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初冬。中午。
顶着蓝旺旺白亮亮的天穹,迎着温烈刺润的风尘,沿着唐蕃古道,思谋着一路访古寻今、探幽索隐而来。
站在枯荒芜旷的洮州大地上,抚摸洮州卫城的石条门砖,体验历史风烟的悲壮,走进洮州的江淮人家,目睹绝版的江淮遗风,倾听江淮人家的故事,品读江淮吴语的韵味,遐思秦淮歌声的清悠,心跳江淮后裔女人的风韵,探究接续记忆的渊源……
在红桦山拐弯处,带着灵魂深处的江淮乡愁远眺山脚下的边塞古城——洮州卫城,被它的雄浑、巍峨、奇绝、腾跃、威武所震撼。
纯纯的,暖暖的,未含一丝杂质的冬阳带着饱满的微笑笼罩着雄伟横亘的洮州卫城。在一抹银白雪色的反衬和露出地表的枯黄色的烘托下,荒老而有气势的洮州卫城横卧在洮河之阳东陇山下的一马平川里,独坐天下,雄视四野。北城墙蜿蜒曲伸,随地势贴紧山势而建,南城墙壁立刀削,雄齐方整,高不可攀,整座城像苍老的古董架精心摆布,错落有致。宽展雄厚的城墙无一秦砖汉瓦,是就地取材,用当地满目苍浑的红黄泥土夯筑成墙,而城门为当地产的红条石垒砌而成,历经600多年春夏秋冬的风雨沧桑,屹立在洮州大地上稳基固地,不倒不朽。
洮州卫城始建于汉代,初叫侯和城,后更名洪和。从那时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洪和城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总是朝夕易主,狼烟四起,你争我夺,几破几筑,吐谷浑、吐蕃的彪悍战马不时驰骋于洮州地面,扬起战乱的浓烈烟尘笼罩着洪和城。洪武十二年,大明王朝派西平侯沐英、曹国公李文忠带精锐部队远征西北,安抚边地,征服了盘踞洮州的元朝残余割据势力。朱元璋下诏:部队固守洮州,就地驻扎,屯田戎兵。建立了洮州卫,并将破败不堪的侯和城予以重修扩建,之后,老百姓便称其为“新城”,新城即洮州卫城。新城是相对旧城而言。群山怀抱的旧城,与新城一西一东,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守护着边地疆域。旧城始建于隋唐,但自隋唐以来,同样没有片刻的安宁,在这片历史久远风清气爽的土地上,也曾飘荡过古羌人悠扬的短笛,吐蕃彪悍战马的奔嘶蹄鸣和吐谷浑雄浑的牛角号。古老的短笛声、马蹄声和号角声早已被岁月涡卷着淹没在历史的尘烟里,寻不见一丝踪迹和音讯,只留下那凄美无比的传说回荡在洮州大地,用残破的一砖半瓦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和繁荣。我看到过一张民国初年旧城的老照片。主街道上铺着条石,两旁植满高大的柳树,树后是一排排的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和店铺。柳树的缝隙间飘荡着各种店铺猎猎的招牌幡号。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见证了六百多年来中国西部汉藏茶马互市的贸易昌盛,诉说着这里曾经作为旱码头的繁荣和富裕。
至今,洮州卫城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挺立,向世人诉说洮州久远的历史和尘烟。城墙上昨晚飘落的洁雪,斑驳、枯瘦,但也遮不住历史的风尘和沧桑。而那苍老旷野里的厚雪则雄浑、肥硕,覆盖着历史的尘烟和以往的岁月,让人思谋不清,挖抓不透。踩着松软的厚雪溜下红桦山,从南门进得洮州卫城。洮州卫城曾建有四大城门,东为定武门,南为迎薰门,西是怀远门,北是仁和门,但历经六百余年漫长岁月的侵蚀和兵燹之灾的洗劫,最终只有迎薰门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雄视着东陇山下的南门河,不肯退出历史舞台。沿着红石铺就的通道一路走来,迎着历史的风烟,踏着历史的沉淀,遥想曾经的金戈铁马和拼死冲杀,一步步地走近迎薰门,城头上迎薰二字苍雄沉重地镶嵌在城砖上,裹了一层久远的风尘,有点读不清本来的沧桑面目。让大炮惊扰了几百年的一只灰尘尘的小麻雀,从迎薰门的门洞里扑腾腾地飞走了,惊着了我们这些走在历史烟尘里的人们。
血红的是古旧的迎薰门洞,洁白的是落下不久的白雪,心情沉重的是一群踏雪而至的来访者或是来来往往的那些江淮后裔们。`
历史已淹没在岁月的尘烟里,而遗留下来的江淮风情在诉说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
2
