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80-02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从去年九月更名到现在伴随大家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我们对这门课程逐渐认知,这些认知一方面来源于各种层次的培训,一方面来源于教学实践。课程名称的改变自然会使课程内容有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向某一个特定内容的变化,比如说更注重道德,或者更突出法治,或者从字面意义理解的道德与法治并列并重,而是课程更加综合化。新课程改革所设置的德育课程,从小学低段、中高年级段,再到初中年级段,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综合。也就是说,德育课程从一开始就定位在综合课上。因此,课程名称的更改,只是突出了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改变德育课程作为综合课的性质定位。应该承认,法律内容的增加,尤其是法治教育专册的设置,对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有所影响。但法律内容的增加,并没有改变德育课程作为综合课程整合多维度教育内容的性质。更何况德育课程的综合性不但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综合上。新德育课程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儿童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综合设置道德、心理、社会科学知识、法治、国情等教育内容,它以儿童成长的需要为线索,淡化学科与内容的痕迹。
一、教材的整体解读
1.编写依据
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应该是这四方面内容:《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来建构的。因此,在教材中我们看到了指向《课程标准》的编排内容,本册主要是A2、A3、A4、A10、B1、B2、B7、C1、C2、C3、C6、C8、D6、D7、D8(品生课标中的四个方面分别用ABCD来替代);本册涉及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有3条;教材中还注重体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这些内容的整合,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掌握综合性的实践智慧。
2.主题逻辑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去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
3.框架结构
本册教材设置了三级主题结构,单元、课题、框题。围绕养成好习惯,教材设置了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学习主题。以单元为话题和依托,每个单元设置了4个课题,使主题学习更加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另外,在每一课中又编排了2-4个栏目,一共是4页。一般情况下,每一课默认为2课时,当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调整为一课时或者3课时。这样的框架结构使道德和法治的学习建构更加合理,逻辑清晰。
4.呈现方式
本册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的呈现方式多样。每一课当中设计了活动、辨析、讨论、童谣、绘本等呈现方式,既可以做为教师的教程,又可以做为学生的学程。
二、教材的使用建议
1.教学目标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最低要求,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可观察和可评价的,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准确定位目标,可以这样做:
A.找出单元主题、课题,与课标、法制教育大纲的对应内容,这样才能知道教育主题的核心指向哪里,是为哪个目标展开教学的。
B.明确主题在不同年段、与单元其他主题之间的联系。
C.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认知经验,而不是教师的认知。
2.教学内容要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不是在教一个知识体系,也不是将品德、地理、历史、心理等知识体系简单相加的拼盘。它是引导学生在整合理解知识与观念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行动实现生活和人本身的逐步完善。它是将各种知识、现实情景、人类情感、社会规则、未来志向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这里是融合、融入,而不是拼合。最终的目标是综合形成生活判断、行动方式、决策等能力。
3.学习方式要多样
(1)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获得感性认知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可以进行情境模拟的体验,观赏式的体验,实践体验,将学生带到现场去观察和访问,让学生在现场获得感受。
(2)探究学习又称研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的学习活动。
(3)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个人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谁是召集人,谁做记录,谁先发言,谁控制时间,谁代表小组发言。每个角色,组内的成员要轮流做。
4.学习途径要多元
(1)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相结合。
(2)与学校德育活动、社会活动相结合。
(3)与学生课外学习和活动相结合。
5.课程资源要整合
《品德与生活》也好,《道德与法治》也罢,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生活,那么生活中很多事物、事件都可以充实丰富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资源。
(1)整合是一种集聚。即:将散落在生活各个方面的资源有机集中起来为我所用。要想使这种集聚变得有效,需要老师做有心人,努力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处,并将其有意放大。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集聚,越能喚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整合是选择。整合首先是做加法,但真正有效的整合必定需要选择。资源整合不是指资源越多越好,而是要能选择此时此刻最合适、最有价值的资源。
(3)整合可以把错误作为资源。小学品德课程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并不意味着回避问题与错误。一些不良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增强道德是非评判能力,也是品德老师的义务与责任。所以,要引入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辨析、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论中明白真理,并且能导行,使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道德教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过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有德性的人。生活既是教育的本源,又是教育的归宿。反刍生活,会让教育更有魅力。
