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癌症患者治疗决策轨迹的质性研究

来源 :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癌症患者治疗决策轨迹,为帮助患者治疗决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12例癌症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形成类属和核心类属.结果 析出1个核心类属即癌症患者治疗决策轨迹,需经历6个时期即信息融汇期、依赖妥协期、分析评判期、意愿形成期、决策终结期、连锁反应期,受到2种力量即决策动力和决策阻力的影响.结论 信息多元是决策的参考依据;独立自主是决策的基本保障;审慎明断是决策的重要策略;持久应对是决策的长远导向.医护人员应了解癌症患者治疗决策轨迹,进而协助其顺利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矮小症激发试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40例矮小症患儿作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去分支化联合腔内隔绝术治疗14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对14例腹主动脉去分支化联合腔内隔绝术患者,术后实施密切观察肠道、肾脏、脊髓缺血的症状与体征,严密血压监控、抗栓治疗和营养管理以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措施.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复查主动脉CT血管成像无造影剂渗漏,住院(26.9±7.5)d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复杂胸腹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严密的专科监测,细致的病情观察、精细化的治疗与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目的 观察信息支持在先天性尿道下裂儿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用信息支持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疼痛数字评分(NRS)得分进行比较,并比较术后并发症、父母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有效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1.79±0.58)分低于对照组(2.86±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0,P<0.05).并发症发病率(9.30%)显著低于对照组(18.6
目的 探讨结构化管理对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防护效果,为制订标准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新生儿外科监护室88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0月8日至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患儿纳入对照组(44例),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5月30日收治的患儿纳入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结构化皮肤管理方案进行护理,包括高风险人群评估、尿布性皮炎的预防和对症处理等.护士每日观察记录尿布性皮炎发生情况,出院前评价尿布性皮炎发生情况及其严重程度、尿布性皮炎评分、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联合呬字诀呼吸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随机选取的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90例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呬字诀呼吸操,观察组45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呬字诀呼吸操,共干预4周,并在出院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研究对象和指标评价者实施盲法.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47.24±5.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具备安全、有效、更好的残存肾功能保护作用及较低的交叉感染风险等优点.腹膜透析导管移位是导致不能正常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重要原因,其临床常见原因有很多,包括腹透置管的位置不当、腹腔大网膜包裹导管、大便硬结及肠胀气等.腹膜透析管移位的常见处理办法是内科保守方法,如手法按摩复位、灌肠刺激肠道蠕动等.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重新开腹手术复位、胃镜活检钳复位、腹腔镜下手术复位、B超引导下及数字减影(digit
目的 了解新生儿乳房爬行行为序列表达情况,并探索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观察、记录163例新生儿乳房爬行过程中各行为序列表达的完整度及开始时间.结果 新生儿持续皮肤接触108(101,112)min,其中16例接触时间60~90 min;啼哭、放松、觉醒、休息、睡眠得到完整表达,活动、爬行、熟悉、吸吮的表达存在部分缺失,活动中四肢大幅活动、抬头/转头、手-嘴、伸舌头、流口水、手-乳晕的表达分别占98.8%、92.0%、83.4%、98.2%、92.0%、96.9%,其余3个行为序列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叙事组、按摩组、联合组三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予以产后常规护理,叙事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叙事护理,按摩组加以六步法乳房按摩,联合组实施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三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产后疲乏程度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三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量、开始泌乳时间、产后疲乏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可缩短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提高乳汁分
目的 研制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风险评分量袁,验证其临床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489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出现低体温分为为低体温组和常温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创伤低体温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创伤低体温风险评分量表,确定预测界值.再选取228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验证组,使用构建的量表预测评分,根据实际低体温的发生情况验证预测效果.结果 建模组构建的创伤低体温风险评分量表包括4个条目:受伤环境温度≤8℃(1分),修正创伤评分<4分(2分),衣物潮湿(2分),入室时发生休克(2分).验证组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改变和体质量、身长、上肢长以及胸围等增长的相关性,建立导管位置预测方法.方法 纳入极低出生体重儿42例,置管当天以及置管后1个月测量体质量、身长、上肢长、上臂围以及胸围等数据,置管后1个月通过胸部X线摄片判断导管尖端位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尖端位置的影响因素.结果 95.2%患儿PICC尖端发生移位;不同穿刺位置的尖端位置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尖端位置改变情况与上肢长增长率显著相关(P<0.01),上肢长增长1%,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