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动扭曲官员行为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85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
  迟福林 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教授
  刘俊生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
  主持人 人民论坛记者 王 慧
  
  党政官员向着“老板化”方向发展弊多利少
  
  人民论坛:“老板型官员”存在一定的市场,有学者及官员对此并不反对。那么,西方的公共治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企业型政府”是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政府治理模式?
  竹立家:国外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讲“企业家政府”,本意是要建立一个“节约型政府”,像企业一样精细化管理,通过把政府的一些公共项目“合同外包”,少花钱多办事。到了我们的一些官员那里,就变成了“经营城市”,市长就变成了“总经理”,离公仆形象和服务型政府越来越远。
  刘俊生:企业的许多先进做法值得政府借鉴或效法,私人老板的许多优秀品质和思维方式值得党政官员学习。因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这正是西方国家近30年来行政改革所倡导的,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所主张的。“企业化政府”模式也已成为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可选模式之一。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于1992年出版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不仅概括了美国改革实践的经验,而且指出政府未来改革的方向,受到时任总统克林顿的极度推崇,并对西方国家政府改革产生了极大影响。
  然而,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竭力推崇的“企业型政府”改革模式,后来也受到质疑和批判,一些学者主张以“服务型政府”改革模式取代“企业型政府”改革模式。
  说到“老板型官员”,不由得想起美国的“议会—经理制”的城市治理结构。市议会在无党派之争的基础上普选产生,有五至九名议员组成,拥有立法权,能够颁布法令,制定制裁措施,批准财政和预算提案。市议会由市长主持,但市长仅仅具有仪式性职能,而无实质性的行政权。行政权掌握在市政经理手中。市政经理是这个城市真正的行政首长,有权任命或解雇各部门负责人,管理城市的各项事务。市政经理通常是职业的管理专家,就像企业董事会聘请的企业经理通常是职业管理专家一样。企业经理通常获得工商管理高等学位,而市政经理通常获得公共行政的高等学位。市政经理由自由竞选产生,由市议会聘任。市议会只负责选举市政经理和留任市政经理,并不干预行政事务。这种城市治理结构产生于1880年至1920年的行政改革时期,适用于中小型城市,美国人口在1万至50万的城市中超过半数的城市采用“议会—经理制”。在这种体制下,城市行政首长被直呼为“经理”,在形式上似乎更像“老板型官员”,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城市的“总经理”,并不认为自己“最大的能力在于招商引资的能力”。
  当书记或者市长认为自己是城市的老板或者政府的老板的时候,当公务员们认为领导上司是自己的老板的时候,当民众认为他们选出来的“公仆”是城市或者政府的老板的时候,当党的组织部门认为他们推荐出来的干部是城市或者政府的老板的时候,当人大认为他们选举、决定或者任命的领导干部是城市或者政府的老板的时候,我们离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离民主政府的建设目标是渐行渐远了呢?还是渐行渐近了呢?
  在所有无关紧要的方面,政府与企业管理是相似的,而在所有重要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党政官员向着“老板化”方向发展弊多利少。
  人民论坛:您认为这种现象何时能够得到遏制?
  迟福林:中国用30年就完成了西方政府治理走过的60年进程,快速的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政府发展的理念还没适应发展阶段变化。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5年了,但官员发展理念的转变与阶段发展要求还是不相适应,但我相信未来转变会比较快,因为中国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不得不变。我认为2年之内,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会全面展开,与此相关联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也会有重大突破,再加上老百姓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强烈的表现出来,这些都会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发展。
  