作者简介:许雅茹(1972.11-);性别:女,籍贯:辽宁抚顺,学历:本科,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现有职称:小学高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从去年九月更名到现在伴随大家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我们对这门课程逐渐认知,这些认知一方面来源于各种层次的培训,一方面来源于教学实践。课程名称的改变自然会使课程内容有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向某一个特定内容的变化,比如说更注重道德,或者更突出法治,或者从字面意义理解的道德与法治并列并重,而是课程更加综合化。新课程改革所设置的德育课程,从小学低段、中高年级段,再到初中年级段,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综合。也就是说,德育课程从一开始就定位在综合课上。因此,课程名称的更改,只是突出了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改变德育课程作为综合课的性质定位。应该承认,法律内容的增加,尤其是法治教育专册的设置,对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有所影响。但法律内容的增加,并没有改变德育课程作为综合课程整合多维度教育内容的性质。更何况德育课程的综合性不但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综合上。新德育课程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儿童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综合设置道德、心理、社会科学知识、法治、国情等教育内容,它以儿童成长的需要为线索,淡化学科与内容的痕迹。
一、教材的整体解读
1.编写依据
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应该是这四方面内容:《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来建构的。因此,在教材中我们看到了指向《课程标准》的编排内容,本册主要是A2、A3、A4、A10、B1、B2、B7、C1、C2、C3、C6、C8、D6、D7、D8(品生课标中的四个方面分别用ABCD来替代);本册涉及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有3条;教材中还注重体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这些内容的整合,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掌握综合性的实践智慧。
2.主题逻辑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去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
3.框架结构
本册教材设置了三级主题结构,单元、课题、框题。围绕养成好习惯,教材设置了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学习主题。以单元为话题和依托,每个单元设置了4个课题,使主题学习更加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另外,在每一课中又编排了2-4个栏目,一共是4页。一般情况下,每一课默认为2课时,当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调整为一课时或者3课时。这样的框架结构使道德和法治的学习建构更加合理,逻辑清晰。
4.呈现方式
本册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的呈现方式多样。每一课当中设计了活动、辨析、讨论、童谣、绘本等呈现方式,既可以做为教师的教程,又可以做为学生的学程。
二、教材的使用建议
1.教学目标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最低要求,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可观察和可评价的,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准确定位目标,可以这样做:
A.找出单元主题、课题,与课标、法制教育大纲的对应内容,这样才能知道教育主题的核心指向哪里,是为哪个目标展开教学的。
B.明确主题在不同年段、与单元其他主题之间的联系。
C.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认知经验,而不是教师的认知。
2.教学内容要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不是在教一个知识体系,也不是将品德、地理、历史、心理等知识体系简单相加的拼盘。它是引导学生在整合理解知识与观念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行动实现生活和人本身的逐步完善。它是将各种知识、现实情景、人类情感、社会规则、未来志向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这里是融合、融入,而不是拼合。最终的目标是综合形成生活判断、行动方式、决策等能力。
3.学习方式要多样
(1)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获得感性认知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可以进行情境模拟的体验,观赏式的体验,实践体验,将学生带到现场去观察和访问,让学生在现场获得感受。
(2)探究学习又称研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的学习活动。
(3)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个人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谁是召集人,谁做记录,谁先发言,谁控制时间,谁代表小组发言。每个角色,组内的成员要轮流做。
4.学习途径要多元
(1)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相结合。
(2)与学校德育活动、社会活动相结合。
(3)与学生课外学习和活动相结合。
5.课程资源要整合
《品德与生活》也好,《道德与法治》也罢,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生活,那么生活中很多事物、事件都可以充实丰富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资源。
(1)整合是一种集聚。即:将散落在生活各个方面的资源有机集中起来为我所用。要想使这种集聚变得有效,需要老师做有心人,努力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处,并将其有意放大。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集聚,越能喚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整合是选择。整合首先是做加法,但真正有效的整合必定需要选择。资源整合不是指资源越多越好,而是要能选择此时此刻最合适、最有价值的资源。
(3)整合可以把错误作为资源。小学品德课程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并不意味着回避问题与错误。一些不良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增强道德是非评判能力,也是品德老师的义务与责任。所以,要引入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辨析、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论中明白真理,并且能导行,使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道德教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过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有德性的人。生活既是教育的本源,又是教育的归宿。反刍生活,会让教育更有魅力。
作者简介:许雅茹(1972.11-);性别:女,籍贯:辽宁抚顺,学历:本科,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现有职称:小学高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