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用工与大中专生就业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也是促进国家人力资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因此,国家制定了很多很好的方针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解决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想让受过教育的广大青年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要想让在中国境内经营的企业长期、健康地生存,要想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和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地发展,系统、科学、严格地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目前就业和招工存在的问题
  (1)大量的学生毕业后没有就业。据有关部门通报的是近4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中专学生的就业率虽然达到了95%,但由于绝大多数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工作时间太长,实行“八对八(早上8点到晚上8点、晚上8点至次日早上8点的工作作息制)”的“两班倒”工作制,年青工人们由于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没时间与亲友聚会,更没时间学习,离职率也高达30%以上。这不仅浪费了家庭和国家的教育投入,荒废了学生的青春,引起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社会意识,而且也给社会的安宁与和谐制造了危机。
  (2)许多企业招不到工人,因而出现部份企业的产品质量无保障、减产或破产等经营危机。
  2.产生问题的原因
  (1)我国国有企业多年来的用工情况是“招工少、裁员多”。目前的用工单位主要是外资、中外合资或民营企业。“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盈利”——这是许多学者给企业下的“定义”,外资或民营企业更是如此!绝大部分企业制定了科学、严格而又规范的管理制度,一切制度的目标指向都是“利润”,把“盈利”当作了企业唯一的目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只是动听的口号;再加上国有企业对国家劳动力用工市场的调整能量太小,因此导致企业用工只偏重“科学”和“利润”,而不考虑“人本”和“发展”,导致企业的用工的规范水平,尤其是工作作息时间的规范水平日渐低下。
  (2)近几年国家对企业提出了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和各种“社保”规定(笔者发现,大部分工人的社保费相当于其工资的40%)等,在表面上看起来提高了就业人员的待遇,也实实在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和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企业要想节支增效,就只好少招工人并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实现;而“两班倒”“八对八”的工作制,使得工人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没有时间走亲访友,没有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情,更没有时间学习“充电”。这不仅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不利,更使大量年青人对工作“望而却步”,使大量的应该就业的年青人干脆放弃找工作。 人总是要干点事的,年青人不去干工作就会去干什么呢?不干好事、就会干坏事!因而“吃老族”的有之,找个“黄世仁”把自己卖掉的有之,“打牛”的、“卖拐”的、当社会“混混”的有之……造成了民风低俗、社会不安宁、家庭负担重、家长经济和心理压力大等不良的问题,不仅给社会制造了不稳定的因素,也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3)由于大量离职员工的影晌,使得不敢或不愿参加工的年青人越来越多,也使企业的招工更加艰难。因此工厂要么就是把一个工人当两个工人用,要么就招些根本就没上学和培训的廉价工人,形成更严重的“超时用工”和“读书无用论”观念盛行的恶性循环。
  二、对策及设想
  中国的劳动力储备十分充足,需要就业的人数非常多。规范和完善企业用工及作息制度,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持续、科学发展。就业的不充分,大量“无业游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增大了国家的社会保障压力,也增大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对国家“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长时间、单调的工作不仅会完全损害工人的工作乐趣感,对员工的身心也是有伤害的。而且由于工人们没有时间进行“再学习”,将会使“学习型社会”不可能建立,国民的素质不可能再提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难能实现。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困境,单靠企业、学校、或仅仅依靠政府将是艰难甚至是行不通的,而是必须三方联动、齐心协力才能破解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1.推行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八小时制度,加大超时工作的补偿
  借国家“产业调整”之机,强力推行每周工作六天(或周工作五天、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天工作八小时的规章制度,建议加大超时工作的补偿机制。即周一至周五加班按平常工资的10倍,周末加班按20倍,国家法定假期加班按30倍的员工加班身心补偿制度,使靠廉价工人挣钱的企业进行工艺和技术升级。
  2.对企业提供各种支持
  对遵守国家规定的企业,政府在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或补贴;同时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从资金、财税、社保各方面给予关照,切实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让更多的年青人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岗位,让每个国民为自己的社会保险卖单,使社会更加公平,国家社保压力减轻。
  3.适当提高“中国制造”的价格
  这样做虽然会在短时期内降低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但是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让企业有较好的经营空间;二是避免外国人用了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还指责中国人“倾销”;三是避免或减少没有参与社会生产的“混混们”对生产者的剥削、使社会更加公平。
  4.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
  加强大、中专学生吃苦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力度,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和关怀力度。使大、中专学生能够安心于在平凡的企业从事平凡的工作,诚心诚意地与企业共同发展;能够自己创业并带动同学们就业;使大、中专学生就业的安心,创业的有信心;彻底改变大、中专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局面。
  笔者认为,如果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努力,如果国家能够实现凡是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公民“劳者有其岗”,如果企业能使工作对工人而言不再是一种单调而又“漫长的操作”,如果每个人都能自己承担“养老金”的交费责任……那么,国家的财政压力将会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将会更加充足,也将会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和谐和持续地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娲石技术学校,武汉电大阳逻分校)
其他文献
河北省行唐县上碑镇磁沟村南的清凉河畔,曾经有一座占地10余亩、所辖土地160亩的清凉寺。据清朝乾隆年间县志记载:清凉寺修建于金大定年间(即公元1183年)。传说在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清凉寺曾经是五台山下的第一大寺。但令人遗憾的是,清凉寺在日寇侵华期间几经战乱,已被毁为平地。    一    清凉寺地处我国北方太行山区与平原交界处,它北仰五台山,南眺正定府,有降龙伏妖和保天下太平的寓意。它还处于我国古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革命组织犹如雨后春笋遍地生根发芽、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1921年7月23日,12名来自不同地方,但怀揣着同样救国理念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召开了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
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是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需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要实现技工学校这一培养目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技工学校的招生专业是面向市场进行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不太扎实,尤其是春季招收的技校生,文化课程度更是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
期刊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电视媒体而言,仅仅是几年前电视台还不必为购买赛事电视转播权而伤神。那时,电视台完全可以凭借媒体的优势,向运动队、俱乐部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转播体育赛事,甚至
走进浙江省椒江职业中专的校门,转头就能看到墙上一行遒劲的大字:“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成功的基础”。每天从这里走过,师生们都沐浴在这样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之中。律人先律己、塑才先塑德,学校一直强调职业教育不但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成功的基础,更要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夯实技能人才的根基。  职业教育的发展仰仗于地方经济的支持,但最终必将反作用于地方经济的腾飞。基于这样一种认知,椒江职业中专准确定位自身,以责
信息化的渗透促进了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同时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企业的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进行着滚雪球式的重构和整合。系统越大,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越多。标准化工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而其中标准化工作的滞后导致了大型信息系统出现了建设成功率低、生存周期短等问题,造成巨大浪费。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中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28
遵化市档案局一直把档案数字化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全面完成档案案卷级、文件级条目的数字化录入工作.为全面实现数字化检索,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打下了坚
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对于今天的广大国人来说是那样的陌生.他是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少数民族,虽然就义时只有30岁.但短暂的人生却充满了几分传奇.他先后三次被捕.第三次被捕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