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个案分析的形式,对自残大学生的成长辅导进行了个案研究。对自残大学生,协助学生建构生命的意义、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控制危机事件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自残;大学生;成长辅导
一、辅导背景
1、个案基本情况
【作者简介】邹方勤(1984--)女,汉,江西新干人,湖南城市学院辅导员,助教,艺馨满院工作室成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湘城院发2017【120】号),益阳市社科课题(2018YS046),艺馨满院名师工作室项目
课题:湖南城市学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K15B020)
温馨,女,20岁,大二学生,美术学专业。家庭环境不太理想,父亲酗酒,父母吵架会直接动手,有一次吵架后母亲曾切断自己手指。父母重男轻女,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从不敢流露真实情感,生闷气,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做事也不积极,得不到家人的足够关心,心理一直处于压抑状态,通过自残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来获取心灵的放松。
2、案例发生背景
2016年11月,温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组织的新生心理普测,SCL-90量表结果显示:该生的抑郁和焦虑指数较高,近况不是很理想,生活态度也比较消极,其心理健康状态应当引起关注。学院心理辅导员与之咨询,了解到该生父母重男轻女,父亲酗酒,父母动手吵架后母亲曾自残,自己曾摔断过腿、打过墙,初中拿过菜刀准备自残。进入大学后,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3月的一天,该生自残当天预约心理辅导员进行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员及时报告了相关情况,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家长来校后,详细说明了该生目前自残状况。一个月后返校,心理辅导员与其咨询,该生表示目前状况良好,父母哥哥更关爱自己,自己想避免自残。后期每周一次成长辅导,安排朋辈辅导员重点关注。目前该生上学期期末成绩班级第一,寝室、家庭关系良好,周末在外兼职教小孩画画,自我感觉不错,且一年左右未发生自残现象。
二、輔导过程(包括辅导时间与次数,对学生及学生面临问题的分析,辅导技术的运用等)
1、整个辅导时间跨度:
2年,三次关键节点的辅导及每周一次的常规辅导
2、辅导详情:
2.1第一次辅导:心理普测回访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温馨表示以前很活泼,进入大学后,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情绪善变。大学生适应问题,面临角色的转换,环境的改变,帮助其调试心理,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②主要辅导技术:会谈、合理情绪、开放式提问技术
③主要辅导过程:
记录回访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发现学生问题,找出学生认知偏差,通过一对一的心理交流,让她说出切身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消除了陌生感、孤单感,帮助她尽快适应新环境,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
2.2第二次辅导:第一次自残后的心理咨询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用小刀划伤手臂,看到鲜血流出后有种解脱的快感。
②主要辅导技术:合理情绪、认知领悟疗法
③主要辅导过程:
该生预约心理辅导员,表示无法控制自己的自残行为和抑郁情绪,通过用合理情绪ABC理论缓解长期压抑的情绪;在家庭中,用换位思考来理解家人。在学校,主动与同学主动交往来克服自残行为;心理辅导员及时与该生班主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及心理健康中心报告了相关情况。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与其父亲和哥哥座谈时,详细说明了该生目前自残状况。该生感觉自己受到家人、老师的重视,感觉舒服些。
2.3第三次辅导:返校后的辅导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在家期间,父母和哥哥都非常关心自
己,仍无法完全接受他们;高中同学经常打电话交流;寝室室友会刻意帮助自己。仍不想念书,什么都不想做,只喜欢画画。
②主要辅导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③主要辅导过程:
心理辅导员用开放的耳朵倾听她的述说,进一步了解她对目前状况的了解;探索她在会谈前做过哪些改变,有无不自残的例外状况出现;积极倾听她的优势资源:喜欢画画,并与她构建想要的未来:想尽量避免自残,家里想要其考教师资格证。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帮助她改善了精神状态,共同构建了想要的未来。以鼓励与关爱的方式,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资源,不断朝着构建的目标做出改变。
2.4第四次辅导:每周一次的常规辅导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仍会想要自残,但自己想尽力避免;心情压抑的情况比以前少一些了;想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
②主要辅导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③主要辅导过程:
该生一周未自残就给予一定的赞美与鼓励,并与其探讨当时发生了什么使其未发生自残;探索她做过的改变:与室友一起夜跑,与父母尽量沟通,坚持一周未自残;鼓励她从整体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除了自残行为外,有朋友有兴趣爱好;让她明白自己拥有一定的技能、资源和优势:以前用过的有效控制自残的方式可以再次使用,无效的方式做点改变。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该生上学期期末成绩班级第一,寝室、家庭关系良好,周末在外兼职教小孩画画,心情不好时尽量调节,避免自残,到目前为止一年左右未发生自残现象。
