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癌症患者误入迷途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t4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大多数癌症病人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告知患了癌症。面对令人恐惧的癌症诊断书和复杂的抗癌治疗,许多病人及家属常常不知所措,而病人和家属的恐惧与焦虑心情又常常影响癌症治疗的正确决策和日后治疗的顺利实施。下面三位病人的经历,是癌症治疗中容易出现的三种错误倾向。
  
  恐癌症 放弃治疗
  
  小王陪患晚期肝癌的叔叔到医院看病,顺便自己也做了一下检查,不料自己也被诊断为肝癌。小王看着自己病历上的肝癌诊断,再望着已是晚期肝癌的叔叔,头脑一片空白。小王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对医生关于进一步检查并准备手术治疗的建议一句也听不进去。癌症不是“不治之症”吗?肝癌不是“癌中之王”吗?对癌症的恐惧,使小王放弃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回到家乡不到4个月,他便死于肝癌。
  肝癌的确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在出现症状后如果不治疗,生存时间为3~6个月。过去,肝脏被认为是手术禁区,化疗及放疗对肝癌又无效,因此人们对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癌束手无策。现在,肝癌的治疗效果已明显提高,手术已成为肝癌治疗的常规方法,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达20%~40%(早期肝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高达50%~60%);肝癌的许多非手术疗法,如介入治疗、化疗、放疗、射频消融疗法、冷冻治疗等已被有效地用于不能手术的肝癌病人。即使是晚期肝癌,仍可以通过积极的姑息治疗来解除痛苦,提高或改善生活质量。
  
  乱投医 滥选偏方
  
  张女士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右乳有一肿块,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乳腺癌,张女士很快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手术。手术后,医生建议她进一步接受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但张女士却听从一位癌症病人的建议,放弃了术后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选择去一位“治癌神医”那里吃偏方,外加一些保健药、保健食品以及练气功等。术后不到半年,张女士的乳腺癌复发,胸壁及全身出现多处转移,重新回到医院治疗。虽然她的症状一度缓解,但最终张女士死于癌症的复发转移。
  张女士患乳腺癌后勇敢地接受手术治疗,显然是十分明智的。如果她继续遵照医嘱,进一步接受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而不是去寻求偏方,吃保健品等,相信她根治的可能性很大。大多数情况下,乳腺癌需要综合治疗,因为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癌症治疗效果,而乳腺癌治疗的进展是癌症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的范例,已从单纯手术治疗发展到手术+辅助性放射治疗+辅助性化疗等多元化综合治疗,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治疗明显改善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如术后辅助性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用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复发病人,可使癌症复发率降低25%~40%,死亡率减少15%~30%。
  
  求良效 过度治疗
  
  魏先生结肠癌手术后接受了辅助性化疗,毒副作用较明显,化疗停药后三周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胞胀、便秘、乏力、失眠等现象。医生怀疑体内有残留癌症,对其作全面检查,包括胃肠道X线检查、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肿瘤标记物、超声波、CT、磁共振等,均未发现肿瘤迹象。进一步询问后发现,原来病人除服用医生开的药之外,还在接受多种其他非正规治疗。每日三餐前,擅自口服抗癌药丸20粒、抗癌煎剂一碗,还有扶正抗癌偏方煎药、开胃药、促消化药、多种维生素、补血口服液、健脑安神液、通便药等;三餐期间,还加服滋补药煲汤、蒸人参汁、八珍羹等。这么大量服药,难怪他会有食欲减退、上腹饱胀、便秘、乏力等症状。
  实际上,不少癌症病人都有像魏先生类似的经历,甚至在抗癌治疗结束后,仍长期服用各种药物、偏方、单方等。他们认为这些药物有益无害,何乐不为?部分病人甚至把疗效不确切的药物和滋补品看得比吃饭还重要,为了买这些药物,他们节衣缩食。其实,任何过度治疗,不仅无益于抗癌治疗,相反还可能严重影响正规的抗癌治疗。因为一些药物及滋补品可能干扰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加重肝脏和肾脏负担,加重病人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造成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及心身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不能有效地治疗癌症,反而会加重病情,干扰正常的抗癌治疗。
  
