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如何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面前的迫切任务。自主开放式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以一种灵活自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对自主开放式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组织方式以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有助于为自主开放式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自主开放式 药理学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药理学是一门与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作用机制的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药理实验教学是药理学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医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或者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然而,传统的药理学实验课主要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故所开设的实验内容都是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而实验课结束了也没有相应的测试来检查学生实验技能操作的成效,实验成绩仅仅用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来给分,忽视了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2]。近年来,随着我校科研条件的改善,逐步形成了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的“科研教学型”办学理念。在科研与教学相统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提出设计性、研究性的自主开放式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
(一)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一般是老师按照实验讲义要求准备实验仪器,然后在实验课开始阶段,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并提出数据处理要求,最后让学生按照实验讲义中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目标明确,容易组织实施,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实验的知识面比较窄,思路难以打开,很难实现在实验过程中去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与之相比,自主开放式实验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促使学生广泛地去阅读,深刻地去理解各个相关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3]。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传统实验在内容设置上注重对药理学基础理论的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造成实验内容固定,学生在做完实验后不会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因此,传统实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培养了学生的因循守旧的意识。在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需查阅文献,选择实验题目,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实验课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他们理论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和探索精神,为学生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空间[4]。
(三)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教学与科研统一
自主开放式实验,大多数是事先无定论的、带有探索性的实验,学生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不断创新探索的思维得到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使大学生提早接触到专业研究领域,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引导大学生转向更为深入的学术研究领域,为高校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创新点,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启示。自主开放式实验既能够培养学生多向、反向思维能力,培养求新求变的意识,又能够及时吸纳当今科研与教学前沿的最新成果与意识,这是传统实验教学不具备的优点[5]。
二、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习能力是科研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众多纷繁复杂的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而实践技能是从事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经常以自己为主,只注意重点地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等,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依赖性,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实验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经常有学生以实验操作困难为由寻求老师的帮助以求早点结束实验,从而导致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有目的地预习实验指导,写出预习笔记。实验操作前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观察指标的认识,尔后对有关错误加以纠正,并提出实验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如果时间充分的话,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试讲,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要及时加以肯定,并让其帮助指导其他同学,做到以身示教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提高其实践能力
实验进行中,教师不再给出菜单式操作步骤,而是要求学生学会看实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为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尽量减少“包办”(为此对实验中的手术步骤均作了详尽说明,重要的内容还拍了录像,比教师现场做示范效果大大提高)。因为对实验结果有了预期目标,当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时,学生可及时与教师进行探讨,得到教师的帮助。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随之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正符合当前“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方向[6]。
(三)实验内容的优化设计
针对传统药理学实验的实际教学和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采取了以下改革。具体就是采用“三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实验内容应以基本操作和理论验证型为基础;第二阶段是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岗位能力;第三阶段是设计实验,体现出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三阶段相辅相成,构成药理学实验课程计划。
1.基础训练实验
这一阶段内容主要为实验动物的选择、编号、捉拿及给药,模型制作,药物的半衰期测定,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等,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这样的实验内容较简单,做一个实验解决一个问题,初学者易于接受。重点是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在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每一次基础实验、每一步操作都要作严格规范操作,以养成学生科学、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
[关键词]自主开放式 药理学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药理学是一门与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作用机制的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药理实验教学是药理学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医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或者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然而,传统的药理学实验课主要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故所开设的实验内容都是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而实验课结束了也没有相应的测试来检查学生实验技能操作的成效,实验成绩仅仅用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来给分,忽视了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2]。近年来,随着我校科研条件的改善,逐步形成了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的“科研教学型”办学理念。在科研与教学相统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提出设计性、研究性的自主开放式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
(一)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一般是老师按照实验讲义要求准备实验仪器,然后在实验课开始阶段,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并提出数据处理要求,最后让学生按照实验讲义中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目标明确,容易组织实施,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实验的知识面比较窄,思路难以打开,很难实现在实验过程中去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与之相比,自主开放式实验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促使学生广泛地去阅读,深刻地去理解各个相关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3]。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传统实验在内容设置上注重对药理学基础理论的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造成实验内容固定,学生在做完实验后不会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因此,传统实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培养了学生的因循守旧的意识。在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需查阅文献,选择实验题目,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实验课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他们理论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和探索精神,为学生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空间[4]。
(三)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教学与科研统一
自主开放式实验,大多数是事先无定论的、带有探索性的实验,学生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不断创新探索的思维得到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使大学生提早接触到专业研究领域,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引导大学生转向更为深入的学术研究领域,为高校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创新点,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启示。自主开放式实验既能够培养学生多向、反向思维能力,培养求新求变的意识,又能够及时吸纳当今科研与教学前沿的最新成果与意识,这是传统实验教学不具备的优点[5]。
二、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习能力是科研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众多纷繁复杂的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而实践技能是从事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经常以自己为主,只注意重点地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等,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依赖性,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实验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经常有学生以实验操作困难为由寻求老师的帮助以求早点结束实验,从而导致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有目的地预习实验指导,写出预习笔记。实验操作前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观察指标的认识,尔后对有关错误加以纠正,并提出实验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如果时间充分的话,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试讲,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要及时加以肯定,并让其帮助指导其他同学,做到以身示教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提高其实践能力
实验进行中,教师不再给出菜单式操作步骤,而是要求学生学会看实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为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尽量减少“包办”(为此对实验中的手术步骤均作了详尽说明,重要的内容还拍了录像,比教师现场做示范效果大大提高)。因为对实验结果有了预期目标,当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时,学生可及时与教师进行探讨,得到教师的帮助。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随之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正符合当前“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方向[6]。
(三)实验内容的优化设计
针对传统药理学实验的实际教学和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采取了以下改革。具体就是采用“三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实验内容应以基本操作和理论验证型为基础;第二阶段是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岗位能力;第三阶段是设计实验,体现出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三阶段相辅相成,构成药理学实验课程计划。
1.基础训练实验
这一阶段内容主要为实验动物的选择、编号、捉拿及给药,模型制作,药物的半衰期测定,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等,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这样的实验内容较简单,做一个实验解决一个问题,初学者易于接受。重点是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在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每一次基础实验、每一步操作都要作严格规范操作,以养成学生科学、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