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摄影新意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一年前,许海峰邀请陆元敏先生、我以及一群朋友一起去思南公馆参加一个上海年轻女摄影师的小型观片会。思南公馆所处地在1920年代属法租界,在此后的一二十年间,那里逐渐建造起50多幢花园洋房,成了上海军政要员、企业家和知名艺术家居停和会聚之所。大概四五年前,这里被冠以“思南公馆”这个听上去似中亦西、颇为怀旧的名字,并以今天流行全国各大城市的“新天地”模式集中开发,精品酒店、品牌专卖店、高端餐饮和会所纷纷入驻。而我们的活动正是在其中一栋三层的原创设计类生活用品商店的顶层小阁楼里进行。那天是上海典型的湿冷天气,我们陆续从狭窄的楼梯攀上低矮的小阁楼,大家只能低头缓步,弯腰打招呼,但有突然被包裹在温暖亲切之中的感觉。二三十位“观众”席地而坐,包括杨文洁、沈袆、丁晓文、刘一青在内的六七位常驻上海的年轻女摄影师用投影机逐一放映她们新近的创作。之所以用放映一词是因为她们大多把图片整理成一个能够自动放映的电子文件,有的还配上声音或音乐,用电脑自动播放。一米多宽的临时屏幕在这个空间中显得挺大;观众们在边上欣赏、询问、评论。
  对城市的关照可以说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形成的上海摄影的一个传统,较近的可以以1980年代薛宝其、龚建华、陆杰、雍和、王耀东、顾铮等摄影师的创作为代表。而当1990年代初这个城市开始经历其空前剧烈变迁的时候,这种对城市关照的传统也逐步发展得更为成熟,其中陆元敏的《苏州河》、《上海人》,王耀东的《图像之像》,以及周明所拍摄的丰富而生动的街头系列都成为了今天回顾那十年的城市历史和图像历史所不能绕过去的经典。上述这些摄影师所拍摄的城市作品大多与他们的本职并无关系,摄影只是他们观察日常生活、记录周围环境的方式,很少会在叙述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或故事。与此同时,从画面语言来说,他们的表述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点,不管是照片的内容和构图,还是反差和影调,最终呈现在观者面前的画面常常清晰地流露着摄影者的情绪和态度,比如说陆元敏的忧伤、王耀东的冷峻、周明的机智、顾铮的辛辣等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着摄影在视觉表现和观念表达上的可能性,从而建立起上海所特有的与西方现代主义摄影美学的直接
  联系。
  正是在上述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在新世纪开始看到异常活跃的上海摄影的新面貌,其中包括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朱锋的《上海零度》、朱浩的《上海默片》、缪佳欣的《Under-Construction》、《夜游症》、许海峰的《废墟的美学》、常河的《动物园》、《洗头房》、鸟头的《新村》,以及严怿波、马良等大量“70后”摄影师的杰出作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批在传统摄影媒体和大型展览上可以看到的作品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摄影师或者爱好者通过网络平台展开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青头一(刘一青)、K1973最早都是通过网络获得人们关注的。这时候代表性的网络平台包括“色影无忌”、“Photo-Yard”、豆瓣、新茶网,以及各人的摄影博客和摄影网站等等。在2004年前后徐程、许宇、张乐路、K1973等几个朋友还创办过网络杂志《象》。尽管只生存了大概两三年,但是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到了2010年之后,特别是微博等发布和传播手段的流行,“80后”摄影师也日渐为人所注意。文章开头提到的活动中大多数参加放映的艺术家都是“80后”的年轻人。
  关于这批年轻摄影师的创作情况,林路老师在《从海派摄影看上海摄影青年军》中有着较为详尽的个案介绍。在此想要稍作介绍的是关于这批摄影师成长的环境,这同样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1980至1990年代,林路老师的《上海师大报》以及杨元昌老师的《现代家庭》杂志曾是上海摄影师难得发表作品的阵地;即便在全国,当时除了仅有几本专业摄影杂志之外,很少有其他媒体会把摄影作品作为独立的内容(而非文章插图)在公开媒体上获得发表。而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摄影作品的呈现平台突然丰富起来,比如说作为空间的原点画廊、亦安画廊、全摄影画廊、M97画廊、中信泰富广场的“时尚沙龙”,乃至各个新成立的私营或公立美术馆就在近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举办了大量摄影展览和活动。
