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角度分析校园欺凌者的行为动因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欺凌是当下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它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发展均产生巨大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就犯罪学角度,分析校园欺凌的定义阐释、特征,并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青少年自身层面和社会层面探明欺凌者的行为动因。
  关键词:校园欺凌;行为动因;犯罪学;法治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问题愈加突出复杂化。其中,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大量曝光,使得校园霸凌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校园欺凌事件不仅在地域范围内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恶劣程度上也显现出了愈演愈烈的态势。
  然而,校园欺凌事件在我国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长期以来,校园欺凌都是一个被刻意回避的问题。很多涉事机构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往往以息事宁人为常态做法,很多相关部门也常常将校园欺凌定性为“突发事故”。这种短视的“治理”方式加剧了未成年人从“普通人”到“犯罪人”的异化。最终,校园欺凌引发了严重的违法犯罪问题,“纸里包不住火”时才想到诉诸刑法。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就犯罪学角度,从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特征分析入手,研究分析校园欺凌中所涉及的学校、家庭、青少年和社会这四个层面,探明欺凌者的行为动因。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
  校园欺凌事件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均有此类现象的发生。对于校园欺凌一词的确切含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针对其特殊国情作出了不同的定义阐释。例如,在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被定义为“在校学生(儿童)手阿斗来自学校一定关系的其他学生(儿童)加诸的心理或物理的行为(包括利用网络进行的行为),并因此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在美国,欺凌被称为bullying,意指“凡是有目的对其他人进行攻击和伤害,让其承受巨大心理伤害的行为,都是欺凌行为”。笔者认为,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中及其合理辐射区域内,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压凌辱行为,并对受害人造成了心理或生理上的长期性伤害。
  (二)校园欺凌的特征
  笔者在分析了江西省永新县女生围殴事件、浙江小学生被围殴事件、四川省资阳市女生围殴事件等近三年来的校园欺凌事件后发现,我国当今的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参与主体低龄化和女生化。例如,在我国2015年1—6月发生的85%中学生欺凌事件中,初中生占43%,部分学生在小学二年级开始遭到威胁。在近年来曝光的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中,女生参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江西永新县的女生围殴事件、中国留学生洛杉矶凌辱等,都不无女生相关。
  (2)实施方式的极端化和多样化。推撞、网络欺凌、辱骂、人格侮辱、敲打、性侵、恐吓、敲诈勒索和强取珍爱之物等都是校园欺凌的惯用手法。以施暴为例,整个过程伴有很强的侮辱性,包括手机拍摄录制凌辱过程、撕头发、打耳光、下跪等,给受侵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而对于欺凌者而言往往持炫耀心理,将其施暴行为拍成视频上传网络,故意制造公众效应,赢得关注或者在贴吧、朋友圈进行谩骂和约架等。
  (3)行为的反复性和普遍性。在欺凌过程中,受害一方如果选择沉默或不反抗,就会很容易遭受到下一次的欺凌,甚至是长期遭受。因为欺凌者往往欺软怕硬,他们会持续攻击被欺凌者。
  (4)行为的不平衡性和隐蔽性。不均横尸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体现出的额明显特点,主要体现在力量的悬殊、地位的差距以及实力的悬殊方面,通常是以大欺小。校园欺凌通常发生在比较隐蔽的角落或场地,以至于很少会有人发现,而且很多受欺凌的青少年都选择沉默,家长和老师往往很难发现孩子遭遇到欺凌。
  (5)流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密集处呈高发区。由于父母常年工作繁忙,流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缺少来自的管教和关怀,因此极易走上歪路或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
  二、校园欺凌现象的犯罪学分析
  犯罪学是一门综合刑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和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刑法范围内的犯罪行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校园欺凌行为自然也属于犯罪学的研究范畴。有学者指出要构建立体刑法学,其中提到,既要研究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对策,也要研究犯罪行为的现象和原因,因此运用犯罪学理论对于当前社会上的校园欺凌现象,从犯罪现象与犯罪原因角度进行理论阐释,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三、校园欺凌者的行为动因
  面对令人发指的欺凌事件,一般公众的首要意见是盐城欺凌者,以期尽快革除欺凌事件。然而,本文认为,面对日益频繁和严重的欺凌现象,我们需要从犯罪学的角度对其展开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期尽可能做到对症下药。在这里,首先要分析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尤其要分析欺凌者的行为动机。
  根据李斯特等犯罪社会学派的观点,人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可归纳为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而社会原因则又可细分为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因素。本部分将基于李斯特的“犯罪二元论”,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进行系统阐述。