  从干部绩效评估和责任体系的改革入手
  
  人民论坛:什么原因导致了“官员越来越像老板”现象的出现?
  迟福林:这个现象在改革开放30年的大背景下提出来,我认为非常有意义。这其实是个大问题,近年来,官员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越来越严重和普遍化,而且都和经济利益最大化扯上了关系,现行的以GDP为主的政绩观和政府理念、干部任用体制和财政税收体制三者结合是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竹立家: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这说明一些官员对政府职能和官员职责定位的“无知”。联合国对现代政府职能有一个较为详细的列表,把政府职能分为十大类:一般性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立法、政策执行、财政、税收和外交;国防;公共秩序与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与社区生活福利设施;卫生;教育;娱乐、文化与宗教、社会保护。政府官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政府官员,应该熟记政府的基本职能,而后才能知道自己的职位权力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人民论坛:如今的部分官员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但总过于追求GDP,如何扭转这种现象?
  迟福林: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实现了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我概括为由生存型社会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在这个阶段,实现我国中央地方关系从“以经济总量为主导”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转变具有现实性、迫切性,这其中政府发展理念的变化最为重要。
  在自上而下的干部考核体系中,经济总量增长是硬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仍是软指标,这导致地方GDP政绩观严重。近几年来,以招商引资和经营城市为目标,“项目市长”“项目县长”等现象相当普遍。深层次原因在于干部人事制度很难适应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需要。
  其实,为什么官员的发展理念难以扭转,主要是利益因素,我们的改革是利益驱动型的改革。改革开放至今,官员都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在一定利益指导下的行为方式,比如官员喜欢和老板打交道,因为它带来的好处远远高于社会其他关系所带来的好处。官员在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即使明白自己的职能,也不会那样去做,这就导致官员的行为严重扭曲,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后果会很严重。
  另外,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没有调整好,地方对于现行财税体制有意见,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国财政体制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它也留下了许多不完善之处。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地方工业项目越多,增值税地方留成的比例就越高。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体制中处于弱势地位,财权越来越小而事权越来越重,从而引发其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的一系列“自利”行为。
  分税制如何满足现在发展阶段的需求,如何与发展阶段的变化相适应,应是我们以后努力的目标。
  同时,如今不仅要理顺中央和地方经济关系,还需要理清中央和地方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分工,现在中央负责什么,地方负责什么,不是很明确,几级政府在做同样的事,职责关系没有理顺。
  竹立家:追求GDP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怎么追求,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牺牲环境保护、牺牲公民的福利、牺牲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那么,GDP的增长就不会带来应有的社会福利与和谐。应该承认,在我们目前的干部考核体系中,GDP还是一个硬指标,事关官员的升迁。追求GDP基本上是现有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果。因此,要改变官员的GDP冲动,首先就是要从干部绩效评估和责任体系的改革入手,根据政府职能和官员的职位要求科学地设计评估标准。
  此外,我们还需要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实现民主预算,如果预算还是政府自己编制,自己执行,政府官员追求GDP的预算投资冲动就是不可避免的,就不会自觉地把钱投放到改善民生上。近些年来,政府收入飞速增长,成倍的超过GDP的增幅,但居民的工资增幅则不大。2007年,在GDP的比重中,投资占40%以上,政府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达9万亿左右,几乎占GDP的35%以上,居民工资收入也就是25%左右,消费拉动GDP增长,在现有的GDP比例结构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改变政府的投资冲动,就必须实现民主预算机制,钱该怎么花不能政府自己说了算。
其他文献
十七届三中全会解决的大问题和取得的大突破    人民论坛记者:与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对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最大突破是什么?今后的着力方向在哪?  王 珏:最大突破就是从根本制度上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制度欠缺问题。今后,如何使农村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如何使农业现代化扩大规模效益、经济效益,使农民收入更好地增加,使城乡差距、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使农村真正实现现代化,与城
期刊
评述由头 牵动全球神经的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一波三折,终获通过,后又被追加至8500亿美元。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前景,国际金融市场仍持续动荡。很多人认为“救市”举措就是用国家信用填补市场信用的不足,这是短期之内的应急措施,也是无奈之举。  那么,从长期来看,什么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治本之策?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经济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次危机给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哪些启示
期刊
嘉宾  于建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徐祥临 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蔡永飞 “三农”问题专家、民革中央研究员  主持人 人民论坛记者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能否称其为“第三次土改”?农民将如何在这次土地改革中受益?民众异常关注。    “第三次土改”有些言过其实    人民论坛记者:在现有土地承包关
期刊
“三中全会”,一个烙在我们民族意识中的记忆与想象,温暖而深刻。   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航船。中国,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征程。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于是,“三中全会”,化作一个标志——改革的标志、开放的标志、走向繁荣与富强的标志······  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三农”。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面对国内改
期刊
河南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都红岩: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的组织部,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组织工作创新,努力实现“三个转化”,即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大组织”机制解决了组织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融为一体问题,体现了组织资源向发展资源的转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各级党委、政府首要的政治任务。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是组织部门的政治责任
期刊
对大案责任追究的不彻底及集体腐败现象的不断涌现,催生了将惩治集体腐败写入刑法这一提议。而实践中,司法机关在审理集体腐败案件时,并不是将群体作为犯罪主体来对待,导致将集体腐败提升为法律概念或纳入刑法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责任追究是一项对于重大事故或事件进行责任追查的制度,包括责任追究和责任后果的承担(惩治)这两个环节。这一制度早已有之,但是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度(即不仅包括惩治,而且包括问责程序在内
期刊
爆发于去年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次贷)危机正逐步演化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人们在关注美国金融危机究竟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同时,也在思考美国政府庞大的金融拯救计划,终将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哪些重要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国内股市遭受冲击。有研究表明,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的相关性已高达95%以上。继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及俄罗斯等多国央行也连
期刊
资源型城市如何避免“矿竭城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靓丽转型?9月19日-20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发改委、白银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白银)论坛暨产学研项目对接会在甘肃省白银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2个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国家有关部委的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商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这是我国确定的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首次就转型问题以论坛形式进
期刊
中共白银市委书记 袁占亭: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已探明的铜资源濒临枯竭,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白银市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把加快转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遵循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全面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切合白银实际的转型新路子:  一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依托中国科学院建成了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并与189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在“招商引资”、“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把政府当成企业,强调企业化运作,与之相对应的是党政官员有意或者无意地把自己当成企业“老板”并渐渐养成“老板式”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政府和官员本身并不是件坏事。例如,这些年来浙江商人受到各地的欢迎,除了引入资金外,这些地方也从中体会到浙商精神,学习到浙商精神。官员可以学习老板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学习他们不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