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个工程项目不仅在于美观实用,而且更在于体现工程造价中的经济原则。为此,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功能的辨析,明确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剖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管理模式、竞争机制和人员素质上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设,以期为优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现实困境;对策
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跨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迅速日益加快的背后呈现出建筑工程行业的繁盛局面。部分媒体和统计资料显示,建筑房地产事业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注定为建筑工程带来一个新的契机与挑战。如何规约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责、权、利,又或是倡导节约能源,注重环保,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课题。无疑,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一种可行路径。为此,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对节省投资、有效利用人、财、物资源和取得较大经济收益十分必要。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之辨析
就工程造价的涵义而言,不同主体或对象赋予工程造价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以投资者的视角来看,工程造价实际上主要意指工程项目的建筑成本,即预期或实际要支付给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固定资产投入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工具器械购置费、材料使用费、建筑装潢装修费、工程建设其他相关费用等。以承包商的视角来看,工程造价实际上是指工程的价格,即为了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设备、技术、劳务、材料等交易中所形成的建筑工程总的消耗价格。这种含义被称之为工程承发包价格,是将工程项目作为一种可供交换交易的商品,以招投标的方式达成某种交易,并按约定的协议或合同方案进行工程实施。
从目前的工程造价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差异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兼容性等五大特征。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反映在工程项目的造价费用上十分巨大,从上百万的工程项目至上亿的工程项目不等。费用的大额性决定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风险性,由此增加了工程造价限额上的难度系数。工程造价的差异性反映在不同的工程项目其功能、规模和用途等有所差异,而就具体的工程项目在造型、空间、结构和质量的要求上也存在显著差别,上述差异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上的差异。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反映为工程项目是一个周期性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是这种周期性,可能因为市场变化、政策变化而导致工程造价失去原定计划和目标,呈现不确定性状态。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反映在一项建筑工程项目不可能完全由一个公司或单位完成,需要多个专业性强、具有一定资质的机构分项目承担,由此可产生总造价、单项造价和单位造价三个不同层次。
与工程造价概念形成对应关系,工程造价管理也分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的含义主要指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层面的管理;另一个层面的含义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价格的管理。投资管理与价格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就管理的范畴而言,一个属于投资范畴的管理,另一个属于价格范畴的管理;就管理目的而言,投资管理重在投资效益的提高,与决策、工期、质量存在密切关系,是在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完成的情况下对投资额度进行有效限额控制。价格管理主要反映出供求规律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保障合同双方相应的经济利益。正是如此,在工程造价管理目标上,要注重按照经济规律,结合市场经济走向,采取较为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任务上,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式的管理程序,强化工程项目参与或实施中的各方责、权、利,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行业领域的投资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也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愈来愈重要。加入WTO后,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尽可能的按照国际标准实行工程造价管理,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建筑领域的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诸多困境,不可回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早期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上更多地以苏联模式为蓝本,进行模仿探索式的工程造价管理;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先前由于缺乏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经验,为此,我国一方面是借鉴别国经验模式,用发达国家的管理条件与规则来约束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闭门造车式的改进管理和控制技术,以期达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最优化效能。但最终的后果是既没有汲取到国外发达国家的管理精华,又没有突破本国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局限,所以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仍旧相对落后。
第二,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竞争机制。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领域"暗河"较多,从工程招投标、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竣工到工程验收,整个过程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建筑单位或企业经常是一元化的投资主体,工程项目中经常伴随着一些暗箱操作、行业垄断和贪腐行为。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既扰乱的社会正常秩序,更是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境。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由于政府主导行为的存在和一元化投资主体的客观实事,导致缺乏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本应是专业化极强、资质要求颇高的分包项目,被工程项目总负责企业或单位层层下包,忽视专业性和资质性,更有甚者通过空壳公司的形式来进行转包和承包,极大地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工程造价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虽然早已存在,但就其专业性来讲,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一方面,对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制度还太完善,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法纪依据和法纪意识;另一方面,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相关的专业人员培养培训还有一定的周期,造价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也慢慢起步,为此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专业人员虽取得了资格证书,但还欠缺相应的实践经验;还有一部分公司或企业供用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来获取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资质和认证,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了较大阻力。 三、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有效对策
