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如何进行说课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76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面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新课程观念,身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全能型的教师’,要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者型’教师,而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就必须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因而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形式“语文说课”就应运而生了。由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还缺乏明确的理论认识和指导,语文说课该说什么?怎么去说?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搭石》为例,进行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语文说课内容主要是说的什么内容呢?大部分人认为说课应该说的是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的设计,主要说“教什么”“怎么教”。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笔者认为,在说课活动中,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因为说课就是要着重阐释和论证自己教学设计思路和指导思想的合理性,以供别人借鉴和批评指正。在《搭石》的说课中笔者主要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课。
   一、教材、学情要注重“扼要性”
   首先是说教材。例如《搭石》说课时,我用这样的几句话进行了阐述“《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人间真情”为专题,旨在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本课中,作者通过五幅画面的描写,串起了搭石之美。通过生活中几件平凡的小事,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巧用假设性的关联词,彰显出文本的语言美。”说教材环节,一定要简明扼要,联系单元目标,阐述清楚即可。
   说学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学情分析既要兼顾年级特征,还要紧扣课时目标。在《搭石》说课中,笔者是这样阐述学情的“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课文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对于课文中提到的画面美能够准确感知到,但是对于蕴藏在语言文字当中的人物心灵美,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感悟。”
   二、教学目标要突出“适切性”
   说课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适切性”。教学目标是说课行动指南,在以往的语文说课中,要让学生了解掌握本节说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与“课标”的关联性,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互关联。不能违背课标,即本篇课文在本册教材至本学段中所处的地位,如果不能准确地给教学目标定位,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就难以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总之,说教学目标一定要突出“适切性”。
   例如《搭石》说课时,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深入文本,理解搭石之上不同的“美”。(教学重点)(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老幼相敬的美好品德。其中,第1条目标是教学重点。第二条目标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要突出“实际性”
   说教法学法要突出“实际性”。“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这条人人皆知的哲学原理,在教学中也完全适合。“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要做到教学得当,学法合理,教师在备课、说课时一定要务必‘实’,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如果说目标设计是“教什么”,那么说教法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说课”除了说‘怎么教”以外,更重要的要说出“为什么”,否则新的课程理念就得不到很好地落实。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落实“教什么”和“为什么教”,在《搭石》说课中,我是这样进行教法阐述的:“(1)在情境中感知。开课伊始,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利用板书创设情境,将孩子们带入到课文所写的场景中,通过自己摆放搭石、调整搭石,初步感知搭石的美,情境教学法展现于此。(2)在探究中感受,在品读中感悟。语文阅读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在教学时,我采用在探究中感受,在品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3)在想象中升华。俗话说得好‘情动词彰’,如何让学生情动?在教学中,让孩子发挥想象,说一说两个人面对面过搭石时,他们会说哪些‘家常话’,由此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家乡人民谦让的美德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得到升华。”此课之所以这样教,执教者在说课时给予了充分的论证。
   本節说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想要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就要不断加强语感训练。在语感训练的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这就交代了执教者在文中反复让学生多读的原因。不光有实践,语感分析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结合具体语境品味文中语言的妙处。所以执教者给出的四个问题,除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以外,其他几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动脑筋对语言进行仔细琢磨,这就很好地把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了。而这,恰恰是我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读—悟—演—写”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在说课教学设计中,执教者的设计必须要有依据,能够符合新课程理念。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方法和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要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取得一种最佳张力。
   四、教学过程要突出“完整性”
   教学过程是教学有效性的实施途径和保证,为了达成上述目标,笔者设计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下面简要进行阐述:
   (一)情境导入,引出搭石“美”
   开课伊始,我便利用板书背景图创境导入,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结合板书背景图,激发学生上讲台摆搭石的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质疑:搭石不就是几块普通的石头吗?为什么要说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搭石到底“美”在哪里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我再顺势引导,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自主学习,初寻搭石“美”。    (二)自主学习,初寻搭石“美”
   本环节,我出示自学导航,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按以下步骤自主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初寻搭石的“美”。
   首先,通过课件出示问题“课文2到5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了美?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在读中寻美。紧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画的句子,想象画面,并在空白处标注体会。最后,四人为一小组,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初步感受搭石之上不同的“美”。接下来进入交流品味环节。
   (三)交流品味,展现搭石“美”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上一环节小组交流成果进行反馈汇报,通过集体思维碰撞,全面展现搭石的美。在交流中,我欣喜地看到了百花争艳的场面,不同的小组在文本中关注到了不同的美。
   1.品关键词句,感受无私美
   通过品读文本,学生抓住了关键词句,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无私美。教师及时评价,肯定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文本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反复品读“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等句子,感受老人摆放搭石时神情的专注和动作的认真,进而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写的生动,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赞美家乡人民的无私美。
