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崇尚自由,但对水瓶座的人而言,他们是以保守性格追求自由、开放和向前,所以他们天真与世故交错,你很不容易见他们把自己摔碎,不过一旦你见到了,你要相信,他们是真的想一碎了之,别企图拼凑了,只能期待他们从碎片中浴火重生。
都说水瓶座追求自由,甚至带着“外星人”的劲儿,其实水瓶座是带着保守的性格追求自由,就像将要开讲的三位水瓶座自由职业者,并非天然地就是游离于组织外,而是无一例外地曾属主流朝九晚五上班族队伍里的一员,但是,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他们都最终选择自立门户,不依赖任何机构,并且大有深思熟虑后“金不换”的坚定。
要问为什么选择离开?巫昂说,网络时代大胆点又何妨,做自由职业者失去的是无谓的消耗,获得的却是当属本能的自由。李后笑说,很早就觉得自己是个引领潮流的人而不是追随者,后悔没早点出来自谋生路,二十来岁的年纪就做自由职业者该多好。程小七呢,选择自由职业源于她的人生定义,那便是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言下之意,能够自由地工作反而生活得更好,生存也不成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三位带着故事来的主人公当初选择做自由职业的理由。从“身不由己”的大多数们中剥离,他们也曾经或者正在前往自由之身的路口停滞苦闷,也曾经在上班个三五年之后遭受自由冲动的折磨,因为担心自由后难以安身立命,担心自由的代价是贫穷、危机、更不快乐,担心得不偿失甚至丢了自我……
谋生自由两不误
2010年,巫昂从美国回国,继续开工作室,继续写作、读书。之前在美国的三年,她除了专栏工作,每天的生活事项就是写诗及小说、去图书馆看书、在家做做饭、出去逛逛街,外加学占星学、催眠术。
再之前,她在 《三联生活周刊》做记者,从2004年研究生毕业开始,做了三年社会新闻,然后辞职,去美国前主要靠写专栏、剧本谋生,一度还做过制片人。至今,巫昂在杭州的情感问答都知名度颇高,并被贴上“女万峰”、“麻辣情医”等标签,但巫昂的专栏涉及美食、影评、时评甚至体育评论,只是这所有专栏都被她视为写作的“边角料”,属于提供相对稳定生活保障的工作。用巫昂的话说:“尤其是像我这样年纪的女性,物质使我不至于丧失自尊,然后自己养活自己,可以很放心地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巫昂的工作室和专栏功能类似,她说:“做Shu(念第四声)手工和Shu画廊、开智慧所教人笔迹分析和催眠,同我写专栏一样,都算是谋生之需,并且不像一般的工作室,我的工作室没有实体办公室。”
遇到朋友问:“你的办公室在哪里啊?”巫昂会回答说:“我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我也不打算弄。”巫昂觉得在这样一个高房价时代租气派的办公场所,完全和自己的初衷相违背,“我们从小读书也是在体制里面,出来工作了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束缚住,又重新创造一个更mini的体质束缚自己以及更多的人?而且,很多劳动其实都是在给地产商打工,是自我毁灭式地讲排场,还要专门找人看着,无非是虚荣心作怪,无非是为让人以为很成功、真厉害。”
对于自己精心构建的工作室,巫昂说:“我没有什么野心,这也根本不属于创业,我人在哪里我的工作就在哪里,每天上下班在我看来太耗费人的精力。这个世界也很多元,很多事情只要愿意都可以做,没有那么复杂,网络时代,大家的胆子完全可以更大一点,并且减少很多消耗,所以我做笔迹分析、催眠术、做个案都是通过网络教学,我不愿意受任何束缚。”
巫昂的Shu手工和Shu画廊都在淘宝上,是个颇有声色的淘宝店铺;智慧所也在淘宝上,笔迹分析和催眠术课堂借助Skype、邮件等教学和交流。巫昂在微博上说:“作为一个逐渐资深的私塾女教师,我这个小乌托邦也跟萨福差不多,学生都是女的,男的带起来费劲,男的,我都建议他们加入科学松鼠会。”