站在城墙上,在瑟瑟的微风中,踩着斑驳润滑的泥雪,望着一马平川的城外,旷野里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地耀眼炫目。几只野鸡在雪地里甩着长尾巴旋来飞去,寻找着覆盖在雪被下的吃食。冬日的远村少了历史的风烟,只是潦草、斑驳、孤寂、无序地存在着,有气无力地飘荡着缕缕炊烟,有了几分生机,更像守卫卫城的士兵,有着几分坚硬和刚气。城内零零落落的高大白杨树,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中显得干瘦、老荒、寥落,直直地展示它们的年轮和经历过的那些风与火的岁月。大街上拉土的牛车缓慢走过,叮叮当当的古老牛铃声响彻穿梭在无人的空巷,空灵清幽、悦耳动听,多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只是有点担忧,这古老空灵的牛铃声在洮州大地上还能存在着响彻多久呢。
一声粗壮而悠扬的洮州花儿扯着长调徐徐飘进了耳朵,这是久违了的山野的声音,花草的声音。在十几年前的洮州大地上,男男女女出来都会哼唱几句花儿的,就是不会唱花儿的也都会说几句,用花儿来表达难以诉说的难肠。可现在许许多多的人已经不会唱花儿了,流行歌替代了花儿的对唱。在这温烈的冬季里,能听到花儿,实属不易。大冬天的在山野里扯开嗓子唱花儿的人那一定是一个孤寂、无助、落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那无人的旷野里扯开嗓子吼几声,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快,也多多少少带点古老的味道。
让我们还是走进洮州的江淮人家吧。一路走来,一个个的村子,不一样的布局,一进一出一芡套的平房,掩映在房前屋后的白杨树、柳树、李子树和杏树中间,便有了江南水乡的味道,要是门前再有一条小河在春季里缓缓流淌起来,那定是另外一番景象。屋前一般是空旷的打碾场,在白天空闲时,便有一群年轻的回族或是汉族媳妇们围坐在碾石上,或是自带的小木凳上,带着江淮吴语的浓浓韵味,互相诉说一些家常和往事,或是争先恐后地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时至晌午,有一小儿从大门的偏门洞里蹦出来,喊道;“娘!阿婆让你喊上婶子们,叫吃晌午来呢。晌午阿婆做好了,是拿手的铁锅粑,端放到堂屋炕桌上呢。”孩子的娘招呼众人去吃,竟无一人去吃,便推辞着哗地散了,扭着婀娜的腰肢,迈开急促的步子轻快地走了。她们走开时,汉族媳妇们头上的银泡和鬓花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把原本就水灵漂亮、婀娜多姿的人衬托得像仙女下凡似的;回族媳妇们头上的纱巾倒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是缺了一些江淮的水色而已。她们的衣摆刚好齐膝,端庄大方,不拖泥带水,这和江淮无异。只是在这青藏屋檐之下,缺了一分水色,一分温润,不然和江淮真有一比。六百多年的洮州生活,江淮移民后裔们娇嫩的面容变了,变成了青藏高原的红褐色。带着江淮吴语的浓浓韵味的语言也在留传中和当地人的语言互相交融,互相借用,形成了独特的洮州方言。你带着洮州方言,到了江淮一带的乡村,不用绕舌,更不用鹦鹉学舌,也能和那里的江淮人心情愉快地交流一番。心与心交流着,此刻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拉近了洮州和江淮的距离。然而六百多年来对想象中江淮水乡老家那种蚀骨的思念,使得他们竭力地保持着先人的一些服饰习惯,没有和当地人形成融合,顽强保留了江淮人的痕迹,留住了一些念想和记忆。回到十几年前,走在洮州任何一地的大街上,洮州的汉族妇女,服饰打扮极具特色,和江南女子的打扮毫无二致。未出阁的女孩子纤秀温婉,身着浅蓝色齐膝长衫,散腿裤子,足穿绣花鞋,梳独辫或者双辫。而称之为尕娘娘的那些出嫁了的媳妇们则面容娇艳,含羞顾盼,明眸善睐,头梳大髻,戴银饰镂花压鬓,发髻插满银泡,耳戴叮当作响的银饰坠子,发插流苏步摇。头顶双折对角花头巾,穿浅蓝色齐膝长衫,下穿撒花裤子并绑裤脚缠腿带,脚蹬鸳鸯戏水或是花色艳丽的绣花鞋。若逢赶集或庙会进城,身背精致小背兜,臂挽一精致竹笼。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婀娜多姿,款款而至,像走在江淮的某一小镇或大街上,再要是有那温润的小桥流水陪衬着,一抹蓝天下的洮州确也不亚于江淮。平面红石铺就的古巷里,几位少女穿着鲜艳的衣裙飘然而至,说说笑笑,那浓浓的江淮吴语让来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某地,又恍若古典诗词中的江南意象,让人留恋激动不已,遐思向往不已。 