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寓德于教、文道统一的教育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方面提出的。教学就是要育人为本,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小有健康的思想。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教学方法的体现。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改革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做了如下探讨。
1 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因此,教学方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多方面。
教学方法不只针对教师而言,必然作用于学生,实现了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师的教授法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法在教学方法中是关键。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构成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教学方法都由不同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教学手段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它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教学理念在支配着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方法的指挥棒,在不同阶段有大的变化。
2 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2.1德育教学法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评定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标准,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文化,教学方法单纯地指向了文化教育。现代教育改革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育目标,不但注重文化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寓德于教、文道统一的教育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方面提出的。教学就是要育人为本,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小有健康的思想。比如,把反映我国工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编成相应的习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激发学生爱祖国的热情,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2动手操作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属于感性,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印象深刻。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小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抽象,有困难。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学生在操作中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通过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放一放”等操作活动中,手脑结合,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3提问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學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了课堂听课注意力。问题是思维的方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启发性,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出学生问题,让学生去书中抄答案,而是留有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展开思维想象。那种让学生不通过思考就能回答“是”与“不是”式的提问,就是无效的提问。②提问次数要适量。频繁的提问容易让学生在对知识没有消化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学习困惑,增加学习的难度。教师的提问次数要与教学相挂钩,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有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结果是一节课下来看似热闹,其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一团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③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难易适度。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没有思考的切入点,没有头绪,没有学习的信心;过于简单,不能给学生造成思维认知的矛盾、冲突,引发不了探究热情,学习还是在原地踏步。④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等待学生几秒钟,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如果问题有深度,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应相应放宽。
2.4分层教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学生在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也就使得其在学习特征上产生了差异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进行课堂时空资源的有效、平等、适切地配置,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
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教学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教学方法的体现。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改革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做了如下探讨。
1 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因此,教学方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多方面。
教学方法不只针对教师而言,必然作用于学生,实现了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师的教授法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法在教学方法中是关键。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构成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教学方法都由不同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教学手段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它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教学理念在支配着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方法的指挥棒,在不同阶段有大的变化。
2 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2.1德育教学法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评定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标准,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文化,教学方法单纯地指向了文化教育。现代教育改革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育目标,不但注重文化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寓德于教、文道统一的教育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方面提出的。教学就是要育人为本,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小有健康的思想。比如,把反映我国工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编成相应的习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激发学生爱祖国的热情,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2动手操作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属于感性,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印象深刻。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小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抽象,有困难。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学生在操作中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通过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放一放”等操作活动中,手脑结合,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3提问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學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了课堂听课注意力。问题是思维的方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启发性,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出学生问题,让学生去书中抄答案,而是留有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展开思维想象。那种让学生不通过思考就能回答“是”与“不是”式的提问,就是无效的提问。②提问次数要适量。频繁的提问容易让学生在对知识没有消化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学习困惑,增加学习的难度。教师的提问次数要与教学相挂钩,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有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结果是一节课下来看似热闹,其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一团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③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难易适度。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没有思考的切入点,没有头绪,没有学习的信心;过于简单,不能给学生造成思维认知的矛盾、冲突,引发不了探究热情,学习还是在原地踏步。④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等待学生几秒钟,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如果问题有深度,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应相应放宽。
2.4分层教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学生在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也就使得其在学习特征上产生了差异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进行课堂时空资源的有效、平等、适切地配置,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
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教学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