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云南西山旅游风景区为例,就其地域性表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旅游风景区的地域性表达可以从地域自然条件特征及地域文化特征两个层面上入手,结合具体的表现手法,创造出富有地域特征、蕴涵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风景区。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域景观;景观设计
1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就是指不同地域有自己不同于其它地域的文化,这种地域不仅是民族的范畴,也是民俗的范畴。这种文化有变,也有不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必然要变,但其文化结构没有解体。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 地域景观特征
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岩体水流、植被类型,也有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文化、风俗、历史等雕刻在土地上的印迹。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特征被称为景观特征。一个地区的景观特征越明显、统一、完整、符合客观的审美标准,观察者所获得的欣悦程度就越高。
不同场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不同,其景观特征也各异。自然景观的美包含许多方面,用文学的语言描述,诸如纯净、飘逸、幽雅、宁静等。俗语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一方水土就有扎根于当地土壤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风俗。
3 规划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建城史两干四百余年,年接待旅客2735万人次,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km,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km,海拔1900m至2350m。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3.3 发展现状
3.3.1 场地现状。整个规划场地呈南北长,东西短不规则形状,南北最大距离1150m,东西最短距离95m。场地内包括自然山体、村庄、原景前区服务设施用地,地形西高东低,最大高差54m,主要建设用地最大高差达到20m。
3.3.2 交通。景区外围主要有成昆铁路、昆瑞公路、春雨路、320 国道、高海高速、碧海路等。其中春雨路、昆瑞公路、320 国道、碧海路是进入景区的主要道路。 昆瑞公路和碧海路是进入景前区的主要道路。昆瑞公路和春雨路主要是连接景区和昆明市区的道路,为城市干道,水泥路面,路况总体较好;320 国道,又称滇缅公路(昆瑞公路),路基较好,但由于修建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路面局部破损,凹凸不平,由于与采沙场相连,目前多为拉沙货车使用。
3.3.3 环境。规划用地东侧为村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形象差,卫生不好等问题;西北侧为规划居住用地;西南侧为自然山体,同时在规划用地东侧不远处为滇池,使本次规划用地具备了良好的视线优势。
3.3.4 现状绿化与植被 。西山风景区内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誉为滇中高原“绿翡翠”。据统计,木本植物有80 多种,180 属,近300 种,主要有云向松.华山松,杉、楸,榆、柏等,还有杜鹃、十里香等野生花木。产白笈、草乌、沙参等药用植物90 多种。太华寺的银杏、玉兰,华亭寺的优县华,为昆明地区古木名树之一。
4 结语
由于地域文化产生的根源在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了当地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发展,只要无法消除地域间的差异,就无法消除地域文化。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景观设计,才真正富有内涵和生命力,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 译者: 方益萍等) .城市意向[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2. 俞孔坚.景观: 生态.文化.感知[M].北京: 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2
3.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2
(责任编辑 张晓燕)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域景观;景观设计
1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就是指不同地域有自己不同于其它地域的文化,这种地域不仅是民族的范畴,也是民俗的范畴。这种文化有变,也有不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必然要变,但其文化结构没有解体。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 地域景观特征
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岩体水流、植被类型,也有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文化、风俗、历史等雕刻在土地上的印迹。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特征被称为景观特征。一个地区的景观特征越明显、统一、完整、符合客观的审美标准,观察者所获得的欣悦程度就越高。
不同场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不同,其景观特征也各异。自然景观的美包含许多方面,用文学的语言描述,诸如纯净、飘逸、幽雅、宁静等。俗语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一方水土就有扎根于当地土壤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风俗。
3 规划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建城史两干四百余年,年接待旅客2735万人次,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km,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km,海拔1900m至2350m。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3.3 发展现状
3.3.1 场地现状。整个规划场地呈南北长,东西短不规则形状,南北最大距离1150m,东西最短距离95m。场地内包括自然山体、村庄、原景前区服务设施用地,地形西高东低,最大高差54m,主要建设用地最大高差达到20m。
3.3.2 交通。景区外围主要有成昆铁路、昆瑞公路、春雨路、320 国道、高海高速、碧海路等。其中春雨路、昆瑞公路、320 国道、碧海路是进入景区的主要道路。 昆瑞公路和碧海路是进入景前区的主要道路。昆瑞公路和春雨路主要是连接景区和昆明市区的道路,为城市干道,水泥路面,路况总体较好;320 国道,又称滇缅公路(昆瑞公路),路基较好,但由于修建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路面局部破损,凹凸不平,由于与采沙场相连,目前多为拉沙货车使用。
3.3.3 环境。规划用地东侧为村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形象差,卫生不好等问题;西北侧为规划居住用地;西南侧为自然山体,同时在规划用地东侧不远处为滇池,使本次规划用地具备了良好的视线优势。
3.3.4 现状绿化与植被 。西山风景区内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誉为滇中高原“绿翡翠”。据统计,木本植物有80 多种,180 属,近300 种,主要有云向松.华山松,杉、楸,榆、柏等,还有杜鹃、十里香等野生花木。产白笈、草乌、沙参等药用植物90 多种。太华寺的银杏、玉兰,华亭寺的优县华,为昆明地区古木名树之一。
4 结语
由于地域文化产生的根源在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了当地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发展,只要无法消除地域间的差异,就无法消除地域文化。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景观设计,才真正富有内涵和生命力,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 译者: 方益萍等) .城市意向[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2. 俞孔坚.景观: 生态.文化.感知[M].北京: 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2
3.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2
(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