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复习课中的尝试运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教师在语文新授课堂中总会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了语文复习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只是习惯性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罗列、再现,导致语文复习课相当枯燥乏味。鉴于此,教师在语文复习课中努力创设各种情境,一改复习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的局面,使语文复习课同样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语文复习课;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12-0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可见,如果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愉悦、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则赋予课堂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给教学带来很大的益处。
  当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学法之后,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们纷纷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在新授课上,不管是课堂的导入,还是课堂的中间环节,甚至是课堂的结束语部分,教师都会费尽心思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投入的、愉悦的、轻松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但是,教师往往喜欢把精力花在新授课上,对于复习课更多的则是知识点的简单重现、堆砌,忽视了在复习课中创设情境,没能很好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导致复习课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笔者在语文复习课堂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一、你考我迎,营造出你追我赶的比赛氛围
  在字词复习环节,笔者总是爱出一份字词专项复习试卷,将看拼音写汉字或选词填空、改错别字等安插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对前一阶段所学的字词进行回炉复习,课上通过这张字词专项复习试卷进一步检测复习效果,并且学生答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目的就是刺激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复习,从而保证在答题时熟能生巧,提高答题的速度。然后笔者再公布试卷的成绩,对前十名优胜者给予表扬和小物质的奖励,这样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也是为了更好地营造出激烈的比赛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课前复习的积极性。
  二、你问我答,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愉悦氛围
  在文言文复习环节,笔者通常喜欢抽一部分学生来做“小老师”,然后由这些“小老师”来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翻译,并设置一些有价值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问题。如在复习《晏子使楚》时,“小老师”就根据笔者上课时所讲的重点字词句,布置了作业:解释以下重点字词:“坐盗”、“齐人固善盗乎”中的“固”、“叶徒相似”中的“徒”、“其实味不同”中的“其实”等。并且“小老师”还费尽心思,出了好几道一字多义题,想考倒他的“学生”,如“为”“之”“以”等。在文章内容理解方面,“小老师”出了“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的综合理解题,他们的表现实在令人称赞。
  模拟师生互动的活动结束后,也会有一些激励措施,如由教师评选出“本课时最佳‘小老师’奖”,由“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题目的正确率,评选出“本课时冠亚季军”。这样的课堂形式,既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又不失奋力争先的向上劲头。
  三、你爭我抢,营造出不甘示弱的紧张氛围
  在复习古代诗词时,笔者总是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展开小组争夺赛。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是默写要复习的诗歌,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由他们当场对其他组的成员进行批阅,全对的学生都加一分。第一轮得出每组的总分。
  第二轮,由笔者用投影逐题展出关于这首诗歌理解方面的重点题目,学生展开抢答竞赛,抢答成功者的得分加入本组总得分。如复习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笔者分别展出了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抢答:“‘不尽长江滚滚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人在词的下阕写对孙权的景仰有怎样的写作用意?”旨在通过这些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本首诗歌。同时,抢答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不甘人后的争先劲头,以及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友爱精神。
  最后,每组把两轮比赛的得分加起来,从高到低排列,本课时的团体冠亚季军就顺利产生了,同时也按个人得分的高低产生个人冠亚季军。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其实只要教师稍微多花点心思,努力去创设各种恰当的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或紧张,或轻松,或激烈,或舒缓,那么语文复习课堂顿时就会充满活力与生机。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析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网络流行语之一“鸭梨”的流行原因和象似性原则方面的阐述,指出“鸭梨”的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具有象似性及这个词出现并
医疗单位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医疗单位的财务工作是确保医疗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部门,也是医疗单位不可缺少的部门。医疗单位的财务部门可以在
[摘 要]摩擦力是高中力学中最常见的作用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文章针对学生在摩擦力学习过程中的三个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摩擦力;新授课;难点突破[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2-0043-02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研究中最常见的三种力,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时往往存在三个
对4个圆根品种在昭觉地区进行了品比试验,通过对物候期、生产性能及单株性状等指标的测定,以选出生产性能高、遗传稳定的凉山圆根地方品种。结果表明,四开、烂坝、打洛圆根的生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植物,营养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质牧草。通过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区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情况调查研究,提出了增强紫花苜蓿安全越冬返青的
[摘 要]“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离子反应”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围绕电解质概念、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检验等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可通过集中设置问题突破该教学难点,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从而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设题;离子反应;问题组;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
[摘 要]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师应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基于初中数学课程要求,集中分析在边疆民族地区数学教育中合作教学的方法理论和实施流程,为新课改视域下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建言献策。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
为了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三疑三探”,使学生充分地参与
暑期将至,跟随学校工会组织的赴四川考察团到天府之国的几个名胜景点“考察”了一番。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果然是物宝天华、秀色可餐,几乎处处都能欣赏到“青山不墨皆入画,流水无弦有佳音”的怡人景致。当然我们的“考察”也并不都是流连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也考察远古先民的巧夺天工之作,以表示考察者的科学人文内涵与“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如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和两千年来依旧造福民众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