如前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处理或是有效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一)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我国加入WTO后,部分建筑项目的施工不再是单方面的参与,既涉及多家企业的联合建设,又涉及跨区域,甚至是跨国度的合作建设,这给我国提供了一个企业之间彼此学习和学习国外工程造价管理优秀模式的平台和机会。为此,工程项目招投标单位要积极借鉴优秀的、成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汲取精华,"为我所用",但在借鉴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加工、创新,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实现"本土化";与此同时,在工程造价管理时,避免单一主体、一元化的监督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工程造价的认证与评估,在建立第三方机构时要注重专业资质与社会信誉度,重在非政府性行为和严格杜绝暗箱操作行为,不断完善和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二)实施工程造价全程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不是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上的工作,而且贯穿工程项目的始终。为此,在工程项目前期的招投标过程中,就需要对工程项目造价是否结合政策、结合市场和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出工程造价的相关项目清单和费用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确定最高限额度。在工程项目设计时,要加强对工程造价设计的管理,以市场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按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分项目进行专门设计,编制科学的工程造价设计方案,严格执行限额设计。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进行分层级、专业化的分包工程造价管理,引入具有一定资质、专业化强的单位分项目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按照原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设备的采购、材料的购买、劳务的招聘等。若对原定造价限额有所改变,要按照规章程序提出具体原因和实施方案,得到项目各方同意后,方可改变原有限额预设。
(三)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队伍呈现出两大特征:对于先前的老一辈管理人员而言,他们通常具备较为丰富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经验,但却欠缺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及法纪意识,习惯用经验来管理;对于新一代的年轻管理人员而言,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了工程造价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却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习惯用理论来管理。然而,工程造价管理既需要实践经验管理,又需要理论指导管理。为此,要加强对上述两类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使老一辈管理工作者更具理论知识,使年轻一代管理者增强实践经验。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提供最坚实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孔宪毅,平全虎.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全面工程造价管理[J].电力学报,2001,(4).
[2]黄永,黄雪山,唐钱龙.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与建设,2010,(2).
[3]戚安邦,孙贤伟.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3).
[4]徐蓉.工程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现实困境;对策
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跨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迅速日益加快的背后呈现出建筑工程行业的繁盛局面。部分媒体和统计资料显示,建筑房地产事业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注定为建筑工程带来一个新的契机与挑战。如何规约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责、权、利,又或是倡导节约能源,注重环保,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课题。无疑,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一种可行路径。为此,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对节省投资、有效利用人、财、物资源和取得较大经济收益十分必要。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之辨析
就工程造价的涵义而言,不同主体或对象赋予工程造价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以投资者的视角来看,工程造价实际上主要意指工程项目的建筑成本,即预期或实际要支付给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固定资产投入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工具器械购置费、材料使用费、建筑装潢装修费、工程建设其他相关费用等。以承包商的视角来看,工程造价实际上是指工程的价格,即为了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设备、技术、劳务、材料等交易中所形成的建筑工程总的消耗价格。这种含义被称之为工程承发包价格,是将工程项目作为一种可供交换交易的商品,以招投标的方式达成某种交易,并按约定的协议或合同方案进行工程实施。
从目前的工程造价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差异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兼容性等五大特征。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反映在工程项目的造价费用上十分巨大,从上百万的工程项目至上亿的工程项目不等。费用的大额性决定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风险性,由此增加了工程造价限额上的难度系数。工程造价的差异性反映在不同的工程项目其功能、规模和用途等有所差异,而就具体的工程项目在造型、空间、结构和质量的要求上也存在显著差别,上述差异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上的差异。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反映为工程项目是一个周期性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是这种周期性,可能因为市场变化、政策变化而导致工程造价失去原定计划和目标,呈现不确定性状态。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反映在一项建筑工程项目不可能完全由一个公司或单位完成,需要多个专业性强、具有一定资质的机构分项目承担,由此可产生总造价、单项造价和单位造价三个不同层次。
