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目的,培养兴趣
有些数学教材,在教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知道学了这些内容有什么用,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简便计算时,可以告诉学生,学习简便计算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也会速算,如你去市场买东西时可以很快知道该付多少钱。教师还可以举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例子进行说明。比如,教学乘法结合律时,可问学生:你们看(1)25×38×4与(2)25×4×38相等吗?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看出(1)的结果与(2)的结果相等,可以划上相等符号,即写成“25×38×4=25×4×38”。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简便计算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引起兴趣
有的数学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通过动手操作,却可以消除乏味感,使学生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在教学前用旧报纸粘成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挂在教室墙上,并且事先要求每个学生都用纸或硬纸制作几个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上课时,让学生观察墙上的大正方形,然后用自制的小正方形量课本的封面或课桌面、笔盒、小操场等。在观察和操作中,学生对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厘米的实际大小有了直观的印象,懂得了量什么物体该用哪一个面积单位。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探究规律,激发兴趣
数学的美存在于数学规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领悟数学的美,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越,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为了教学生充分利用“25×4=100”进行乘法简算,我先让学生计算以下题目:
25×4=?25×8=?25×12=?25×16=?
接着让学生比较观察:
8是4的 倍数,200是100的()倍;
12是4的 倍数,300是100的()倍;
16是4的 倍数,400是100的()倍;
渐渐地,学生经观察和比较发现了规律。有的学生说:因为25×4=100,其他几道都可以不计算,只要这样写:
25×8=25×4×2=200
25×12=25×4×3=300
25×16=25×4×4=400
经过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数学的规律,进而引发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数学知识,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再提高兴趣,进一步去探求知识。这样,“兴趣—探求知识—成功—提高兴趣—再探求知识—再成功”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极为有利。因此,数学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它看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瓦房店市进步小学)
有些数学教材,在教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知道学了这些内容有什么用,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简便计算时,可以告诉学生,学习简便计算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也会速算,如你去市场买东西时可以很快知道该付多少钱。教师还可以举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例子进行说明。比如,教学乘法结合律时,可问学生:你们看(1)25×38×4与(2)25×4×38相等吗?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看出(1)的结果与(2)的结果相等,可以划上相等符号,即写成“25×38×4=25×4×38”。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简便计算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引起兴趣
有的数学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通过动手操作,却可以消除乏味感,使学生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在教学前用旧报纸粘成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挂在教室墙上,并且事先要求每个学生都用纸或硬纸制作几个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上课时,让学生观察墙上的大正方形,然后用自制的小正方形量课本的封面或课桌面、笔盒、小操场等。在观察和操作中,学生对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厘米的实际大小有了直观的印象,懂得了量什么物体该用哪一个面积单位。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探究规律,激发兴趣
数学的美存在于数学规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领悟数学的美,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越,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为了教学生充分利用“25×4=100”进行乘法简算,我先让学生计算以下题目:
25×4=?25×8=?25×12=?25×16=?
接着让学生比较观察:
8是4的 倍数,200是100的()倍;
12是4的 倍数,300是100的()倍;
16是4的 倍数,400是100的()倍;
渐渐地,学生经观察和比较发现了规律。有的学生说:因为25×4=100,其他几道都可以不计算,只要这样写:
25×8=25×4×2=200
25×12=25×4×3=300
25×16=25×4×4=400
经过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数学的规律,进而引发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数学知识,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再提高兴趣,进一步去探求知识。这样,“兴趣—探求知识—成功—提高兴趣—再探求知识—再成功”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极为有利。因此,数学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它看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瓦房店市进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