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起点到暮年,贝聿铭对建筑设计的追求始终如一,于建筑一业,百年一生堪称圆满。
2019年5月16日,102 岁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溘然长逝。
这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带走了自己的百年传奇,却留下了世人无尽的赞美。
从安静的图书馆到繁华的摩天大楼,从法国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古典雍容的苏州博物馆,这位穿越世纪的老人,建筑生涯长达70多年。
他的建筑设计不曾刻意地中国化,但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他说:“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出身世家望族的贝聿铭,可谓含着金汤匙出 生。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其祖上贝家原籍浙江兰溪,明代中叶迁居苏州,是吴中当地的名门望族,被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清代乾隆年间贝家与戈、毛、毕姓人家共被称为苏州四富。颜料大王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其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
作为在苏州发展了约600年的望族,贝家更是拥有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狮子林。
有人说,苏州是他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仍旧认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1918年,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当时贝聿铭才1岁。10岁时,贝聿铭跟随父亲贝祖诒来到上海。当时的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他都能看见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国际饭店平地起高楼。不知不觉间他被这座拥有24層楼高和200多个房间的“远东第一楼”深深迷住了。
贝聿铭日后坦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想做建筑师。”
他的建筑梦也因此在中国发芽生根。
建筑风格因中国萌芽
贝聿铭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当时的贝聿铭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1939年,时值中国风雨飘摇,民族危难之际,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国做些什么,是所有留学西方知识分子的共识。
贝聿铭把自己的毕业选题取名为“中国宣传单元”。
他在毕业选题中提出,用竹子建一批简易的书报和娱乐用品贩售亭,放在乡村和社区中。当时,在大城市之外,开启民智的报纸在偏远、穷僻之地并不普及;同时,由于当时的广播通讯较为普及,可在附近城市设置广播中心。
不论作为学生时代的收尾,还是职业生涯的开端,贝聿铭的设计都与中国有关。
1946年,在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艺术博物馆,成为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也被认为是哈佛史上最重要的毕业设计之一:一座精致的木质模型,两层,点缀几个凉亭,溪水淙淙流过茶园。
当时所有在建的中国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而贝聿铭认为,这种学院派风格的立柱和山花并不适合中国展品的小型规模。
最终,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博物馆,这一设计与时隔60年之后的苏州博物馆有着神似之处。
他回忆道:“正是那一刻我决定对自己证明:建筑风格的国际化是有限制的。”他认为,世界各地独特的人文历史、气候和生活习惯应该是建筑所表现的重点,换言之,历史与建筑之间本有着紧密联系。
导师为他的毕业设计写的推荐语是:“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这似乎也契合了贝聿铭日后在设计理念上的文化交融。
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缘
贝聿铭有很多蜚声国际的建筑设计,比如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世人盛赞这是 “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再比如,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几何图形和三角构成的建筑,成为他建筑作品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成功案例。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每当被问及是哪里人时,贝聿铭总是回答:“我来自中国苏州。”他给自己3个儿子取名都含有“中”这个字: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
贝建中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都很中国。”
割不断的华人血脉,注定要让贝聿铭回归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展现他卓越的文化理解力与现代建筑创造力。
1974年,中美建交谈判启动,贝聿铭以美国建筑师学会成员的身份到访北京,作文化交流。
作为杰出海外华人代表,贝聿铭进言尽量不要在故宫附近建高楼,以免破坏了故宫上空本来开阔的空间。4年后,贝聿铭再被邀请到访北京,他亦强烈建议紫禁城附近的楼房应严格限高,以保证紫禁城内能够将纯净的蓝天尽收眼底。
“那次之后,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就提议建筑高度应像一条线,从故宫向外慢慢增高,因为里面都是文物,进了故宫看见高楼都围住你,故宫就破坏了。大家都同意。”贝聿铭说。
1982年,已经两次被邀请在紫禁城周围留下现代化印记的他,最终选择在北京郊外的香山设计了一座低层的旅游宾馆,被命名为香山饭店。
这也让香山饭店成为了刚刚在改革开放中面向世界的中国建筑设计师群体的指路明灯。如何理解“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如何理解保持本土文化特征与国际化全球化,贝聿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由此,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中出现了关于“中而新”道路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甚至延续至今,对中国建筑设计界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2019年5月16日,102 岁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溘然长逝。