其他文献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烧心和反酸。由于治疗难以去根,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此病主要与胃食管运动功能失调有关,如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减弱以及胃排空迟缓等,所有这些运动失调的因素均可导致食管内积聚过多的酸性物质(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胃酸经常反流到食管,就会刺激食管黏膜,患者会感到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烧灼感等不适,并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
期刊
老李师傅患糖尿病已逾10年,最近检查尿常规时发现尿蛋白两个加号。“难道我的肾脏又出了问题?”他急忙找到肾病科专家进行咨询。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大致可以说明已合并糖尿病肾病了。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其中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最为常见,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期刊
由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可造成患者截瘫平面以下的神经反射消失,失去感觉和控制能力,不能自主排尿(医学上称为神经性膀胱)。目前,这些丧失膀胱功能的患者大部分采用间歇自我导尿,一般间隔3~4小时进行一次,他们需用与膀胱相通的引流袋来储集尿液。长期拖着尿袋子生活,不仅造成患者生活不便,给患者带来心理巨大压力,而且还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为此,有的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使膀胱周围的括约肌松弛,减少尿潴留。有的
期刊
老张是万千肝病患者之一。他因为肝炎后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收住院。老张的肝功能评估是中度损害,合并有黄疸和腹水。主管医生为老张安排了手术,可老张心里却在打鼓:手术这一关,我过得去吗?  的确,这种手术不同于普通手术。一般地说,没有肝硬化的患者,手术后3~6个月肝脏会再生,肝功能获得代偿;而合并肝硬化者在实施手术后,肝脏再生能力不足,肝功能无法代偿,再加上手术创伤的打击,很容
期刊
艾滋病向人类公开宣战已经进入第21个年头了。尽管早在1984年,科学家对艾滋病病毒的致病机制和流行规律已经破解;尽管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三条途径传播的知识和预防方法已被广泛宣传,但以现代文明和高科技而自豪的当代人类,在艾滋病的挑战面前,却显得那么脆弱无能——到目前为止,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倍,预计的死亡人数更是令人怵目。  医学专家们早就发现,艾滋病虽然是一种传染病,但与结
期刊
一个家庭的“流感经历”——  家中上小学的孩子得了流感,发烧、咳嗽,不得不误学在家。无奈之下,女主人把老母亲请来照顾孩子,并叮嘱她一天三次冲板蓝根喝,经常开窗、开门通风,以避免染上流感。就这么层层设防,老母亲还是受到了流感的袭击,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女主人去年曾在单位安排下,到防疫站打过流感疫苗,自认对流感有抵抗力,就担起照顾这一老一小的任务。  未曾想,女主人竟也病倒了,发烧、全身乏力。问了医生
期刊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虽说大脑有颅骨作为天然的保护屏障,但稍有不慎仍可受伤,轻则引起肢体瘫痪、失明、失语,重则危及生命。    乘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是最经济也是大多数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其不足之处是较为拥挤,上下班时间更甚。上下车切忌争先恐后,一定要等车停稳后再上下车。曾有一位乘客未等汽车靠站就强行登车,因站立不稳,从车上掉下,后脑勺着地,当即昏迷十多分钟。待司乘人员将他扶起后,人已清
期刊
增强体质    肺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疲劳、受凉、淋雨后身体抵抗力降低时,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减退的人更容易发生肺炎。    预防肺炎,增强体质最为重要。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 加强体育锻炼和活动,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个体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2. 避免过度疲劳、淋雨和受凉,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  3. 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平
期刊
秋冬到,皮肤燥。气候一变,人体皮肤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因为皮肤是人体最外表的组织,它与外周环境“零距离接触”,而皮肤又是一个灵敏性极高的组织,外面一冷,皮肤的血管立即遇冷收缩,汗腺、皮脂腺的分泌也明显减少,给人们的感觉就是皮肤变干了。 研究发现,当皮肤表皮角质层细胞的含水量低于10%时,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甚至开裂,有些中老年人还会因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一些秋冬季节多发的皮肤病,如银
期刊
一天晚上,我刚吃完晚饭,便接到一位中学同学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焦急地诉说:她前一阵子出差,十分辛苦,回来后发现排出的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下肢出现浮肿并逐渐加重,全身无力。她去医院就诊,小便化验检查发现有大量尿蛋白,医生初步诊断她得了肾病综合征,要她住院,接受肾穿刺检查。她说,她平时打针都害怕,这次要做“肾穿刺”,心里越想越害怕。在电话中,她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既然已查出肾病,再作肾穿刺岂不是多此一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