  独立摄影画册的出版是另一个比较新的现象。随着印刷服务的日益便利和便宜,越来越多的摄影师会在一个系列的作品完成之后自己编辑,并印刷装订成册;数量有多有少,用以在影友间互赠交流。而鸟头摄影小组自己编辑并与出版人王峻合作出版的《新村》、《大陆的尽头》都是耗资数十万精美画册。这两本画册几乎是他们最新创作的唯一发表渠道,获得了摄影同行的一致好评;甚至可以说直接促成他们受邀参加了前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和去年在纽约MoMA参加了New Photography的展览。他们通过网站、艺术空间以及其他发行渠道进行销售。据了解目前这两本书已基本收回了成本,而他们也正在酝酿新合作《千秋光》,预计未来两三个月内也将面世。而另一位上海“80后”的独立摄影师、设计师咖小西也自费出版了画册《馆子》,其中包括了陈哲等近十位青年摄影师的最新创作,配合画册的上市,他在上海的Gigi画廊策划了同名展览,也具有很大的影响。《馆子》同样也通过网络发行,目前也已基本收回了成本。
  瑞象馆是由年轻摄影师肖睿创办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非营利性民间摄影机构,创办四年来经常举办各类摄影展览和活动。他们的“与大师面对面”活动每年举办四次,邀请了如姜健、张照堂、雍和等重要摄影家和评论家与上海的摄影爱好者展开直接的对话和交流;同时他们还推出了一系列其他免费的讲座活动。依附于瑞象馆的《瑞象视点》是一个专门刊登摄影领域的翻译、评论和研究文章的网站,目前已经收集并发布了上百篇具有较强学术性的文章。而瑞象馆在虹口区的一个小空间中还陈列了数百本重要的摄影画册和学术书籍,供参观者免费翻阅。
  另外,上文提及许多年轻的摄影师通过微博、博客及其他网络平台建立了联系并展开交流。有意思的是,很多团体并非通过网络来简单地交流最新的作品,网络和摄影在他们的组织和沟通过程中都只是一种具体的手段。在年轻的摄影师席闻雷(席子)和设计师姜庆功(老姜)的周围就有一群通过摄影来探访城市的摄影爱好者群体。他们通过网络发出邀请,在周末或节假日结伴去拍摄老城厢老建筑以及城市景观,特别是董家渡等正在拆迁的区域。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对一些建筑局部(比如说门头、楼梯、窗户等)进行分类拍摄,并整理对比。他们的拍摄并不是以照片为目的的,他们的照片好像并不是什么“摄影作品”,所以较少在摄影界为人注意。可是他们用摄影来实现或者表达他们对这个城市的兴趣和感情,这是非常有意义而又难能可贵的。同时,他们在线下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作者最近参加了几次他们在一些艺术机构所做的幻灯片放映和讲座活动,每次都是座无虚席,还有较大比例的台湾和外籍观众的积极参与。
  有关上海青年摄影师的各种新动向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去挖掘和介绍,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当王耀东、陆元敏这些前辈开始在上海街头拍摄的时候,这些年轻摄影师大多刚刚出生;而他们的学习经历,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也都与前辈们迥然不同,我想这也注定了他们对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注方式已经完全不同。在新一代摄影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将都市空间的主题拓展到了更大更丰富的范畴,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都市空间及其中的人和生活的敏锐感受和细腻描绘是与之前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这个传统与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照片所体现出的态度和情绪,而这正是这个城市所独有的。
  作者自述:
  在读高中以前,我家的旁边就是苏州河,小时候每天都会去岸边看着烧煤的船,发出“嘟嘟嘟”的声音经过。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许多人的祖祖辈辈就是通过这条河从江苏等地进入上海的。这条河也见证了上海西北部一代代的变化。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转型,从棚户区到新型楼盘,从工业老厂房到如今的创意园区,无不是围绕着这条河而展开的。上一辈从这里进入的外来移民也早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上海人。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再从这里通过进入上海,和光鲜亮丽的黄浦江相比之下,苏州河已经逐渐被人遗忘。
  高征 1986年出生。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摄影专业,现供职于《东方早报》。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商业保险监管的法律问题,保险业要想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保险监管。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保险监管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保险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
古巴和美国正式断交已半个世纪有余,五十多年的风云变幻,两国经历了一触即发的导弹危机,经历了相互的敌视与对抗。在此期间也出现缓和的迹象,但最终未能实现复交。奥巴马执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