这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带走了自己的百年传奇,却留下了世人无尽的赞美。
从安静的图书馆到繁华的摩天大楼,从法国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古典雍容的苏州博物馆,这位穿越世纪的老人,建筑生涯长达70多年。
他的建筑设计不曾刻意地中国化,但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他说:“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出身世家望族的贝聿铭,可谓含着金汤匙出 生。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其祖上贝家原籍浙江兰溪,明代中叶迁居苏州,是吴中当地的名门望族,被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清代乾隆年间贝家与戈、毛、毕姓人家共被称为苏州四富。颜料大王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其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
作为在苏州发展了约600年的望族,贝家更是拥有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狮子林。
有人说,苏州是他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仍旧认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1918年,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当时贝聿铭才1岁。10岁时,贝聿铭跟随父亲贝祖诒来到上海。当时的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他都能看见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国际饭店平地起高楼。不知不觉间他被这座拥有24層楼高和200多个房间的“远东第一楼”深深迷住了。
贝聿铭日后坦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想做建筑师。”
他的建筑梦也因此在中国发芽生根。
建筑风格因中国萌芽
贝聿铭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当时的贝聿铭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1939年,时值中国风雨飘摇,民族危难之际,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国做些什么,是所有留学西方知识分子的共识。
贝聿铭把自己的毕业选题取名为“中国宣传单元”。
他在毕业选题中提出,用竹子建一批简易的书报和娱乐用品贩售亭,放在乡村和社区中。当时,在大城市之外,开启民智的报纸在偏远、穷僻之地并不普及;同时,由于当时的广播通讯较为普及,可在附近城市设置广播中心。
不论作为学生时代的收尾,还是职业生涯的开端,贝聿铭的设计都与中国有关。
1946年,在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艺术博物馆,成为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也被认为是哈佛史上最重要的毕业设计之一:一座精致的木质模型,两层,点缀几个凉亭,溪水淙淙流过茶园。
当时所有在建的中国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而贝聿铭认为,这种学院派风格的立柱和山花并不适合中国展品的小型规模。
最终,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博物馆,这一设计与时隔60年之后的苏州博物馆有着神似之处。
他回忆道:“正是那一刻我决定对自己证明:建筑风格的国际化是有限制的。”他认为,世界各地独特的人文历史、气候和生活习惯应该是建筑所表现的重点,换言之,历史与建筑之间本有着紧密联系。
导师为他的毕业设计写的推荐语是:“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这似乎也契合了贝聿铭日后在设计理念上的文化交融。
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缘
贝聿铭有很多蜚声国际的建筑设计,比如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世人盛赞这是 “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再比如,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几何图形和三角构成的建筑,成为他建筑作品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成功案例。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每当被问及是哪里人时,贝聿铭总是回答:“我来自中国苏州。”他给自己3个儿子取名都含有“中”这个字: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
贝建中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都很中国。”
割不断的华人血脉,注定要让贝聿铭回归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展现他卓越的文化理解力与现代建筑创造力。
1974年,中美建交谈判启动,贝聿铭以美国建筑师学会成员的身份到访北京,作文化交流。
作为杰出海外华人代表,贝聿铭进言尽量不要在故宫附近建高楼,以免破坏了故宫上空本来开阔的空间。4年后,贝聿铭再被邀请到访北京,他亦强烈建议紫禁城附近的楼房应严格限高,以保证紫禁城内能够将纯净的蓝天尽收眼底。
“那次之后,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就提议建筑高度应像一条线,从故宫向外慢慢增高,因为里面都是文物,进了故宫看见高楼都围住你,故宫就破坏了。大家都同意。”贝聿铭说。
1982年,已经两次被邀请在紫禁城周围留下现代化印记的他,最终选择在北京郊外的香山设计了一座低层的旅游宾馆,被命名为香山饭店。
这也让香山饭店成为了刚刚在改革开放中面向世界的中国建筑设计师群体的指路明灯。如何理解“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如何理解保持本土文化特征与国际化全球化,贝聿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由此,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中出现了关于“中而新”道路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甚至延续至今,对中国建筑设计界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