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面中国三十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30年来中国社会百姓在物质、精神、生活形态的巨变。该书从1978年至2008年间众多杂志中,精心选择每年一期最能代表当年社会生活形态、人物精神状态特征的杂志封面,构成30张中国历史面孔。同时,从每个封面切入、解读,点评当年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节点,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封面中国三十年》
SMG时尚传媒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2
定价:40.00元
这些封面里有我们一同奔跑的记忆,有我们共同分享的快乐和忧伤。它们凝结了这个中国变革的大时代的侧影。这些面孔里有中国人的足迹,也记载了“中国梦”的痕迹。
30年,30张封面里,是我们的梦想的变化和成长的记忆,是中国的人民记忆。
30年,我们经历了“中国梦”的成长的伟大的旅程。30年来,我们可以说走过了3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新时期”到90年代的“后新时期”直到今天的“新世纪”。
80年代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脱离出来,正处在一个精神解放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把一切都视为精神解放的表征,一件牛仔裤,一副“蛤蟆镜”都意味着从精神上摆脱压抑,需求新的空间的努力。其实80年代的主题,就是如何将个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宏大的集体性话语中脱离出来。
80年代的“主体性”的召唤表达出来就是这种“个人”存在的精神性的要求。无论是萨特还是弗洛伊德其实都是为这个新的“个人”的出现发出的召唤。这个“主体性”的个人的展开,直接提供了思想和精神从原有的秩序中“解放”的想象。“主体性”正是整个80年代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话语中脱离的基础。而这个“主体性”正是新的“现代性”的展开的前提。
80年代其实具体地展现了这一“主体性”的话语。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寻找,变成了80年代的“现代性”赋予我们的最大的梦想。当时的“新时期文学”主导着各种大众文化的复兴。都是中国人从匮乏中挣脱的时候,追求精神上的个人的确立的努力的一部分。
90年代的“后新时期”文化的特点就在于一种“物质性”的出现。没有物质性的变化,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未来。虽然我们可能丢失80年代宝贵的东西,但这丢失却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必然。80年代的文化中我们的想象是建立在精神的基础上的,我们好像是用头脑站立在世界上,我们虽然仍然面对匮乏的生活和新的来自外界的物质性的诱惑,但我们的纯粹的精神追求和抽象的理想支撑了我们的想象和追问。所以,80年代的“新时期”虽然有极大的物质性的吸引的背景,却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展开自身的,它依然是不及物的。这里的追求几乎忽略了“物质”的诱惑和吸引。
但90年代的“后新时期”却是将80年代的抽象的精神转变为物质的追求了。最初的消费的诱惑的力量,当年抽象的“主体性”今天在现实的全球化和市场化时代需要具体的支撑。80年代和90年代其实在断裂中自有其连续性。90年代将80年代抽象的“主体”变成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实实在在的“个人”,80年代的“主体”是以抽象的精神进入世界的,它仅仅表达了一个真诚而单纯的愿望,也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展开。它的没有物质支撑的空洞性,正需要90年代的填充。
而90年代的这些中国的“个人”以实实在在的劳动力加入了世界,用自己的具体的劳动和低廉的收入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性的世界。所以,我们会发现其实正是20世纪的90年代给了抽象的80年代一个具体的、感性的现实。80年代的那些抽象而浪漫的观念正是被90年代的消费愿望和物质追求所具体化的。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世纪文化”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和平崛起伴随着加入WTO、申奥和申博的成功而已经变成了现实。这种转变可以用《新周刊》2003年10月1日那一期的表述来形容。这一期《新周刊》的主题是“新新中国”。编辑有这样一个表述让我有所触动:“对于‘中国’来说,‘新中国’这个词语一直表明着政治上的新,政体的更新;如今在生活方式、文化时尚形态上有着全新的方向与发展可能,‘新新中国’冒升而出。”这个“新新中国”描述的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中国的历史发生的改变可以说在日常生活层面和全球层面上都前所未有。90年代以来全球和中国的一系列变化到新世纪已经由朦胧而日渐清晰。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和资本投入的中心的崛起是和新的世界秩序的日益成形几乎是同步的过程。中国开始告别现代以来的“弱者”形象,逐渐成为强者的一员。