金陵的血脉生生地印在了这些后裔们的血液和语言里,也印在了这些后裔们的故事里。走在偏远的山村里,随便拉住一个人一问,你的祖上是那里人,他会自豪地告诉你,我的祖上是金陵人。只要打开了话头,他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下去,讲出一个个洮州人的故事来,不仅是明仁宗贵妃麻娘娘的故事,而是要讲上三天三夜让你听不完也听不烦的故事来。要是哪个作家到了洮州,听完了洮州人的故事,他一定会在洮州的哪个乡庄里住上几月甚至几年,把那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个个地写出来。其实,洮州人是活在久远而新鲜的历史故事里。但说白了,洮州人的历史是一部活着的移民守边史和奋斗史。
3
此时的江淮应是杨柳依依,细雨绵绵,流水潺潺。而此时的洮州却是枯柳寒鸦,白雪皑皑,银冰覆河。
江淮啊,可曾有谁想到在这青藏高原的屋檐下,生活着一群江淮后裔,六百多年的烽火岁月,让他们变成了一群顶天立地时刻想念故土的青藏硬汉。正是这烽火岁月的洗礼,造就了洮州人不同寻常的血脉。有人说温州人的足迹遍及了中国的每个角落,但洮州人更具挑战精神,胸中沸腾着高涨的血脉,恰恰是在温州人足迹罕至的地方,却留下了洮州人的足迹和奋斗的精神。有人曾戏谑地说,洮州人是荒野地里的野燕麦,只要给予土壤和空气,就能生根、发芽和生长。确也如此,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青藏高原的广袤大地上,洮州人像野燕麦一样到处生根发芽,也常常青松一样开拓扎根。更是以商贸繁荣为先导,硬是背着氧气,托靠着走上了青藏高原的各个角落。每年都听到有洮州人在青藏线上遭遇各种灾难去世的消息,但在灾难面前,没有人气馁,没有人退缩,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走上前去,战胜各种灾难和那稀薄的空气与寒冻,在那里打拼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回来时,一个个面红耳赤,健壮得像高原上的藏羚羊似的,蹦蹦跳跳无不快活。有个人很轻松地讲过一个故事,用他的故事诠释了洮州人的诚信和吃苦精神。他说,改革开放的初期,他带上家中仅有的十几元钱,背上一背包铁锅粑,搭上一辆东风车就憨敦敦地爬上了雀山,上了青藏高原。他在整个藏区打拼的初期,基本跟个要饭的差不多。但那时候人们都很淳朴,人与人的信任只是建立在互相的仅有的几次交往上。他先是少量地欠上一些名贵的药材,再搭上一辆返回内地的东风车,到内地卖掉。然后再等着搭上一辆进藏的东风车,往返数次,手里有了一些积累,开始做正规的买卖。买卖当中主要是靠诚信做支撑。正是有了诚信,他做买卖时,钱到不到手无所谓,只要他人在,就等于是把钱放在了他那儿,买主们一万个放心。再后来他有了钱,就成立了一个红旗车队,在青藏线上搞起了运输。当初那个阵势,在青藏线上是响当当的。可以说是凭着诚信和吃苦精神在青藏线竖起了自己的名号。今天只要有人提起当年的红旗车队,知道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声不绝于耳。
那年有个学者做过调查,在全国东西南北的各个大城市里和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里,都有洮州人在那里默默地打拼,经营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而后用这打拼来的钱去经营自己在洮州的家园。在全国有些农村,由于人们外出流走,村子荒芜了,村道长满了荒草。而洮州的广大农村,人是走了,人心却留了下来,人的灵魂也留了下来,一座座江淮风格的建筑在绿树掩映中拔地而起。也许洮州人是江淮离乡人的缘故,再也没有心境也没有心思更没有决心远离这片故土了。留在这片土地上还能留住最后一点江淮的念想和那点记忆。洮州人活着都活在江淮的念想和记忆里,活在江淮后裔的那点清高和自豪里。人有了念想和记忆才会有打拼的动力和精神。这就是洮州人不舍故土的原因吧。
冬闲了,人闲了,洮州大地也闲了。
白天,山道上走过一个放羊的老汉,手拄柳棍,面色黧黑,精神矍铄,赶着一帮像水样荡动的羊儿。风儿遒劲地吹着,枯草叽叽地叫着。老汉跳上高高的崖畔,远望着山湾里的羊儿,满脸像山丹花盛开似的堆着微笑,这是一种满足,一种自信,一种硬气。此时的他也许把水样荡动的羊儿想成了江淮那缓缓荡动的河水,或是轻描淡写的云儿。一首激荡的洮州花儿飘扬在山野里,羊儿忍不住回首望着老汉,咩咩地叫起来。花儿是这样唱的:“赶羊鞭嘛羊鞭杆,天上飘的绵羊云,茉莉花开在金陵城,想折一朵是折不成。”茉莉花是洮州人永远的乡愁。有谁见过真正的茉莉花呢,没有,洮州不出茉莉花,但洮州人说茉莉花,唱茉莉花,茉莉花是洮州人爱恋的念想和记忆。
