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

来源 :建筑科学与监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nce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1.1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1 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1.2 结构的整体牢固性。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四川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
  1.1.3 结构的耐久安全性。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1.2 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
  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2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2.1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2.1.1 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1.2 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2.1.3 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资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工程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2.2 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3 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
  对于土建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作用与管理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往往视技术规范为法,将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同于法律条文来对待。技术规范或规程,与各种技术条例、技术要求、工法、指南等技术文件一样都是技术标准。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我国的技术规范在编写风格上也有模仿法律的倾向,极少提及使用者需要注意规范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允许并鼓励使用者在某些问题上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在设计施工中要取代规范中已经落后过时甚至有害的技术规定,则无异于违法行为,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并杜绝钻规范条文的空子进行偷工减料,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共识并作出规定,即遵守了规范条文并不意味着就可免除法律责任。国外有些规范就是这样规定的。
  现在,有关主管部门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条文抽出来,明确列为强制性条文,同时规定各个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须通过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委任的其他企事业设计单位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其任务已类似于执法;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似可商榷。我国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环节上的腐败;其次是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又难以短期解决;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建立与规范配套的完整标准体系,比如缺乏指南、工法等更为详尽具体的技术文件,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关系。
  4 准备提交政府有关部门考虑的建议
  4.1 基础设施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是当前亟待采取措施应对的重大问题。否则,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将得不到有效保证,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将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
  建议土建工程设计标准的部门,能对工程的耐久性要求作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有正常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独立章节与论证。
  4.2 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
  建议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凡属已建工程的安全诊断也可一并归入这一行业。
  4.3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 平整度是沥青路面质量关键控制指标之一,如何在施工中提高路面平整度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非常重视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5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1-006-01  沥青路面是柔性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性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某农商银行项目IP监控平台的开发应用成效,从 IMOS 的核心技术入手,提出了基于IMOS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构架,并对整个系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今银行技防系统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 IMOS;视频监控;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717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5-116-03  1 引
期刊
【摘 要】 消防喷淋系统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理工程师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理工程师应自始至终帮助业主把好每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就消防灭火系统的自动喷淋系统设计与施工是否符合国家国家标准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控制要点;消防喷淋系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6 【
期刊
【摘 要】 盐渍土和海水都含有氯离子(Cl-),是影响砼结构耐久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本文根据建设工程应用实际,分析其腐蚀原因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 盐渍土;结构耐久性;钢筋锈蚀;高性能混凝土;钢筋阻锈;保护层厚度  【中图分类号】 TU52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1-002-02  盐渍土和海水一样内含的氯离子(Cl-)是影响砼结构耐久
期刊
【摘 要】 在房屋的建筑史上,防水一直伴随着建筑历史的发展,但是渗漏问题一直存在,也将继续存在。渗漏已经越来越多的给予我们正常的起居生活带来的不便,如何防止渗漏,建筑者们一直在探讨,一直在改进,在此笔者想根据监理的几个工程谈谈施工中防止渗漏的浅见。  【关键词】 施工防水;渗漏;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 TU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1-025-0
期刊
【摘 要】 南水北调中线焦作1段工程高填方段增设防渗墙工程,该文介绍了防渗墙设计构思、结构设计及其施工方案。  【关键词】 防渗墙;南水北调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7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1-023-02  1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焦作1段工程,位于河南焦作市境内,始于大沙河渠道倒虹出口,止于李河渠道倒虹出口,总长度
期刊
【摘 要】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或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渗性,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纹和细缝。据有关实验表明,二次振捣,可使钢筋握裹力增加1/3,28d强度增加10~15%,在保持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用量15%左右。  【关键词】 混凝土二次振捣;混凝土强度;初凝时间  【中图分类号】 TU755。61 【文献
期刊
【摘 要】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后注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这一技术及质量如何控制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1-046-01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指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用高压注浆泵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及桩侧
期刊
【摘 要】 项目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能全面反映项目的实施进展状况。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管理对确保工程施工合同履行、按期竣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就工程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施工阶段 进度管理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1-039-02 
期刊
【摘 要】 人工挖孔桩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多、高层结构桩基础形式,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机具简单、无噪声、无振动、施工进度快、造价低、能直接判断持力层地质状况等有优点。但当地层是粉土、粉质粘土或细沙组成,水量大时,人工成孔难度大,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流砂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人工挖孔桩;流沙层;护壁;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