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州人杰地灵,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勤劳朴實的客家人的聚居之地,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客家人秉持“耕读传家”的传统,历来崇尚教育、勤劳务实,寄希望于通过读书谋取出路、走出大山。这种优良传统使得梅州大地英才辈出,从学者犹如雨后春笋。《梅州院试》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的宋湘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湘(1756 ~ 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梅州)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绩斐然的清官。
宋湘从小天资聪敏、胆识过人,小小年纪便敢与大人同台对诗,9岁时就能学叔伯在酒会上题诗撰文并当场交卷。其才思比起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让叔伯们大为诧异、喜出望外。此后,他便经常与大人们一起吟诗作对。12岁时,宋湘参加童子试,名列榜首。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爱迪生的名言,放在出口成章、落笔立就的才子宋湘身上同样适用。宋湘天赋过人,他在物质条件贫瘠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懈地学习,是他得以成才成名的坚实基础。宋湘从小家境贫寒,有段时间只能依靠卖文维持基本生活。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三年(1770 ~ 1778)整整8年时间,宋湘则在家一边务农一边读书,从未放弃读书学习。
由于孜孜不怠,宋湘在科场成绩斐然:23岁中秀才,37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任过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以及云南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知府等职务。
在联对方面,宋湘才气逼人。传说有一年,嘉庆皇帝为母做寿,在翰林院群儒中遍征对联,群儒还在思索,宋湘却已率先站出来挥毫疾书:“顺穆康宁雍沿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横匾书:“上大人”。这副寓意饱满、书法笔致潇洒的对联一出,嘉庆皇帝当即欢喜极了,忍不住大赞宋湘为“天下第一才子”。后因有人嫉妒宋湘得此赞赏,嘉庆皇帝遂改称:“宋湘,岭南第一才子”。此乃宋湘“岭南第一才子”美誉的由来,一直被世人传颂。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宋湘的应对之作,均生动风趣,譬如:
雨打门前芭蕉叶烂;风吹窗外瓜棚藤落。
深夜过河,脚踏满天星斗;清晨拆画,手卷万里江山。
泥中捉滑,不知泥滑滑滑;花下焚香,难辨花香香香。
白渡桥头,白屋白鸡啼白昼;黄泥墩上,黄沙黄狗吠黄昏。
宋湘的诗作同样出类拔萃,他是清代中叶岭南三大诗家之一。至今流传下来的宋湘诗作有一千多首。譬如,“桐叶榕叶碧相映,竹鸡水鸡春共声。贪看黄牛骑水过,不觉远寺钟齐鸣”,把农家景色描绘得静谧美好。
细细品味宋湘的联对、诗作,可以看到他的作品绝大多数取之于生活,自然流露,信手拈来,笔调灵动,又见立意之别致、剪裁之巧妙、风格之独特。
宋湘还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独具一格,饮誉艺坛,而且他“竹叶蔗渣俱妙笔”,除了用笔书写,还能用竹叶、蔗渣作书。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龙藏宋墨题咏》评曰:“芷湾草书,章法磊茫,笔致潇洒,往往一纸书出辄为时贤所倾倒。”宋湘书法对客家人影响很大,直接提高了梅州客家人在书法界的地位。现今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珍藏的“宋湘殿试卷”共一千八百多字,正是罕见的宋湘楷书珍品。
因诗歌、文章、书法冠绝当时,宋湘还被人称誉“三绝大家”。
机缘巧合,宋湘48岁时受邀担任母校粤秀书院院长。粤秀书院是清代广东四大书院之首,影响力不言而喻。其实宋湘早年在粤秀书院求学时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是老师们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担任院长两年期间,宋湘夙兴夜寐,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为当时广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生中享有崇高威望。
除了在文学、书法上的造诣和教育上的用心,宋湘在为官道路上也是有口皆碑。他处处为民着想,见地瘠民贫,便捐出俸银购置了500架纺车和一批棉花,教妇女纺织,这与今日的产业扶贫不谋而合。遇天灾水患,他便号召当地百姓植树造林。这种高瞻远瞩的做法放在今日也依然适用,并且与当今受到全民重视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见书院荒废,他则着手复兴,树重教之风,深得人心。