洮州大地处处荡漾着洮州人的硬气和念想。
4
消融的雪泥在午后的寒风吹彻中,凝成了一层薄冰。秃荒的山岭一片晶莹剔透,一切遥远的故事和岁月的烟尘覆在了亮晶晶的薄冰之下,洮州的世界一片空净和素洁。少了喧嚣和热闹,多了一份恬静和幽邃。务忙的人们终于有闲暇来休息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最惬意的时光。
而春天的洮州吧,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微风习习,杨柳依依,草梢鹅黄,小河叮咚。
窝了一冬的年轻人们再次背起行囊毅然决然地务忙去了,身后是留住念想和记忆的村子、老人和儿童们。
洮州大地也开始繁忙起来了。古老的二牛抬杠翻起黑黝黝的泥土,一股久违的土腥味弥漫在田间地头,充溢着春的气息,吸引着那些在树梢上清脆啼鸣的鸟儿飞向田野,引吭高歌。鸟儿的歌唱是山野花儿的序曲,在田间地头歇息的人们,听着鸟儿的啼鸣,再也忍不住扯开嗓子吼开了花儿,江淮的茉莉花在洮州大地上重新生根、发芽、开放,年年不息,代代传唱,好像生长在江淮的茉莉花只有在洮州才能唱出它的神韵来。其实,这是一种留存记忆的念想而已。
洮州的山水,景致,活物,哪一样在这些江淮后裔们的心里生不出故事来呢?就说那山湾里一闪而逝的狐狸吧,日常叫作野狐,而在故事中却成了江淮的媚狐子,偏不说是野狐,说得有多窈窕、妩媚、可爱和多疑。小时候,在春天夜晚的月光下,奶奶常讲些媚狐子的故事,不是媚狐子成仙助人就是成仙惩恶的故事,半人半仙的媚狐子是那么的可爱和妩媚。奶奶讲得神神秘秘,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在黑暗中想象媚狐子的样子和成仙助人的事情,常常是想着进入了梦乡。也有时缠着奶奶,问奶奶是不是见过媚狐子。奶奶笑呵呵地说,她小时候见过媚狐子和人成亲呢,当你问得深沉的时候,奶奶就笑而不语,鼾声四起,沉静在说媚狐子的梦乡里,把好多的想象空间留给了你,让你在想象中快乐地成长,在成长中丰硕和诗意的想象。
5
乡愁,是洮州人永恒的思恋。正是有着这世传的乡愁,洮州人才会在行事做人中拿得起放得下。念念不忘故土,不忘在闲暇时从那流传的故事中寻找乡愁,在乡愁中注入新的思恋和念想。
乡愁更是洮州人永久的思恋和精神追求。万人拔河是洮州人对乡愁的另外一种诠释。
洮州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晚上的万人拔河活动上,在绳头指挥连绳的老先生们,一个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袍,一派儒雅风范,沉着指挥,多像一个个江淮学堂里的老先生,儒雅得让人忘了寒风吹彻和洁雪覆野。在大街上抬着绳头走向连接的西门口,像走在江淮繁花似锦的田野里,顿觉碧空无云,脚底生风,在男男女女的呐喊声中想象游人如织的江淮,那一定是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然后浩气冲天地来一场拼死搏杀,给乡愁注入新的思恋和念想。
洮州万人拔河更是把洮州人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群群虎腾腾茂生生的江淮后裔健儿们,冒着寒风踢着雪球从四面八方的村落潮水般奔涌而来;一簇簇花枝招展婀娜多姿的江淮后裔的媚娘们,扭着神姿绰约的身姿踩着雪泥从四乡八路结伴而来,把欢喜的笑声扬在了冰天雪地里,惹笑了沉寂的皑皑白雪。
他们踏着积尘,顶着昏日,任凭寒风吹彻,但欢腾的嬉笑声在洁雪上迅疾地滑过,飞翔在空寂的山野里,朴实得像远山里不甘寂寞的风笛,吹奏着欢愉的乐章。她们踩着冰雪,迎着疾风,轻溜溜地像一群飞翔的哨鸽,狂舞在空旷里,飞扬的流苏,飘扬的丝带,点燃红红绿绿的生命,弹奏起一曲曲情调撩人的轻音乐。
洮州万人拔河!把上演了六百多年生死离别的移民大剧演绎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让挥洒的汗水化卸了洮州人遥远记忆的苦恋,把思恋江淮故地的念想化解成了一股股团结的力量。
但是,在他们沸腾的血液里多了一丝青藏高原的粗犷和豪放;在她们淡定的心气里多了一点江淮温润的人生感悟和思恋。当然,也有一份秦淮河畔的遐思、无助和伤感,久缠不退。
