于用故事感化学生,则胜过千百次的批评。幽默的感召力也不可忽视,因为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的批评方式能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尴尬。幽默的语言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发人深省,教师的批评如果也运用幽默的话语,则会胜过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四、穿上宽容的糖衣,呵护学生自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那什么是宽容呢?“宽容就是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要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冲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对抗。
一次,有学生正在讲台前汇报着自己的学习收获时,台下同学有的侧耳倾听,有的准备参与讨论,我则边听边观察着下面的一举一动。突然,我发现第三小组的杜昱和王建宇正凑在一块儿,据经验判断,肯定是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我不动声色,边点评边挪动脚步,走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正在一个草稿本上写着数字。面对突然出现的我,他们惊呆了,而其他学生并未发现我的这一举动。下课了,我刚回到办公室,杜昱和王建宇跟着进来了。他们脸红红的,站在我跟前,不知所措。过了好半天,王建宇才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错了……”我什么也没说,拿出那个草稿本,笑着对他们说:“没什么,老师觉得你们创建的班级群的想法很好,名称有新意,正想着让你们把我也加进去,你们能为班级着想,我很高兴。”后来,两人还真建了一个班级群,我也成了管理员,班上很多通知、作业、倡议等都通过群沟通,而且他们的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真没想到,我的一次宽容竟对我的学生影响这么大!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学会宽容,这样你的学生会更爱你,你的心情也会更愉快。
关键词 宽容 关爱 赏识 尊重 自我教育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孩子的能力可以在表扬中提升。但是,我们在提倡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的作用,因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一些,班主任不能用简单的批评教育学生,否则会增加今后转变的难度。只有穿上“糖衣”的批评,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一、穿上关爱的糖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果批评是一剂苦口的良药,那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就是学生愉快接受批评的糖衣。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当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就算学生犯了错,也会把教师对自己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从而乐于接受。反之,学生就会把教师的批评当成是作对,不但拒绝接受,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教育过程是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孩子的心是敏感而柔软的,我们用心关爱他们,他们也同样喜爱老师,愿意自觉做好,不好意思让老师失望、生气。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亲近教师,就会在师生间形成一种依恋性的亲切,这层“糖衣”越早制作,效果越好。
二、穿上鼓励的糖衣,触动学生的心灵
由于每个学生受家庭、社会、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善于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即使学生表现出不当的言行时,教师也应竭力淡化学生的问题,甚至通过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来缓释他们精神上的压力。鼓励学生的好处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会适时鼓励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透彻地了解学生,然后才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鼓励;其次,鼓励学生学习时应着重于学生行动后的自我满足感,这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一次恰当的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多的是对他个人价值的肯定,使他增强勇气和力量。
我班有一个课堂上不爱发言,爱做小动作的学生,一次全班交流汇报时,我微笑着叫他朗读课文,他慢慢站起来,小声地读着。我慢慢走近他,倾听着他的朗读。他的声音停下了,我立即为他声情并茂地朗读鼓起了掌。随着一个掌声,响起了一片掌声,全体同学边鼓掌,边笑容满面地望着他。他笑了……这是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获得尊重的喜悦。从此以后,每堂语文课上,都能看到他举起的小手,渐渐地,他的声音大了,更有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了。
三、穿上幽默的糖衣,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认识到可怕的后果。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奋斗史,使那些遇到挫折的学生热爱生活,重新振作起来;通过讲述“浪子回头”的故事,使那些犯了错误而破罐破摔的学生勒马回头、改过自新……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教师如果善于用故事感化学生,则胜过千百次的批评。幽默的感召力也不可忽视,因为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的批评方式能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尴尬。幽默的语言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发人深省,教师的批评如果也运用幽默的话语,则会胜过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四、穿上宽容的糖衣,呵护学生自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那什么是宽容呢?“宽容就是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要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冲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对抗。
一次,有学生正在讲台前汇报着自己的学习收获时,台下同学有的侧耳倾听,有的准备参与讨论,我则边听边观察着下面的一举一动。突然,我发现第三小组的杜昱和王建宇正凑在一块儿,据经验判断,肯定是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我不动声色,边点评边挪动脚步,走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正在一个草稿本上写着数字。面对突然出现的我,他们惊呆了,而其他学生并未发现我的这一举动。下课了,我刚回到办公室,杜昱和王建宇跟着进来了。他们脸红红的,站在我跟前,不知所措。过了好半天,王建宇才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错了……”我什么也没说,拿出那个草稿本,笑着对他们说:“没什么,老师觉得你们创建的班级群的想法很好,名称有新意,正想着让你们把我也加进去,你们能为班级着想,我很高兴。”后来,两人还真建了一个班级群,我也成了管理员,班上很多通知、作业、倡议等都通过群沟通,而且他们的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真没想到,我的一次宽容竟对我的学生影响这么大!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学会宽容,这样你的学生会更爱你,你的心情也会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