新浪微博上巫昂的身份认证是记者、作家、专栏作家,以及她给自己贴的5个标签: Shu手工、小说、诗、笔迹、催眠。不过,巫昂真正的目标之所,是做一个纯文学的、小众的、写诗歌和小说的作家,搞纯文学创作是纯粹个人的追求。如今她开始出第二本小说,诗歌则有上千首,但是她说:“我想小说至少要写到5本以上,我才好意思说我是一个作家。”在写专栏、经营工作室之余,巫昂每天都会写点字,写诗则是有感觉便写。
后悔出来晚了
李后笑称自己是上了四五年班后回归自由之身,就像他很早便视自己属于创造潮流的人而不是追随者一样,他把这种自由职业的状态视为他人生的常态,他说:“自己这辈子除了会坚持写作就是永远不会退休。”
1971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进入陕西省广电厅,一年后辞职,再一年后进入奥美的创意部,在那里学会了如何做广告文案,也就是他从事自由职业的“敲门砖”。
谈起自由职业者的生存状态,李后笑说:“一年的工作时间加起来,大概在三个月到六个月左右,时间很自由,服务的客户也由自己来安排,通过工作建立起的长期信任,使有的客户一年总有一两件事找我做。收入可以维持一年的生活,只是别人都在升职、加薪,而我只是在维持上班时的生活水平而已。当然,我也可以把自己弄得很忙,接很多案子,但多接活就意味着要改变现在的方式,要找几个人帮忙,开一家公司或者工作室,慢慢地就又回到原来上班的那种轨迹中去了。”
很多自由职业者一样有自己的规律,李后笑甚至同坐班制的大多数人类似,他上午工作,下午有时候会外出见客户,晚上是自己的娱乐时间。李后笑说现在所处的广告文案行业,相比他刚做的2000年竞争变得惨烈,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但是接单的价格从2000年至今不变,CPI却在一路走高,“现在会做的人多了,你不做,自然有人接,文案本身也不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从广告系毕业的年轻人,在广告公司积累一些人脉和经验后就可以出来做。”不过,广告文案行业有人进也 有人出,而出来的人更多是“在外面转了一圈,几个月就回去上班了,很少有人坚持到两年”。
现在,李后笑身边的很多朋友是做影视或者广告的,他们从来没上过一天班,他说自己与他们不同,“我真是上班上够了,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出来的”。李后笑现在唯一后悔的是二十八九岁才出来自己干,年纪不大不小、资历不多不少的总有点尴尬,而且心会有门坎,会跟周围人比较,年轻时压力会小得多。
尽管如此,李后笑依然不喜欢规划人生。在他的博客和豆瓣主页上,可以看到他写的很多书评和影评,他希望通过这些与工作无关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曝光率,同时,他正准备将工作方向从策划过渡有版权的文艺创作,而不是一次性的文案策划。李后笑视写作为自己的长期爱好,没人能让我退休,我会一直工作到死。”
李后笑的“自由保障标准”
有很多人觉得自由职业者没有保障,但李后笑衡量的标准,是不让社会替自己思考和做选择。他眼中的自由职业者,是需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品牌或者企业,自由是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相处,不用像上班那样每天要面对一个陌生的自己,活得更单纯。
自由职业者的收入,不需要跟那些按时间领酬的人比较,没有固定周期的薪水,衡量收入水平的周期可以长远,也没要必要心态失衡,如果从前广告公司那些同事们的收入是自己的五倍,很可能他们需要付出十倍于自己的努力。
自由是工作提纯的收益
半年前,小七成为了一名自由的网页设计师,其实她本来就是网页设计师,只不过此前隶属一个公司,得朝九晚五。转为Soho之后,她觉得日子比从前舒服多了,最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可以在网络上和客户沟通,所以工作地点变得无关紧要,她离开了北京,去到了一个二线城市,天空很蓝,路上也不拥挤,没花太多钱便租下了一套公寓,可以一眼看到海。
随之改变的,是生活节奏变慢了,往日睁眼开始就得像拧紧了发条似的,从梳洗赶车赶打卡开始,而现在她可以悠闲地先洗个澡,吃着早餐看着新闻,然后再慢慢琢磨这一天要完成工作的哪些部分,给植物浇水、给仓鼠喂食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闲情逸致。周末的话,她可以去买本书或者看场电影,搁在从前的周末,她通常会累得只想补觉。