初冬。中午。
顶着蓝旺旺白亮亮的天穹,迎着温烈刺润的风尘,沿着唐蕃古道,思谋着一路访古寻今、探幽索隐而来。
站在枯荒芜旷的洮州大地上,抚摸洮州卫城的石条门砖,体验历史风烟的悲壮,走进洮州的江淮人家,目睹绝版的江淮遗风,倾听江淮人家的故事,品读江淮吴语的韵味,遐思秦淮歌声的清悠,心跳江淮后裔女人的风韵,探究接续记忆的渊源……
在红桦山拐弯处,带着灵魂深处的江淮乡愁远眺山脚下的边塞古城——洮州卫城,被它的雄浑、巍峨、奇绝、腾跃、威武所震撼。
纯纯的,暖暖的,未含一丝杂质的冬阳带着饱满的微笑笼罩着雄伟横亘的洮州卫城。在一抹银白雪色的反衬和露出地表的枯黄色的烘托下,荒老而有气势的洮州卫城横卧在洮河之阳东陇山下的一马平川里,独坐天下,雄视四野。北城墙蜿蜒曲伸,随地势贴紧山势而建,南城墙壁立刀削,雄齐方整,高不可攀,整座城像苍老的古董架精心摆布,错落有致。宽展雄厚的城墙无一秦砖汉瓦,是就地取材,用当地满目苍浑的红黄泥土夯筑成墙,而城门为当地产的红条石垒砌而成,历经600多年春夏秋冬的风雨沧桑,屹立在洮州大地上稳基固地,不倒不朽。
洮州卫城始建于汉代,初叫侯和城,后更名洪和。从那时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洪和城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总是朝夕易主,狼烟四起,你争我夺,几破几筑,吐谷浑、吐蕃的彪悍战马不时驰骋于洮州地面,扬起战乱的浓烈烟尘笼罩着洪和城。洪武十二年,大明王朝派西平侯沐英、曹国公李文忠带精锐部队远征西北,安抚边地,征服了盘踞洮州的元朝残余割据势力。朱元璋下诏:部队固守洮州,就地驻扎,屯田戎兵。建立了洮州卫,并将破败不堪的侯和城予以重修扩建,之后,老百姓便称其为“新城”,新城即洮州卫城。新城是相对旧城而言。群山怀抱的旧城,与新城一西一东,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守护着边地疆域。旧城始建于隋唐,但自隋唐以来,同样没有片刻的安宁,在这片历史久远风清气爽的土地上,也曾飘荡过古羌人悠扬的短笛,吐蕃彪悍战马的奔嘶蹄鸣和吐谷浑雄浑的牛角号。古老的短笛声、马蹄声和号角声早已被岁月涡卷着淹没在历史的尘烟里,寻不见一丝踪迹和音讯,只留下那凄美无比的传说回荡在洮州大地,用残破的一砖半瓦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和繁荣。我看到过一张民国初年旧城的老照片。主街道上铺着条石,两旁植满高大的柳树,树后是一排排的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和店铺。柳树的缝隙间飘荡着各种店铺猎猎的招牌幡号。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见证了六百多年来中国西部汉藏茶马互市的贸易昌盛,诉说着这里曾经作为旱码头的繁荣和富裕。
至今,洮州卫城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挺立,向世人诉说洮州久远的历史和尘烟。城墙上昨晚飘落的洁雪,斑驳、枯瘦,但也遮不住历史的风尘和沧桑。而那苍老旷野里的厚雪则雄浑、肥硕,覆盖着历史的尘烟和以往的岁月,让人思谋不清,挖抓不透。踩着松软的厚雪溜下红桦山,从南门进得洮州卫城。洮州卫城曾建有四大城门,东为定武门,南为迎薰门,西是怀远门,北是仁和门,但历经六百余年漫长岁月的侵蚀和兵燹之灾的洗劫,最终只有迎薰门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雄视着东陇山下的南门河,不肯退出历史舞台。沿着红石铺就的通道一路走来,迎着历史的风烟,踏着历史的沉淀,遥想曾经的金戈铁马和拼死冲杀,一步步地走近迎薰门,城头上迎薰二字苍雄沉重地镶嵌在城砖上,裹了一层久远的风尘,有点读不清本来的沧桑面目。让大炮惊扰了几百年的一只灰尘尘的小麻雀,从迎薰门的门洞里扑腾腾地飞走了,惊着了我们这些走在历史烟尘里的人们。
血红的是古旧的迎薰门洞,洁白的是落下不久的白雪,心情沉重的是一群踏雪而至的来访者或是来来往往的那些江淮后裔们。`
历史已淹没在岁月的尘烟里,而遗留下来的江淮风情在诉说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
2
