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受与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養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景象:教师介绍作品、作品分析,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导致学生对音乐作品失去兴趣,欣赏音乐时要么一脸茫然,要么趴下休息。在学生中出现一种“喜欢听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的现象。那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课呢?现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创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材料,学生的教科书是教师选择的主要来源,一些特殊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加入一些课程外的内容来丰富自己的教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课程目标的首位,这是因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选择一首好的作品,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温馨愉悦的感觉,让学生有一种听了还想再听,欲罢不能的感受。在教学中,我一般都是将同题材的音乐进行组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对教材也有了很好的延伸,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对比性,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将流行歌曲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流行歌曲因为其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中学生的欢迎,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有选择的将流行歌曲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欣赏《中国龙吟》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聆听了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这首歌曲耳熟能详,富有动感的节奏旋律,一下子就把学生们吸引住了,很多学生都不由自主跟在后面唱起来,大家的情绪也高涨起来。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表达了华夏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样的爱国热情中,我接着让学生欣赏《红旗颂》,大家都能积极的参与聆听体验,进一步的感受这种爱国情怀。
  二、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提倡“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方法策略,其实质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从教学方法上来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比较喜欢运用“对比欣赏教学法”和“角色体验教学法”,这也是两种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
  1.对比欣赏教学法
  对比欣赏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或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或不同的地方,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以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另外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比欣赏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摆脱陌生感,轻松入门,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给学生创造了深入思考、积极联想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方法。课堂上恰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茉莉芬芳》这课中,我将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进行对比演唱,再将歌曲版的《茉莉花》和器乐版的《茉莉花》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在感受小调歌曲委婉、细腻的同时,认识到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2.角色体验教学法
  角色体验教学法,就是指为学生提供真实或者模拟的情境和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让学生通过以个人或团体的参与方式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构建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理,体验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赋予学生特定的角色,会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如:在欣赏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时,有这样一个音乐片段,是欣赏《两个犹太人》,在这个片段中,我先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是如何表现两个犹太人的(一个穷人,一个富人)。然后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富人在向穷人讨债,让学生揣摩他们的心理,并用肢体语言来表演。我请了两位音乐感觉较好的男生来表演这个哑剧,学生根据音乐表演的惟妙惟肖,同学们也兴趣高昂,忍俊不禁,这堂课就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学生也深深记住了音画这种音乐表现形式。
  三、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对于任何学科来说都很重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氛围中,促进情感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助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教学中,一定要设法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欣赏的效果。
  如:在学习《春天的旋律》一课时,课前先播放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音乐教室,运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美景和朱自清的配乐散文诗《春》让学生欣赏,创设情境,营造“春”的氛围,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帮助学生从音乐的风格上自然走进春天,导入今天的新课教学《春天的旋律》。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为音乐课创造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在闲适、松弛的精神状态下感受音乐。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引进适合学生欣赏的音乐,针对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中获得审美体验。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还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才能渐入佳境,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共享单车在我国厦门、上海、北京等城市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现已推出了互联网支付模式,能有效简化租赁流程,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监管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交通事故、盗窃、二维码诈骗等问题频发,急需相关单位加强管理,已实现其应有的效益。  一、共享单车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一)法律性质  现阶段,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得到了广泛使用,不仅是因为其具备绿色环保、节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给课堂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多媒体 切入点 网络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243-01  1 前言  地理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