新的秩序目前并没有使中国面临灾难和痛苦,而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机遇。这里中国内部当然还有许多问题,外部也还有许多挑战,但伴随着新世纪,中国的两个进程已经完全进入了实现的阶段:首先,中国的告别贫困,以高速的成长“脱贫困化”正是今天中国的全球形象的焦点。其次,中国开始在全球发挥的历史作用已经能够和全部20世纪的中国历史划开界限,中国的“脱第三世界化”也日见明显。这两个进程正在改变整个世界。而这种改变强烈地需要新的文化想象。这个被《新周刊》称为“新新中国”的新的前景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然当下我们的文化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在高端文化中,中华文化的普遍性价值还没有被充分认知。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这样的价值还没有充分为世界所了解。低端文化方面,大众文化的竞争力还远远没有和经济成长相适应。我们的文化和社会面临的挑战也需要真实面对。但无论如何,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民有自信和自觉的中国已经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目前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问题,世界的发展进程也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在这个时刻,重温30年来中国发展的经验,回到中国人走过的道路上去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正是我们纪念这30年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封面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中国和它的人民在这样的伟大的旅程中的成长。30年来我们的含辛茹苦的奋斗积累的财富和力量把中国送到了这个时刻。我们大家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里有一张中国人正在长跑的封面是如此地打动我。我喜欢那句名言:“人生就像马拉松。”马拉松的漫长的距离真的很像我们的人生,有起伏有曲折,有最艰难的极限时刻,也有一马平川的流畅的瞬间。马拉松不像百米跑,只是瞬间的爆发,马拉松需要无尽的韧性和坚韧,需要“熬”住的耐心和如止水般的平静。百米跑像是我们遇到的人生的关口,如高考或者求职面试的时刻,它需要瞬间发挥所有的能力。
而马拉松则是我们的人生本身,每一刻都是重要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对于一个个人,人生的马拉松有一个终点,就是生命的终点。但在跑的时候,我们都期望在那个终点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世界其实有点像一个赛场,各个国家都希望在奔跑中领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马拉松永无终点。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在世界的马拉松中间落在了后面,但中国没有放弃向前奔跑,没有放弃追赶,从来没有停止追求梦想的努力。
中国的奔跑在继续。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奔跑在继续,让我们永远在自己的人生中努力向前,让这个国家在奔跑中获得更多的光荣和实现更多的梦想。
《封面中国三十年》
SMG时尚传媒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2
定价:40.00元
这些封面里有我们一同奔跑的记忆,有我们共同分享的快乐和忧伤。它们凝结了这个中国变革的大时代的侧影。这些面孔里有中国人的足迹,也记载了“中国梦”的痕迹。
30年,30张封面里,是我们的梦想的变化和成长的记忆,是中国的人民记忆。
30年,我们经历了“中国梦”的成长的伟大的旅程。30年来,我们可以说走过了3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新时期”到90年代的“后新时期”直到今天的“新世纪”。
80年代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脱离出来,正处在一个精神解放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把一切都视为精神解放的表征,一件牛仔裤,一副“蛤蟆镜”都意味着从精神上摆脱压抑,需求新的空间的努力。其实80年代的主题,就是如何将个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宏大的集体性话语中脱离出来。
80年代的“主体性”的召唤表达出来就是这种“个人”存在的精神性的要求。无论是萨特还是弗洛伊德其实都是为这个新的“个人”的出现发出的召唤。这个“主体性”的个人的展开,直接提供了思想和精神从原有的秩序中“解放”的想象。“主体性”正是整个80年代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话语中脱离的基础。而这个“主体性”正是新的“现代性”的展开的前提。
80年代其实具体地展现了这一“主体性”的话语。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寻找,变成了80年代的“现代性”赋予我们的最大的梦想。当时的“新时期文学”主导着各种大众文化的复兴。都是中国人从匮乏中挣脱的时候,追求精神上的个人的确立的努力的一部分。
90年代的“后新时期”文化的特点就在于一种“物质性”的出现。没有物质性的变化,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未来。虽然我们可能丢失80年代宝贵的东西,但这丢失却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必然。80年代的文化中我们的想象是建立在精神的基础上的,我们好像是用头脑站立在世界上,我们虽然仍然面对匮乏的生活和新的来自外界的物质性的诱惑,但我们的纯粹的精神追求和抽象的理想支撑了我们的想象和追问。所以,80年代的“新时期”虽然有极大的物质性的吸引的背景,却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展开自身的,它依然是不及物的。这里的追求几乎忽略了“物质”的诱惑和吸引。