站在城墙上,在瑟瑟的微风中,踩着斑驳润滑的泥雪,望着一马平川的城外,旷野里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地耀眼炫目。几只野鸡在雪地里甩着长尾巴旋来飞去,寻找着覆盖在雪被下的吃食。冬日的远村少了历史的风烟,只是潦草、斑驳、孤寂、无序地存在着,有气无力地飘荡着缕缕炊烟,有了几分生机,更像守卫卫城的士兵,有着几分坚硬和刚气。城内零零落落的高大白杨树,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中显得干瘦、老荒、寥落,直直地展示它们的年轮和经历过的那些风与火的岁月。大街上拉土的牛车缓慢走过,叮叮当当的古老牛铃声响彻穿梭在无人的空巷,空灵清幽、悦耳动听,多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只是有点担忧,这古老空灵的牛铃声在洮州大地上还能存在着响彻多久呢。
一声粗壮而悠扬的洮州花儿扯着长调徐徐飘进了耳朵,这是久违了的山野的声音,花草的声音。在十几年前的洮州大地上,男男女女出来都会哼唱几句花儿的,就是不会唱花儿的也都会说几句,用花儿来表达难以诉说的难肠。可现在许许多多的人已经不会唱花儿了,流行歌替代了花儿的对唱。在这温烈的冬季里,能听到花儿,实属不易。大冬天的在山野里扯开嗓子唱花儿的人那一定是一个孤寂、无助、落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那无人的旷野里扯开嗓子吼几声,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快,也多多少少带点古老的味道。
让我们还是走进洮州的江淮人家吧。一路走来,一个个的村子,不一样的布局,一进一出一芡套的平房,掩映在房前屋后的白杨树、柳树、李子树和杏树中间,便有了江南水乡的味道,要是门前再有一条小河在春季里缓缓流淌起来,那定是另外一番景象。屋前一般是空旷的打碾场,在白天空闲时,便有一群年轻的回族或是汉族媳妇们围坐在碾石上,或是自带的小木凳上,带着江淮吴语的浓浓韵味,互相诉说一些家常和往事,或是争先恐后地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时至晌午,有一小儿从大门的偏门洞里蹦出来,喊道;“娘!阿婆让你喊上婶子们,叫吃晌午来呢。晌午阿婆做好了,是拿手的铁锅粑,端放到堂屋炕桌上呢。”孩子的娘招呼众人去吃,竟无一人去吃,便推辞着哗地散了,扭着婀娜的腰肢,迈开急促的步子轻快地走了。她们走开时,汉族媳妇们头上的银泡和鬓花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把原本就水灵漂亮、婀娜多姿的人衬托得像仙女下凡似的;回族媳妇们头上的纱巾倒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是缺了一些江淮的水色而已。她们的衣摆刚好齐膝,端庄大方,不拖泥带水,这和江淮无异。只是在这青藏屋檐之下,缺了一分水色,一分温润,不然和江淮真有一比。六百多年的洮州生活,江淮移民后裔们娇嫩的面容变了,变成了青藏高原的红褐色。带着江淮吴语的浓浓韵味的语言也在留传中和当地人的语言互相交融,互相借用,形成了独特的洮州方言。你带着洮州方言,到了江淮一带的乡村,不用绕舌,更不用鹦鹉学舌,也能和那里的江淮人心情愉快地交流一番。心与心交流着,此刻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拉近了洮州和江淮的距离。然而六百多年来对想象中江淮水乡老家那种蚀骨的思念,使得他们竭力地保持着先人的一些服饰习惯,没有和当地人形成融合,顽强保留了江淮人的痕迹,留住了一些念想和记忆。回到十几年前,走在洮州任何一地的大街上,洮州的汉族妇女,服饰打扮极具特色,和江南女子的打扮毫无二致。未出阁的女孩子纤秀温婉,身着浅蓝色齐膝长衫,散腿裤子,足穿绣花鞋,梳独辫或者双辫。而称之为尕娘娘的那些出嫁了的媳妇们则面容娇艳,含羞顾盼,明眸善睐,头梳大髻,戴银饰镂花压鬓,发髻插满银泡,耳戴叮当作响的银饰坠子,发插流苏步摇。头顶双折对角花头巾,穿浅蓝色齐膝长衫,下穿撒花裤子并绑裤脚缠腿带,脚蹬鸳鸯戏水或是花色艳丽的绣花鞋。若逢赶集或庙会进城,身背精致小背兜,臂挽一精致竹笼。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婀娜多姿,款款而至,像走在江淮的某一小镇或大街上,再要是有那温润的小桥流水陪衬着,一抹蓝天下的洮州确也不亚于江淮。平面红石铺就的古巷里,几位少女穿着鲜艳的衣裙飘然而至,说说笑笑,那浓浓的江淮吴语让来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某地,又恍若古典诗词中的江南意象,让人留恋激动不已,遐思向往不已。 