  (一)社会因素
  近几年来,教育事业的推进与革新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但是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却逐步被忽视,学校周围的不良社会风气往往简介地影响着学生们。当校园周边充斥着较为严重的不良社会风气时,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极易被影响,甚至模仿学习不良行为,从而会产生欺凌他人的行为。某种程度上讲,当代新媒体给孩子们的成长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对各种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和探究行为,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引发校园欺凌等类似事件。
  (二)学校因素
  (1)校园欺凌专门性教育的缺失。学校关于校园欺凌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校园欺凌频发的重要原因。不少学生以为同学之间的一些伤害行为无伤大雅,顶多就是思想教育而己,不會承担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现实中很多案例也是这样处理的,给了学生不良的示范,助长了校园欺凌。学校教育起着重大的正面引导作用,校园欺凌的事后补救和思想教育,显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建立专门系统性的校园欺凌教育体系,强化校园欺凌的务实教育和“治本”教育势在必行。   (2)校园和谐文化的缺憾。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关爱学生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无疑会极大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调查表明,学生对和谐校园的感觉越好,其欺凌行为就越少。相反,不尊敬师长,不管爱学生,不友善互助的校园文化必然会为校园欺凌事件推波助澜。
  (3)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当前,全国上下中小学的教育以文化教育为主,重智育轻德育,整体法律教育普遍不足,特別是有针对性的专门性法律教育更为少有,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宣传不到位,“教育产品”的法制观念淡薄,难以有效地约束自我行为。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调皮捣蛋,以至于被警告甚至被开除的学生,由于他们在校期间与老师同学就已产生“摩擦”,就会将积压在心里的愤怒和不满释放出来。而这些人往往游手好闲,怀有一种要报复与自己有过摩擦的同学和老师的心理,因而易产生校园欺凌行为。
  (三)家庭因素
  (1)家长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大,受整体环境的影响,家长们自身变得虚荣、功利、权势,由己及人,自然而然地这种思想观念便影响孩子的成长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易模仿的阶段,当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脏话连篇或进行暴力行为时,孩子会不自觉模仿,种下了校园欺凌的“种子”。
  (2)家庭不睦诱发欺凌行为。家庭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父母的言行和为人处事,都会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成才。从案例分析看,校园欺凌的施暴者绝大部分来自惯用暴力的家庭、冷暴力家庭、溺爱家庭等。孩子处在有家庭暴力的环境下会对暴力手段进行模仿,久而久之造成了校园欺凌的恶果。
  (四)青少年个体因素
  青少年个体的自身因素是造成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内在动因。从生理上讲,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发育期,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很容易遭受挫败感。一旦受到诸如侮辱等人身攻击,不能很好地自控,极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发动者。而性格软弱的学生,在面对欺凌时,不知道怎么有效的处理,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致使性格更加孤僻,成为欺凌者长期重复性欺凌的对象。
  综合上文所述,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并非一方原因所致,校园欺凌行为的控制也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值得我们保护,也是我们一直在呼吁的问题,然而近年来我们看到的进度都是围绕于保护少年犯的制度进步,却忽视了最该被关注的另外一些群体:他们默默不语,隐忍伤痛,遭受着长期的精神欺凌、言语暴力、行为摧残。本文在对校园欺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青少年自身层面探明欺凌者的行为动因,对症下药,建立处罚适度的校园刑法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怡,刘长海.校园欺凌行为动因的匮乏视角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2]杨立新,陶盈.校园欺凌行为的侵权责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
  [3]刘天娥,龚伦军.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09(4).
  [4]杜建飞,张鹏.浅谈儿童欺负行为产生的相关因素[J].法制与社会,2008(9).
  [5]陶建国.日本校园欺凌法制研究[J].法学研究,2015(2).
其他文献
运用了复数坐标变换系统建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其阶数和状态变量不因变流器的切换而改变。简化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序;应用付立叶分解法模拟变流器的输出电压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并没有让学生养成特定的预习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其在接受新知识时,容易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就很好的解决的这一问题.其
该文基于保持同步电动机气隙合成磁通恒定的控制原则,提出了一种保持显极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合成磁通恒定的矢量控制方式,即显极永磁同步电动机恒磁通矢量控制。并且在理论上对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rn那么,在广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