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毛猴,在北京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玩意儿,也一定是很多人童年里不可缺少的乐趣。而如今,毛猴已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作为艺术品被珍藏,毛猴逐渐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作为一名“90后”的小北漂,我自然对毛猴这一老北京艺术品毫无概念,但又被其生动可爱的形象深深吸引。偶然机会,我有幸结识到毛猴艺术家于光军老师,怀着一探究竟的想法,我来到了于老师的家中,想要深入地了解毛猴背后的秘密。
初见于老师,就被他的热情好客所感染,在他身上看不出一点艺术家的架子,正因于老师的亲切才让我逐渐放下拘束,可以像朋友一样侃侃而谈。走进于老师的家,先是被两只小猫咪绊住了脚,从于老师对它们的宠溺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内心善良的人。于老师家中像是宝藏库一般,随处可见各种艺术品、收藏品,小到石头,大到字画书法作品。据于老师本人说,他酷爱收藏,平时看到一些稀奇又喜欢的小玩意儿都要买回来,所以屋里摆放的这些宝贝可都是他的心头挚爱。
我格外注意到一个靠墙的展柜,透过玻璃窗,感觉里面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乐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猴,有的在钓鱼、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捉蜻蜓……每一只毛猴的动作和神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收藏着的不仅是于老师的童年,也是他大半辈子的荣耀。
欣赏完作品后,于老师邀请我坐下,开始详细地为我介绍毛猴的起源与发展。他告诉我,毛猴发源于北京,诞生于清朝中期。相传,当时在南庆仁堂药铺里,药房的伙计经常被账房先生数落,那时候做伙计很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只能低声下气看别人脸色行事。伙计不敢招惹账房先生,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做事。有一次他在药铺里鼓捣中药,忽然觉得蝉蜕和辛夷两味药材组合在一起像个小猴子。当小伙计把毛猴做完后,其他的伙计觉得很有乐趣,开玩笑说这小猴尖嘴猴腮的样子像极了他们的账房先生,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后来被掌柜的看到后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对毛猴很感兴趣,便询问毛猴是如何制成的,小伙计回答道:“是采用白芨、木通、辛夷和蝉蜕四味药材搭配而成的。以蝉蜕的嘴做毛猴的头,四肢做胳膊和腿;以辛夷做毛猴的身子;以木通做毛猴的草帽,最后再用白芨当胶把它们粘合在一起,一个毛猴就这样完成了。”掌柜的听后觉得可以把做毛猴的药材打包成猴料来卖。于是,他们用纸把四味中药包在一起,不仅是药材,还可以当作工艺品的素材,有心灵手巧的人看到后会买下来回去自己摆弄。一传十,十传百,会做的人多了便开始到庙会上当作玩物叫卖,逐渐的,毛猴这件工艺品开始在市面上传播开来,成为了老北京特有的手工艺品。说到这,于老师告诉我,后来据研究表明木通对人的心脏不好,所以中药铺里不再对外销售了,做毛猴也自然而然不再需要了。另外,现在的很多胶都可以取代白芨,所以毛猴发展到今天,主要以辛夷和蝉蜕两味中草药为主,若这两个再被取代,那毛猴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于老师的毛猴技艺是家传的,他说:“男孩小时候都很淘气,要是手里没有玩的东西就会出去捅娄子,为了防止我出去惹事,空闲时候家人就开始教我做毛猴玩,做好一个能拿着玩挺长时间。我从小动手能力超强,经常自己做玩具,比如做各种各样的枪,其他小孩都很羡慕我,有的小孩拿着自己家的大枣来跟我换枪玩,长此以往觉得很有成就感,朋友也逐渐多了起来。”说到这,于老师像个孩子般哈哈大笑起来,可以看出,于老师的童年很快乐,并且他将这份纯真的快乐一直延续到现在,为简单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长大后,于老师开始忙于学习,毛猴这门手艺搁置了很长时间,直到参加工作后的一天,他偶然看到商店的柜台上摆着一只带道具的毛猴,瞬间唤起了他童年的记忆。于是,他决定重新把这门手艺捡起来,迄今为止,已经有30年之久了。一直以来,于老师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做着自己喜爱的毛猴,他跟我说,只有把它当成一项业余爱好才能打造成精品,但要是把它当成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那工艺品便成了商品,从而失去灵魂。
说罢,于老师拿来了他在庙会上买的“商品”毛猴和他做的毛猴对比给我看,他指着买来的毛猴问我:“你看看这个毛猴和我做的有什么区别?”我观察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于老师看我一脸迷茫,也不再卖关子了,他说:“我做的毛猴全部是拟人化,每一个动作和状态都是我亲自摆好后才开始做,像是一个人一样。你再看作为商品卖的毛猴,胳膊和腿是很随意安上去的,只是个猴的形态,没有任何寓意。”听完于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仔细瞧瞧,还真是这么回事!于老师似乎将每一只毛猴都赋予了灵魂。于老师接着说:“我现在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个故事情节,涵盖了我的人生经历,能够让大家一眼就能知道每只毛猴在表达什么,若你作为一名参观者,是愿意听一个故事,还是愿意一扫而过呢?”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于老师的故事可不是瞎讲,每一个故事都尊重事实、切合实际、还原生活。于老师说,很多老师的作品都有穿越的痕迹,让人看着不舒服,做一個好的作品就像作家写文章、画家画画一样,需要有完整的构思,尤其是细节,必须严谨。