但90年代的“后新时期”却是将80年代的抽象的精神转变为物质的追求了。最初的消费的诱惑的力量,当年抽象的“主体性”今天在现实的全球化和市场化时代需要具体的支撑。80年代和90年代其实在断裂中自有其连续性。90年代将80年代抽象的“主体”变成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实实在在的“个人”,80年代的“主体”是以抽象的精神进入世界的,它仅仅表达了一个真诚而单纯的愿望,也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展开。它的没有物质支撑的空洞性,正需要90年代的填充。
而90年代的这些中国的“个人”以实实在在的劳动力加入了世界,用自己的具体的劳动和低廉的收入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性的世界。所以,我们会发现其实正是20世纪的90年代给了抽象的80年代一个具体的、感性的现实。80年代的那些抽象而浪漫的观念正是被90年代的消费愿望和物质追求所具体化的。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世纪文化”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和平崛起伴随着加入WTO、申奥和申博的成功而已经变成了现实。这种转变可以用《新周刊》2003年10月1日那一期的表述来形容。这一期《新周刊》的主题是“新新中国”。编辑有这样一个表述让我有所触动:“对于‘中国’来说,‘新中国’这个词语一直表明着政治上的新,政体的更新;如今在生活方式、文化时尚形态上有着全新的方向与发展可能,‘新新中国’冒升而出。”这个“新新中国”描述的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中国的历史发生的改变可以说在日常生活层面和全球层面上都前所未有。90年代以来全球和中国的一系列变化到新世纪已经由朦胧而日渐清晰。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和资本投入的中心的崛起是和新的世界秩序的日益成形几乎是同步的过程。中国开始告别现代以来的“弱者”形象,逐渐成为强者的一员。
新的秩序目前并没有使中国面临灾难和痛苦,而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机遇。这里中国内部当然还有许多问题,外部也还有许多挑战,但伴随着新世纪,中国的两个进程已经完全进入了实现的阶段:首先,中国的告别贫困,以高速的成长“脱贫困化”正是今天中国的全球形象的焦点。其次,中国开始在全球发挥的历史作用已经能够和全部20世纪的中国历史划开界限,中国的“脱第三世界化”也日见明显。这两个进程正在改变整个世界。而这种改变强烈地需要新的文化想象。这个被《新周刊》称为“新新中国”的新的前景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然当下我们的文化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在高端文化中,中华文化的普遍性价值还没有被充分认知。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这样的价值还没有充分为世界所了解。低端文化方面,大众文化的竞争力还远远没有和经济成长相适应。我们的文化和社会面临的挑战也需要真实面对。但无论如何,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民有自信和自觉的中国已经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目前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问题,世界的发展进程也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在这个时刻,重温30年来中国发展的经验,回到中国人走过的道路上去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正是我们纪念这30年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封面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中国和它的人民在这样的伟大的旅程中的成长。30年来我们的含辛茹苦的奋斗积累的财富和力量把中国送到了这个时刻。我们大家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里有一张中国人正在长跑的封面是如此地打动我。我喜欢那句名言:“人生就像马拉松。”马拉松的漫长的距离真的很像我们的人生,有起伏有曲折,有最艰难的极限时刻,也有一马平川的流畅的瞬间。马拉松不像百米跑,只是瞬间的爆发,马拉松需要无尽的韧性和坚韧,需要“熬”住的耐心和如止水般的平静。百米跑像是我们遇到的人生的关口,如高考或者求职面试的时刻,它需要瞬间发挥所有的能力。
而马拉松则是我们的人生本身,每一刻都是重要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对于一个个人,人生的马拉松有一个终点,就是生命的终点。但在跑的时候,我们都期望在那个终点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世界其实有点像一个赛场,各个国家都希望在奔跑中领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马拉松永无终点。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在世界的马拉松中间落在了后面,但中国没有放弃向前奔跑,没有放弃追赶,从来没有停止追求梦想的努力。
中国的奔跑在继续。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奔跑在继续,让我们永远在自己的人生中努力向前,让这个国家在奔跑中获得更多的光荣和实现更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