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中向企业学习,借鉴企业文化的精华、精髓,并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企业文化特色、职业文化特色、地方文化特色,通过课堂教学为构建具有职业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而努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课堂教学 企业文化 职业文化 地方文化
《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此,中职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创新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企业文化特色、职业文化特色、地方文化特色。
一、中职课堂教学应凸显企业文化特色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渗透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通过渗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若离开企业文化讲职业道德就显得十分空洞,若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就能够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如果没有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学生很难理解各个工序、工种之间的分工、协作、配合、衔接,很难理解产品质量和工作态度之间的紧密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渗透企业文化理念,则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对企业文化学习、感悟与认知,感受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竞争生存的压力,就能激发、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和动机。
企业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两个方面实施。在公共课教学方面,教师可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鲜活的案例教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为主线,培养训练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态度、规范、习惯,让学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无形中领悟到企业的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从而在日常学习中按企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比如,在礼仪课教学中,实训模拟各种礼仪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经受锻炼,将学生规范深化在行业规范要求中,将感悟汇成企业文化精神、意识和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在专业课教学方面,教師应以“实用、够用、能用”为原则,重视核心技能培养,实行项目化、模块式教学,着力构建“课堂设到工厂、企业搬到学校”的新模式,将学生学习实习场所扩大到工厂车间、实训基地,形成实践操作的职业氛围。学校在学生实训场所的建设时要仿照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场景,设备的安放、操作的流程、功能区的划分、环境的布置等方面要将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企业化,还要引入企业制度,制定严格的实验实训工作纪律、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安全与卫生制度,规定学生必须根据企业的工作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排队进出实训室,全面推行“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管理制度。
二、中职课堂教学中应凸显职业文化特色
当今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未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没有凸显“职业性”。因而,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职业性,在课堂教学要重视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凸显职业文化可从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方面实施。基础课教学方面,例如语文教学,企业文化中有很多的素养要求,如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等都可以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找到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作充分的挖掘,引导学生寻找、领悟、学习课文所表现的那些高尚的职业精神。例如,通过学习《每桶四美元》一文,教师应让学生感悟到对企业要忠诚,对企业发展要有信心,作为一名员工要从小事干起且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就会成功;通过学习《敬业与乐业》一文,通过析事例,讲故事,引导学生要敬业,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兢兢业业,都能有作为。专业课教学方面,例如会计专业教学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诚实守信等素养,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进入角色,胜任工作;汽车维修、电工电子、数控机床、模具制造等专业课堂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理解章程、操作流程,严格规范操作、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等职业等素养。
三、中职课堂教学中应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域漫长岁月的文化积淀,具有无可取代、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用地方优秀文化教育青少年,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公民,我们首先要爱国,有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爱家必须了解家乡,只有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我们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因此,中职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学习本地方的历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家乡的昨天,更好地认识今天,有助于积极地投身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中去,而且还可以由近及远,通过地方历史的学习,掌握祖国的历史,受到更加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国情教育。地方文化史是学生生长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地方文化史,针对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爱国爱家的素养。通过学习地方文化史,可使学生感到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进而产生历史感,逐步养成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克服困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教师应通过中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知企业文化理念、职业文化理念、地方文化理念,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实现从“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具备一名现代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素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长、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J] .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2]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 广州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
(责编 张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课堂教学 企业文化 职业文化 地方文化
《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此,中职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创新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企业文化特色、职业文化特色、地方文化特色。
一、中职课堂教学应凸显企业文化特色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渗透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通过渗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若离开企业文化讲职业道德就显得十分空洞,若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就能够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如果没有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学生很难理解各个工序、工种之间的分工、协作、配合、衔接,很难理解产品质量和工作态度之间的紧密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渗透企业文化理念,则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对企业文化学习、感悟与认知,感受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竞争生存的压力,就能激发、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和动机。
企业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两个方面实施。在公共课教学方面,教师可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鲜活的案例教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为主线,培养训练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态度、规范、习惯,让学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无形中领悟到企业的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从而在日常学习中按企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比如,在礼仪课教学中,实训模拟各种礼仪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经受锻炼,将学生规范深化在行业规范要求中,将感悟汇成企业文化精神、意识和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在专业课教学方面,教師应以“实用、够用、能用”为原则,重视核心技能培养,实行项目化、模块式教学,着力构建“课堂设到工厂、企业搬到学校”的新模式,将学生学习实习场所扩大到工厂车间、实训基地,形成实践操作的职业氛围。学校在学生实训场所的建设时要仿照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场景,设备的安放、操作的流程、功能区的划分、环境的布置等方面要将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企业化,还要引入企业制度,制定严格的实验实训工作纪律、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安全与卫生制度,规定学生必须根据企业的工作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排队进出实训室,全面推行“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管理制度。
二、中职课堂教学中应凸显职业文化特色
当今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未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没有凸显“职业性”。因而,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职业性,在课堂教学要重视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凸显职业文化可从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方面实施。基础课教学方面,例如语文教学,企业文化中有很多的素养要求,如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等都可以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找到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作充分的挖掘,引导学生寻找、领悟、学习课文所表现的那些高尚的职业精神。例如,通过学习《每桶四美元》一文,教师应让学生感悟到对企业要忠诚,对企业发展要有信心,作为一名员工要从小事干起且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就会成功;通过学习《敬业与乐业》一文,通过析事例,讲故事,引导学生要敬业,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兢兢业业,都能有作为。专业课教学方面,例如会计专业教学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诚实守信等素养,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进入角色,胜任工作;汽车维修、电工电子、数控机床、模具制造等专业课堂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理解章程、操作流程,严格规范操作、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等职业等素养。
三、中职课堂教学中应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域漫长岁月的文化积淀,具有无可取代、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用地方优秀文化教育青少年,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公民,我们首先要爱国,有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爱家必须了解家乡,只有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我们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因此,中职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学习本地方的历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家乡的昨天,更好地认识今天,有助于积极地投身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中去,而且还可以由近及远,通过地方历史的学习,掌握祖国的历史,受到更加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国情教育。地方文化史是学生生长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地方文化史,针对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爱国爱家的素养。通过学习地方文化史,可使学生感到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进而产生历史感,逐步养成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克服困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教师应通过中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知企业文化理念、职业文化理念、地方文化理念,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实现从“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具备一名现代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素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长、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J] .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2]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 广州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