其实她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减少,相反还增加了先期与客户接触的工作,在公司时,这是销售部门的商务人员在做的事情。多做了工作时间反而充裕起来,小七说,这就是将工作提纯后的结果,工作这件事因为摆脱了公司变得纯粹了。上班的时候,更多的精力是用来完成事务性的工作,而不是设计。
小七说,自己来接洽和维护客户后工作反倒轻松和高效。举个最简单的情形,客户想要一个网站,在公司的话,可能销售人员在跟客户沟通之后,会转告设计师他们想要一个“很时尚”的站,但这极其抽象的几个字,足以让设计师顿时头大。可是,客户相同的阐述,换了是设计师来听,可能会提炼出不同的关键点。小七这时就会追问,您是觉得它是设计好,还是功能好?是好看还是好用?好看,好在哪 儿?大图的冲击力?简单的黑白对比?别看这些都是小问题,但往往能够直达主题,帮助设计师理清思路。
更关键的,是设计师从客户第一次上门就自己接触会加强客户的信任感,而且,专业素质和表达能力都足够的话,客户会相信设计师的专业意见。小七说,设计师打动客户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作品和专业性。有时候,当客户的意图和想法与产品逻辑有冲突,设计师可以带来更专业的改进意见,并且意见能更容易被客户接受。
小七目前所接的case大部分都是经人推荐而来的,有些客户对她不了解,通常会想看一看她之前的作品,她会事先准备一个文件包,里面有她做过的设计稿、结构设计。发过去之后,到目前为止,她通过作品征服客户的纪录是完胜,“靠手艺吃饭”在她那里变得更加纯粹。
小七的“自由危机说”
当了自由职业者以后,唯一让小七隐隐有些担心的,就是从前有公司可以依靠的安全感少了,危机感多了,但这很难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压力同时也是动力,危机里也可能暗藏着机遇,所以,这样也许更有奔头。小七正在学习手绘,想要自己设计移动平台的UI,在她看来,这些实战技巧就是将来赚钱的敲门砖,这可不是公司能给的。
都说水瓶座追求自由,甚至带着“外星人”的劲儿,其实水瓶座是带着保守的性格追求自由,就像将要开讲的三位水瓶座自由职业者,并非天然地就是游离于组织外,而是无一例外地曾属主流朝九晚五上班族队伍里的一员,但是,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他们都最终选择自立门户,不依赖任何机构,并且大有深思熟虑后“金不换”的坚定。
要问为什么选择离开?巫昂说,网络时代大胆点又何妨,做自由职业者失去的是无谓的消耗,获得的却是当属本能的自由。李后笑说,很早就觉得自己是个引领潮流的人而不是追随者,后悔没早点出来自谋生路,二十来岁的年纪就做自由职业者该多好。程小七呢,选择自由职业源于她的人生定义,那便是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言下之意,能够自由地工作反而生活得更好,生存也不成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三位带着故事来的主人公当初选择做自由职业的理由。从“身不由己”的大多数们中剥离,他们也曾经或者正在前往自由之身的路口停滞苦闷,也曾经在上班个三五年之后遭受自由冲动的折磨,因为担心自由后难以安身立命,担心自由的代价是贫穷、危机、更不快乐,担心得不偿失甚至丢了自我……
谋生自由两不误
2010年,巫昂从美国回国,继续开工作室,继续写作、读书。之前在美国的三年,她除了专栏工作,每天的生活事项就是写诗及小说、去图书馆看书、在家做做饭、出去逛逛街,外加学占星学、催眠术。
再之前,她在 《三联生活周刊》做记者,从2004年研究生毕业开始,做了三年社会新闻,然后辞职,去美国前主要靠写专栏、剧本谋生,一度还做过制片人。至今,巫昂在杭州的情感问答都知名度颇高,并被贴上“女万峰”、“麻辣情医”等标签,但巫昂的专栏涉及美食、影评、时评甚至体育评论,只是这所有专栏都被她视为写作的“边角料”,属于提供相对稳定生活保障的工作。用巫昂的话说:“尤其是像我这样年纪的女性,物质使我不至于丧失自尊,然后自己养活自己,可以很放心地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巫昂的工作室和专栏功能类似,她说:“做Shu(念第四声)手工和Shu画廊、开智慧所教人笔迹分析和催眠,同我写专栏一样,都算是谋生之需,并且不像一般的工作室,我的工作室没有实体办公室。”