为官26年,宋湘的俸银大部分都慷慨捐出。据记载,他一生的俸禄除寄回300两修缮祖屋外,全用于为民办实事。对于家里人的索钱请求,宋湘不以为然,旷达乐观、勤劳务实的他认为,自强自立、勤学努力的精神才是一生的宝贵财富。“子孙与我样,买田做什么?子孙不如我,买田做什么?”不俗见地、高风亮节跃然纸上。
新中国成立后,宋湘与姚德胜、丁日昌、丘逢甲、张弼士、李惠堂、黄遵宪、罗香林被选为“梅州八贤”。其铜像立于梅州大会堂,供后人瞻仰。
宋湘(1756 ~ 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梅州)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绩斐然的清官。
宋湘从小天资聪敏、胆识过人,小小年纪便敢与大人同台对诗,9岁时就能学叔伯在酒会上题诗撰文并当场交卷。其才思比起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让叔伯们大为诧异、喜出望外。此后,他便经常与大人们一起吟诗作对。12岁时,宋湘参加童子试,名列榜首。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爱迪生的名言,放在出口成章、落笔立就的才子宋湘身上同样适用。宋湘天赋过人,他在物质条件贫瘠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懈地学习,是他得以成才成名的坚实基础。宋湘从小家境贫寒,有段时间只能依靠卖文维持基本生活。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三年(1770 ~ 1778)整整8年时间,宋湘则在家一边务农一边读书,从未放弃读书学习。
由于孜孜不怠,宋湘在科场成绩斐然:23岁中秀才,37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任过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以及云南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知府等职务。
在联对方面,宋湘才气逼人。传说有一年,嘉庆皇帝为母做寿,在翰林院群儒中遍征对联,群儒还在思索,宋湘却已率先站出来挥毫疾书:“顺穆康宁雍沿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横匾书:“上大人”。这副寓意饱满、书法笔致潇洒的对联一出,嘉庆皇帝当即欢喜极了,忍不住大赞宋湘为“天下第一才子”。后因有人嫉妒宋湘得此赞赏,嘉庆皇帝遂改称:“宋湘,岭南第一才子”。此乃宋湘“岭南第一才子”美誉的由来,一直被世人传颂。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宋湘的应对之作,均生动风趣,譬如:
雨打门前芭蕉叶烂;风吹窗外瓜棚藤落。
深夜过河,脚踏满天星斗;清晨拆画,手卷万里江山。
泥中捉滑,不知泥滑滑滑;花下焚香,难辨花香香香。
白渡桥头,白屋白鸡啼白昼;黄泥墩上,黄沙黄狗吠黄昏。
宋湘的诗作同样出类拔萃,他是清代中叶岭南三大诗家之一。至今流传下来的宋湘诗作有一千多首。譬如,“桐叶榕叶碧相映,竹鸡水鸡春共声。贪看黄牛骑水过,不觉远寺钟齐鸣”,把农家景色描绘得静谧美好。
细细品味宋湘的联对、诗作,可以看到他的作品绝大多数取之于生活,自然流露,信手拈来,笔调灵动,又见立意之别致、剪裁之巧妙、风格之独特。
宋湘还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独具一格,饮誉艺坛,而且他“竹叶蔗渣俱妙笔”,除了用笔书写,还能用竹叶、蔗渣作书。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龙藏宋墨题咏》评曰:“芷湾草书,章法磊茫,笔致潇洒,往往一纸书出辄为时贤所倾倒。”宋湘书法对客家人影响很大,直接提高了梅州客家人在书法界的地位。现今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珍藏的“宋湘殿试卷”共一千八百多字,正是罕见的宋湘楷书珍品。
因诗歌、文章、书法冠绝当时,宋湘还被人称誉“三绝大家”。
机缘巧合,宋湘48岁时受邀担任母校粤秀书院院长。粤秀书院是清代广东四大书院之首,影响力不言而喻。其实宋湘早年在粤秀书院求学时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是老师们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担任院长两年期间,宋湘夙兴夜寐,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为当时广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生中享有崇高威望。
除了在文学、书法上的造诣和教育上的用心,宋湘在为官道路上也是有口皆碑。他处处为民着想,见地瘠民贫,便捐出俸银购置了500架纺车和一批棉花,教妇女纺织,这与今日的产业扶贫不谋而合。遇天灾水患,他便号召当地百姓植树造林。这种高瞻远瞩的做法放在今日也依然适用,并且与当今受到全民重视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见书院荒废,他则着手复兴,树重教之风,深得人心。
为官26年,宋湘的俸银大部分都慷慨捐出。据记载,他一生的俸禄除寄回300两修缮祖屋外,全用于为民办实事。对于家里人的索钱请求,宋湘不以为然,旷达乐观、勤劳务实的他认为,自强自立、勤学努力的精神才是一生的宝贵财富。“子孙与我样,买田做什么?子孙不如我,买田做什么?”不俗见地、高风亮节跃然纸上。
新中国成立后,宋湘与姚德胜、丁日昌、丘逢甲、张弼士、李惠堂、黄遵宪、罗香林被选为“梅州八贤”。其铜像立于梅州大会堂,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