金陵的血脉生生地印在了这些后裔们的血液和语言里,也印在了这些后裔们的故事里。走在偏远的山村里,随便拉住一个人一问,你的祖上是那里人,他会自豪地告诉你,我的祖上是金陵人。只要打开了话头,他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下去,讲出一个个洮州人的故事来,不仅是明仁宗贵妃麻娘娘的故事,而是要讲上三天三夜让你听不完也听不烦的故事来。要是哪个作家到了洮州,听完了洮州人的故事,他一定会在洮州的哪个乡庄里住上几月甚至几年,把那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个个地写出来。其实,洮州人是活在久远而新鲜的历史故事里。但说白了,洮州人的历史是一部活着的移民守边史和奋斗史。
3
此时的江淮应是杨柳依依,细雨绵绵,流水潺潺。而此时的洮州却是枯柳寒鸦,白雪皑皑,银冰覆河。
江淮啊,可曾有谁想到在这青藏高原的屋檐下,生活着一群江淮后裔,六百多年的烽火岁月,让他们变成了一群顶天立地时刻想念故土的青藏硬汉。正是这烽火岁月的洗礼,造就了洮州人不同寻常的血脉。有人说温州人的足迹遍及了中国的每个角落,但洮州人更具挑战精神,胸中沸腾着高涨的血脉,恰恰是在温州人足迹罕至的地方,却留下了洮州人的足迹和奋斗的精神。有人曾戏谑地说,洮州人是荒野地里的野燕麦,只要给予土壤和空气,就能生根、发芽和生长。确也如此,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青藏高原的广袤大地上,洮州人像野燕麦一样到处生根发芽,也常常青松一样开拓扎根。更是以商贸繁荣为先导,硬是背着氧气,托靠着走上了青藏高原的各个角落。每年都听到有洮州人在青藏线上遭遇各种灾难去世的消息,但在灾难面前,没有人气馁,没有人退缩,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走上前去,战胜各种灾难和那稀薄的空气与寒冻,在那里打拼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回来时,一个个面红耳赤,健壮得像高原上的藏羚羊似的,蹦蹦跳跳无不快活。有个人很轻松地讲过一个故事,用他的故事诠释了洮州人的诚信和吃苦精神。他说,改革开放的初期,他带上家中仅有的十几元钱,背上一背包铁锅粑,搭上一辆东风车就憨敦敦地爬上了雀山,上了青藏高原。他在整个藏区打拼的初期,基本跟个要饭的差不多。但那时候人们都很淳朴,人与人的信任只是建立在互相的仅有的几次交往上。他先是少量地欠上一些名贵的药材,再搭上一辆返回内地的东风车,到内地卖掉。然后再等着搭上一辆进藏的东风车,往返数次,手里有了一些积累,开始做正规的买卖。买卖当中主要是靠诚信做支撑。正是有了诚信,他做买卖时,钱到不到手无所谓,只要他人在,就等于是把钱放在了他那儿,买主们一万个放心。再后来他有了钱,就成立了一个红旗车队,在青藏线上搞起了运输。当初那个阵势,在青藏线上是响当当的。可以说是凭着诚信和吃苦精神在青藏线竖起了自己的名号。今天只要有人提起当年的红旗车队,知道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声不绝于耳。
那年有个学者做过调查,在全国东西南北的各个大城市里和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里,都有洮州人在那里默默地打拼,经营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而后用这打拼来的钱去经营自己在洮州的家园。在全国有些农村,由于人们外出流走,村子荒芜了,村道长满了荒草。而洮州的广大农村,人是走了,人心却留了下来,人的灵魂也留了下来,一座座江淮风格的建筑在绿树掩映中拔地而起。也许洮州人是江淮离乡人的缘故,再也没有心境也没有心思更没有决心远离这片故土了。留在这片土地上还能留住最后一点江淮的念想和那点记忆。洮州人活着都活在江淮的念想和记忆里,活在江淮后裔的那点清高和自豪里。人有了念想和记忆才会有打拼的动力和精神。这就是洮州人不舍故土的原因吧。
冬闲了,人闲了,洮州大地也闲了。
白天,山道上走过一个放羊的老汉,手拄柳棍,面色黧黑,精神矍铄,赶着一帮像水样荡动的羊儿。风儿遒劲地吹着,枯草叽叽地叫着。老汉跳上高高的崖畔,远望着山湾里的羊儿,满脸像山丹花盛开似的堆着微笑,这是一种满足,一种自信,一种硬气。此时的他也许把水样荡动的羊儿想成了江淮那缓缓荡动的河水,或是轻描淡写的云儿。一首激荡的洮州花儿飘扬在山野里,羊儿忍不住回首望着老汉,咩咩地叫起来。花儿是这样唱的:“赶羊鞭嘛羊鞭杆,天上飘的绵羊云,茉莉花开在金陵城,想折一朵是折不成。”茉莉花是洮州人永远的乡愁。有谁见过真正的茉莉花呢,没有,洮州不出茉莉花,但洮州人说茉莉花,唱茉莉花,茉莉花是洮州人爱恋的念想和记忆。