遇到朋友问:“你的办公室在哪里啊?”巫昂会回答说:“我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我也不打算弄。”巫昂觉得在这样一个高房价时代租气派的办公场所,完全和自己的初衷相违背,“我们从小读书也是在体制里面,出来工作了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束缚住,又重新创造一个更mini的体质束缚自己以及更多的人?而且,很多劳动其实都是在给地产商打工,是自我毁灭式地讲排场,还要专门找人看着,无非是虚荣心作怪,无非是为让人以为很成功、真厉害。”
对于自己精心构建的工作室,巫昂说:“我没有什么野心,这也根本不属于创业,我人在哪里我的工作就在哪里,每天上下班在我看来太耗费人的精力。这个世界也很多元,很多事情只要愿意都可以做,没有那么复杂,网络时代,大家的胆子完全可以更大一点,并且减少很多消耗,所以我做笔迹分析、催眠术、做个案都是通过网络教学,我不愿意受任何束缚。”
巫昂的Shu手工和Shu画廊都在淘宝上,是个颇有声色的淘宝店铺;智慧所也在淘宝上,笔迹分析和催眠术课堂借助Skype、邮件等教学和交流。巫昂在微博上说:“作为一个逐渐资深的私塾女教师,我这个小乌托邦也跟萨福差不多,学生都是女的,男的带起来费劲,男的,我都建议他们加入科学松鼠会。”
新浪微博上巫昂的身份认证是记者、作家、专栏作家,以及她给自己贴的5个标签: Shu手工、小说、诗、笔迹、催眠。不过,巫昂真正的目标之所,是做一个纯文学的、小众的、写诗歌和小说的作家,搞纯文学创作是纯粹个人的追求。如今她开始出第二本小说,诗歌则有上千首,但是她说:“我想小说至少要写到5本以上,我才好意思说我是一个作家。”在写专栏、经营工作室之余,巫昂每天都会写点字,写诗则是有感觉便写。
后悔出来晚了
李后笑称自己是上了四五年班后回归自由之身,就像他很早便视自己属于创造潮流的人而不是追随者一样,他把这种自由职业的状态视为他人生的常态,他说:“自己这辈子除了会坚持写作就是永远不会退休。”
1971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进入陕西省广电厅,一年后辞职,再一年后进入奥美的创意部,在那里学会了如何做广告文案,也就是他从事自由职业的“敲门砖”。
谈起自由职业者的生存状态,李后笑说:“一年的工作时间加起来,大概在三个月到六个月左右,时间很自由,服务的客户也由自己来安排,通过工作建立起的长期信任,使有的客户一年总有一两件事找我做。收入可以维持一年的生活,只是别人都在升职、加薪,而我只是在维持上班时的生活水平而已。当然,我也可以把自己弄得很忙,接很多案子,但多接活就意味着要改变现在的方式,要找几个人帮忙,开一家公司或者工作室,慢慢地就又回到原来上班的那种轨迹中去了。”
很多自由职业者一样有自己的规律,李后笑甚至同坐班制的大多数人类似,他上午工作,下午有时候会外出见客户,晚上是自己的娱乐时间。李后笑说现在所处的广告文案行业,相比他刚做的2000年竞争变得惨烈,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但是接单的价格从2000年至今不变,CPI却在一路走高,“现在会做的人多了,你不做,自然有人接,文案本身也不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从广告系毕业的年轻人,在广告公司积累一些人脉和经验后就可以出来做。”不过,广告文案行业有人进也 有人出,而出来的人更多是“在外面转了一圈,几个月就回去上班了,很少有人坚持到两年”。
现在,李后笑身边的很多朋友是做影视或者广告的,他们从来没上过一天班,他说自己与他们不同,“我真是上班上够了,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出来的”。李后笑现在唯一后悔的是二十八九岁才出来自己干,年纪不大不小、资历不多不少的总有点尴尬,而且心会有门坎,会跟周围人比较,年轻时压力会小得多。
