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教育改革浅析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化学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系列问题,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高校化学教育的改革模式的构建,从而丰富与发展高校化学教育学习实践理论,并提出高校化学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为高校培养新型人才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育;化学教育;措施
  1. 高校化学教育现状
  1.1 化学教育课程理沦体系教学现状
  化学是高校诸如冶金、医药、生态环境及轻工、石油和材料等专业所需掌握的基础专业,化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科学素质,以提高其创新能力。但是纵观现在的化学理论课程体系,其在课程内容方面多数停留于描述性介绍的阶段,对于与其关的材料科学、合成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绿色科学和新能源、生命科学等热点,前沿领域知识的介绍却相对较少。在课程安排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问题,即讲授化学所需的理论基础、前沿热点研究领域等铺垫知识和元素化学的课时比例失调。其中铺垫知识的比例占据越多,化学本身的知识削弱份量也就越大,铺垫知识与理论基础的比例不足,对于大一的入校新生来说,其由高中过渡到大学中化学知识需要必要的铺垫,并且后续的其它基础课程也有同样的需要。
  1.2 化学教育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
  因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后,与其对应的实验课程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目前我国各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模式卡要有几种:第一,体系融会贯通的大改模式。这种大改革模式将原有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中包含的六门实验课程分别开设的局面打破。由原来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以及仪器分析与结构化学六门课程融合为一门基础实验课程,并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展开教学。这种模式的改革步伐相对较大,难度也比较高。第二,精选基础课程,综合提高的模式。一些高校进行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时采用了这种模式,四门基础性的实验课有机、无机、分析及物化依然分别开设,不过精选了实验内容,学时也有所压缩,更加强调基础操作及实践技能的训练。而将结构化学和仪器分析,以及其它四门基础实验课的一部分内容融会贯通为近代化学实验,有些学校也称为中级化学实验。该课程由于融合了多门化学试验课程,因此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的特点,该课程的特点是对学生操作现代仪器及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
  2. 高校化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化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获取与记忆,即结论的直接取得,而不计较知识的生产过程,它强调的是现成答案的学习如试验结果现象而不是问题的探索,注重记忆而牺牲了批判性思考,用零碎信息的获取代替情境化知识的理解、背诵代替论辩、读代替做。其最终结果是:你讲,我听;你写,我抄;你问,我答的机械性操作。针对高校化学教育现实情况及上面的实际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育体制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方式不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即接受式学习;二是考试成绩成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方式;三是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对此,当前高校化学课程改革重点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其中探究式教学方式是高校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3. 对高校化学教育进行改革措施
  3.1 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新课程的学习
  教育的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的化学教育就应该重点发展那些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学科。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学科也在与化学学科的结合中取得了发展。并且产生了一些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学领域——交叉学科。交叉学科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它能够紧贴我国经济建设的生产实际需要。
  化学与物理学及生物学的结合,产生了材料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而且还涉及到信息、通信以及健康、福利等新兴产业。化学在能源和环境产业中也大有可为,环境问题在较大程度上也与能源结构密切相关。另外,有些交叉学科表面看来与化学无关,但实际上却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例如,“生物物理”(主要研究人造器官,如人造骨骼、人造皮肤、人造血、人造心脏、人工肾等)实际上是“生物大分子材料化学”。
  3.2 加强化学学科中基础内容的学习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课程是基础性的知识,例如物理化学、化学史等,学好这些基础课程,对于能否学好化学中的其他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对这些课程加以应有的重视。物理化学是化学的带头学科,它对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作用与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它使后者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局面,而且这种数量上指数倍的跃升预示着质的变化即将到来。
  化学史是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课程。化学史教育是在化学的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穿插化学史实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中,应该进行化学史教育,从而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而去追溯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不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去揭示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3.3 促进实验课教学的优质化、绿色化和一体化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要学好化学,必须要大力实践,多动手做实验。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说过:“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由此,不难看出化学实验在培养化学人才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获得大量的化学事实。经思考、归纳、总结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巩固了理论知识。化学实验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观测、思考、总结、表达)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培养综合能力的同时,化学实验又考验了学生的意志品质(艰苦、耐心、勤奋、谦虚、团结)。另外,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验中,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探讨和条件优选以及“事故”的处理等,将使学生得到“归纳法”(笛卡尔的机械论思维方法)所不能提供的“顿悟”或“灵感”,诱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4 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化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融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与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双向过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体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熟悉化学实验操作方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在职化学教师的培训。地方高校化学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
  另外,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学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掌握求知的方法是自己采取主动去探求,而不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灌输式教育。在高校化学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的一盏指路明灯,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寻求知识的方法,并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陶玲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教学研究》,2008 [6] 41-43.
  [2]张殷全,徐敏,贾玉江等,化学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叨,广州大学学报,2003,6
其他文献
地处苏中革命老区的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濒临黄海,南邻351省道,西邻226省道。沿海高速出口下车程仅十几分钟,为国家5A级景区中华麋鹿园必经之地,距离保护区约2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该镇原是全国闻名的产棉大镇、纺织重镇,但近年来受纺织市场行情的影响,当地农民靠传統产业增收致富越来越难。如何为农民找到增收致富新路,成了新一届万盈镇党委、政府思考的一个难题。  围绕主线。精心打造6000亩水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