与工程造价概念形成对应关系,工程造价管理也分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的含义主要指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层面的管理;另一个层面的含义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价格的管理。投资管理与价格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就管理的范畴而言,一个属于投资范畴的管理,另一个属于价格范畴的管理;就管理目的而言,投资管理重在投资效益的提高,与决策、工期、质量存在密切关系,是在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完成的情况下对投资额度进行有效限额控制。价格管理主要反映出供求规律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保障合同双方相应的经济利益。正是如此,在工程造价管理目标上,要注重按照经济规律,结合市场经济走向,采取较为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任务上,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式的管理程序,强化工程项目参与或实施中的各方责、权、利,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行业领域的投资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也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愈来愈重要。加入WTO后,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尽可能的按照国际标准实行工程造价管理,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建筑领域的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诸多困境,不可回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早期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上更多地以苏联模式为蓝本,进行模仿探索式的工程造价管理;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先前由于缺乏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经验,为此,我国一方面是借鉴别国经验模式,用发达国家的管理条件与规则来约束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闭门造车式的改进管理和控制技术,以期达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最优化效能。但最终的后果是既没有汲取到国外发达国家的管理精华,又没有突破本国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局限,所以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仍旧相对落后。
第二,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竞争机制。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领域"暗河"较多,从工程招投标、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竣工到工程验收,整个过程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建筑单位或企业经常是一元化的投资主体,工程项目中经常伴随着一些暗箱操作、行业垄断和贪腐行为。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既扰乱的社会正常秩序,更是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境。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由于政府主导行为的存在和一元化投资主体的客观实事,导致缺乏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本应是专业化极强、资质要求颇高的分包项目,被工程项目总负责企业或单位层层下包,忽视专业性和资质性,更有甚者通过空壳公司的形式来进行转包和承包,极大地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工程造价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虽然早已存在,但就其专业性来讲,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一方面,对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制度还太完善,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法纪依据和法纪意识;另一方面,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相关的专业人员培养培训还有一定的周期,造价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也慢慢起步,为此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专业人员虽取得了资格证书,但还欠缺相应的实践经验;还有一部分公司或企业供用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来获取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资质和认证,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了较大阻力。 三、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有效对策
如前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处理或是有效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一)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我国加入WTO后,部分建筑项目的施工不再是单方面的参与,既涉及多家企业的联合建设,又涉及跨区域,甚至是跨国度的合作建设,这给我国提供了一个企业之间彼此学习和学习国外工程造价管理优秀模式的平台和机会。为此,工程项目招投标单位要积极借鉴优秀的、成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汲取精华,"为我所用",但在借鉴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加工、创新,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实现"本土化";与此同时,在工程造价管理时,避免单一主体、一元化的监督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工程造价的认证与评估,在建立第三方机构时要注重专业资质与社会信誉度,重在非政府性行为和严格杜绝暗箱操作行为,不断完善和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二)实施工程造价全程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不是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上的工作,而且贯穿工程项目的始终。为此,在工程项目前期的招投标过程中,就需要对工程项目造价是否结合政策、结合市场和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出工程造价的相关项目清单和费用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确定最高限额度。在工程项目设计时,要加强对工程造价设计的管理,以市场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按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分项目进行专门设计,编制科学的工程造价设计方案,严格执行限额设计。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进行分层级、专业化的分包工程造价管理,引入具有一定资质、专业化强的单位分项目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按照原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设备的采购、材料的购买、劳务的招聘等。若对原定造价限额有所改变,要按照规章程序提出具体原因和实施方案,得到项目各方同意后,方可改变原有限额预设。
(三)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队伍呈现出两大特征:对于先前的老一辈管理人员而言,他们通常具备较为丰富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经验,但却欠缺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及法纪意识,习惯用经验来管理;对于新一代的年轻管理人员而言,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了工程造价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却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习惯用理论来管理。然而,工程造价管理既需要实践经验管理,又需要理论指导管理。为此,要加强对上述两类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使老一辈管理工作者更具理论知识,使年轻一代管理者增强实践经验。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提供最坚实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孔宪毅,平全虎.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全面工程造价管理[J].电力学报,2001,(4).
[2]黄永,黄雪山,唐钱龙.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与建设,2010,(2).
[3]戚安邦,孙贤伟.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3).
[4]徐蓉.工程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