尽管如此,李后笑依然不喜欢规划人生。在他的博客和豆瓣主页上,可以看到他写的很多书评和影评,他希望通过这些与工作无关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曝光率,同时,他正准备将工作方向从策划过渡有版权的文艺创作,而不是一次性的文案策划。李后笑视写作为自己的长期爱好,没人能让我退休,我会一直工作到死。”
李后笑的“自由保障标准”
有很多人觉得自由职业者没有保障,但李后笑衡量的标准,是不让社会替自己思考和做选择。他眼中的自由职业者,是需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品牌或者企业,自由是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相处,不用像上班那样每天要面对一个陌生的自己,活得更单纯。
自由职业者的收入,不需要跟那些按时间领酬的人比较,没有固定周期的薪水,衡量收入水平的周期可以长远,也没要必要心态失衡,如果从前广告公司那些同事们的收入是自己的五倍,很可能他们需要付出十倍于自己的努力。
自由是工作提纯的收益
半年前,小七成为了一名自由的网页设计师,其实她本来就是网页设计师,只不过此前隶属一个公司,得朝九晚五。转为Soho之后,她觉得日子比从前舒服多了,最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可以在网络上和客户沟通,所以工作地点变得无关紧要,她离开了北京,去到了一个二线城市,天空很蓝,路上也不拥挤,没花太多钱便租下了一套公寓,可以一眼看到海。
随之改变的,是生活节奏变慢了,往日睁眼开始就得像拧紧了发条似的,从梳洗赶车赶打卡开始,而现在她可以悠闲地先洗个澡,吃着早餐看着新闻,然后再慢慢琢磨这一天要完成工作的哪些部分,给植物浇水、给仓鼠喂食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闲情逸致。周末的话,她可以去买本书或者看场电影,搁在从前的周末,她通常会累得只想补觉。
其实她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减少,相反还增加了先期与客户接触的工作,在公司时,这是销售部门的商务人员在做的事情。多做了工作时间反而充裕起来,小七说,这就是将工作提纯后的结果,工作这件事因为摆脱了公司变得纯粹了。上班的时候,更多的精力是用来完成事务性的工作,而不是设计。
小七说,自己来接洽和维护客户后工作反倒轻松和高效。举个最简单的情形,客户想要一个网站,在公司的话,可能销售人员在跟客户沟通之后,会转告设计师他们想要一个“很时尚”的站,但这极其抽象的几个字,足以让设计师顿时头大。可是,客户相同的阐述,换了是设计师来听,可能会提炼出不同的关键点。小七这时就会追问,您是觉得它是设计好,还是功能好?是好看还是好用?好看,好在哪 儿?大图的冲击力?简单的黑白对比?别看这些都是小问题,但往往能够直达主题,帮助设计师理清思路。
更关键的,是设计师从客户第一次上门就自己接触会加强客户的信任感,而且,专业素质和表达能力都足够的话,客户会相信设计师的专业意见。小七说,设计师打动客户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作品和专业性。有时候,当客户的意图和想法与产品逻辑有冲突,设计师可以带来更专业的改进意见,并且意见能更容易被客户接受。
小七目前所接的case大部分都是经人推荐而来的,有些客户对她不了解,通常会想看一看她之前的作品,她会事先准备一个文件包,里面有她做过的设计稿、结构设计。发过去之后,到目前为止,她通过作品征服客户的纪录是完胜,“靠手艺吃饭”在她那里变得更加纯粹。
小七的“自由危机说”
当了自由职业者以后,唯一让小七隐隐有些担心的,就是从前有公司可以依靠的安全感少了,危机感多了,但这很难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压力同时也是动力,危机里也可能暗藏着机遇,所以,这样也许更有奔头。小七正在学习手绘,想要自己设计移动平台的UI,在她看来,这些实战技巧就是将来赚钱的敲门砖,这可不是公司能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