他每做一件作品前,都要回忆他的童年,比如小时候大家都玩什么、当时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他随手拿了一只在捉蜻蜓的毛猴说:“比如逮蜻蜓就不能用黄色的树杈,因为是盛夏的季节,所以要采用绿色,下边再加上草坪,会显得更生动。再比如垃圾桶,一定是铸铁的,还得刷上绿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西,能够瞬间把这一代人带入到当时的生活环境里,达到望物穿越的境界,这才是一件有灵魂的作品。” 这也是毛猴艺术在传承上的难点,于老师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培养传承人,只是在进行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小到幼儿园,大到大学,多年来走进了许多校园。于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工作外就是玩电子产品,几乎没有想踏踏实实拜师学手艺的。但在学校里作为一门休闲放松的手工课而言,学生的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于老师认为,做成一只毛猴简单,但要完成一件拟人化并加有故事情节的作品,需要具有对艺术的悟性。
于老师总觉得光凭嘴上说不能介绍明白,只能拿出来他最近新完成的作品举例给我看。他一边指着一边说:“除了毛猴以外,这里边所有的道具,比如柴火、车、树等材料都由我亲力亲为。你看这只毛猴拉的人力车,是用3张像A4纸一样的纸做成的,这样折出来的弧度很自然,若要找1张同样厚的纸折的话,折出的痕迹看上去会很不舒服。所以为了这个弯,只能一层一层地粘。”
于老师又指着扛着两捆柴火的毛猴问我:“你猜这个柴火是用什么做成的?”我本以为是扫帚尖上的穗,可于老师说:“再小的穗也做不成这么细致的柴火。这是我有一次用蒿子做道具的时候,掉在桌子上的残渣,后来我收拾桌子时往手心里胡撸残渣,突然觉得这些残渣捆在一起像一捆柴火,而且颜色也和柴火的颜色相吻合。就这样,我做了两只扛柴火的毛猴,在今年的庙会上全卖了。所以说,做手工千万不要花大价钱去买材料,有时候买的东西未必合适,比如这人力车,你未必能在市面上买到这么逼真的。”由此可见,于老师非常善于观察生活里的一点一滴,这不仅需要对艺术的灵动性,更需要有对生活的丰富经验和阅历。
作为非遗传承人,于老师经常去参加各类活动,在宣传北京文化的过程中,于老师很少拉着人们介绍他的作品,他觉得,如果别人看不懂他的作品,还需要亲自去介绍,那算不上是一件成功的作品,索性不去推销。于老师认为,好的作品会和人形成交流,他善于把自己的人生阅历赋予到毛猴的创作中,因此,他的作品大多以老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为主。有一次,一位和于老师年龄相仿的人看到了一件毛猴推铁环的作品,觉得非常亲切,喜欢得不得了,仿佛一下子把他带回了儿时年代。还有一次于老师到北京植物园做展览,有个路过的老太太在他的摊位上止步不前,边看边笑,于老师过去问她:
“阿姨,您笑什么呢?”
“小伙子,这是你做的吗?你赶上这生活了吗?”
于老师笑着说:“我要没赶上怎么能把它还原呢。”
老太太听后对于老师赞不绝口:“你做得真细致,这里的火炉子、烟囱,还有接烟油的小桶,简直和以前的生活一模一样。”
随后老太太的一句话道破了作品的精髓之处,她说:“你做的这个屋子是北房吧。”
于老师愣了一下回答道:“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我这是什么房,因为我从小在大杂院里长大的,记忆里就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情景,有砍柴的、挑水的、小孩子们在院里玩的……”
老太太停留了许久后缓缓地离开了,就是这样一件简单的作品,打开她回忆的大门,唤醒了曾经的记忆。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阅历,艺术品也将会失去灵性。
除了在国内宣传传统文化外,于老师也常常代表国家到国外去进行文化交流,把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于老师回忆,以前去美国做艺术交流的时候,带了一件反映老北京市井风情的作品,里面有理发的、有锔盆锔碗的、有卖小吃的、有掏大粪的……说到这儿,于老师还特意向我介绍,当时在四合院掏大粪的粪车要放在门口,粪工背着粪桶进来,而作品里由于空间有限,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将人物全部展现出来,所以引起了一位外国友人的疑惑,他问道:“掏大粪毛猴为什么和卖小吃毛猴离得这么近呢?”于老师耐心地告诉他:“在实际生活里,他俩离得挺远的,但是艺术作品是浓缩的生活状态,我要把掏大粪的毛猴拿远了您不是就看不见了吗?况且,就算是在一条胡同里遇见了,二人也不能怎样不是?”这位外国友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美国人喜爱篮球运动,于老师去之前特意做了4组打篮球的毛猴作品,洛杉矶的市长看到后非常高兴,捧在手里如视珍宝,于老师见此便说:
“您喜欢就挑一件吧。”
市长惊讶地看着于老师说道:“这么好的东西能随便送给我吗?”
于老师开玩笑说:“那您还想举行什么交接仪式吗?”
于老师的话引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这一笑打破了国界,融洽了气氛。最后市长挑选了一件作品摆在了市政厅里。虽说民间艺术不参与政治,但偶尔也可以为政治服务,洛杉矶市长将于老师的毛猴摆放在了市政厅,深切说明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与喜爱。
于老师的毛猴艺术是我最喜爱的一项非遗项目,他将他的童年生活用自己喜爱的手工艺品的方式记录下来,让人敬佩不已。通过每一幅艺术品,我能对老北京的生活习俗一目了然,能深入其中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我想这比听一段故事、读一篇文章、看一幅画更令人难忘。
通过和于老师的交谈,能感觉到他是位洒脱之人,爱玩、好玩、会玩,他的生活很随性,想玩的时候就疯玩,想静下来就会关上门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做手工。用他的话说就是,有时候做起来会废寝忘食,但他会以传承中华文化作为精神食粮,支撑着他完成更多、更好、更精致的作品。
(编辑·刘颖)
514984730@qq.com