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快乐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快乐教学;小学语文;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67-02
引 言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打好语文知识基础,使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1]。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快乐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满足感[2]。
一、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单向讲解课本知识上,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进而使其在应试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知识的学生会被认定为学困生,容易被教师忽视。一般情况下,教师更重视学优生的学习情况,这会严重打击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导致其逐渐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但是在快乐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能力,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和状态,进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3]。
(二) 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还能辅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4]。但是,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视对语文知识的单向讲解,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出现语文学困生的重要原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和锻煉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应有价值[5]。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生字词,还要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营造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运用所学阅读技能自主理解文章。
(三)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促使教师快乐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快乐学习,还可以使教师快乐教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如果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无法快乐教学,就会使教学氛围压抑,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6]。快乐教学法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促使教师快乐教学。
二、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枯燥的知识内容无法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一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应均符合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7]。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想象草原景色,并让去过草原的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草原景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可着重介绍作者老舍,让学生了解到老舍是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进而对老舍产生崇拜之情,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只要在每个教学环节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快乐教学法要求教师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增强学习体验[8]。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在脑海里想象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的景象;而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相关电影片段。当看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学生非常激动,在出现升国旗的影像时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唱国歌。壮观景象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保障学生快乐学习,教师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受到较大的学习压力,保持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想单纯,具有向师性,愿意听喜欢的教师讲课[9]。同时,学生之间存在榜样效应,一位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表扬后,其他学生就会进行行为模仿。因此,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好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模式,能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所以被很多教师采用。例如,在教学《桥》一课时,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此形成本节课的学习小组,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在洪水来临时,老支书都做了哪些事?课文题目是《桥》,你觉得这个桥指的是什么?”学生对此进行小组讨论,得出小组共识。之后,教师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夸奖。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小组的讨论情况,对遇到讨论障碍和思考困境的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获得快乐的语文学习体验。接着,教师播放真实洪灾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洪水肆虐是多么可怕,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老支书作为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员的种种优秀品质,并将这些优秀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还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10]。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和深入思考,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时代背景,通过一些史料、历史图片、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创设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被五壮士舍己为人、宁死不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所打动,对革命英烈抱有崇高的敬意,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 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具有激发学生學习兴趣、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价值、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快乐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杨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策略[J].知识文库,2020(18):68+70.
牛姗杉.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32-33.
陈彩凤.多元对话,和乐共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36-37.
刘娟,徐美华.浅谈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44-45.
张雅静.提出有效教学策略 推动快乐教学建设[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5):99.
曾倚嫦.谈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02):93.
吴冕.让语文课堂溢满快乐:略谈小学语文快乐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4(29):35-37.
刘晓丽.快乐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117.
刁华.小学语文之“快乐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3(09):60-61.
黄丽.浅谈“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5):120-121.
作者简介:王银秀(1979.6—),女,江苏泗洪人,中小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快乐教学;小学语文;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67-02
引 言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打好语文知识基础,使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1]。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快乐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满足感[2]。
一、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单向讲解课本知识上,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进而使其在应试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知识的学生会被认定为学困生,容易被教师忽视。一般情况下,教师更重视学优生的学习情况,这会严重打击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导致其逐渐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但是在快乐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能力,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和状态,进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3]。
(二) 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还能辅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4]。但是,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视对语文知识的单向讲解,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出现语文学困生的重要原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和锻煉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应有价值[5]。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生字词,还要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营造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运用所学阅读技能自主理解文章。
(三)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促使教师快乐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快乐学习,还可以使教师快乐教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如果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无法快乐教学,就会使教学氛围压抑,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6]。快乐教学法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促使教师快乐教学。
二、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枯燥的知识内容无法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一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应均符合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7]。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想象草原景色,并让去过草原的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草原景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可着重介绍作者老舍,让学生了解到老舍是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进而对老舍产生崇拜之情,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只要在每个教学环节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快乐教学法要求教师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增强学习体验[8]。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在脑海里想象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的景象;而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相关电影片段。当看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学生非常激动,在出现升国旗的影像时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唱国歌。壮观景象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保障学生快乐学习,教师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受到较大的学习压力,保持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想单纯,具有向师性,愿意听喜欢的教师讲课[9]。同时,学生之间存在榜样效应,一位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表扬后,其他学生就会进行行为模仿。因此,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好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模式,能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所以被很多教师采用。例如,在教学《桥》一课时,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此形成本节课的学习小组,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在洪水来临时,老支书都做了哪些事?课文题目是《桥》,你觉得这个桥指的是什么?”学生对此进行小组讨论,得出小组共识。之后,教师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夸奖。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小组的讨论情况,对遇到讨论障碍和思考困境的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获得快乐的语文学习体验。接着,教师播放真实洪灾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洪水肆虐是多么可怕,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老支书作为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员的种种优秀品质,并将这些优秀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还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10]。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和深入思考,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时代背景,通过一些史料、历史图片、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创设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被五壮士舍己为人、宁死不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所打动,对革命英烈抱有崇高的敬意,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 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具有激发学生學习兴趣、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价值、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快乐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杨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策略[J].知识文库,2020(18):68+70.
牛姗杉.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32-33.
陈彩凤.多元对话,和乐共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36-37.
刘娟,徐美华.浅谈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44-45.
张雅静.提出有效教学策略 推动快乐教学建设[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5):99.
曾倚嫦.谈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02):93.
吴冕.让语文课堂溢满快乐:略谈小学语文快乐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4(29):35-37.
刘晓丽.快乐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117.
刁华.小学语文之“快乐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3(09):60-61.
黄丽.浅谈“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5):120-121.
作者简介:王银秀(1979.6—),女,江苏泗洪人,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