   2.想象画面,感受敬老美
   在这个文段中,学生同样关注到了动作细节描写“伏下身子”。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伏”的含义,再想象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画面,感受家乡人民敬老的美德。
   3.画中有诗,感受和谐美
   学生从文段中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中看到了画面美。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文本,我将文段改编成了诗歌,并引导学生通过师生轮读、男女生赛读、展示读等多种读文方式,充分地朗读诗歌。通过朗读,将诗歌的韵律美与一行人走搭石时的节奏美合二为一。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的画,也让学生听到了画中的诗,和谐美展现于此。
   4.创境表演,感受谦让美
   学生感受到了两人面对面走搭石时的谦让美。我鼓励他们再大胆一点,将文段中描写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趣味性的互动,感受家乡人民谦让的美德。
   (四)语言训练,升华搭石“美”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为了加强学生对家乡人民“心灵美”的感悟,我进行了语言训练。孩子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出多种情境,通过以上语言训练,搭石之上的“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五)联系生活,延伸搭石“美”
   李镇西老师强调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为了更好地将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本环节结合前置性作业“在生活中寻找美”这一活动,教师出示练笔要求: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将生活中平凡的美再现出来。从片段习作中,学生对细致观察、生动描写这一方法做到了學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要注重“结合性”
   板书设计是整堂课的灵魂,在我的板书设计中,我注重内容美和意境美的结合,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凸显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教学效果要突出“总结性”
   在说课的尾声,我对本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简要阐述,将本节课“教了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的”“如何学的”“学得如何”,方方面面,进行了简要总结。
   语文说课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要落实新的课程理论,我们务必要提高自身钻研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而说课作为一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新形式,正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以上,是笔者在参加说课比赛前后,经多位专家、前辈的指导,就如何说课进行的探索和总结,总之,在说课中,教材、学情要注重“扼要性”;教学目标要突出“适切性”;教法学法要突出“实际性”;教学过程要突出“完整性”;板书设计要注重“结合性”;教学效果要突出“总结性”。这样,我们的说课才能落地生根,教研才更具实效性。
  编辑 张佳琪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让小学生热爱古诗词,让古诗词的魅力陪伴他们是当代小学语文老师的必修课。给诗词编曲进行歌唱,不仅可以通过声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古诗词,而且能为朗读和理解找到情感的共鸣点、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让孩子们乐学、爱学。   关键词:诗词教学;音乐;歌唱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的文化凝结在语言文字上最精华的部分便是古典诗词。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关键处的点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妙用,也在恰当时机对教学进程进行了有效调控,从而让学生眼前灵光闪现,心中疑惑豁然开朗,困顿思维瞬间顿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使学生的认知上升到一定高度,从而体验到语文的魅力,这一点拨机制的运行也成为不断优化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点拨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关键处的点拨起到了“四两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在大班化课堂,教师对于“读与写”的课业任务的落实却很难到位。但是作为最基本的技能,教师应想尽办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要求做到:读得好听、写得漂亮。   关键词: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在读写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朗读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期刊
摘 要:相对于普通学校来说,培智教育学校的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问题,也存在更多挑战: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受教对象,避免用普通学校体育教学取代培智教学,教师秉承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用心、用情、用爱施教,只有将特殊的爱给这些特殊的学生,才能收获真正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建构健康的心理和品质。   关键词:培智教育;体育;主体;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也
期刊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审美。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音乐美感知,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价值观。结合多年一线小学教师实践经验与理论学习,从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相关策略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课能让课
期刊
摘 要: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足见阅读对于启迪思维、开启智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对小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培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味
期刊
摘 要:科幻画的创作主要由科学知识、思维想象与绘画技巧三大部分构成。科学知识是科幻画创作的基础,思维想象是加工过程,绘画语言技巧的表达是对科学想象的描述。学生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虽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想象力极其丰富,是科幻画的主要创作源泉。因此,在小学美术科幻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科幻画主题,夯实科学基础、结合生活实践、激发发散思维、教授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创作方法以正确引导创作过程
期刊
摘 要:被分设学科的语文与音乐在本质上皆属人文性学科,不同的是以文字书写或旋律表达的方式来描述事件,抒发感情。所以,二者在教学上的结合共促实为符合其理论渊源之举,亦是较为新颖创新的一种语文教育模式。对于其之间的契合点,则可在言辞、意境与情感三方入手,“化词入文”“化曲为境”,不仅对于小学生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意义重大,且对其文学音乐的启蒙与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皆具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教育,关系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必须重视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轻松学习,快乐思考,实现快乐教学,才是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教学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学;作用;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对学生后期学习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教学基础,促进学生发展,是课程改革下的主要教学理念,从这一角度出发,小学教师应当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运用创新性策略,改变以往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模式,可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概念知识。   关键词:基础教学;学生发展;教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理论性内容,也是学生后期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