洮州大地处处荡漾着洮州人的硬气和念想。
4
消融的雪泥在午后的寒风吹彻中,凝成了一层薄冰。秃荒的山岭一片晶莹剔透,一切遥远的故事和岁月的烟尘覆在了亮晶晶的薄冰之下,洮州的世界一片空净和素洁。少了喧嚣和热闹,多了一份恬静和幽邃。务忙的人们终于有闲暇来休息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最惬意的时光。
而春天的洮州吧,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微风习习,杨柳依依,草梢鹅黄,小河叮咚。
窝了一冬的年轻人们再次背起行囊毅然决然地务忙去了,身后是留住念想和记忆的村子、老人和儿童们。
洮州大地也开始繁忙起来了。古老的二牛抬杠翻起黑黝黝的泥土,一股久违的土腥味弥漫在田间地头,充溢着春的气息,吸引着那些在树梢上清脆啼鸣的鸟儿飞向田野,引吭高歌。鸟儿的歌唱是山野花儿的序曲,在田间地头歇息的人们,听着鸟儿的啼鸣,再也忍不住扯开嗓子吼开了花儿,江淮的茉莉花在洮州大地上重新生根、发芽、开放,年年不息,代代传唱,好像生长在江淮的茉莉花只有在洮州才能唱出它的神韵来。其实,这是一种留存记忆的念想而已。
洮州的山水,景致,活物,哪一样在这些江淮后裔们的心里生不出故事来呢?就说那山湾里一闪而逝的狐狸吧,日常叫作野狐,而在故事中却成了江淮的媚狐子,偏不说是野狐,说得有多窈窕、妩媚、可爱和多疑。小时候,在春天夜晚的月光下,奶奶常讲些媚狐子的故事,不是媚狐子成仙助人就是成仙惩恶的故事,半人半仙的媚狐子是那么的可爱和妩媚。奶奶讲得神神秘秘,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在黑暗中想象媚狐子的样子和成仙助人的事情,常常是想着进入了梦乡。也有时缠着奶奶,问奶奶是不是见过媚狐子。奶奶笑呵呵地说,她小时候见过媚狐子和人成亲呢,当你问得深沉的时候,奶奶就笑而不语,鼾声四起,沉静在说媚狐子的梦乡里,把好多的想象空间留给了你,让你在想象中快乐地成长,在成长中丰硕和诗意的想象。
5
乡愁,是洮州人永恒的思恋。正是有着这世传的乡愁,洮州人才会在行事做人中拿得起放得下。念念不忘故土,不忘在闲暇时从那流传的故事中寻找乡愁,在乡愁中注入新的思恋和念想。
乡愁更是洮州人永久的思恋和精神追求。万人拔河是洮州人对乡愁的另外一种诠释。
洮州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晚上的万人拔河活动上,在绳头指挥连绳的老先生们,一个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袍,一派儒雅风范,沉着指挥,多像一个个江淮学堂里的老先生,儒雅得让人忘了寒风吹彻和洁雪覆野。在大街上抬着绳头走向连接的西门口,像走在江淮繁花似锦的田野里,顿觉碧空无云,脚底生风,在男男女女的呐喊声中想象游人如织的江淮,那一定是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然后浩气冲天地来一场拼死搏杀,给乡愁注入新的思恋和念想。
洮州万人拔河更是把洮州人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群群虎腾腾茂生生的江淮后裔健儿们,冒着寒风踢着雪球从四面八方的村落潮水般奔涌而来;一簇簇花枝招展婀娜多姿的江淮后裔的媚娘们,扭着神姿绰约的身姿踩着雪泥从四乡八路结伴而来,把欢喜的笑声扬在了冰天雪地里,惹笑了沉寂的皑皑白雪。
他们踏着积尘,顶着昏日,任凭寒风吹彻,但欢腾的嬉笑声在洁雪上迅疾地滑过,飞翔在空寂的山野里,朴实得像远山里不甘寂寞的风笛,吹奏着欢愉的乐章。她们踩着冰雪,迎着疾风,轻溜溜地像一群飞翔的哨鸽,狂舞在空旷里,飞扬的流苏,飘扬的丝带,点燃红红绿绿的生命,弹奏起一曲曲情调撩人的轻音乐。
洮州万人拔河!把上演了六百多年生死离别的移民大剧演绎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让挥洒的汗水化卸了洮州人遥远记忆的苦恋,把思恋江淮故地的念想化解成了一股股团结的力量。
但是,在他们沸腾的血液里多了一丝青藏高原的粗犷和豪放;在她们淡定的心气里多了一点江淮温润的人生感悟和思恋。当然,也有一份秦淮河畔的遐思、无助和伤感,久缠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