三、辅导效果
1、协助学生建构生命的意义,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
通过询问与她交往密切的同学、查阅档案,与温馨不定时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面谈等方式交流,了解她的性格、家庭、学习情况,并协助其建构生命的意义,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 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唤起重要的支撑力量
温馨发生自残现象后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其重视此问题,搭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建立了和谐的家校关系。同时安排了室友与朋辈辅导员重点关注,让其感受到了关爱。
3、控制危机事件发展,有效避免恶性事件
在了解到温馨自残情况后,及时建立了危机干预预案,对他进行情绪疏导、与家长取得联系获得支持,向心理中心汇报相关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进行了危机干预,有效避免了温馨的自残行为。
四、辅导反思与启示等
1、有关个案的反思:
此案例中,该生的自残现象发生后我们才引起重视,并积极应对,虽有一定的成效但仍不断反思,能否提前发现迹象使类似事件扼杀在萌芽中。新生心理普测中,根据普查结果结合回访情況,该生有一些指标异常且以往有过过激行为,也安排了朋辈辅导员积极关注,但该生仍未意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任重道远。
2、对类似个案的辅导启示:
本次辅导中,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自残此类案例中比较实用,其中共同构建美好未来,积极倾听来访者的优势、资源,寻找例外和会谈前改变,给予来访者真诚的表扬和赞美,使来访者有足够信心成为自己及其情景的专家。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如何在高校心理健康中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多维克·吉凯尔.莫里斯·科尔科.青少年自残行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11).
[2] 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
[3]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宁波出版社.2013(15).
[4]保罗·汉图.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1).
[5]杨宁坤.从几例大学生自残案例引发的思考——以广西某高校近年发生的案例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10).
[6]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其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0).
[7]吴晓梅.姜长青张友乐.李素琴.自残行为患者个性特征与生活事件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11).
关键词:自残;大学生;成长辅导
一、辅导背景
1、个案基本情况
【作者简介】邹方勤(1984--)女,汉,江西新干人,湖南城市学院辅导员,助教,艺馨满院工作室成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湘城院发2017【120】号),益阳市社科课题(2018YS046),艺馨满院名师工作室项目
课题:湖南城市学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K15B020)
温馨,女,20岁,大二学生,美术学专业。家庭环境不太理想,父亲酗酒,父母吵架会直接动手,有一次吵架后母亲曾切断自己手指。父母重男轻女,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从不敢流露真实情感,生闷气,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做事也不积极,得不到家人的足够关心,心理一直处于压抑状态,通过自残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来获取心灵的放松。
2、案例发生背景
2016年11月,温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组织的新生心理普测,SCL-90量表结果显示:该生的抑郁和焦虑指数较高,近况不是很理想,生活态度也比较消极,其心理健康状态应当引起关注。学院心理辅导员与之咨询,了解到该生父母重男轻女,父亲酗酒,父母动手吵架后母亲曾自残,自己曾摔断过腿、打过墙,初中拿过菜刀准备自残。进入大学后,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3月的一天,该生自残当天预约心理辅导员进行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员及时报告了相关情况,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家长来校后,详细说明了该生目前自残状况。一个月后返校,心理辅导员与其咨询,该生表示目前状况良好,父母哥哥更关爱自己,自己想避免自残。后期每周一次成长辅导,安排朋辈辅导员重点关注。目前该生上学期期末成绩班级第一,寝室、家庭关系良好,周末在外兼职教小孩画画,自我感觉不错,且一年左右未发生自残现象。
二、輔导过程(包括辅导时间与次数,对学生及学生面临问题的分析,辅导技术的运用等)
1、整个辅导时间跨度:
2年,三次关键节点的辅导及每周一次的常规辅导
2、辅导详情:
2.1第一次辅导:心理普测回访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温馨表示以前很活泼,进入大学后,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情绪善变。大学生适应问题,面临角色的转换,环境的改变,帮助其调试心理,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②主要辅导技术:会谈、合理情绪、开放式提问技术
③主要辅导过程:
记录回访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发现学生问题,找出学生认知偏差,通过一对一的心理交流,让她说出切身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消除了陌生感、孤单感,帮助她尽快适应新环境,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
2.2第二次辅导:第一次自残后的心理咨询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用小刀划伤手臂,看到鲜血流出后有种解脱的快感。
②主要辅导技术:合理情绪、认知领悟疗法
③主要辅导过程:
该生预约心理辅导员,表示无法控制自己的自残行为和抑郁情绪,通过用合理情绪ABC理论缓解长期压抑的情绪;在家庭中,用换位思考来理解家人。在学校,主动与同学主动交往来克服自残行为;心理辅导员及时与该生班主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及心理健康中心报告了相关情况。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与其父亲和哥哥座谈时,详细说明了该生目前自残状况。该生感觉自己受到家人、老师的重视,感觉舒服些。
2.3第三次辅导:返校后的辅导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在家期间,父母和哥哥都非常关心自
己,仍无法完全接受他们;高中同学经常打电话交流;寝室室友会刻意帮助自己。仍不想念书,什么都不想做,只喜欢画画。
②主要辅导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③主要辅导过程:
心理辅导员用开放的耳朵倾听她的述说,进一步了解她对目前状况的了解;探索她在会谈前做过哪些改变,有无不自残的例外状况出现;积极倾听她的优势资源:喜欢画画,并与她构建想要的未来:想尽量避免自残,家里想要其考教师资格证。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帮助她改善了精神状态,共同构建了想要的未来。以鼓励与关爱的方式,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资源,不断朝着构建的目标做出改变。
2.4第四次辅导:每周一次的常规辅导
①问题表现与分析:仍会想要自残,但自己想尽力避免;心情压抑的情况比以前少一些了;想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
②主要辅导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③主要辅导过程:
该生一周未自残就给予一定的赞美与鼓励,并与其探讨当时发生了什么使其未发生自残;探索她做过的改变:与室友一起夜跑,与父母尽量沟通,坚持一周未自残;鼓励她从整体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除了自残行为外,有朋友有兴趣爱好;让她明白自己拥有一定的技能、资源和优势:以前用过的有效控制自残的方式可以再次使用,无效的方式做点改变。
④辅导效果与反馈
该生上学期期末成绩班级第一,寝室、家庭关系良好,周末在外兼职教小孩画画,心情不好时尽量调节,避免自残,到目前为止一年左右未发生自残现象。
三、辅导效果
1、协助学生建构生命的意义,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
通过询问与她交往密切的同学、查阅档案,与温馨不定时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面谈等方式交流,了解她的性格、家庭、学习情况,并协助其建构生命的意义,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 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唤起重要的支撑力量
温馨发生自残现象后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其重视此问题,搭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建立了和谐的家校关系。同时安排了室友与朋辈辅导员重点关注,让其感受到了关爱。
3、控制危机事件发展,有效避免恶性事件
在了解到温馨自残情况后,及时建立了危机干预预案,对他进行情绪疏导、与家长取得联系获得支持,向心理中心汇报相关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进行了危机干预,有效避免了温馨的自残行为。
四、辅导反思与启示等
1、有关个案的反思:
此案例中,该生的自残现象发生后我们才引起重视,并积极应对,虽有一定的成效但仍不断反思,能否提前发现迹象使类似事件扼杀在萌芽中。新生心理普测中,根据普查结果结合回访情況,该生有一些指标异常且以往有过过激行为,也安排了朋辈辅导员积极关注,但该生仍未意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任重道远。
2、对类似个案的辅导启示:
本次辅导中,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自残此类案例中比较实用,其中共同构建美好未来,积极倾听来访者的优势、资源,寻找例外和会谈前改变,给予来访者真诚的表扬和赞美,使来访者有足够信心成为自己及其情景的专家。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如何在高校心理健康中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多维克·吉凯尔.莫里斯·科尔科.青少年自残行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11).
[2] 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
[3]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宁波出版社.2013(15).
[4]保罗·汉图.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1).
[5]杨宁坤.从几例大学生自残案例引发的思考——以广西某高校近年发生的案例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10).
[6]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其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0).
[7]吴晓梅.姜长青张友乐.李素琴.自残行为患者个性特征与生活事件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